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前些日子股市跌跌不休,哀鸿遍野。网上各大投资论坛上的资深人士又再号召新老股民潜心修炼炒股技法,既有基本分析派的宏观分析、行业分析、财务分析,又有技术分析派的趋势、均线以及各式各样的指标体系,还有剑走偏锋的一些门派,象什么生命工程、易学占卜等等不一而足。笔理财上秉承保守投资理念,面对眼花缭乱的各种分析工具自是避之唯恐不及。不过最近反反复复的看了些股市格言的帖子,联想起银行经营管理,觉得这些简单的股市格言不仅可以用于炒股,也可以用于办银行试举几例:  相似文献   

2.
《金融博览》2009,(15):38-38
德国《世界报》6月26日刊发一篇署名文章,该文章援引了股市的一句格言“股市预示着未来”。如果这句话是正确的,那么未来显然将是中国的。文章认为,虽然中国仍然被看做发展中国家,但是现在全球前10大上市公司当中已经有5家来自中国。排在第一位的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它是世界上人口最多国家的最大能源公司,  相似文献   

3.
何杰  欧阳瑞 《深交所》2007,(8):41-42
2006年以来,我国资本市场发生了重大转折,我们迎来了“资本证券化、证券资本化”的新浪潮。伴随着股市的上涨,非法金融组织这些股市毒瘤也沉渣泛起,有愈演愈烈之势。这些非法金融组织“隐”于民间,方式“灵活”,借助现代通讯手段,潜在危害不容忽视。[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涂人猛 《湖北财税》2003,(11):22-22
在我国股市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受股市和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制约.以及对股市功能的认识存在较大的偏差,出现了强调筹资功能与注重外在规模发展、股市资源再配置重形式而缺内涵、企业经营机制未改、“圈钱”效应盛行等现象。对于这些现象必须建立科学而合理的股权制衡机制,规范上市公司的行为,改善企业经营业绩,建立和  相似文献   

5.
证券声音     
俎耀华 《深交所》2007,(12):162-166
赵彤刚(媒体人士): 目前中国股市总市值只有美国股市市值的五分之一,却撑起了全球市值前十大公司的一半,这的确是个奇迹。但是,以中国股市目前的“水深”承载这些“航母舰队”,需要时刻警惕搁浅的风险。比较后不难发现,这些位列全球市值前十的中国公司往往是“大而不强”。  相似文献   

6.
声音     
《中国信用卡》2009,(13):6-6
“发展中国家、新兴市场国家、发达国家对伦敦股票市场的证券投资大大减少,这些资金流向了亚洲,促进了亚洲股市的上涨。当然,亚洲股市上涨的原因有多个方面,其中也有这次金融危机冲击比较小的因素。”  相似文献   

7.
股市回潮?     
《国际融资》2005,(9):65-67
形神合一的大哥:摘自SOHU股市论坛近期,仍有一些人对股市的反转持怀疑态度,但“大牛市”的呼声还是难以抑制地在证券市场中蔓延开来.遍查各网站和报刊,“红红火火”、“完美风暴”、“真的转折”、“超乎想象”等暖性词汇令人目不暇接,当真有种“变天”的感觉。就连一些原来竭力唱衰股改的人士也开始羞羞答答地转弯,谈起了“股市的机会”。当然,碍于面子,对股市的转折,对轰轰烈烈的G股,他们是  相似文献   

8.
我国股市监管必须直面的制度性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是我国“股市监管年”,证监会颁布的有关证券监管法规和条例就达51件,有80多家上市公司和10多家中介机构受到公开谴责、行政处罚,甚至立案侦查。然而我国股市紊乱有着深刻的制度根源,我国股市监管者除了面对任何一个新兴股市都必然存在的从不规范到规范的问题外,还面临着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所出现的深刻的制度性问题,这些问题使我国股市面临巨大挑战与风险。加入WTO,我国证券市场市场化、国际化进程要求越来越迫切,我国股市必须迈过市场关、财产关、信用关,这些都要求我国股市监管必须直面以下制度性问题:  相似文献   

9.
黄根 《理财》2007,(5):25-27
“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大多数基金投资者朋友对这句股市真言并不陌生。但作为股市重要参与者的基金,其赖以生存的股市的风险到底都有哪些?基金投资的风险又有多大?作为基金投资者,又该如何控制这些风险?很多人对这些问题的答案并不十分清楚。股市风险主要有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系统风险是指市场上的某一种原因或因素会给市场上的所有证券参与者带来损失的可能性。如政策风险、利率风险、上市公司倒闭风险和股灾风险。这些风险是投资者无法避免的,但可以减少损失。非系统风险是指某些因素对个股造成的损失风险,这些风险是属微观层面的。如操作失误风险、内幕交易风险、投机垄断风险、投机诈骗风险、上市公司摘牌风险、财务报表风险、信用风险、经营管理风险等,投资者通过提高自身的素质和加强投资理论的学习,这些风险是可以避免的。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实证的研究方式,分析了中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定向增发(PIPE)和公开增发(SEO)的公告效应,并探寻这些公司再融资对“公募”还是“私募”的选择上的成本大小究竟是不是重要性因素,并检验中国市场上的公司是否也由于“信息不对称”、“股价低估”、“股市前景”等原因更倾向选择定向增发  相似文献   

