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出现了集团诉讼这一特殊的诉讼形式。我国目前的民事诉讼法对集团诉讼作了一些规定,但很不完善。本文首先对集团诉讼进行了界定,其次分析设立集团诉讼制度的必要性,最后着重介绍了完善我国集团诉讼制度的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2.
由于环境诉讼中极易形成群体诉讼,美国特规定了集团诉讼制度,我国则采取了代表人诉讼制度.本文介绍了两种制度的主要内容,并在借鉴美国经验的基础上对我国代表人诉讼制度的完善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一、克服诉讼中集体行动障碍的制度--集团诉讼 集团诉讼是指集团中的一个或多个成员可以作为集团全体成员的代表起诉或应诉.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许多新型的、复杂的民事纠纷案件不断出现,传统的代表人诉讼制度面对这样一些案件,由于制度的制约,往往显得无能为力。因此通过分析国外的集团诉讼制度,为我国代表人诉讼制度的完善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近些年韩国为了给群体性纠纷中的消费者提供多种救济路径,提高权利救济的实效性,先后建立了证券集团诉讼、消费者纠纷集团调解及消费者团体诉讼等制度。证券集团诉讼专门解决证券发行和交易过程中发生的损害证券消费者权利的纠纷,以损害赔偿为救济方法。消费者纠纷集团调解和消费者团体诉讼尽管均为处理群体性消费者纠纷制度,但前者的救济方法为损害赔偿,后者为令企业停止违法或不当行为,其损害的预防功能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6.
税收是最重要的财政来源,随着行政公益诉讼全领域覆盖的推进,加强涉税公益诉讼将有助于在监督税务机关的同时保障税款的足额缴纳.因此,财税公益诉讼的发展对税务机关和检察院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财税公益诉讼在价值目标融合以及司法权和行政权的衔接上仍存在一定的不足,这导致实践中财税公益诉讼制度与现有税收相关制度存在一定的矛盾...  相似文献   

7.
本文论述了股东代表诉讼和集团诉讼两种诉讼方式对中小股东利益的保护作用及其缺陷,在肯定我国新《公司法》明确提出股东代表诉讼的重大意义下,提出我国应该积极引进集团诉讼,使股东代表诉讼和集团诉讼相结合,完善证券市场民事诉讼机制,从而更好地保护中小股东利益。  相似文献   

8.
本文论述了股东代表诉讼和集团诉讼方式,对中小股东利益的保护作用及其缺陷,在肯定我国新《公司法》明确提出股东代表诉讼的重大意义下,提出应该积极引进集团诉讼,使股东代表诉讼和集团诉讼相结合,完善证券市场民事诉讼机制,从而更好得保护中小股东利益。  相似文献   

9.
本文提出借鉴美国证券集团诉讼的经验,完善我国的代表人诉讼制度,是保证证券民事案件审理的顺利进行、充分发挥证券民事诉讼的权利救济功能和震慑违法行为功能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0.
大规模侵权在现代社会频繁发生,在全世界范围引起广泛的关注。笔者建议适当引进集团诉讼中较为科学合理的制度,以完善我国的诉讼代表人制度。  相似文献   

11.
我国审计需求的异化及制度成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审计需求是影响审计市场乃至资本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审计需求的异化现象在我国资本市场的特定时期或特定范围内显著存在,是高质量审计需求缺乏的表现.这种现象可分为审计需求的低质量偏好、审计需求的无所谓态度、审计需求的行政依赖三种.诱导审计需求产生异化的制度原因是股权表决中"资本多数决"原则实质性剥夺了中小股东的监督权;国有企业和政府存在难以割舍的荣辱与共的关系;新股发行资格的行政管制以及对虚假陈述的法律惩戒不足.抑制审计需求异化的制度改革主要是通过建立分类表决机制等确保外部股东的监督权,进一步阻隔政府和企业之间的产权联系,实行登记制等市场化的新股发行制度,通过集团诉讼等提高投资者参与虚假陈述法律诉讼的热情.  相似文献   

12.
针对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现象,文章主要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责任的现状,并认为法制不健全且处罚不力是导致上市公司虚假信息披露行为的根本原因。我们认为,应从细化民事责任实体要件、引入股东代表诉讼和集团诉讼制度等方面来完善信息披露责任制度,从根本性规范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行为。  相似文献   

13.
2012年 《民事诉讼法》 颁布后,第三人撤销之诉作为一项新增的制度引发了理论界和实务界的热议.该制度的增设之初将规制实践中通过虚假诉讼、 恶意诉讼等司法途径侵害案外第三人合法权益的行为作为其首要目的,将保护案外第三人的合法权益作为次要目的,然而在实践中该制度并没能起到规制虚假诉讼的目的,在事实上将该制度架空.2015年 《刑法修正案(九)》 新增虚假诉讼罪,使得规制虚假诉讼有了更好的手段.因此笔者结合当前背景,在分析第三人撤销之诉的立法本源及适用现状的基础上认为应当将该制度的立法目的回归至保护案外第三人合法权益之本源.  相似文献   

14.
新民诉法第五十五条首次在立法层面上对环境公益诉讼进行了规定,以往的诉讼要求原告与被告以及诉讼请求存在一定的利害关系,而此项新规定将公益诉讼的理念正式的以条文的方式规定下来,这是中国法制建设的一大进步.在新民诉法关于环境公益诉讼的规定出台后,关于环境公益诉讼主体不明确、 诉讼过程操作性差、 条文不够具体等问题不断涌现,这些问题得不到很好的解决严重阻碍了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李刚 《人力资源》2010,(5):84-86
根据美国斯坦福大学法学院设立的证券集团诉讼数据中心(Securlty Class Action Clearinghouse,SCAC)的数据显示,自1995年以来,有24家中国公司在美遭遇26件与证券法相关的集团诉讼.  相似文献   

16.
刑事辩护制度是一种先进的法律制度,它发源于古罗马而后发展完善于现代国家,其产生和发展印证着一个国家法治的发展历程.律师辩护制度是刑事辩护制度的主要组成部分,其目的“一般认为是维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也有学者认为是“保证被追诉人充分有效地参与诉讼并对裁判施加影响,以保证被追诉人的诉讼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7.
必要共同诉讼制度是我国民事诉讼中一项极为重要的制度.提升共同诉讼制度立法的科学性,扩大共同诉讼制度排解纠纷的机能,能使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司法制度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18.
美国法上公民诉讼发展于环境保护领域,其环境法上的公民诉讼在性质上属于公益诉讼的一种型态.从环境保护法规上有关公民诉讼的一般性规定以及美国司法实务运作来看,公民诉讼在解决实际问题上有一定的实效性,同时为追求公共利益而提起诉讼,赋予"单纯关系公共事务的公民"诉讼主体的地位,并无碍于诉讼制度目的的达成,这是将来我国考虑修法时一个良好的思考方向.  相似文献   

19.
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环境公益作为一种公共利益,已经在许多国家的法律中得到了承认.2015年《环境保护法》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在已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对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诉权主体予以明确,对诉讼范围予以拓展.但是,受制于一些“原则规制”,环境公益诉讼仍然面临着许多问题.所以,理清当前环境公益诉讼的问题与挑战,探索环境公益诉讼由可能向现实转变的破解之道,成为当前理论研究和司法实践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20.
一部好《消法》,当能够支持对消费者的高额赔偿和对企业的惩罚性赔偿,并且引入产品召回、集团诉讼、法律适用等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