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明确要求:“一切政府机关都必须依法行政”。在我国确立依法治国的方略后,行政机关依法办事就成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核心要素。  相似文献   

2.
《特区经济》2010,(8):I0002-I0003
上半年,龙岗区司法行政工作在区委区政府和上级司法行政机关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深圳市“两会”精神,以“特区一体化”为契机,充分发挥司法行政机关职能作用。  相似文献   

3.
崔凯 《老区建设》2009,(12):29-30
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我国,仍然存在着行政职权滥用的现象。可以采取的防范措施是加强权力机关、司法机关、专门的行政监督机关和社会各界对行政职权的监督,促进行政权力的有序规范运行,改进和完善行政权力的监督制约机制,真正实现依法治国。  相似文献   

4.
孙明 《中国经贸》2008,(16):29-31
行政裁决是行政机关依照权力机关授权,对当事人之间发生的、与行政管理活动密切相关的民事纠纷进行审查,并作出裁决的一种补充司法行为。城市房屋拆迁的合法主体包括房屋产权人、对房屋进行征收后的国家以及人民法院。在拆迁中与房屋产权人产生纠纷的只有代表国家进行征收的行政机关,它们之间矛盾的解决可以通过现有的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解决。开发商与房屋产权人达不成拆迁协议不是民事纠纷,不存在行政裁决的前提条件,因此城市房屋拆迁行政裁决没有存在的必要,应废除该制度,但行政裁决作为一种独立的解决特定民事纠纷的制度应保留并完善。  相似文献   

5.
尤国盘 《科学决策》2003,(12):54-57
所谓行政自由裁量权是指法律法规赋予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中依据立法目的和公正合理原则,自行判断行为的条件,自行选择行为的方式和自由作出行政决定的权力.行政职权通常含着处理权和裁量权两个部分.只有处理权而无裁量权,称为羁束权力.在这种情况下,行政机关只能严格按法定条文行事,没有任何裁量的自由.如果既有处理权又有裁量权,称为自由裁量权.  相似文献   

6.
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因法律传统以及行政法理论等方面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类型的行政强制执行主体制度。我国应将行政强制执行权归还于行政机关,并在行政系统内部成立专门的执行机关负责行政强制执行决定的执行,人民法院通过司法审查发挥其外部监督功能。  相似文献   

7.
行政诉讼就是行政官司,即通常说的“民告官”的活动。它是在公民、法人或者其它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时,依照行政诉讼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人民法院进行审理并做出裁决。行政诉讼的内容是因为行政法律关系引起的行政争议,而不是与行政机关因民事法律关系发生的争议。 行政诉讼实行“不告不理”的原则,即公民不起诉,法院不主动受理。在行政诉讼的实践中,原告、被告与审判机关都存在着“怕”的心理与作为:  相似文献   

8.
作为行政机关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财务管理不仅关系着行政机关内部各项工作的执行情况,而且对于行政机关本身的健康、稳定发展也具有重要影响。文章从信息化角度出发,通过对信息化的内涵进行简要分析,进而对行政机关财务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并提出了相应问题的解决对策,以期为提高行政机关财务管理的规范性,为其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9.
关于行政法制问题,从8届全国人大开始就把它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立法任务,规范政府的行政行为,促进政府依法行政这是我们国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重要措施之一。行政程序法包含的内容有两部分,一部分是要保证行政机关实施有效的行政权利,这是国家维护正常的经济和社会秩序的客观需要,任何国家的政府  相似文献   

10.
侯瑞锋 《魅力中国》2014,(10):301-301
对抽象行政行为进行司法审查,建立相应的司法审查制度是当今法治社会的必然要求。然而,目前由于我国对抽象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缺乏明示的宪法和法律依据且现行行政诉讼法明确将抽象行政行为排除在法院受案范围之外,使其为数众多的行政机关滥用抽象行政行为的制定权,不仅降低了法律的威信,也严重侵害了人们的合法权益。因此,应将抽象行政行为纳入司法审查的范围,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抽象行政行为司法审查制度,这也是充分实现行政主体依法行政、切实保护相对人合法权益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1.
方珂 《新西部(上)》2009,(12):106-106,93
行政许可权是最普遍的自由裁量权,主要是由核准权、拒绝权、中止权、变更权、吊销权等几种权力结合而成。但行政许可权必须由立法机关和最高行政机关设定,绝不能放任各级管理机关漫无边际地为自己或他人设定许可权、确定许可范围。还应加强对许可权行使过程的法律控制。  相似文献   