11.
当人们提到“牛市”与“熊市”时,都知道这些股市术语的意思,但你是否知道这两个名称的由来吗?  相似文献   

12.
兔年转眼已经过半,股市并没有如年初许多券商机构所寄望的那样,所谓“维持牛市”、“最高将达4200点”等各式预判,更末出现乐观者认为的“向6000点挺进”。时隔半年,这些美妙的梦想已被迅速下挫的股指击得粉碎,人们纷纷由乐观转为悲观。  相似文献   

13.
2007年以来,中国股市随着“央行加息,财政部上调证券交易印花税率,银监会查处银行信贷资金违规进入楼市股市,证监会不断提示风险教育、查处违规上市公司、QDII正式出航、IPO提速”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出台,股市可谓风起云涌、涤荡起伏,给投资人上了一堂实实在在的风险教育课,让投资者真正感受到:股市,想说“爱你”不容易。  相似文献   

14.
“股市困境”与中国股票市场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1年6月至今的“股市困境”无疑是目前市场发展中最引人注目的事件。“股市困境”实质上是股票价格向其内在价值的回归,是对2001年之前股市非理性繁荣的一种调节。这不仅没有背离股市“晴雨表”的功能,而且对于股市的长远发展是有利的,是中国股票市场真正走向成熟的契机,具体表现在对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完善、投资者理性培育、投资者信心恢复以及股市制度创新的促进上。当前最重要的不是“救市”,或者是制造一个牛市,而是真正抓住“股市困境”的良好契机,推动市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一,问题的提出 中国股市在经历了2005年的大“熊市”后逐步反弹,特别是进入2007年后又恢复到了2000年大“牛市”的水平。2007年上市公司中报披露后整个市场的市净率水平达到了6左右,半年度的市盈率高达70,这些价格倍数都与2000年中报披露后的情形非常接近。那么这是否说明了2007年的股市同2000年的股市一样存在着巨大的泡沫呢?  相似文献   

16.
近期,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李稻葵关于“应该有序地将银行里的存款引导出来进入股市,来扩大股市规模”的提议引起市场热议。如何把银行存款有序引入股市?怎么来扩大股市规模?李稻葵先生没有细说,他只是希望让股市承担吸纳流动性的“池子”,避免让我国的货币存量以及各种跨境热钱汇聚成“堰塞湖”。  相似文献   

17.
2007年以来,中国股市随着“央行加息,财政部上调证券交易印花税率,银监会查处银行信贷资金违规进入楼市股市,证监会不断提示风险教育、查处违规上市公司、QDII正式出航、IPO提速”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出台,股市可谓风起云涌、涤荡起伏,给投资人上了一堂实实在在的风险教育课,让投资者真正感受到:股市,想说“爱你”不容易。[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赵兰萍 《上海会计》1993,(10):32-33
在股市冲击波的影响下,上海许多企业和个人自发组成大大小小的民间投资基金会,俗称“船队”。近日常听说某某“船队”因分配问题发生纠纷。在整个金融市场还没有完善的条件下,一般市民想涉足股市,但受到时间、操作技术、资金等方面的限制而难以如愿,这些民间组织倒可以帮助一般市民寻找并选择投资的机会。 要减少甚至避免内部纠纷,可以一方面通过法律形式订立内部章程,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另一方面应当建立必要的核算制度,定期向基金会成  相似文献   

19.
股市平准基金不利于股市的健康稳步发展。一方面,股市平准基金一旦设立,就很容易成为有关政府部门调控股市又一新的路径,从而发生“政策市”向“操控市”的演化;另一方面,股市平准基金将处于盈亏的两难境地。如果政府需要在股市交易中获得差价收益,则股市就无“公开、公平、公正”的三公原则可言了。如果亏损了,则意味着政府以全国纳税人缴纳的税款来补贴股市投资者。要推进股市稳定健康地发展,关键是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目前要着力解决三个问题:逐步改变以监管为名行管制之实的状况;大力发展公司债券市场;加快多层次股票市场体系的建设。  相似文献   

20.
杨速炎 《云南金融》2007,(11):27-28
种种迹象表明,扩容正逐步成为中国股市的主旋律。新股发行提速,上市公司再融资剧增,红筹股回归,“大非”“小非”解禁以及首发、增发配售解禁等都可能在下半年以后迎来“洪峰”,股市扩容成为监管层缓解流动性过剩和稳定市场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