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纺织》2003,(12):10-11
2003年纺织总体形势不错。生产、销售、出口都将超过2002年.创出历史新高,截至9月底,工业总产值达910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71%:产品销售收入8546亿元.同比增长23.20%:出口567亿美元,同比增长26.33%;利润总额283亿元.同比增长318%。预计全年经济效益达400亿元人民币,出口超过700亿美元。10月底,纺织两大代表性产品纱产量达到了764万吨.化纤达到935万吨.两者的增长幅度同比均超过了16%.到2003年结束,分别达到950和1000万吨应该不成问题。解读2003年的纺织运行,生产销售平衡,出口增长正常,经济效益不差。概括说.总体向好。  相似文献   

2.
海南钢铁公司自2003年以来,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公司第九次党代会精神,落实公司十三届一次职代会提出的工作目标,继续深化改革,加强内部管理,推动科技进步,在资金紧缺,资源条件和生产环境恶劣的情况下,抓住下半年铁矿石价格上涨的机遇,超额完成了全年主要经济指标,实现产销两旺,扭亏为盈,一举摘掉连续八年亏损的帽子。全年完成采剥总量1225万吨,为年计划的103.81%;生产铁矿石原矿398万吨,为年计划的86.52%;铁矿石销售量285.5万吨,为年计划的118.96%,同比增加22.49%;实现销售收入3.66亿元,同比增加40%,盈利219万元。  相似文献   

3.
2006年,中国纯碱工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在产不足需的影响下,国内纯碱价格持续走高。2006年我国纯碱产量为1590万吨,同比增长11.5%;出口180万吨,同比增长4%;出口量占总产量的11.4%。纯碱全年平均出口价为157.5美元/吨,同比增长幅度为-3.1%。价格的下降,使纯碱出口更具竞争性。2006年,国内纯碱主流平均出厂价由年初的1300元/吨涨至年末的1500元/吨,上涨幅度15.38%。  相似文献   

4.
中国石油市场年度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4年中国石油市场,产销两旺。全年原油产量为1.745亿吨,同比增长2.9%,增幅比2003年增加1.4个百分点;天然气产量达407.7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8.5%,增幅比2003年增加11.7个百分点。原油加工量达到27306.8万吨,同比增长15.7%,增幅比2003年提高2.9个百分点。石油总进口量同比增长52.0%,净进口量增长45.7%,而出口量呈下降趋势。1~11月,石油表观消费量达29566.28万吨,同比增长18.44%。石油价格波动上涨,原油和成品油价格双双达到历史最高水平。预计2005年石油供需增速将回落,但仍保持高位。估计2005年原油需求量达52256万吨左右,石油总需求量达35400万吨左右,全年原油产量预计约为17650万吨,原油加工量约为29200万吨。由于2005年国际油价仍会维持在30美元/桶以上的较高水平,同时,中国政府也会采取一定的措施使国内油价保持在一定的水平以抑制石油需求的过快增长,因此,2005年国内成品油平均市场售价水平可能仅略低于2004年。  相似文献   

5.
根据2007年橡胶统计公报最新统计,2006年世界合成橡胶的总生产能力为1307.8万吨。同比增长3.38%。其中欧洲的生产能力为28313万吨/年,同比增长约0.21%,约占世界合成橡胶总生产能力的21.66%;北美地区为322.4万吨/年,同比增长约2.77%,约占24.65%;拉丁美洲地区为76.4万吨,同比增长约2.28%,约占5.84%;亚太地区为477.9万吨/年,同比增长约2.86%,约占36.54%;独联体为131.4万吨/年,同比增长约13.18%,约占10.04%;南非地区为10.0万吨/年,同比增长约47.06%。约占0.76%。  相似文献   

6.
2004年我国液化石油气(LPG)商品生产量为1200万吨,同比增长11.7%;净进口量为655、42万吨,同比增长0.2%;表观需求量约为1855万吨,同比增长7.5%。东北地区2004年LPG商品生产量为248.41万吨,需求量约为71万吨,富余部分销往华东、山东等地。华北地区2004年LPG商品生产量为150吨左右,消费量约为120万吨,其余销往山东、安徽、河南等地。西北(兰州和新疆)地区LPG商品生产量为85万吨,消费量为44万吨,其余销往云贵川地区。华东地区LPG商品生产量近248万吨,消费量500万吨,除了从东北、华北地区运入约80万吨外,进口约160万吨。2004年我国进口LPG的80%左右满足华南地区近600万吨的消费需求。2004年,在国际原油价格的带动下,进口LPG价格达到4500~5000元/吨左右。华东和华南地区的LPG市场价格一度突破5000元/吨大关,东北地区下海的LPG价格突破4500元/吨,东北地区内也达到5800元/吨。预计2005年LPG经销商将对进口持更加谨慎的态度,国内LPG销售价格仍将在高位波动。  相似文献   

