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史本林 《企业经济》2006,(3):109-110
生态旅游己经成为21世纪旅游发展的一种时尚,生态旅游收入已占世界旅游业总收入的20%-25%,且每年还在不断递增。目前,民营企业参与生态旅游开发虽然构成了旅游产业的主力军,但其仍未走出传统的旅游资源开发的误区。本文根据民营企业在生态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实施资源开发和保护的同时应注重人文内涵的挖掘。  相似文献   

2.
在对桂林会仙湿地生态旅游开发综合评价的基础上,以保护性开发为基本原则,树立科学旅游观,构建桂林会仙湿地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模式,以此深入推动生态旅游产品、旅游管理及旅游业态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3.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以后,生态旅游产业的研究成为江西学者们的热门课题,本文以开发与发展生态旅游产业集群的管理模式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开发与发展生态旅游产业集群的动力,如何以科学的管理模式促进区域内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以提高区域旅游竞争力,保持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乔洁  乐腾  赵瑞芬 《河北企业》2013,(11):39-39
<正>河北历史文化悠久,燕赵文明源远流长,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是同时具有海洋、平原、丘陵、山地的省份。因地处华北、渤海之滨,近邻北京、天津,交通极为便利,是个名副其实的旅游资源大省,然而旅游资源开发和经济效益却有待发掘。近年来,生态旅游日益成为旅游业发展的核心所在。  相似文献   

5.
我国海岸线较长,海域辽阔,海洋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近年来,为了适应海洋旅游业发展需要,满足市场需求,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海洋资源,打造既具有本区域特色又有较强竞争力的海洋旅游产品已成为沿海各区域海洋旅游开发工作关注的重点和学者们讨论的热点。本文通过对我国海洋旅游资源与可开发的海洋旅游产品进行分析,构建海洋旅游产品体系,为上海等沿海地区有效利用海洋旅游资源,系统整体开发海洋旅游产品,有效实施区域错位竞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遵义市拥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和生态旅游资源,如何通过旅游资源整合开发,形成红色旅游与生态旅游相辅相成、共同繁荣的良性互动局面,促进二者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文章分析了遵义市红色旅游与生态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提出了整合开发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李颜 《价值工程》2009,28(3):27-29
海南中部少数民族地区拥有许多充满原始性、独特性和神秘性的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旅游资源,是海南生态旅游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发展生态旅游是振兴中部少数民族地区旅游的突破口,有利于海南旅游布局合理化。文中提出了中部少数民族地区生态旅游开发要注意的几个问题,以期对海南中部少数民族地区生态旅游开发有帮助。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系统分析青岛市滨海旅游资源和旅游市场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诸如客源结构不合理、缺少品牌海洋文化产品、促销力度不强等影响青岛市滨海旅游发展的一系列问题,最后针对问题提出解决对策,如打造海洋文化品牌、实施生态旅游战略等。  相似文献   

