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村规民约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行为规范,人称“小宪法”。然而,当前在农村部分地方的村规民约建设中,存在着一些与国家法律、法规相违背的现象,削弱了村规民约的作用。   一是程序不合法,越权制定村规民约。有的村规民约不是村民会议制定的,而是县、乡镇政府驻村干部代劳的,甚至是村委会几个人关在房子里写出来的,在村民代表会上宣读一下就算生效了,然后下发给全村执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只有村民会议才有权制定或修改村规民约、村民自治章程。显然,这样的村规民约应该是无效的。   二是内容不合法。有些村规民约…  相似文献   

2.
村规民约制定和执行中的几个问题谭家康“村规民约”在村民委员会组织群众自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由于这一实践活动尚处在探索阶段,需要不断加以总结和规范。从笔者经过近一年时间对200多个村的村规民约调查分析看,村规民约在制定和执行上都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3.
村规民约是村委会组织全体村民讨论制定的,是每个村民包括村干部必须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群众热情地称之为村民自治的“小宪法”它对于规范农村事务,推进两个文明建设起着积极的作用。但现在有些地方的村规民约,既不依法约,也不由民约,而只是由少数村干部一厢情愿地搞“一定之规”,致使制定出的村规民约或脱离实际,难以落实;或失之于宽,“规”而不约;或失之于严,“罚”、“压”当头,甚至把村规民约当作“御民”、“愚民”的工具,出现了一些与法律、法规和中央政策相抵触的现象。要解决这个问题,笔者认为必须采取三条措施。其…  相似文献   

4.
四川省巴中市在第五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全部结束之后,把制定村规民约作为民主管理村务的首要任务来抓,对全市2358个村的制定村规民约工作普遍推行“十步制规法”,深受村民欢迎。第一步:宣传发动。村委会在县、乡两级民政部门的指导下,利用广播、开会、村务公开栏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并结合“四五”普法工作,向村民讲解涉及农村的法律政策,讲解村规民约的性质、意义及其与国家法律政策之间的关系。第二步:组建班子。为体现民意,先由村民代表会议民主推选产生,再由村委会聘请,成立村规民约起草小组。村委会确定专人负责组织…  相似文献   

5.
近日,我们看到某镇政府为所属的村民委员会制订的村规民约,违背了村委会组织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主要表现在: 一、主体不合法。根据村委会组织法第20条、第21条的规定,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可以制定和修改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但这个镇的村规民约却是由镇政府统一制订的,只是在落款上写了某某村民委员会,既未通过村民会议,也未通过村民代表会议。 二、法律依据不全。村规民约的制订首先应该根据村委会组织法的有关规定进行,且不得与国家其他法律、法规相抵触。但该镇制订的村规民约仅仅根据四川省综合治理条例之规定,遵照…  相似文献   

6.
楚向红 《中外企业家》2014,(3):240-244,250
近年来,在我国的村民自治实践中,村规民约和村民自治章程的制定受到了国家的鼓励和提倡,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着一些明显的不足和问题,其形成原因也十分复杂。为了更好地发挥村规民约在推动村级民主、实现村民自治方面的作用,应从多方面努力,规范村规民约,促进村民自治。  相似文献   

7.
“村规民约”莫离谱据笔者调查:一些地方在制定村规民约时离了谱:一是以寡挟众。在制定村规民约时,用于部的主观意愿代替群众意愿,事先既不交村民广泛讨论,也不经村民代表会议通过,少数人纸上谈兵拍板后,便以党支部、村委会名义公诸于众,今村民们被动接受。二是以...  相似文献   

8.
村规民约应合理合法时下,不少农村普遍制定了规范约束村民行为的村规民约。对农村的稳定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有些规约的个别条款有违于国家的政策、法律,既不合理,又不合法,给农村工作造成不良后果。一是与国家政策相违背,男女不平等。如有的规定,"宅基...  相似文献   

9.
《乡镇论坛》2014,(31):18-18
江西省景德镇市浮梁县某镇干部来信咨询:我们镇近些年经济社会发展比较快。根据发展需要.一些村庄通过村民会议的方式进行了合并。合并后的村庄需要制定村民自治章程或者村规民约.但是我们缺乏这方面经验.指导村里做工作就显得力不从心,请问.制定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相似文献   

10.
所谓“八小”在山东省桓台县是指村里的八项管理制度。“小人大”指村民代表会议制度,村里的大事由村两委草拟后,交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该办不该办,群众说了算。“小宪法”是指村里的村规民约,村规民约由村干部群众议定后,再交有关法律部门审核、规范,确保与国家的法律法规相吻合,然后印发到各户,作为全村人的行为规范。“小档案”指的是村民家庭档案,其内容包括村民家庭的基本情况,各项义务的履行情况,及所做好人好事的基本情况。通过建立村民家庭档案,村民遵纪守法的自觉性普遍提高,助人为乐、和睦相处、赡养老人、喜事新…  相似文献   

11.
村民自治章程 (以下简称《章程》 )和村规民约 (以下简称《规约》 ),是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党的方针政策,通过全体村民讨论制定,在本村具有一定效力和约束力的行为规范。章程、规约虽然在结构形式上不同,内容上各有侧重,但制定的程序和步骤是相同的。   1.宣传教育,提高认识。村民委员会要进行广泛宣传,消除村民的疑虑,提高村民的认识,自觉参加制定工作。在此基础上,组织村民学习有关农村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尤其要重点学习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为制定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民主讨论,提出问题,进入制定章程规约的实…  相似文献   

