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国际市场看,产大于需,价格下跌。据国际棉花咨询委 员会(ICAC)2005年1月份的棉花供求报告预测,2004/05年 度全球棉花供应将再创新高,大幅增加到3266万吨,增幅超 过10%,达到自1984/85年度以来最大的年度增幅。 随着2004/05年度经济状况的改善,较低价棉将刺激全 球棉花消费,棉花相比化纤将更具竞争力。ICAC报告预计新 年度全球纺织用棉将增加5.6%,达到2250万吨左右,比上年 度增加120万吨。全球棉花出口将由上年度的730万吨下跌 到674万吨。 产量大幅增加,并超过棉花用量,预计全球期末库存会增  相似文献   

2.
美国国家棉花总会(NCC)2月8日发布调研报告指出,预计2008/2009年度美棉面积954.9万英亩,较本年度缩减12%;预计产量334.9万吨,同比减少19%。  相似文献   

3.
据农业部市场预警系统监测,生产方面:受供求影响,去年新棉上市后价格一路下跌,种棉效益相对较低,今年农户种植热情减弱。预计棉花面积将比上年减少10%以上,三大棉区中,黄河流域减幅最大,其次是长江流域,新疆棉区保持稳定。国内供求判断:2004/05年度,尽管我国的棉花产量达历史最高水平,由于纺织需求量的持续升温,国内棉花产需缺口加大,需要进口弥补;预计2005/06年度,棉花产需缺口将继续扩大,需要进口弥补。国际供求判断:据国际棉花咨询委员会2月预测,2004/05年度全球棉花产量和消费量均处于较高水平。预计全球棉花产量为2521万吨,比上年增加4…  相似文献   

4.
一、2009/2010年度世界棉花产量统计据国际棉花咨询委员会ICAC统计,2009/2010年度世界棉花总产量按皮棉计算为2222万吨,共有64个国家生产棉花。其中,世界产棉大国前六名当年棉花产量分别为:中国680万吨、印度510万吨、美  相似文献   

5.
《中国粮食经济》2012,(7):25-28
一、5月份国内粮食市场运行状况(一)国内玉米价格维持弱势1.玉米播种面积实现大幅增加,玉米供应偏紧局面或将缓解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计,2012/2013年度我国玉米种植面积将增加75.8万公顷,增幅达2.3%。根据土壤墒情监测结果,前期相对干旱的内蒙古东部、吉林西北部以及辽宁中北部地区旱情得到有效缓解。预计2012年全国玉米产量将达到19750万吨,较2011年增加575万吨,增幅3.0%。  相似文献   

6.
l2004年油菜籽市场回顾 1.1生产情况 与国内其它粮油品种相似,2004年中国油菜籽种植面积与产量也表现为双双增加的态势。据有关部门统计:2004年中国油菜籽种植面积超过747万公顷,增加3.5%;产量创历史新高,达到1250万吨,同比2003年增长108万吨.增幅9%,其中双低油菜籽产量将达到358万吨,占菜籽总产量的28%。从图1中可以看出,中国油菜籽生产踏上了一个新台阶,首次突破1200万吨。  相似文献   

7.
新闻在线     
《中国棉麻流通经济》2006,(4):F0004-F0004
2006年我国棉花种植面积增幅3.9%;中国国际储备中心即将成立;中国将继续完善浮动汇率制;新一轮税制改革已经启动;我国将加快发展各类期货市场;私人资本大量流入发展中国家;印度本年度棉花产量将达415万吨  相似文献   

8.
数字信息     
中国据中储棉预测,本年度新棉单产将达到93.06公斤/亩,较上年提高9.29%。按照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5月份实播面积7941.71万亩测算,棉花总产量预计为739.02万吨,较上年增长18.61%。  相似文献   

9.
新华网消息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05年全国棉总产量为570万吨,较上年度减少62万吨,减幅9.8%。另据全国第一次经济普查结果,2004年纱产量1291.3万吨,较之前的统计公报数量增加171.3万吨,预计2006年棉纺织工业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2005年度棉花总需求将达到985万吨左右,供需缺口加大。2006年全国棉花种埴面积将比上年增加。中国棉花协会棉农合作分会最新植棉意向调查显示,2006年全国棉花播种面积将增长9.4%。收购基本结束价格持续稳定——据中国棉花协会调查统计,截至2005年12月31日,全国供销社棉花企业(含供销社控股、参股棉花企业,…  相似文献   

10.
大米 根据国际粮食委员会新近发表的粮食市场预测报告,2004/05年度,全球大米产量预计为3.983亿吨,比上年度的3.891亿吨高出2%,但是仍将连续第四年低于全球消费量:中国大米产量预计为1.26亿吨,比上年度的1.125亿吨增长12%;全球大米消费量预计为4.124亿吨,略低于上年度的4.137亿吨;全球年终大米库存量预计为7140万吨,库存/使用比率为17.3%;2005年,全球大米贸易量预计为2440万吨,比上年减少90万吨。  相似文献   

