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1 毫秒
1.
天下浙商     
《浙商》2005,(1):82-83
温州飞雕“展翅”欲并购意大利ELIOS;2004年浙商在罗马尼亚经商95%亏本;绍兴纺织企业赴欧抗辩反倾销;余姚浙商远赴刚果淘金;浙商登滩伊斯坦布尔;700浙商抢滩越南。  相似文献   

2.
《浙商》2005,(2):122-122
江西省浙江企业联合会受民政部表彰;永川浙商有了“娘家”;沈阳绍兴商会成立;五万浙商“安营”泰州;石家庄浙南商会举行成立6周年庆典;山东省浙江商会组团投资百亿元于沂蒙  相似文献   

3.
浙商投资     
何捷 《浙商》2008,(2):12-13
复地万科联手“吃掉”地杰置业;银泰5.26亿元收购湖滨国际名品街50%股权;分众传媒1.684亿美元收购玺诚传媒;舜江建设投资万吨级码头项目;百名浙商抱团闯印度;浙商淘金洛杉矶“不夜城”。  相似文献   

4.
编读互动     
《浙商》2006,(5):20-21
众多城市积极申报“2006浙商(省外)最佳投资城市”评选;义博会上《浙商》杂志受各界热捧;温州哪家打火机企业可免费使用“PK”商标?。  相似文献   

5.
浙商投资     
《浙商》2008,(14):20-20
浙商30亿元打造昆明螺蛳湾国际商贸城;贝因美集团黑龙江建亚洲最大奶粉生产线;海宁浙商百亿投向新兴产业;温州“炒楼客”转攻二、三线城市商铺。  相似文献   

6.
天下浙商     
《浙商》2005,(2):86-87
温州炒房团“小炒”纽约市场;浙商基辅开网吧;希腊数家温州商人店铺遭到查封;温商大规模投资东盟地区矿产资源;浙商在贵州开发小水电受阻;千余浙商在南宁按营扎寨;温州商人抢摊越、老、柬三国;常德火灾500浙江老板成灾民  相似文献   

7.
于微微 《浙商》2006,(3):128-129
2005年6月5日,《浙商》杂志等单位举办的浙商论坛2005年峰会上,江苏省宿迁市市长张新实捧回了“浙商最佳投资城市”的桂冠;同时,娃哈哈集团总裁宗庆后先生也荣获了“西部开发功勋浙商”。这次和娃哈哈的同台,戏剧性地让娃哈哈与宿迁再续前缘。[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浙商》2010,(7):61-65
制榜说明 1、新新浙商是十大新兴产业有建树者,收集范围囊括全国各地浙商;相关信息来自于上市公司、各省市浙江商会、“2009浙商全国500强”名录以及企业自身申报。  相似文献   

9.
《浙商》2005,(7):228-228
1、宿迁作为新兴地级市.地处江苏省北部.既得东部区位优势之宜.兼得西部政策灵活之利;2、该市为浙商发放“投资乐园卡”.投资政策优惠、环境宽松;3、高度重视对浙招商,浙商”群聚现象”已成为宿迁的独特“景观”.在宿浙商已达2000多人.投资各类项目500多个.总投资超过50亿元。  相似文献   

10.
黄小杭 《浙商》2005,(4):21-21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浙江精神如何与时俱进,以保证浙江经济健康,协调,科学的发展,已成为新时期浙江人民再创新辉煌最为关心的话题之一。而浙江精神,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源于浙商;那么,浙江精神的与时俱进,很大层面上体现为“浙商精神的与时俱进”。本刊自4月期开始推出“与时俱进的浙商精神大讨论”专栏,希望社会各界建言献策,踊跃投稿。我们还将组织百名浙商讨论“与时俱进的浙商精神”,形成新时期浙商精神的共识。  相似文献   

11.
《浙商》2011,(18):89-89
盛夏8月,我们来自省内外、海内外的浙商代表齐聚一堂,参加“天下浙商家乡行”活动?游子返乡、满目皆情;流连忘返、感慨系之。  相似文献   

12.
花絮     
《浙商》2010,(8):53-53
动情的开场白 “在与《浙商》杂志以及浙商全国理事会走过的5年多时间里,浙商全国理事会就像一个大家庭一样,带领兄弟姐妹们一起走南闯北,到处考察商机,帮助浙商维权;作为浙商的商学院,浙商全国理事会举办了很多的论坛,邀请像夏斌一样的全国重量级的专家给浙商讲课,指明方向。”这是嘉宾主持、浙江省工商联正厅级巡视员郑明治在联谊会现场的开场白。郑明治动情地说,“我深切地感受到浙商全国理事会不单单是《浙商》杂志的理事会,  相似文献   

