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何伟 《市长参考》2001,(10):33-36,43
党的“十五”计划建议及建党80周年江泽民同志的“七一”讲话,都提出要结合新的实际,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所谓深化对劳动价值论的研究和认识,我理解就是对马克思原来在《资本论&;gt;中提出的劳动价值论,在社会主义社会新的历史条件下,应该深化研究和认识。劳动价值理论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问题,在理论上是一个伟大创举,具有划时代意义。第一,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  相似文献   

2.
现代社会理论对“交往”的问题日益寄予关注。马克思的交往理论是对历史上多种形态的交往理论进行批判性研究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它把唯物主义的原则和辩证法有机地统一起来,用以考察人们的社会交往与交往关系的发展。从而创造了历史唯物主义的交往理论。本文试图对马克思交往理论中关于劳动与交往的关系问题作些探讨。一、劳动是交往的基础马克思独到之处在于他把交往与人类生产、需要活动统一起来,看做是人类生活最普遍的社会关系范畴。他批判地吸收了黑格尔的观点,把劳动(生产)看成是人们相互进行交往的基础,并且认为劳动生产了人们…  相似文献   

3.
杨永华 《南方经济》2001,146(11):19-20
9月 2 1日 ,广东社科联、广东经济学会、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和南方日报理论部邀请华南师范大学、广东省委党校、中山大学、暨南大学、省社科联等单位的 2 0多位专家 ,座谈江泽民总书记“七一”讲话 ,专题研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现将讨论的主要问题综述如下。一、要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的认识。与会代表一致认为 ,研究社会主义社会的劳动 ,必须深化对马克思的劳动学说的认识 ,重新认识百多年来形成的对劳动的传统看法。马克思所研究的劳动 ,主要是体力劳动 ,脑力劳动只是作为体力劳动的延伸进行了研究 ,这是时代的局…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不仅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理论构成,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因其涉及了人与自然、人类生存与社会发展、人类文明与历史演进等内容,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观点。总体而言,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主要包括生产劳动观、有用劳动观、体面劳动观、生态劳动观、和谐劳动观五个方面的观点和主张。从以上五个维度出发,对马克思主义劳动观进行梳理和阐释,不仅是系统认识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系列劳动观点的需要,也是推进现代工业文明的要求,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资本雇佣劳动”与“劳动雇佣资本”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个长期困扰着经济学的问题是:为什么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是资本雇佣劳动,而不是劳动雇佣资本?新古典理论认为劳动和资本都是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是相同的,因而这两种生产方式在本质上是相同的,都能使生产要素(劳动和资本)的边际生产力等于其得到的报酬,即生产要素的报酬(价格)决定于其技术性质,而和采用的生产方式无关,这就使新古典经济理论成为超越任何社会形式的绝对真理。本文试图说明,资本不仅代表着生产过程中的技术关系,而且还代表着生产过程中的社会关系,而后者在分配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资本雇佣劳动而不是劳动雇佣资本,决定于资本的社会属性,而不是决定于资本的技术属性。  相似文献   

6.
杨佩 《改革与开放》2013,(16):45-46
人类永远是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人的自由问题也成为哲学家们争论的问题之一。马克思认为,人的自由应立足于劳动实践。马克思所说的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自由实现的手段就是劳动。劳动异化是实现自由的阻碍,克服异化,人才能在劳动中实现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飞跃。  相似文献   

7.
异化劳动是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同时它在马克思哲学中占据核心地位,任何规避不谈异化劳动,或是否认它的历史地位的行为,都是无法真正的把握历史唯物主义的实质的。要更好地理解马克思异化劳动的思想,须横向上全面地、纵向上深入地研究马克思的著作,转换看待异化劳动的视角,认识到它是历史现象的客观必然性和它本身所包含的积极性,只有这样,真正的异化劳动才会向他们敞开。文章在新视角——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下去研究马克思的异化劳动,把握马克思辩证法的实质,通过从理论研究中寻找克服现今社会主义社会中的不和谐因素的方法途径,从而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8.
重视第三产业的劳动在社会经济发展进步中的地位和作用,对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促进我国第三产业及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智月香 《魅力中国》2014,(24):238-238
作为“历史之谜的解答”,共产主义是人类始终追求的一种理想社会形态。在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视阈下,共产主义作为一种社会形态,具有确定的本质和特征。本文以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为基础,试图对呈现在这一理论视野下的共产主义之社会形态的发展理路作出诠释和阐发。  相似文献   

