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1 毫秒
1.
袁满 《中国保险》2003,(1):42-43
由于保监会力挺商业医疗保险,即传出新华人寿要组建健康险专业子公司的消息,同时美国信诺保险也瞄准了这个目标. 保监会<关于加快中国商业医疗保险发展的指导性意见>和<商业医疗保险管理暂行办法>尚未出炉,听到风声的新华人寿早已闻鸡起舞.  相似文献   

2.
<正>在行业回归"保险姓保"的背景下,近年来实现快速发展的健康险业务成为身处转型过程中的众多保险公司瞄准的一片新"蓝海"。在刚刚过去的2018年,健康险业务继续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成为保险业中不容忽视的一个亮点。而随着保险公司不断押注加码健康险业务,再加上政策层面和需求层面的多重利好,健康险的未来发展拥有值得憧憬的广阔空间。  相似文献   

3.
资料显示,我国保险公司经营商业健康险业务及专业的健康险公司业务综合赔付率均超过盈利平衡点,部分已涉足商业健康保险的公司也渐生退意。与之相对应,国外众多的以经营健康险为主业的公司却取得了不俗的业绩,2002年,国外共有8家以经营健康险为主业的公司入选《财富》500强,这些公司的经营状况为我国健康保险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本文借鉴了国外成功的一些经验,就我国的健康险公司如何发展提出了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4.
忻怡     
《上海保险》2018,(8):5-5
<正>7月19日,安永和太保安联健康险联合发布《中国商业健康险白皮书》。白皮书指出,健康险将逐步走向以满足个人客户医疗需求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的服务闭环;健康险经营会脱离传统产/寿险业务模式,向生态化、专业化、智能化经营转变;支付方和服务方的高效合作是促进健康险服务闭环形成的关键;商业健康险与政府医保因地制宜,有机结合,是实现互利共赢的关键;积极配合政府各部门参与医疗体系改  相似文献   

5.
一、商业健康保险供给存在的问题(一)专业化经营不够,市场定位不准,部分公司经营思路存在偏差目前我国的健康险业务主要由寿险公司经营,一方面,健康险业务规模较小(2005年保费收入仅占人身险保费收入的8%左右)且经营较为困难,另一方面,消费者对健康险的需求呼声又较为强烈,在两  相似文献   

6.
了解必要的健康险知识之后,下一步就要根据自己的情况,规划健康险.不少消费者在问,规划健康险有什么技巧?带着这个问题,记者走访了泰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健康险事业部,请相关负责人为我们解答.  相似文献   

7.
韦笑 《上海保险》2018,(8):45-47
税优健康险作为提升保障水平、减轻群众医疗负担的强政策性健康险,优势十分突出,但在推行过程中反映并不理想。本文主要从政策的角度,探究税优健康险出现问题的政策原因,并为改善税优健康险提出一些政策建议,主要包括加大税优力度、分摊保险公司风险、完善退税程序、确定理赔目录等。  相似文献   

8.
一、商业健康保险供给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化经营不够,市场定位不准,部分公司经营思路存在偏差 目前我国的健康险业务主要由寿险公司经营,一方面,健康险业务规模较小(2005年保费收入仅占人身险保费收入的8%左右)且经营较为困难,另一方面,消费者对健康险的需求呼声又较为强烈,在两方面的共同作用下,部分寿险公司难免会将健康保险产品作为"敲门砖",使健康险沦为营销工具.具体有以下几种表现: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人们的健康意识和理念不断提升,健康保险作为国家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医疗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强调要“加快发展商业健康保险”,未来健康保险行业将会是保险行业发展新动力。本文以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保险业经营情况数据为依据,旨在通过对我国健康险发展现状和山西朔州健康险发展概况的分析,探索影响健康险发展的因素、健康险发展面临的困难以及健康险发展的制约因素,提出推动健康险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2016年我国开展商业健康保险个人所得税政策试点,税优健康险得到了初步发展,但试点过程中也存在业务规模有限,覆盖人群不足等问题,亟需相关的理论研究来为税优健康险的实践提供指导。本文通过对税优健康险现状及问题的分析,提出了税优健康险的几项发展对策,以期为我国税优健康保险的健康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健康险是指保险公司通过疾病保险、医疗保险、失能收入损失保险和护理保险等方式对因健康原因导致的损失给付保险金的保险.随着很多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医疗费用不断上涨,健康险的作用日益突出.一项针对城市居民对各类商业保险需求的调查报告显示,我国有28.3%的城市居民把健康险作为首选品种,其比例已经超过了养老保险、人身意外保险和人寿保险.  相似文献   