12.
行政许可是依申请的行政行为,行政机关不因行政相对人准备从事某项活动而主动颁发许可证或者执照。行政许可是一种经依法审查的行为,行政许可并不是一经申请即可取得,而要经过行政机关的依法审查。行政许可与行政处罚和行政征收等行政行为不同,后者是基于法律对行政相对人权益的一种剥夺和限制,而前者是赋予行政相对人某种权利和当事人从事某种活动的行为。  相似文献   

13.
张泽林 《发展》2011,(6):1-1
各级政府作为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经济、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城乡建设事业和财政、公安、民族事务、司法行政、监察、审计、  相似文献   

14.
覃炳文 《黑河学刊》2013,(12):62-66
全国省级高院网站公开行政裁判文书的现状总体不能令人满意。公开行政裁判文书是增强司法权威、减少干扰司法、监督行政机关依法执政、提高裁判质量、方便公众监督和服务学术研究及法律实务的需要。我国应加快建立统一的裁判文书数据库,该数据库应易于检索、全面、及时、永久公开裁判文书。行政裁判文书的公开应该以上网公布为重点方式;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证据采信和法律适用论证过程应当公开;法官的不同意见应当公开。  相似文献   

15.
依法治国作为我国的基本治国方略,要求在行政领域中实现行政法制化。行政法制化要求各国家机关都必须严格依法行使其权力,依法处理国家事务。乡镇政府作为最基层的行政机关,是国家法律法规的具体执行者。然而,乡镇政府在实施行政行为的过程中,有时却往往是无法可依,与依法治国的要求不相适应。必须加强乡镇政府行政职权的立法工作,建立责权利明晰的法律体系,让乡镇政府有法可依;深化乡镇机构改革,增强乡镇政权功能;加强行政能力建设,提高乡镇干部依法行政能力;营造良好社会环境,提高乡镇政府行使职权的实效。  相似文献   

16.
美国的听证制度已经相当完备,它不仅为行政相对人参与行政立法提供了法律保障,而且行政机关对行政相对人所表达的意见必须给予考虑.这能在很大程度上抑制行政机关滥用权力,避免违法.我国虽然也将听证制度引入了行政立法,但原则性太强,弹性较大,发挥的作用不甚明显.在这方面,美国的一些做法给我们以启示,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7.
如何规范乡镇行政机关行使行政权,这是当前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主要任务和目标。由于种种原因,乡镇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权中存在着用法错误、越权、滥用职权、违反法定程序等问题,必须采取加强行政立法建设、普法教育、强化法制监督等措施加以解决,以此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8.
公正司法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保证,而司法不公则严重损害了法律的权威,影响了人民群众对权威机关的信任和信赖。长此以往,就会影响社会的稳定。  相似文献   

19.
孙飞雪  徐向素 《发展》2004,(8):19-20
权力本身具有自我膨胀性,如果再与利益挂上钩,权力滥用、权力寻租就在所难免.行政许可是行政机关根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经依法审查,准予其从事特定活动的行为.行政许可的创设、审查、决定过程中往往涉及到权力与利益,因此,行政许可权也如同其他权力一样存在权力滥用与寻租的现象.为此,我国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全方位地对行政许可权加以制约.笔者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全方位地对行政许可权制约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柳璟 《开放潮》2005,(8):80-81
近年来,政府部门尤其是行政执法机关的行政不作为现象明显增多,在俗称“民告官”的行政诉讼案件中,案件也占了相当的比例。如何看待行政不作为的后果及危害性、如何有效遏制及惩治行政不作为现象,已经成为社会各界颇为关注的焦点问题。而我国现行法律对行政不作为的地位缺乏明确、统一的规定:行政诉讼法和行政复议法仅在有关条文中规定了某些行政不作为的具体表现形态。对行政不作为概念的正确掌握是进一步作深入研究的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