10.
李峥钰 《理论观察》2006,3(1):47-48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市民社会的最初经济学解剖主要从两个层面来完成:一是从批判性层面上对市民社会中的“异化劳动”进行分析,深刻解剖了市民社会的内部结构;另外是从肯定性层面上对市民社会中的“对象化劳动”进行分析,成为使“市民社会”概念发展为描述社会历史的基础性概念的萌芽。  相似文献   

11.
陈维民  张玉英 《魅力中国》2010,(33):151-151
异化观是马克思早期思想中最为重妄的内蓉乏二,马克思遗遗这一问题莱考察资本主义社会现象。随着马克思思想的成熟,他逐步放弃了这一提法。《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异化劳动理论,而储意志意识形态》是他对这一问题的更深层次研究的著作。本文就两篇文章中的异化观做简要的阐述和分析,比较了两者的异同,阐述马克思思想的发展和成熟。  相似文献   

12.
鲁凡 《改革与开放》2014,(18):34-35
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下各种被异化的现实,阐述了劳动者与劳动产品、劳动活动、人的类本质及人与人的异化。本文以分析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为视角,结合我国社会实际,提出克服与劳动产品的异化,坚持以人为本,践行马克思的实践观,以此促进人与自然、人与人及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探索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本文首先通过梳理中外思想家有关人的发展问题的思想发展脉络,最终落脚在马克思的人的发展观上。马克思入的发展思想是建基于自己所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辨证唯物主义基础之上的。马克思区别于以往思想家的地方突出表现在,马克思所指的人是以实践为标志的现实的入,是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相统一的人。这种人同时还是类本质和现实本质的统一。即劳动这一人类自由自觉的创造性活动和“在现实性上,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统一。马克思人的发展学说,正是以对人的本质的科学认识为基础的。在此基础上,马克思人的发展思想的基本内涵即可概括为:社会中的每一个人,在劳动、社会关系和自然、社会、精神等综合素质的一系列方面的全面、自由而充分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尽管国内外学者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争论不一,但马克思劳动价值中的价值思想应当是确定的。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中包含着三个基本论断:劳动决定价值、活劳动创造价值、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凝结为价值。它们蕴含着丰富的价值思想: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尊重劳动群众。当下,坚持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中的价值思想就是要让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为此,我们需要大力彰显劳动价值,深入探讨实现体面劳动的路径与对策,切实让广大劳动者共享发展的成果。  相似文献   

15.
文章探讨的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中关于价值创造的问题。通过深入地剖析,以证明在当代社会生产中,活劳动仍然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科学的理论:同时。对马克思关于生产领域的劳动才创造价值的说法作了进一步的拓展。充分展现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在现代社会中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习近平劳动观是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厚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劳动思想,生逢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和世界处于百年之未有大变局的思想体系,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习近平劳动观的三重维度分别是劳动价值观、劳动认识观、劳动实践观,三者分别回答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之后,中国劳动人民需要什么样的劳动、怎样认识劳动以及怎...  相似文献   

17.
人力资本理论创始人、197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西奥多·舒尔茨曾依据大量的实证分析得出一个突破性结论:在现代社会,人的素质的提高.对社会经济增长所起的作用,比资本(物质)和劳动(指非技术性劳动)的增加所起的作用要大得多,而人的知识才能基本上是投资(特别是教育投资)的产物。正是对这种理论的认识,一些富远见的企业把员工培训列为基本战略。  相似文献   

18.
顾卫东 《发展》2009,(6):64-64
一、营造公开环境和氛围,要以正确舆论做引导。 (一)要站在落实“三个代表”的高度,认识厂务公开。在炼油化工企业,要想维护好员工的根本利益。关键要看他们在劳动中处于什么地位,不同的地位,对其劳动生产积极性有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劳动是美丽的。在马克思看来,劳动不但创造了人,创造了世界,创造了一切财富,也促进了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一切的社会生活都离不开劳动。  相似文献   

20.
周丹 《北方经济》2007,(3):20-21
从20世纪九十年代至今,伴随着信息技术等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经济发展模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显得越发重要起来,逐渐成为发展的关键性要素。本文通过对劳动方式、劳动内涵发生变化的具体考察,对这一问题给出了初步地回答,也让我们再次正确地认识和把握新经济时代的劳动和劳动价值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