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蓝星公司目前有有机硅单体20万吨,有机硅下游产品4万吨,有机硅产量国内第一。  相似文献   

2.
《化工管理》2009,(6):3-3
传统化肥行业龙头企业的鲁西化工朝精细化工迈进的脚步正在加快,公司计划未来三年将投资48.52亿元投向有机硅等5个项目。未来三年投资计划具体包括20万吨有机硅项目、12万吨甲烷氯化物项目、16万吨三聚氰胺项目、20万吨甲胺/20万吨二甲基甲酰胺(DMF)项目以及30万吨尿素、副产6万吨甲醇项目,建成后年新增销售收入80亿元。根据规划,鲁西化工2009年拟开建5万吨/年有机硅、10万吨/年甲胺、10万吨/年DMF、6万吨/年甲烷氯化物、8万吨/年三聚氰胺等项目。届时,鲁西化工的产业链条将进一步延伸,单一产品模式朝多元化方向发展的路径日渐清晰。项目建成后,鲁西化工将初步形成以煤化工、盐化工、硅化工为主链,其他精细化工产品为支链的化工产品网络,实现化工产品的循环经济。  相似文献   

3.
拟建项目     
国内最大的氯碱综合改造项目即将动工齐鲁石化公司的氯碱一体化综合改造项目有望在年底或更早开始其施工计划,项目完成后将成为国内最大的烧碱、聚氯乙烯生产基地。此项改造的主要项目——烧碱、氯乙烯、聚氯乙烯的技术转让合同先后签字生效,分别于日本、德国、美国达成技术、设备等合作协议。这次改造,将使该公司的烧碱生产能力由25万吨/年增至45万吨/年,氯乙烯生产能力由21万吨增加到61万吨,聚氯乙烯生产能力由20万吨增加到60万吨。该项目投资30多亿元,预期2004年9月底建成投产。星火将上马10万吨/年有机硅项…  相似文献   

4.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氟硅材料已成为全球的生产和消费大国。截至2012年底,氟化工产品总产能已超过500万吨/年,产量超过350万吨,占全球总产量的45%~50%;有机硅产能超过360万吨/年,其中单体产能220万吨/年,产量130万吨,自给率超过95%。  相似文献   

5.
江西星火有机硅厂年产3000吨氨基硅油项目已生产出合格产品,该项目的建成投产,不仅延伸了星火厂有机硅产品的产业链,增强了企业发展后劲,而且每年可新增销售收入7500万元。  相似文献   

6.
2006年1月9日,蓝星化工新材料星火有机硅厂“5万吨/年有机硅甲基单体生产新技术及装备的开发研究”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一新技术和装备的研制成功,标志着我国彻底打破了西方国家对中国有机硅技术的封锁与市场垄断,获得了自主知识产权,不仅实现了我国有机硅单体生产技术和装备的重大跨越,实现了产品从进口到出口的根本性转变,更重要的是贯彻落实了我国有机硅技  相似文献   

7.
企业动态     
《化工管理》2007,(11):3-3
中国化工集团建设产能为40万t/a的有机硅项目,国内首个10万吨生物柴油项目在秦皇岛正式动工,国内最大磷矿采选项目开工,大成股份收购成丰化工股权[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2006年1月9日.蓝星化工新材料星火有机硅厂“5万吨/年有机硅甲基单体生产新技术及装备的开发研究”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一新技术和装备的研制成功.标志着我国彻底打破了西方国家对中国有机硅技术的封锁与市场垄断.获得了自主知识产权.不仅实现了我国有机硅单体生产技术和装备的重大跨越.实现了产品从进口到出口的根本性转变.更重要的是贯彻落实了我国有机硅技术“中国创造”的战略构想。  相似文献   

9.
作为基本的有机化工原料.乙烯的用途非常广泛,2005年全球产量约1.1亿吨:2005年我国共有18家企业、20套乙烯装置.总生产能力约773万吨,居世界第3位,仅次于美国和日本,总产量755.5万吨:预计2006年全国乙烯总能力将达971万吨,总产量950万吨 。[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蓝星化工产业园两大项目开建。2008年8月8日,位于临港工业区的中国蓝星化工新材料产业园有机硅和烧碱项目开始打桩,与此同时占地2000平方米的中国蓝星项目指挥部也基本建成,将于9月1日投入使用。蓝星新材料产业园有机硅项目占地50公顷,投资23亿元、年产20万吨,预计2009年底建成、2010年底正。式投入生产;烧碱项目占地15万平方米,投资7亿元、年产10万吨,预计2009年12月投入生产、投产后销售收入可达8亿元。中国蓝星(集团)总公司在临港工业区投资建设的大型化工生产基地,总投资约500亿元,  相似文献   

11.
织原料是各界广泛关注并一度引起热议的话题,也是行业发展所不可回避的热点问题。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高勇坦肓,“纺织工业想要健康发展,必须有原料的支撑,而原料已经成为制约纺织工业发展的因素。”2012年,中国纺织工业纤维加工量约4500多万吨,占全球纤维加工量的比重达到50%以上,其中天然纤维约1000万吨(其中毛纤维44万吨、麻纤维90万吨),化学纤维产量已达3700万吨(其中化纤短纤约1300万吨)。  相似文献   

