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泰良 《财贸研究》1994,5(3):25-27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必须造就企业家阶层。企业管理者素质低下是造成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亏损的重要原因之一,企业家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只有杰出的或优秀的企业领导人才能称得上企业家,要形成一种制度对企业家进行评定和管理,并把他们推向市场,通过市场合理配置企业家人才资源,充分实现其价值。  相似文献   

2.
<正>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面临着许多问题,而如何激励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则是其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市场经济要求建立起区别于政府和其他社会阶层的企业家队伍,独立的企业家阶层是人力资本的载体,他们的出现既是社会分工高度专业化的要求,也是现代企业制度对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要求。只有针对企业家阶层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才能发挥企业家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核心作用,调动企业家全心全意服务于  相似文献   

3.
<正> 现代企业制度是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其经营者必须是职业化的企业家。现代企业制度的特征之一是产权明晰,出资者所有权与企业法人财产权相分离,由此实现企业法人责任和权力的人格化。这种人格化就是作为企业法定代表人的董事长和主持企业日常经营活动的总经理,不再是政府行政部门任命的官员,而是对企业生存负责,面向市场的职业化的企业家。这种企业家既有权,又有责,必须对企业资产保值、增值负责,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和销售负责。  相似文献   

4.
经济发展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家的市场化与职业化。发展企业家市场 ,实行企业家职业化是促进现代企业化工作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企业家是通过对各种资源的合理利用来产生出最大效益的。企业家市场化、职业化 ,是现代企业制度运转的关键 ,企业间的竞争实质上是企业家之间的竞争。要使国有企业摆脱困境 ,走向市场 ,必须建立经理人才市场 ,创造有利于企业家市场化、职业化的市场环境。  相似文献   

5.
<正>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方向。 现代企业制度是一种以规范和完善的企业法人制度为主体、以有限责任制度为核心、以公司企业组织为主要形态、符合企业运行发展规律的新型企业制度。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  相似文献   

6.
企业是市场竞争的主体,企业经营管理者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组织者和指挥者,培育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职业化的企业经营管理者--企业家队伍,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的迫切要求,是加强企业领导班子建设,改进和加强企业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保证,企业家的突出特点是具有强烈的改革创新意识和求实敬业精神.  相似文献   

7.
史丽萍 《商业研究》1995,(7):23-24,10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科学管理是基础史丽萍1995年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什么?是企业改革,是逐步建立起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企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个盈利性的经济组织,它包含这样三层含义:其一,企业只存在...  相似文献   

8.
<正> 要实现经济长期快速、稳定发展的目标,关键在于培养和造就一大批现代企业家,特别需要造就一支职业化企业家队伍。 一、企业家职业化的提出 1.市场经济体制对职业企业家的企求。党的十四大以来,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步伐加快,企业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企业家作为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生存与发展的核心,需要具有与之相适应的知识、思维和意识,同时企业对市场的开拓与发展,企  相似文献   

9.
王航 《致富时代》2011,(11):135-135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如果说企业制度是企业改革这一有机整体的骨架的话,那么企业生产要素就是构成这个整体法血液和肌肉,而骨架与血液和肌肉之间的功能连接便是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对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国有企业是中国经济的栋梁,也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石。但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目前在国有企业生存发展舞台上的"主角"--优秀企业家却寥寥无几,远远不能满足国有企业改革的需要。因此,国有企业要适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就必须建设高素质的经营管理者队伍,培育一大批优秀企业家。这里,作者根据国内外成功企业实践经验和自己的认识,就当前我国加入WTO的形势下如何造就优秀的企业家队伍,从权、责、利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1.企业制度创新与我国企业的改革和发展 1978年开始的国有企业改革,虽经历了1979—1982年的扩权让利、1983—1986年的利改税、1986—1991年的承包经营责任制等阶段,但直到1992-1993年试行股份制和 1994年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之前,一直没有触及制度创新问题,这使得我国企业的改革难以取得突破性的进展。1994年以后确立了我国企业改革的目标是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其核心内容就是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相似文献   

12.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而与之相适应的内部审计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规范企业经营行为、实施有效监督、保证财务和信息的有效输出、维护企业合法权益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13.
年薪制,何日阳光灿烂?张冰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唤醒了沉睡的中国企业,股份化、集团化、企业家职业化等与企业相关的新潮概念也纷纷涌进企业.在这一浪潮中,企业家年薪制又成为1995年舆论的焦点,而透视实行年薪制的过程,人们不由得又感...  相似文献   

14.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需要培育和造就现代企业家队伍。文中分析了我国现代企业家队伍建设的现状及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了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中培育和造就现代企业家队伍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四大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改革的十六字方针:“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这是国有企业改革走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方向。因此,抓住机遇,在国有外经贸企业中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对于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和国际竞争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外经贸企业改革的方向现代企业制度是一种以现代企业产权制度、现代企业组织制度、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为核心内容的企业组织形式。这种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具有产权关系明晰,法人制度健全,政企职责分开,经营机制灵活,管理科学规范…  相似文献   

16.
王悟 《商业研究》2002,(20):72-73
职业企业家是现代经济活动中的重要角色 ,对推动经济的发展有着重大意义。西方职业企业家是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和企业制度的变革而出现并不断壮大的。我国进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 ,职业企业家同样是不可缺少的一个要素。中国的经济改革必然要求建立职业企业家市场。  相似文献   

17.
周可  宋烜懿 《北方经贸》2003,(4):120-121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在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变中 ,企业如何从战略管理的高度重新确立财务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地位 ,培育和完善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财务管理机制 ,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是投资决策 ,投资行为导向着企业的命运 ,建立现代企业内部财务管理机制是企业生存、发展和实现利润最大化目标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8.
严红  严峻 《商场现代化》2006,(20):93-94
我国家族企业改革开放20多年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行职业化管理的呼声越来越高,因此有必要对我国家族企业的职业化管理进行研究。本文通过研究认为,目前我国家族企业处于职业化管理的初级阶段。  相似文献   

19.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进股份制度改革,是党的十五大提出的任务和要求,也是国家的一项战略选择,我们应该坚定不移地推行。但是.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搞股份制由谁来掌握?如果股份制企业的经营根本不是真正的企业家,而是一种根本不会经营、不懂管理的人来当厂长、经理或总裁,那么这个企业就难以做到资金和财产的保值增值。因此,必须选择真正的企业家来掌握股份制。  相似文献   

20.
江晓春  樊荔 《商业研究》1996,(5):11-12,16
简论现代企业制度的实现形式江晓春,樊荔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国有企业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化,其实现形式是多方面的,至少需要解决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建立科学的国有资产体制把国有资产的管理与经营区别开通过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