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昕 《珠江经济》2001,(12):60-62
从住房按揭保险诞生的第一天起,消费者对它的不满之言就一直设有中断过:而且大有愈演愈烈之势,因为稍微有一点保险常识的消费者都可以清晰地看出,目前国内市场上的住房按揭保险可谓是“硬伤一大筐”。  相似文献   

2.
住房按揭证券化(MBS)是过去30多年里美国资本市场主要创新之一,对美国的住宅与金融市场均产生重要影响。在我国,中国建设银行“建元2005—1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于2005年12月15日发行成功,并于2006年2月获准在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流通。目前国内对住房按揭证券化的研究,更多的是基于银行、房地产市场和资本市场的视角,从保险视角进行的研究较少,尤其缺乏对住房按揭证券化中保险机制的较细致研究,而美国的经验表明,商业保险和社会保险机制在住房按揭证券化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一手房房价居高不下,无疑给二手楼市提供了机会;而二手楼市日益火爆也带旺了住房按揭中介市场。于是,各类不同背景的资本纷纷扎堆按揭市场。  相似文献   

4.
<正>目前,我国的不少城市都开办了住房按揭业务,有的地方还比较成功。随着业务量和影响面的扩大",按揭"这个词越来越频繁地出现  相似文献   

5.
"假按揭"法律风险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揭对于我国房地产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其也被不法商人利用,产生了"假按揭"."假按揭"目前已发展成为我国住房按揭贷款业务发展中最大的风险源头,严重扰乱了我国的金融市场秩序和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因此防范"假按揭"的发生就已成为规范房地产金融业发展的重要法律措施.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国内商业银行普遍把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作为优质业务来发展.历次房地产调控过程中,各家银行往往限制开发商贷款,但对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仍然看好.面对房地产过热,房价增长过快的形势,政府高度重视,在新一轮的房地产调控下,商业银行住房按揭贷款违约风险日益明显.文章论述了商业银行住房按揭贷款违约风险的客观存在,并针对我国商业银行的特点,结合发达国家的经验提出了商业银行防范住房按揭贷款违约风险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7.
罗莹 《西部论丛》2003,(1):41-41
继出现假房地产按揭之后,深圳市近日又发生了不法分子以虚假汽车按揭合同骗取银行贷款的案件。其作案手段是,多名犯罪分子利用其身为汽车销售公司及保险公司员工的身份,在没有一笔真实汽车交易的情况下,伪造全部购车资料、汽车销售资料和首期付款证明、保险合同等整套办理按揭的手续,并以伪造的购车合同向银行申请按揭。深圳市先后有5家银行因此受骗,骗贷金额达896万元。  相似文献   

8.
美国次级债危机对住房按揭贷款业务的风险提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期美国次级抵押债危机引发全球资本市场出现了剧烈的动荡。在我国,住房按揭贷款一直被视为优质资产,次级债危机使这种优质性被质疑。检讨国内住房抵押贷款中的潜在风险,以期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9.
文章对房按揭贷款与一次性付款这两种付款方式的比例变化进行了充分的比较,意在分析居民付款方式变化的深层原因,并浅析我国住房消费市场的付款方式发展历史及未来可能趋势,最后对住房按揭贷款的发展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商品房按揭制度从上世纪90年代从香港引入我国大陆,在短短的20多年得到了蓬勃发展.究其原因,该制度与我国原有的传统担保制度相比,存在较为明显的优势,其中商品房按揭制度中各方主体之间良好的权益制衡机制是实践中房地产开发商、银行、购房人都对此项制度青睐有加的重要原因.总体上看,房地产开发商在按揭实务中更多时候是获益者,如提前将房屋卖出并收回资金,提高经济效益等,其利益一般较少受到来自按揭人和按揭权人的侵害,而按揭人在按揭法律关系中处于相对弱势地位,其利益时常受到来自其他两方的侵害.因此,本文主要从按揭人利益角度出发,重点阐述在实际运用中应该对强势地位的当事人进行适当的规制,以促进商品房按揭在我国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1.
我国楼花按揭业务是由香港传入内地的,它还有待完善.解决问题过立法明确一些基本问题,使购房人、按揭银行以及房地产开发商能更好地规避风险,从而促使楼花按揭能够平稳、有效、安全的运作.  相似文献   