7.
胡建 《化工管理》2002,(12):50-50
2001年,是山东海化魁星化工有限公司(原山东宁阳化工厂)建厂43年来发展最快、最好的一年。各项经济指标均创历史最好水平,实现销售收入1.92亿元,同比增长43%;利税3222万元,同比增长2.4倍(其中:利润1647万元,同比增长3.3倍;税金1575万元,同比增长1.8倍),为宁阳县利税大户;出口创汇1019万美元,同比增长19%,成为山东省出口大户,列泰安市前茅;全年共生产主导产品三聚氰胺21523吨,同比增长31%;完成产值22155万元,同比增长28%;职工人均收入大幅增加。该厂所以取…  相似文献   

8.
2005行业经济回眸与2006工作看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行业经济增长评价 在国民经济继续高增长和全球纺织品贸易体化的促进下.2005年纺织行业进一步呈现加速增长和效益提升的态势。按国家统计局数据2005年全国规模以上纺织企业销售收入,销售产值、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629%2609%和2652%均高出2004年全年增幅,纱产量1412万吨,化纤1629万吨,比上年分别增长2361%1475%,产销率9776%.比上年提高0.115个百分点,劳动生产率为51099元/人,比上年同期上升1272%利润总额68972亿元.同比增长3581%。  相似文献   

9.
《陕西纺织》2004,(1):2-4,29
一、2003年工作回顾。(一)经济运行有喜有忧。1、生产平稳增长。2003年,全省纺织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5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约12%,继续保持增长势头;完成工业增加值17亿元,增长12%。十大类主要纺织产品中,产量同比增长或持平的有七大类:纱约17.9万吨,布约7.4亿米,化纤1.3万吨,帘子布0.64万吨,丝0.12万吨,服装1323万件,呢绒产量约27万米;同比减少的有:印染布产量7200万米,丝织品产量约250万米,针棉织品折用纱线量约0.33万吨。尽管印染布等产品产量有所下降,但受纱、布产量增加以及产品结构调整因素影响,工业生产总体保持增长势头。  相似文献   

10.
中国纯碱行业2005年经济情况分析及2006年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中国纯碱行业已初步形成以大型企业为主的行业格局。共有生产企业48家.其中15家生产能力在30万吨/年左右的大型企业的合计生产能力约占国内总能力的75%,行业内的企业正在向大型化、集中化迈进。2005年,中国纯碱产量累计1410万吨,同比增长12.3%;完成销售收入325.1亿元.同比增长30%;实现利润总额19.0亿元.同比增长59%。预计2006年纯碱产量为1500万~1550万吨;价格将在低位运行.不少企业会出现亏损,行业利润总额将大幅下降。[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1998年,是山东海化魁星化工公司(前山东宁阳化工厂),建厂40年来发展最快,最好的一年:实现销售收人1.54亿元,同比增长54%;实现利税3022万元,同比增长3037万元,其中实现利润1916万元,一举扭转了连续6年亏损的局面;出口创汇1153万美元,同比增长483万美元,成为山东的出口大户;主导产品三聚氰胺(以下称三胺)生产12502吨,同比增长43%,比1996年翻了一番;职工平均收人比上年提高65%,且无一人下岗。取得这样成绩,主要坚持了以下做法。1.以满负荷生产为目标,狠抓基础管理1998年全年都紧紧围绕“以满负荷生产为目标,狠抓…  相似文献   

12.
刚刚过去的2001年,是北开发展史上极其重要的一年。是北开“十五”规划开局的第一年;是北开三条战线同时推进的一年;也是北开两个文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一年。2001全年销售收入完成45802.98万元,同比增长7.24%;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32272.84万元,同比增长4.49%;全年实现利润612万元。全年承接订货销售额50056.52万元,同比增加14.43%。全年货款回收45084.82万元,同比增长38.45%。2001年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各项产品降价总体影响公司利润。面对来自于市场的巨…  相似文献   

13.
2006年,衡阳天友化工有限公司以创建全国一流的钛白粉生产基地为目标,依靠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和机制创新,内抓管理,外拓市场,经济效益创历史新高。全年生产钛白粉近2.3万吨,硫酸712万吨,聚合硫酸铁4590吨,蛋白酶267吨。钛白粉实现利润1978万元,与2005年同期相比增长889%。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6亿元,与2005年同期相比增长52.9%。  相似文献   