12.
回首近几年中国健康险市场的发展,巨大的现实和潜在需求并未能成就一个蓬勃发展的健康险市场。从保监会发布的2006年1~4月人寿保险公司保费收入情况看,中国健康险市场的发展似乎并未走出困境。  相似文献   

13.
要实现健康险业务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寻找到有效的办法解决投保人、保险人、医疗机构之间的利益矛盾,建立合作共赢的机制。本文就保险公司如何借鉴"湛江模式"的经验,创建科学的健康险经营管理模型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4.
根据保监会新的《办法》规定,除去了返还及死亡责任,产品要重新设计,重疾险业务将由健康险业务部门管理,这在公司将是一次大的业务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15.
我国健康保险市场至今仍处于发展初期,总体上发展速度很快,但高增长的同时也伴随着发展不平衡.本文从需求的角度,运用灰关联分析法,探求各种需求因素对健康险产品的影响程度.通过实证分析,认为保险消费意识、人口老齡化程度对健康险需求的影响极为明显,医疗费用的增长和保险产品的购买力也是影响其需求的较为关键的因素,国家财政对卫生的支出与健康险产品需求的关联度较低.这些结论有助于科学、合理地认识我国健康险市场不平衡的发展状况,而且通过对健康险产品需求的影响程度的分析,对健康险产品的开发与研制提供可靠的资料,有利于促进我国健康险市场的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本报告获取上海地区95家产寿险公司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其中,开展健康险业务的保险公司84家,开展意外险业务的保险公司91家,开展高端医疗险业务的保险公司39家。  相似文献   

17.
健康保险作为保险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保险业的快速发展以及专业健康保险市场的细分,健康险业务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自2005年第一家专业健康保险公司成立以来,健康险保费规模由2006年的376.9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677.47亿元,年平均增长16%。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健康险发展较快,但其高赔付率成了进一步发展的"瓶颈",这主要源于医险市场中的道德风险。本文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对保险赔付和医院收入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论:医院医疗收入、门诊收入和住院收入是导致保险赔付上升的原因,健康险赔付对医院收入的影响作用不显著,健康险业务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医方的紧密协作。建议:保险公司需重视与医院和医生的合作,突出合作重点、改革合作方式和革新合作内容。  相似文献   

19.
陈璨 《中国保险》2023,(6):16-18
<正>2016年,依托互联网平台的百万医疗险,彻底拉动了互联网健康险的发展;后来旨在解决癌症患者特药服务问题的特药险,以城市等行政区划为单位、专注于提升当地居民健康保障水平的惠民保产品,适应年轻客群消费习惯的重大疾病险接连依托互联网载体发力。互联网健康险从传统业务线上化阶段,到与互联网产业融合的场景化、智能化阶段,一直是短期健康险创新的主阵地。  相似文献   

20.
郝演苏 《中国金融》2006,(13):57-58
2005年,我国健康保险业务收入为312.3亿元,仅占当年人身保险业务收入的8.45%;同期健康险的赔款与给付支出107.9亿元,占当年人身保险业务赔款与给付支出总额的23.57%。这组数据表明,健康险业务收入对于保险业的贡献度虽处较低水平,但其赔款与给付支出却相对占较大比重,显示健康险在人身保险产品中处于尴尬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