12.
甲醇是一种用途十分广泛的基本有权原料。由于需求持续增长,80年代以来世界甲醇工业高速发展,1982年世界甲醇产量不足1200万吨,1995年已增至2500万吨。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发展,十几年来中国甲醇工业发展迅速,产量从1982年的38万吨增加到1995年的147万吨,1996年产量略有下降,为141.2万吨,与世界总的趋势一致。我国甲国的生产和供应目前,我国共有大、中、小型甲醇企业约18O家,总能力约290万吨/年。能力达到1万吨/年的企业约有100家,合计能力240万吨/年.大型企业只有几家,大多数中、小,甲醇装置建在合成氨厂,合成工…  相似文献   

13.
2004年上半年,许多现象在中国石油市场的历史上都是第一次出现:单月原油进口量突破1000万吨,单月原油加工量超过2300万吨,原油基准价跃升至2513元/吨,石油对外依存度突破45%,等等,这不得不使中国石油市场成为国内外广泛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4.
我国硅橡胶产业现状及发展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硅橡胶行业是有机硅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产品主要分为高温胶、室温胶和液体硅橡胶等三大类,应用领域十分广泛。2014年,我国高温硅橡胶、室温硅橡胶和液体硅橡胶的总产能分别达60万吨/年、70万吨/年和4万吨/年水平。受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近两年,我国高温胶市场出现一定的过剩和萎缩现象,室温胶增速也在放缓,但液体胶仍保持较高速度增长。未来,高温胶产业的发展将以调整结构和企业整合为主线,室温胶领域的发展重心将从建筑领域转移到可再生能源等新兴领域,液体硅橡胶则应适度扩张产能。行业的轻资产属性决定了企业必须通过品牌效应和渠道拓展实现市场份额的提升。未来几年,产业整合能力强的企业将获得更大市场份额。  相似文献   

15.
废纸再生前景无限我国废纸再生产业发展前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废纸具有广泛的再生用途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纸张使用量快速上升,废纸大量产生。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纸及纸板的消费国,2003年纸消费量为4806万吨,废纸回收量保守估计为1400万吨。  相似文献   

16.
由于二甲醚易压缩、易贮存、燃烧效率高、污染低。同时具有较高的十六烷值。作为清洁燃料方面的发展潜力巨大。已经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2006年。预计世界(不包括中国、印度)总生产能力为29.4万吨/年,产量约22万吨;国内预计年生产能力48万多吨,产量32万吨。预计2010年全国需求量将达1680多万吨,但发展二甲醚既要积极推进,又要科学论证、慎重决策,不可一哄而起,盲目发展。  相似文献   

17.
广泛应用于包装材料工业、电子零部件的磁性材料等领域的聚酯薄膜产量,在我国有望增幅。日本东丽公司日前宣布,将追加50亿日元投资,把设在江苏省的聚酯薄膜工厂年生产能力从目前的6000吨提高到2004年的21万吨。东丽公司认为,中国经济稳健增长,随之聚酯薄膜的需求将会以10%的速度快速增加,市场前景十分广阔。据悉,目前全球聚酯薄膜的年需求约为110万吨至120万吨。中国的生产能力增加后,年产量将达到31万吨。日本东丽公司在华增产聚酯薄膜@信登科  相似文献   

18.
信息传真     
中国磷化工减产导致全球价格升高;我国钾肥生产跻身世界前列;蓝星组建有机硅全球战略联盟;北海国发亿元巨资打造海洋生物农肥基地;齐鲁石化72万吨乙烯工程建成投产;332个企业技术中心通过国家认定;中化集团大举进军珠海  相似文献   

19.
有机硅从本世纪40年代在美国实现工业化生产以来、凭借其自身的优异特性和广泛的用途,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迅速发展,已广泛深入到国防科技、国民经济及人类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80年代后期,我国有机硅事业在几乎停滞之后开始向前发展,特别是90年代后半期,随着我国自己设计制造的万吨级装置的全面投产,我国民族有机硅工业跃上了一个新台阶。但是,由于国外技术的封锁,信息闭塞,不能互相沟通,再加上有机硅科研、生产、市场受到国外的猛烈冲击,我国的有机硅事业仍然举步为艰_Internet90年代在我国的快速扩展,使我国的现代信息情报工…  相似文献   

20.
能源短缺,石油告急,化工能否可持续发展?兖矿国泰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丁辉率领他的企业用智慧与汗水破解了这个能源密码。国泰公司投产一年多来,千吨级新型气化炉,醋酸合成装置、燃气发电装置等关键装备经过全体工程技术人员的不断优化、创新和完善,已全部达到设计能力,产品质量名列行业前茅.在销售网覆盖全国的同时,优质醋酸和甲醇已扬帆远航.走出国门,受到国内外客商的广泛赞誉。2006年生产醋酸77万吨、甲醇25万吨,实现销售收入14亿元,利税5.2亿元。同时,10万吨醋酸扩建和新建50万吨醋酸、10万吨醋酸乙酯项目已全面启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