9.
遵义市拥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和生态旅游资源,如何通过旅游资源整合开发,形成红色旅游与生态旅游相辅相成、共同繁荣的良性互动局面,促进二者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文章分析了遵义市红色旅游与生态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提出了整合开发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企业经济》2014,(12):89-92
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和内容之一就是旅游目的地居民的积极参与,以及他们的感知与态度。基于目的地居民旅游影响感知及态度视角下构建居民感知影响的指标体系,并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来实证研究江西生态旅游区居民的旅游感知,将有助于从生态旅游发展的主体视角剖析生态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问题,从从利益相关者的公平性角度确立生态补偿要素,从而促进江西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关于发展西部民族区域生态旅游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大开发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民族大开发。本从发展民族旅游的角度来阐述西部大开发与少数民族经济的关系,指出了生态旅游是西部民族区域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笔分析发展生态旅游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别从主打民族牌、打破行政分割、建立生态旅游预警机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培训人才等方面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胡洪亮 《价值工程》2013,(17):149-150
目前,淮安市正全力打造"大旅游"业,努力实现旅游产业从一般观光旅游城市向生态休闲城市转变,不断提升淮安旅游的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本文对淮安生态旅游资源在开发与推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就开发原则、产业集群的完善、环境保护以及如何推广淮安市生态旅游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生态旅游是近几年兴起的为了满足游客对自然生态与文化传统的消费需求,以及追求新鲜、与众不同的旅游方式,再加上全民环境意识增强等因素,侧重于人文历史与自然资源观赏的开发,注重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合理开发。它兴起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西方发达国家,九十年代传入我国后,在中国掀起了一股生态旅游热潮,一方面给旅游地乃至整个旅游业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另一方面也引发和加剧了一系列环境、社会问题。是旅游投资市场发展的趋势,本文结合生态旅游的相关研究,从自然景观的保护和生态旅游商品的开发入手,介绍了市场开发的价值取向,为我国生态旅游投资者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4.
唐莉 《企业经济》2007,(3):91-93
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既是旅游目的地开发的新探索,又是用科学的发展观统筹旅游目的地开发的时代要求,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生态旅游资源的定义、分类和资源开发现状所出现的问题等进行了综述分析,并提出今后这一领域研究开发的几个侧重点。  相似文献   

15.
黄金玲 《民营科技》2011,(9):155-155
在研究特色城市的生态旅游过程中,以鹤岗为例分析生态旅游在特色城市的开发现状,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并从可持续旅游的角度和旅游产品创新的角度对特色城市——鹤岗生态旅游的发展提出对策,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以促进我国生态旅游发展。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人类健康意识和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一种以渴望自然,回归自然,倡导“人与自然和谐”,提倡环保的森林生态旅游正成为国际生态旅游的新趋势和新时尚.但我国在森林生态旅游的经营开发过程中还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如生态旅游发展还不完善、旅游生态意识落后、旅游资源的粗放开发和盲目利用、生态旅游有名无实、景区内环境破坏严重、生态旅游的专业技术人才缺乏等.文章以桂林国家森林公园为例,指出其现存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为我国生态旅游稳步、健康、有序的发展提供一些启示与参考.  相似文献   

17.
茶陵云阳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湖南茶陵云阳国家森林公园旅游资源原始生态性突出,总体品味较高,具有一定的区域独占性,开发潜力大。文章通过制定生态旅游规划,统一生态旅游思想,理顺管理体制,完善政策配套,培养和强化当地人民生态旅游意识等策略促进其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造福当地经济。  相似文献   

18.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生态旅游越来越受到关注。自然保护区由于自身优势比较适合开发生态旅游,这也是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但一些自然保护区进行不合理的开发,破坏了生态资源,不利于自然生态的保护。因此,为了促进自然保护区的持续发展,研究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从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的现状入手,分析我国自然保护区旅游开发的生态风险,探讨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涨渡湖湿地自然保护区是长江中下游重要的鱼类基因库和亚太地区候鸟迁徙的重要通道之一,对其生态旅游开发将推动整个武汉市城郊湿地乃至长江中下游湿地生态旅游开发的进程。本研究对涨渡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的湿地资源进行了调查,并进行SWOT分析,提出开发的对策和建议。研究表明,本区湿地生态旅游资源丰富,类型多样,旅游开发条件优越;根据湿地旅游资源具有保护性、多样性和脆弱性的特点,在保护自然环境的前提下,对涨渡湖湿地自然保护区提出了绿色休闲游、科普教育游、湿地观光游、观鸟旅游等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20.
南宁大明山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RMP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宁大明山旅游区拥有丰富多样的生态旅游资源,在合理保护的前提下利用其资源优势发展旅游产业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关注。文章基于RMP分析方法,通过资源、市场分析以及旅游产品的初步策划与设计,营造特色的游览环境,树立鲜明的旅游形象,从而使大明山的生态旅游产业开发更具科学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