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铁蛋陪吃     
杨格 《乡镇论坛》2010,(33):32-33
儿子来了 庄嫂和丈夫都在深圳打工,丈夫当保安,庄嫂做家政,夫妻俩有个儿子,小名叫铁蛋,时年九岁,留守在爷爷奶奶身边。  相似文献   

2.
不消费生存     
胥晓莺 《中国企业家》2008,315(9):92-93
陈传亮今年38岁,离开河南老家,在北京捡砖为生。他没有什么文化,生有三女一男,儿子大名家福,小名晚赢。说到儿子,陈传亮亮出白牙,眼角的皱纹拧成了花,露出了许三多一样的笑容。  相似文献   

3.
刘潇萌 《中外管理》2007,(11):100-101
不知不觉,“六间房”已经成了中国网络视频产业的领头羊,其创立者刘岩作为互联网创业大军中的“回头浪子”,如何驾驭自己的企业?[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滑一刀     
刘建超 《乡镇论坛》2011,(15):34-34
“滑一刀”是酒城有名的外科大夫,“滑一刀”的小名叫滑儿。  相似文献   

5.
有一个渔民有着一流的捕鱼技术,被渔民们尊为“渔王”。然而“渔王”年老的时候非常苦恼,因为他的三个儿子的捕鱼技术都很平庸。于是他经常向人诉说心中的苦恼:“我真不明白,我捕鱼的技术这么好,我的儿子们为什么这么差?我从他们懂事起就传授捕鱼技术给他们,从最基本的东西教起——凡是我长年辛辛苦苦总结出来的经验,我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他们,可他们的捕鱼技术竟然赶不上技术比我差的渔民的儿子!”  相似文献   

6.
张毅 《财会月刊》2011,(2):I0009-I0009
25岁的何巧凤小名叫巧巧,2006年毕业于四川美院,2007年开始在重庆自主创业,单枪匹马创建“异人画廊”。“靠零卖画作、做装修以及为家具配画等,搞了两年多,算是掘到了第一桶金,就开始自立门户打造起品牌来。”巧巧说,那两年收获最大的就是了解了顾客的口味,有了一定的顾客群。2009年10月,巧巧在校场口合景聚融广场开办了画廊。  相似文献   

7.
莫特 《乡镇论坛》2014,(16):34-35
离婚后,母亲牵挂着儿子,屡次到前夫处接儿子回家探望,都吃了闭门羹。她屡次沟通,前夫总有万般理由来拒绝。面对离婚协议“霸王”条款,思子心切的刘宏丽走上法庭。2014年初,湘中某法院开庭审理了这起探望权纠纷案。  相似文献   

8.
西湖龙井背后的故事 “小辫儿”是杭州龙井村一位老茶师戚邦友的小名,因为经营龙井茶叶出了名,“小辫儿龙井”逐渐成为龙井村的金子招牌,吸引了无数游客来此品茗。  相似文献   

9.
在保持主品牌的前提下,许多企业都热衷于为自己的新产品起一个“小名”。例如,海尔电冰箱、洗衣机中的“小王子”、“大王子”、“金王子”、“双王子”和“小小神童”,长虹彩电中的“红太阳”、“红双喜”等,美的空调中的“冷静星”、“超静星”、“智灵星”、“健康星”等。  相似文献   

10.
有位成功人士捐助“希望工程”多年,说起来他是掺杂着一份私心的,他支援贫困地区的孩子读书,其中的目的之一是为了让自己的儿子也参与进去.懂得艰辛,才能理解人生。因此从儿子懂事起,每年他都带着儿子.跋山涉水去看望那些孩子。回到城里.又让儿子与同龄人通信,效果相当不错。  相似文献   

11.
从1976年走出山东工业大学校门那天起,刘建旬这个毕业於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农民的儿子,便与电力有了不解之缘,直至成为今天青岛电网40多亿圆资产的“当家人”。  相似文献   

12.
《人力资源》2012,(10):91
一天,一个身为富商的父亲带着儿子到乡下去,想让儿子看看穷人是怎样生活的。他们在贫穷的农家住了几天,回来后父亲问儿子:“你看到穷人是怎么生活的了吗?”“哦,看到了。”“那么,你告诉我,此行你学到了什么?”儿子回答说:“我看到了他们有四只狗,而我们只有一只;  相似文献   

13.
汤迪 《乡镇论坛》2008,(21):32-33
美丽的萧绰,小名燕燕,16岁为皇后,29岁为太后。她开启了辽国的萧太后时代。在她治下,辽国盛极一时,与北宋签下了著名的“澶渊之盟”。  相似文献   

14.
父亲问自己的儿子:“要是你遇见狼,应该怎么做?”儿子回答:“我就逃跑”。父亲很不满意,训斥他道:“胡说,你应用用猎刀对付它。”儿子接着问:“那么两只狼呢?”“那么就用猎枪打它们。”“要是有十条狼呢?”父亲这回也没办法了,无奈地说:“那你还是跑吧,已经别无选择了。”  相似文献   

15.
芷若 《企业文化》2009,(12):56-57
彭鸿斌曾任圣象制造集团CEO,2000年6月起任“在线装饰”网CEO。彭鸿斌总说自己是农民的儿子,从平民到亿万富翁,从外交官到企业家,这里一定有什么奥秘!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七台河“11·27”特大矿难已过去两年,相关责任人一直未被究责。记者采访了在矿难中失去儿子的老邵:“矿难夺去了你的儿子,你觉得该怪谁?”回答出乎意料,老邵长叹一声:“怪谁呀,怪自己呗。自己没有本事,才让儿子下井。”  相似文献   

17.
吴敏 《乡镇论坛》2014,(26):31-31
朋友阿华家是十里八村有名的“富裕家”,儿子自恃“富二代”,有爱攀比、乱花钱的毛病。阿华看在眼里,一直想找机会纠正儿子的坏毛病。一次,当儿子提出要更换新款复读机时,终于被阿华抓到了机会。阿华告诉儿子:“换个复读机要623元,不过家里只能给你出600元。” “余下的23元我上哪儿弄去?”儿子焦急地问。 阿华说:“别急,你不是也有双手吗?要靠你自己劳动挣。这个暑假,你在家里洗一天碗可得1元,擦一次地板可得1元。”  相似文献   

18.
在美国一个村庄,住着一个老头,他有三个儿子。大儿子、二儿子都在城里工作,小儿子和他在一起,父子相依为命。突然有一天,一个人找到老头,对他说:“尊敬的老人家,我想把你的小儿子带到城里去工作?”老头气愤地说:“不行,绝对不行,你滚出去吧!”这个人说:“如果我在城里给你的儿子找个对象,可以吗?”老头摇摇头:“不行,快滚出去吧!”这个人又说:“如果我给你儿子找的对象,也就是你未来的儿媳妇是洛克菲勒的女儿呢?”老头想了又想,终于让儿子当上洛克菲勒的女婿这件事打动了。过了几天,这个人找到了美国首富石油大王洛…  相似文献   

19.
楼南星  吴膺 《乡镇论坛》2010,(21):21-23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面对娇生惯养、飞扬跋扈的儿子,身患绝症的千万富翁拖着病体,带着儿子踏上旅程,期望儿子能领悟“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相似文献   

20.
被上帝抛弃     
我和我的孩子们在沙滩上散步。这时候,我4岁的儿子跑过来拉着我的手,将我带到一个地方。在那里,我看见一只已经死了的海鸥。 “妈妈,它怎么了?”儿子问。 “它死了,去了天堂。” 儿子想了想,说:“然后上帝就把它扔到了这里?”被上帝抛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