12.
住房问题是重要的民生问题。我国自1998年实行以“取消福利分房、实现居民住宅货币化、私有化”为核心的住房制度改革以来(国发【1998】23号),历经十年的探索与实践从完全市场化逐渐回归公共政策,解决城市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成为当前住房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国发【2007】24号)。面对商机涌动的新兴住房保障市场,商业银行应如何认识、把握业务拓展过程中的商机,尤其是识别和控制保障性住房按揭业务的风险,对提升住房金融业务的价值创造力、促进个人住房贷款业务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今年的宏观形势给银行业的贷款投向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实业性贷款风险把握难度加大,因而风险较小的基础设施贷款和个人住房按揭贷款成了各家银行竞争的焦点。就基础性设施贷款而言.项目评估、论证、准入条件审查等都比较规范.风险相对可控;而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受前期政策调整幅度大、各家银行自主性规定差异大等因素影响.同时为应对激烈的竞争.  相似文献   

14.
房地产业进一步发展需要多元化融资,银行作为最重要的融资渠道,需要开发新的房地产投资产品,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把住房贷款证券化。事实上,早在两年前,有关按揭贷款证券化的研究工作就已在工行和建行展开。但直到2004年初,京城地产商——今典集团推出的“苹果消费信托计划”,即按揭贷款信托,才让人看到按揭证券化的身影。有业内人士评论,按揭证券化借信托露脸,将对房地产按揭贷款的证券化具有标本试验意义。  相似文献   

15.
李菁凤 《特区经济》2010,(5):254-256
楼花按揭的法律性质究竟为何,理论界众说纷纭。许多学者认为楼花按揭和现楼按揭都属于让与担保。本部分通过按揭与让与担保的比较,说明按揭不同于让与担保。同时通过比较,可以看出,按揭更符合我国的国情。  相似文献   

16.
按揭作为一种担保制度,已广泛运用于我国的房地产贷款业务中.但因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按揭操作并不十分规范,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层次的认识.同时由于现行法律体系中并没有对按揭法律问题的专门规定,所以在银行按揭实践中出现了诸多的问题,文章试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7.
杨德明 《亚太经济》2003,(5):95-96,92
本文旨在探讨商品房按揭的法律关系、法律性质及其归类问题。文章认为,购房人、银行及开发商三位一体,构成了商品房按揭法律关系;商品房按揭已具备了让与担保的法律特证。因此应将其视为让与担保的一种类型并将其纳入让与担保制度,接受让与担保制度的统一规范。  相似文献   

18.
易宪容 《沪港经济》2008,(12):16-16
中央推出房地产新政之后,许多房地产开发商认为中央的这些政策还不够,并不足以让房地产市场出现逆转,他们极力主张放开第二套住房按揭贷款界定。这些人表面上是在救中国经济,实际上是希望使房地产开发商牟取暴利的模式得以维持。  相似文献   

19.
今年6月初浦东发展银行爆出一起严重的违规贷款事件。该行陆家嘴支行违规发放二手房按揭贷款,共有32笔贷款被查出存在严重的虚假抵押事实,涉及金额1.26亿元。浦发银行也承认这一贷款事件严重违反了有关管理制度和操作程序,存在重大的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  相似文献   

20.
单兴  陈恩 《亚太经济》2003,(2):57-59
香港经过多年发展,巳形成了一个成熟的银行住宅按揭贷款市场。我们认为,香港银行业住宅按揭贷款的迅速发展建立在信用制度、市场开放和竞争、风险控制、中介服务体系,以及政府调控五个关键因素基础之上的。香港银行住宅按揭贷款市场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经验和有益的启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