12.
村规民约是村民以法律为依据,以道德为标准,以乡(镇)规民约为参照,根据本村的实际,让村民共同讨论,经村民会议制定,报乡(镇)政府备案,由村委会监督执行的一种民间行为规范。它在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中具有重要作用。一、村规民约是村民自我约束的行为规范。它体现了本村全体村民的意愿和利益,是介于法律与道德之间的,用以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具有合法性、合理性、群众性、规范性和一定的权威性。在法律的强制力、约束力和道德具有的约束力之间相互弥补,具有相对的制约力。在地方法规不健全,经村民会议特殊议  相似文献   

13.
4月19日.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马头镇小刘庄村举行《村民自治章程》修订签字仪式,经过村民数月反复讨论通过的新的《村规民约》正式颁布实施。新修订的《村规民约》进一步明确了村民的权利和义务,特别在晚婚晚育、子女上学、困难救助、旧村改造、  相似文献   

14.
提起村规民约,对于熟悉和了解农村工作的同志来说,其实并不陌生,可是,据我所知,尽管村规民约的内容五花八门,条款多种多样,但是,真正管用的、让村民叫好的并不多。究其原因,主要是一些地方习惯于拿村规民约作秀,上面检查考核了,或者要开现场会了,临时找个笔杆子,依葫芦画瓢,抄上几条,贴到墙上,做个形式而已。况且一些村规民约根本没有从村民中来到村民中去,既不能反映村情,又不能代表民意,只能是少数干部的一厢情愿,最终成为空中楼阁。那么,村规民约如何才能让村民叫好,我认为,办法有三,其一,村规民约一定要村民自己做主,要通过村民大会或者…  相似文献   

15.
10月20日,河南省淅川县法院审结一起由村规民约与国家法律法规相抵触而引发的民事赔偿案,依法判令赵寨村村委会赔偿原告张谦经济损失1000元。随着农村外出务工人员日渐增多,农田管理矛盾也相对突出。为解决这一问题,更好地保护农田,今年年初,淅川县老城镇赵寨村在村委会的主持下,由村干部和村民小组长集体讨论制订了村规民约。其中规定“:凡牛、猪、羊到地里一律罚款,牛罚款10元,猪、羊各罚款5元;发现猪、羊在地里吃青,打死不予赔偿。”村规民约制订后,村主任利用村里放电影之机,宣读了村规民约内容,由村民李保伟、李青德担任护青员。4月3日…  相似文献   

16.
经大多数村民同意通过的“村规民约”被法院判决无效,这让重庆市綦江县赶水镇马龙村第二村民小组的村民们硬是想不明白“:分红决定”是经过大多数村民同意通过了的“村规民约”规定的,难道说这个体现村民自治的“村规民约”没有效吗?这场官司的原告,马龙村第二村民小组村民翁某,拿着判决书长长地舒了一口气,长期郁积于胸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自己作为“村民”的身份和权益得到了法律的认可和保护。马龙村第二村民小组于1974年与其他五个村民小组共同创办了一家煤矿,收益一直归集体所有。2002年11月,该矿对外承包,分红款仍归集体所有。2004…  相似文献   

17.
刘礼 《乡镇论坛》2014,(34):6-7
村规民约作为介于法律与道德之间“准法”的自治规范,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约束的行为准则,具有教育、引导和约束、惩戒作用,对促进村民自治具有重要作用。去年.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通过研究、试点、示范.并以村(社区)换届为契机,以强化村规民约工作为突破口,推行了“强化领导监督、广泛宣传动员、精心组织起草、反复征求意见、依法表决备案、认真组织实施”的“六步工作法”,在全县837个村(社区)全部重新制定实施了村规民约,取得了明显成效,被四川省委确定为“中江经验”在全省推广。  相似文献   

18.
《乡镇论坛》2008,(10):19-20
河北省大厂回族自治县的一名乡镇干部致信本刊称:我所在的乡镇有几个村集体经济比较发达,村集体每年都要以发物品或发钱的形式给村民一定的福利待遇。这些村都以村民代表会议的形式制定了村规民约,对于以下人员不给相关福利待遇:从本村嫁出但户口没有迁出的;  相似文献   

19.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十七条规定:“村民会议由本村十八周岁以上的村民组成。召开村民会议,应当有本村十八周岁以上村民的过半数参加,或者有村三分之二以上的户的代表参加,所作的决定应当经过到会人员的过半数通过。……”以上的法律明确了户代表会议的合法性。户代表会议在村民自治活动中确实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同时也存在一定不足之处。目前,由于许多村民委员会或因人口多、或因居住分散、或因村两委担心村民意见难统一等方面的顾忌,除了换届选举、制定村规民约和自治章程等重大事项召开村民会议外,大多采用召开户代表会议…  相似文献   

20.
选务咨询     
河北省唐山市开平区栗园镇民政办问:政府部门或党委部门,是否可以对村民委员会的决议,作出决定性的复议?答:乡村关系问题并未纳人行政复议的调节范围,但村委会组织法对如何处理乡、村关系问题有明确规定。村委会组织法第二十条规定:“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以及村民代表讨论决定的事项不得与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政策相抵触,不得有侵犯村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合法财产权利的内容。”否则,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以及村委会所作出的决定都是违法的、无效的。比如,某村村委会随意调整农民的承包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