14.
据统计,截至2012年底,我国烧碱产能达到3736万吨/年,比上年增长9.5%,全年累计产量2698.6万吨(折100%),同比增长3.8%;聚氯乙烯(含糊树脂)产能达到2341万吨/年,同比增长8.2%,全年累计产量1317.8万吨,同比增长0.5%。受产能持续增长、下游需求疲软、综合成本提高、对外出口不畅等不利因素影响,2012年氯碱企业承受着巨大的生产经营压力,“以碱补氯”难改困境,全行业整体效益下滑。展望2013年,面对国内氯碱行业整体产能仍在稳步扩张的局面,氯碱企业该如何通过调整自身产品结构,在技术创新上有所突破,从而实现经济质量和效益的有效增长,推动全行业的结构战略性调整,将是2013年的主要着力点。  相似文献   

15.
祝昉 《中国石化》2007,(11):27-30
前三季度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经济运行态势良好,产销衔接较好、利润稳定快速增长、亏损企业状况有所改善。1~8月累计,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3012.5亿元.同比增长20.4%:实现利润3552.6亿元,同比增长18。8%。1~9月累计生产原油13992.6万吨。同比增长1.4%;天然气累计产量为501.4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9.8%。原油加工量24289.1万吨。同比增长7。O%。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减速慢行。利润呈下降趋势,前8个月累计为2252.9亿元。同比下降16,2%。精炼石油产品制造业,前8个月累计利润为231亿元.比前5个月减少71.9亿元。预计2007年全年石油和化工行业实现现价工业总产值增幅在20%以上,产品销售率在98%以上,主要经济指标增长幅度将在20%左右。  相似文献   

16.
2012年,我国农药市场整体上先抑后扬,行业效益提高的同时,保证了农用基本需要。全行业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2440.2亿元,同比增长24.4%;实现利润总额达175.3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0%。全年累计生产农药354.9万吨,比上年增长19.()%;出口农药89.74万吨,同比增长12.7%,但增幅收窄,占同期农药产量的25.3%。展望2013年,预计我国原药产量将保持平稳小幅增长,达到360万吨,农药需求总量预计增长4.68%。而农药外贸形势日益严峻,预计2013年的出口增长幅度不会高过2012年。  相似文献   

17.
2000年全球醋酸生产能力为827.9万吨,产量为626.3万吨。2001年醋酸生产能力达到881万吨,总需求量达到650万吨/年。2002年世界需求继续增长,达到671.1万吨。2003年全球醋酸生产能力为840万吨,产量为690万吨。鉴于亚太地区PTA和全球醋酸乙烯单体(VAM)需求增长,2003年醋酸需求的年增长率为3%,需求量达到694万吨,其中醋酸乙烯单体(VAM)占41%、PTA占20%、醋酐占9%、醋酸酯占15%、其他占15%。  相似文献   

18.
《中国石化》2005,(6):61-61
岳阳是湖南省乃至中南地区的石油加工中心。但是,今年一季度岳阳市原油加工量为138.13万吨,比上年同期下降1.9%;实现原油及石油制品产值35.7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3.9%,实现利润937万元,同比减利5377万元。如果国际原油价格不出现拐点,二季度岳阳两厂家炼油亏损已成定局。  相似文献   

19.
2013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中国氯碱行业生产稳步增长、产品价格降幅收窄、对外贸易企稳,总体呈筑底企稳态势。全年累计烧碱产量达到2854万吨,比2012年增长6.5%;聚氯乙烯产量实现1530万吨,同比增长14.0%。但面对产能过剩与下游消费增速放缓的矛盾现状,其综合盈利状况难言理想,全行业依旧处于亏损局面。展望2014年,调整产业结构、消化过剩产能、保证行业健康发展将是氯碱行业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20.
2003年世界能源市场综述--来自BP的最新能源统计报告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003年世界一次能源消费量由上年的94.65亿吨油当量增至97.41亿吨油当量,增长近3%。尽管因战争和政治动荡,伊拉克和委内瑞扭原油产量有不同程度减少,但欧佩克其他国家增产近12%,俄罗斯原油产量增长11%,使得世界原油产量比上年大幅度增长3.8%,达到;36.97亿吨。2003年全球石油贸易量为22.6亿吨,较上年增长5%。美国进口石油6.05亿吨,同比增长7.9%,占世界总进口量的26.8%;日本进口2.63亿吨,同比增长4.8%,占世界的11.6%;中国进口1.28亿吨,同比增长近28%,占世界的5.7%。受石油消费增长强劲、库存减少和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影响,布伦特原油的平均价格仍达到了20年来的最高点28.83美元/桶。在世界天然气贸易方面,2003年管道气和液化天然气贸易量分别比上年增长5.5%和12.6%。2003年,全球煤炭生产和消费都表现为增长态势;受日本关闭核电站的影响,世界核电消费量下降2%;水电消费量增幅仅为0.4%。中国的石油、天然气、煤炭以及核电消费增长均超过了10%,继续成为拉动世界能源消费增长的最强大“引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