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文主要介绍了高校图书馆在深化读者服务过程中,如何建立和管理学科馆员,并对学科馆员的职责及素质进行了简单的阐述。  相似文献   

2.
李红玲 《发展》2017,(6):56-57
图书馆通过培养部分学科馆员,让其先成长起来,进而带动其他人的进步,从而提升全体馆员的整体素质。高校图书馆是高校的文献信息资源中心,是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兼具教育和信息服务的双重职能。因此,高校图书馆在学校建设和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作用。而图书馆的重要性也就决定了图书馆馆员必须具备相应的素质,  相似文献   

3.
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高校图书馆尤其是学科馆员可以发挥重要作用。文章指出,在提高图书馆资源、设备等硬件建设的同时,提高学科馆员的"软实力"显得更为重要,而创新服务模式和提高学科馆员的整体素质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创新为研究对象,结合前人的相关研究成果,拟从该课题的研究背景、意义以及相关概念的界定入手,通过网上调研、文献分析等调查国内重点综合性大学图书馆服务创新案例,分析存在的问题。文章通过大量的文献分析,结合部分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学科服务创新实证研究,认为把信息觅食理论与图书馆服务创新进行有机结合,找到二者的契合点,可推动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进一步发展,使高校图书馆在时代变幻浪潮中永葆青春,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5.
李秋彤 《黑河学刊》2011,(8):177-177
随着信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的图书馆工作模式已经无法满足读者的要求。1998年清华大学图书馆成立了"学科馆员小组",开创了我国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的先河,随后许多大学高校图书馆相继实行学科馆员制度。学科馆员制度能否取得良好成效,关键在于学科馆员的工作态度、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和责任、具有足够的专业素质去实现其工作责任。本文就新时期图书馆员的工作职责及专业素质的培养进行简单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高校图书馆作为知识的仓库和学术支持的重要场所,馆员的服务创新能力对提高图书馆竞争力至关重要。文章旨在研究如何提升高校图书馆馆员服务创新能力,分析了影响高校图书馆馆员服务创新能力的关键因素,包括组织文化和领导力、培训和教育、资源支持、技术创新和信息技能。通过深入研究这些因素,提出了一些有效的策略来提升馆员的服务创新能力,包括加强培训和学习机制、鼓励馆员参与创新项目、引进新技术和服务模式、建立开放的文化氛围。通过实施以上策略,高校图书馆可以有效地提升馆员的服务创新能力,提供更好的服务体验,满足用户的需求。研究结果可为高校图书馆馆员在服务创新方面提供有益的思考和建议,促进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和提高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潘煦 《魅力中国》2011,(14):265-265
西部高校图书馆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无可取代的作用。本文从西部高校图书馆的特点出发,通过对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的阐述,提出建立学科馆员制度、提高馆员素质等方面的一些建设意见,以满足图书馆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黄晓艳 《黑河学刊》2014,(10):131-134
学科馆员制度在我国已走过16个春秋,由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国内名校率先采用,成绩斐然;在知识经济环境及便捷网络条件下,高校师生的知识信息需求也日益增长,学科馆员制已成为地方本科高校图书馆提高服务质量、改善服务水平的必要服务模式。但原学科馆员制定位较高,各地方本科高校的具体情况又千差万别,若要该创新采用学科馆员制度并真正带来实效,可行性论证举足轻重。本文立足地方本科高校实际,借助SWOT分析工具,为地方高校推行学科馆员制的可行性进行了详细论证,可为地方本科高校图书馆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塑造高校图书馆形象,重在培养女馆员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高校图书馆女性馆员的素质现状入手,分析了女性馆员在服务工作中的优势与劣势,论述了塑造高校图书馆整体形象的关键是高校图书馆对女性馆员的素质培养,并提出了提高她们的综合素质的一些举措。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问卷、访谈、数据库调研等方法对安徽省土木建筑学科设置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内容及学科馆员学术能力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高校学科服务水平与本校学科发展水平呈现正相关关联趋势,学科服务稳步推进,但未形成特色和亮点,学科服务程度落后于学科发展程度。文章指出高校图书馆应通过加强工作经验交流,打造具有符合学科特质的服务内容,多举措提升学科馆员专业素养,提高图书馆学科服务知名度和影响力等措施提高学科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1.
高校图书馆开展学科服务已经取得显著成效,而职业院校图书馆的学科服务尚处于起步阶段。文章通过调研和分析国内高校图书馆的学科服务馆员管理制度、学科服务内容和学科服务考核制度,并结合职业院校的特点,提出职业院校图书馆建立学科服务体系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周霁晨 《理论观察》2014,(8):132-133
"高校图书馆是一个学术性的机构,是为教学与科研服务的"。高效优质的现代化服务,是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力,图书馆在注重"硬件"建设的同时,更应注重服务现代化建设与馆员自身素质的建设。本文就高校图书馆现代化服务建设——即服务理念、馆藏布局、数据库建设及馆员素质建设等方面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高校图书馆女性馆员的素质现状入手,分析了女性馆员在服务工作中的优势与劣势,论述了塑造高校图馆整体形象的关键是高校图书馆对女性馆员的素质培养,并提出了提高她们的综合素质的一些举措.  相似文献   

14.
学科馆员制度在我国高校图书馆兴起已有十几年,虽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仍需完善。文章阐述了开展学科馆员制度的必要性,并就目前国内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的发展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以期促进我国学科馆员制度的快速发展及创新。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学科资源导航、学科服务内容、学科馆员建设、学科平台建设4个角度,对东北三省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展开调查,提出了以下4点建议:扩展学科服务内容,加强学科特色资源建设;充实学科馆员人力资源,优化学科馆员队伍建设;加强学科平台建设;完善学科服务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阐述学科馆员的概念、学科馆员制度的兴起和发展,探讨了建立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的意义和作用,并对加强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建设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7.
于淼 《江苏科技信息》2024,(5):89-93+101
学科馆员制度成熟于20世纪70年代,每一次学科馆员角色的转变都意味着用户需求的变化和图书馆职能的提升与延展。文章对国内外高校学科馆员制度和图书馆学科馆员这一角色的发展脉络、含义界定进行了梳理,以此为理论基础,采用文献调查和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法对吉林省民办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队伍建设情况、学科服务开展情况、学科馆员专业能力要求、用户需求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最终构建出民办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能力体系培养模型,同时为其职业发展路径提出规划。  相似文献   

18.
我国从1998年清华大学图书馆实行学科馆员制度之后,又有30余家校图书馆相继实行了学科馆员制度。本文概述了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建设的必要性以及建立学科馆员制度的措施和方法,以求我国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得到长足地发展。  相似文献   

19.
目前,学科服务存在着地域差距,有一定的盲目性、被动性,服务内容较为单一,学科馆员的水平不高,学科服务的重视程度不够。因此,文章提出图书馆必须通过建立学科服务联盟、增强学科服务意识、深化学科服务内容、提高学科馆员素质等途径助力学校学科建设。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以南京邮电大学和美国加州大学富乐敦分校图书馆为例,从基本概况、服务职能、服务学科、网站建设等方面比较中美高校图书馆在学科服务中的差异,指出南邮图书馆学科服务需从学科馆员队伍建设、学科服务常态化、强化学科服务育人职责和信息技术在学科服务应用等方面借鉴美国图书馆的经验,提高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