11.
<正>(2019年6月)2019/2020年度全球谷物产量同比增加1%期末库存下降3%联合国粮农组织6月预计,2019/2020年度全球谷物产量26.85亿吨,同比增加3214万吨,增幅1.2%。谷物消费量达到27.07亿吨,同比增加2621万吨,增幅1%。2019/2020年度全球谷物  相似文献   

12.
一、棉花丰收己成定局,预计产量630万吨以上 今年生长中后期,各棉区天气总体有利,棉农田间投入较足,棉花产量可单达到历史最高水平,预计总产630万吨以上。增产的主要原因:一是棉花种植面积增长。预计棉花面积同比增长5.8%。二是单产提高。预计亩产比上年提高4公斤左右。  相似文献   

13.
食糖     
《粮食展望》2005,(2):22-23
2004/05年度世界食糖产量上调。粮农组织预计2004/05年度(10月/9月)世界食糖产量为1.448亿吨(原糖当量),比上年增长约2%。增长量的三分之二来自发展中国家,预测这些国家总产为1.016亿吨。这主要是因为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增产380万吨(主要是巴西)。这一增幅大于远东地区6%的产量减幅,远东减产是由于泰国产量大幅下降。目前预测发达国家总产为4,320万吨,  相似文献   

14.
玉米市场     
一、2008年国内玉米市场回顾 1.2008/2009年度玉米供给和需求状况 2008年国内玉米产量将达到16550万吨,比上年增产1320万吨,增幅为8.7%,我国玉米产区天气非常良好,为玉米大丰收奠定了基础。预计2008/2009年度国内饲料产量会保持增长,但是增幅可能减缓。预计2008/2009年度国内玉米饲料用粮将达到9150万吨,比上年度增加150万吨。  相似文献   

15.
《农村工作通讯》2004,(3):56-57
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市场监测部分析,禽流感疫情将影响短期玉米需求,特别是2~4月份的玉米需求量将同比减少300~350万吨,但是从全年看,玉米饲用需求量仍然增长但增幅减缓。预计2003/04年度饲用玉米需求量为9060万吨,较上年度的9025万吨略增35万吨。增量主要通过全年猪饲料的刚性增长和下半年肉禽和蛋禽饲料的产量恢复性增长实现。一、饲料产量同比增长  相似文献   

16.
世界之窗     
2004年世界棉花产量创新高2004年世界棉花播种面积大幅增加,产量增幅高于市场预期,产量创历史新高。预计世界棉花总产量将达2335万吨,比去年增产281万吨,增长13.7%,世界棉花市场供给相应增长。 在棉花生产大国中,中国、美国和巴基斯坦棉花生产形势看好,美国和巴基斯坦棉花产量达454.9万吨和190.5万吨,增长14.5%和12.9%。巴西棉花产量130.6万吨,增长3.4%;印度棉花产量283  相似文献   

17.
山东棉花生产占有天时、地利、人和之优势,所处的气候、土壤条件非常适合棉花生产,是全国第二产棉大省。山东又是用棉大省,棉纱产量由1998年的64.55万吨增加到2004年的264万吨,增长了4倍还多:2004年首次超过江苏成为全国第一纺织大省;今年1—7月,纱产量达到189.85万吨,占全国第一位,预计今年纱产量将达到335万吨。近10年来,山东棉花生产逞现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18.
2012年8月10日,美国农业部发布了全球棉花供需预测月报。报告调高了2012/2013年度的供给量和期末库存。全球棉花产量上调了6.4万吨至2484.4万吨,全球棉花消费量下调了17.9万吨至2354.8万吨,较5年均值下降了3%,仅次于2011/2012棉花年度的2294.5万吨。全球期末库存上调了49.7万吨,主要是中国库存上调了近52万吨。  相似文献   

19.
国际棉花咨询委员会(ICAC)在日前发布的1月报告中显示,2008/2009年度,中国纺织用棉量预计下降10%,降至980万吨;贸易量预计减少100万吨,降至150万吨。  相似文献   

20.
市场短波     
美国农业部预计下年度全球棉花产量下降据美农业部(USDA)世界农业展望局预测 ,2000/2001年度全球大部分国家将减少棉花种植 ,世界棉花产量将大幅下降。据USDA1999年12月份预测 ,2000/2001年度除美国以外的其它国家的棉花总产量将减少5%,约6700万包(480磅 /包) ,低于1999/2000年度的7051万包。预计中国的棉花产量将从1999/2000年度的1900万包减至1750万包。预计享受价格支持并掌握有效促销手段的美国农民 ,将保持目前的种植规模 ,产量将从1690万包增至1800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