13.
王文正 《浙商》2008,(19):70-71
那些“消失”的浙商,对个体来说,固然值得惋惜和慨叹;但对整个浙商群体来说,这又是成长、成熟过程中必然要付出的代价。  相似文献   

14.
1年前,2006浙商大会召开之际,《浙商》杂志推出了第二份年度浙商(省外)投资环境分析评估报告。一年过去了,浙商们的投资眼光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投资产业上又有哪些新趋势?通过对有关职能部门以及众多浙商的采访、各个省外浙江企业联合会(商会)的调查,我们总结出这一年来浙商投资的新趋势。今年的报告,我们加大了浙商维权报告的分量,同时推出了“原生态”的浙商在各地的“投资名片”,以期更全面地反映浙商在外投资的真实情况。不周全之处,敬请指正;[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浙商》2005,(1):54-59
2004年,对广大浙商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有声誉鹊起、名满神州之大喜;有冲锋陷阵、屡创第一之奋勇;有宏观调控、市场变幻之考验;有被烧、被骗、“摔跤”之不幸,更有英年早逝之大悲。但,我们可以自豪地说:沧海横流,尽显英雄本色,非浙商莫属。以下是《浙商》杂志和浙江在线新闻网站联合推出的20件浙商新闻事件,请你投票从中评出最有影响力的10件。  相似文献   

16.
《浙商》2005,(7):244-244
1、实施“跳过苏南、对接浙江”战略,市长、书记亲率招商队伍跑遍浙江县级以上城市,近两年在浙召开27场招商会:2、计划派遣100O名干部到浙挂职,拿出10万亩土地吸引1万名浙商,100套别墅重奖浙商,对浙商企业实行“绿卡”挂牌保护;3、邳州为苏北鲁南重要交通枢纽,是江苏第二人口大县,并拥有“全国板材产业基地”、“建材产业基地”、“银杏产业基地”等四个“全国第一”的基地。  相似文献   

17.
主编推荐     
《浙商》2012,(5):16-16
P23《什么才是文化浙商》 “企业家穿金戴银不是文化,心灵纯净才是文化;钱赚多了不是文化,钱用好了才是文化;请客吃鱼翅不是文化,爱护海洋是文化;开宝马不是文化,在斑马线停车是文化;喝大小拉菲不是文化,分得清大是大非是文化!”浙江省工商局长郑宇民在不久前“文化的力量”论坛上的排比名句已经在微博上转载开了。做文化浙商,只是以文化提升竞争力的破题之举。中国的经济已经到了需要文化力来推动的时代,浙商更需要以文化来补充新的能量。  相似文献   

18.
“浙商”迅速崛起和快速发展蕴含和呈现着丰富而又深刻的人文精神,它既是浙商取得成功的真正奥秘所在,又是浙商存在局限的根本原因所在,需要我们去揭示和阐明。为此,浙江省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浙江工商大学“浙商”研究中心举办了首期“‘浙商’研究月度论坛”,与会专家和企业家就“‘浙商’的人文精神”这个主题各抒己见,观点鲜明,丰富的思想和观点可以概括为“‘浙商’的人文特性”、“‘浙商’的伦理精神”、“‘浙商’的人文传统”和“‘浙商’人文精神的研究方法”等。其核心是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浙江工商文化传统,接受西方文化影响,凝结实践经验的具有综合性和原创性的自主与相关统一的主体性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9.
雷全林  马克强 《浙商》2006,(6):51-72
浙商从小到大、迅速扩张成长并成为中国第一商人群体,源于许多机缘。但最根本的还是浙江人特别是浙商逐步形成的自身特点:一是“早”,一是“快”,一是“狠”,一是“实”;方向看得准,机会抓得狠,力道下得巧。先机占得牢。从“做别人不愿做的事”到“做别人不敢做的事”再到“做别人没有实力做的事”。去年以来,五百多万浙商凭借着强大的财富实力继续驰骋南北,纵横市场,在全国乃至全球布局。在更大范围配置资源。强化企业品牌塑造。成为浙商的共同愿望。[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倪丽娟 《浙商》2006,(7):60-61
浙商的第一层次是脱贫致富;第二层次追求财富数字;第三层次做“异想天开”之事;到了最高层次,就想如何回报社会,为社会“打工”。[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