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6 毫秒
1.
运用优化税制理论为规范我国税制、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服务是必要的,但是又不能抱泥于其既定内容。应结合我国市场体制的完善程度和税收这成本等因素,选择性地应用优化税制理论指导我国的税制改革。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房地产行业的快速发展,我国现行的房地产税制存在着许多亟须解决的问题,严重阻碍房地产行业的健康发展,本文从我国房地产税制现状分析入手,引入税制优化理论,提出我国现行房地产税制存在的问题,借鉴国际经验,优化和选择适合的房地产税制。 相似文献
4.
税制优化战略选择:构建双型税制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效率与公平的重新分层表明,必须重新构建效率体系才能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公共经济体制的宏观调控作用,进而实现整个社会的效率。构建双型税制结构正是实现宏观效率与微观效率、人本效率与生产效率完美结合的税制结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5.
6.
7.
8.
9.
本文通过对全国和分地区四大税类收入占税收总收入比重及收入增长率现状进行描述,发现我国现行结构性减税政策的整体效果并不显著,尤其是东、中、西部地区存在巨大差异性。为促进结构性减税政策调结构、促民生等目标的实现,本文在对我国货物劳务税、所得税、财产税和行为目的税四大税类进行联动效应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我国3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2007~2011年税收收入的面板数据进行联动效应实证测量,结果表明:我国四大税类相互之间各自存在不同程度或正或反的关系。本文认为我国未来实行结构性减税政策时,应关注各税类之间的联动效应,以最低成本达到结构性减税的政策目标。 相似文献
10.
我国农业税制改革目标模式的取向构思朱学良,毛智才一、我国目前农业税制运行中的弊端(一)税种性质及归属含混不清。根据税收理论,若以课税对象的性质来划分,税收可分为流转税、收益所得税、资源财产税和行为目的税四种。严格来讲,我国农业税不属于其中任何一类。有... 相似文献
11.
杜邦分析法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在财务分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我国应用时,一方面需要注意杜邦分析法的内在缺陷,另一方面需要注意我国的制度背景,只有这样才能得到恰当的结论。本文分析了现有改进的适用条件,并对今后改进方向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税制结构应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收入的不断增加而逐步优化,不断增加直接税占税收收入总额的比重,充分发挥所得税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最终达到建立“双主体”税制结构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税收竞争环境下我国涉外税收优惠政策的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日益频繁,各国利用税收手段吸引流动资本的竞争也日益加剧。国际税收竞争既有其正面效应,亦有一定负面效应。随着我国加入WTO和资本市场逐步对外开放,我同的税收制度必然要与国际惯例接轨。我国现行的涉外税收优惠政策中存在有害税收竞争之嫌,应按国际惯例规范我国当前的涉外税收优惠政策。 相似文献
14.
税务系统内控机制是对"两权"运行中的廉政风险进行自我控制的一系列制度、方法、措施的总称.税务系统内控理论源自对党的反腐倡廉理论的落实、对税务部门实际工作经验的总结和内控理论在税务工作中的具体运用.税务系统内控机制建设和完善是一个系统工程,应当从明确目标、完善领导体制、加强制度建设、优化工作流程等方面入手,进而规范税务人员的行政行为、实施风险管理、强化信息沟通、注重文化建设、实行政务公开、加强与外部控制的有效衔接,等等. 相似文献
15.
家庭课税--我国个人所得税课税单位的另一种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国政府可以推行以个人为基础的税收制度,也可以推行以家庭为基础的联合课税制。不同的税收制度会产生不同的公平与效率结果,这也是从课税单位选择角度考察的家庭经济学的一个方面。我国必须从实际出发,在追求公平与效率的最大化目标中选择家庭课税与个人申报纳税并存的纳税单位模式。 相似文献
16.
税收分析系统(TSS)的总体目标是创造性地建设一个遵循科学发展观,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数据平台。出于人性化的思考,将税收分析系统功能划分为功能性需求和非功能性需求两个方面。为突破传统分析系统的不足,TSS从面向主题转向面向指标体系;从专注分析命题转向精心打造基础指标;从数据组织以业务分类为主转向以纳税人为单元。最终,TSS将为广大税务决策者、管理者认识税收内在规律、外在联系、监控税源、评价纳税人、考评税务机关工作成果以及税务干部业绩等提供极大的方便。 相似文献
17.
我国个人所得税制的功能定位和发展完善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个人所得税的功能定位首先应放在调节收入分配上,以解决目前我国现阶段收入分配严重不公的问题;其次要考虑发挥其组织财政收入的功能。改革课税模式、健全费用扣除、规范税收优惠、加强税收征管是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的应有选择。 相似文献
18.
体制不协调与监管瓶颈:我国会计监管体制的演变及路径选择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我国的会计制度改革是为满足国企改革的需要而启动展开的,是我国体制转轨中的一项基础性制度建设。在改革起点上,首先是解决市场会计规则的制定和施行问题,通过新、旧会计制度转换,为国企产权改革提供支持。当国企进入以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为目标的改革阶段之后,随之出现的大面积会计行为失范和会计秩序混乱,从反面提出了加强会计监管的改革需求。本文认为,在我国体制改革初期制定的会计监管框架与委托代理关系的企业制度存在脱节和错位,会计监管之所以成为制度瓶颈,原因在于对现行会计监管安排的路径依赖。 相似文献
19.
公司并购税制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司并购市场的蓬勃发展,促使对这一领域法制规范的研究成为当前的理论热点。作为调整并购市场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税收政策在并购激励和并购能力、并购融资和支付、并购资源整合与绩效等方面都具有深刻影响。本文以法经济学的交易费用及产权分析为理论工具,在借鉴世界公司并购税制,尤其是美、欧公司并购税制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审视我国公司并购税制的有效性,并对其完善和改进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现实文化与财税制度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决定经济制度的最终因素当然是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但制度是社会的制度,是人与人关系的安排,处理人与人关系的基本准则和机制(我们就称之为现实文化)在一定条件下对制度的选择也起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