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李珍刚  程鹏 《特区经济》2009,(7):123-125
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我国地方区域关系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也可以说到了一个攻坚阶段,具体表现为各种矛盾和利益纠纷交织在一起,地方政府深深陷入了参与困境之中。这种困境主要有制度困境、利益困境、目标困境、政府与市场关系不清困境、协调机制制度化低与政府能力有限之间困境和区域协调机制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之间困境。这就需要解析和理顺这些困境,为我国地方区域关系发展释放动力和活力。  相似文献   

2.
正我国现行的转移支付制度在协调纵向政府间发展方面起到了好的作用,但是现行的转移支付在横向政府间的发展竞争中也带来了一些坏处,导致了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的加剧。一、转移支付制度的现状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一种财政制度,主要指中央政府(或上级政府)对地方政府(或下级政府)进行无偿的财政资金转移。作为协调各级政府及部门间财政分配关系的手段,主要是从制度上控制并最终消除地方和部门的利益矛盾,妥善解决各级政府间的竞争,从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经济一改计划体制下的呆滞状态而变得十分活跃,各区域的经济都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另一方面,区域之间的经济关系也由原来的“友好相处”而转为“争权夺利”,呈现出快速发展与无序竞争并存的局面,诸如资源争夺、市场分割与封锁、重复建设、重复引进、地区产业结构趋同、地方保护、中央与地方关系变形、讨价还价、区域经济差异扩大及围绕此问题的激烈争论等等。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不和谐归结起来就是经济市场化过程中区域经济发展的利益矛盾。而产生这些矛盾的深层次原因在很大程度上与政府的行为有着直接的重要的联系。换言之,政府行为不当或不规范是导致这种矛盾和冲突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刘思含 《中国经贸》2013,(8):114-114
在我国财政分权体制改革的推动下,地方政府利益主体逐渐显现,为吸引经济资源和资本流入到本辖区,地方政府间展开激烈的财政竞争。本研究利用我国1996年——2006年31个省级面板数据,从配套环境效应、优惠政策效应、制度优化效应三个竞争角度着手,运用随机效应模型,探究地方政府间的横向竞争对区域对外开放的影响,为如何提高地方政府财政竞争效率降低由竞争引起的经济损失提供意见。  相似文献   

5.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重点调整五个方面的利益关系,即劳资利益关系、城乡利益关系、区域利益关系、行业利益关系及阶层利益关系。当前社会利益关系矛盾突出的原因,既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处的阶段有关,更与经济体制不健全和政策不合理有关。为此需要六个方面的制度安排,即公平的市场竞争制度、通畅的利益表达机制、有效的利益调节制度、健全的权益保障制度、完善的社会救助制度和及时有效的矛盾化解机制。  相似文献   

6.
总部经济和汇总纳税的税收管理制度趋势使地方政府间增值税税收分配矛盾日益显现,但仅以新出台的跨地区总分机构企业所得税分配办法为参照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增值税收入在区域间的不合理分布格局,应借此时机改革我国的增值税分享制度,以财政公平原则来解决区域间的增值税税收分配矛盾,使增值税的负税人付出的税收与所获公共产品利益相当,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庞娟 《经济与社会发展》2012,10(6):10-12,164
欠发达资源富集区的建设与发展不仅仅关系到资源富集区的自身利益,还与中央、资源地政府、资源企业、当地居民的利益有关。当前我国资源开发的利益分配机制存在不合理之处,伴随自然资源开发过程,易引发各利益主体间的矛盾和冲突。因此,在资源开发中,协调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利益分配机制、理顺政府与资源开发企业的利益关系、建立对资源地居民的补偿机制,才能使欠发达资源富集区各利益相关者利益达到均衡,并实现资源开发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杨玉梅  杨俊生 《改革与战略》2011,27(10):106-108
区域行政是地方政府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而进行的职能创新,其目的是为地方政府间的有效沟通与经济合作提供制度保障。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客观上要求区域行政运行与之相适应。文章通过对区域行政运行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关系及区域行政运行的主体、客体和内容的分析,认为我国目前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区域行政应在现行行政基础上,实行“双轨运行、双轮驱动”的模式。  相似文献   

9.
农村土地收益分配"兼顾公农"模式成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引入青木昌彦的制度博弈观,分析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地方政府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博弈行为以及引致的制度变迁。进而得出,我国农村土地收益分配"兼顾公农"模式是在动态博弈中形成的,国家不仅要协调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利益关系,更要适时固化博弈结果。  相似文献   

10.
研究目的:分析我国跨区土地市场交易的意义和现实需求,对目前制约市场形成的制度供给进行分析。研究方法:数据统计法,比较分析法。研究结果:目前围绕城市化土地过程存在建设用地总体粗放扩张与耕地保护矛盾;东部沿海和大城市用地紧张和中西部、中小城市用地浪费之间矛盾;地方政府土地财政与农民利益维护和社会稳定之间矛盾等三对矛盾。这些矛盾本质上是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目标错位,最终导致区域间用地指标平均供给与用地需求巨大差异性之间的矛盾所引发的。现阶段在改变地方政府"以地生财"手段基础上实现"跨区土地市场一体化"对我国城市化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1.
“西三角”经济圈地方政府间合作关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江凌 《特区经济》2011,(9):270-271
地方政府间合作已成为各国政府行政改革的共同趋势之一,也成为我国区域发展和政府公共管理的重要途径。只有通过川、渝、陕各级地方政府间广泛而深入的合作,"西三角"经济圈才能由美好构想变为现实。  相似文献   

12.
王玉波 《改革》2013,(2):46-53
"后土地财政时代"是一种相对概念,指的是受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影响及土地资源(耕地)瓶颈约束,现行的土地财政模式不能再长久维持,在这一时期,地方政府无法继续依靠土地出让金与土地房产税费收入及土地储备抵押融资收入维持地方支出的情形。在后土地财政时代,地方政府面临两大困局,即城镇化快速发展与土地资源稀缺性之间的矛盾以及国家宏观调控的刚性与地方政府利益间的矛盾,其行为策略是以风险与破坏行为推动财政收入快速增长。为实现顺利转型,应引导地方政府向城市公共治理者的角色转变,建立与地方政府事权相匹配的公共财政体制,改变城镇化动力机制,赋予地方政府基础设施发债权,征收物业税,约束地方政府风险与破坏行为,完善农地征用补偿制度,公开"三公"经费支出。  相似文献   

13.
正改革开放以来,基于分权而形成的政府间关系在激励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中央与地方、地方与地方之间的利益博弈,并由此引发一系列问题,如地方政府之间的恶性竞争、中央政策难以落实、市场封锁、条块分割、行政低效等,成为制约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因素。因此,迫切需要加快推进政府权责关系优化的相关改革,加强政府间关系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建设。我国政府间权责关系配置的原则思路政府间的权责配置是指在国家公共权力系统内,不同层级政府之间如何  相似文献   

14.
通过实地观察和访谈,对建国后关中地区两个村庄之间关系的历史演变进行了考察。发现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制度作用下,乡村区域治理秩序不同,乡村区域公共产品和参与公益事业的水平也不同,借用象限来表达三者间的动态关系。以此为视角,文章认为在新农村建设时期,由于村庄利益博弈、基层政府理性不作为以及国家刚性制度的缺失,该地区并没有形成良好的乡村区域治理秩序。文章最后认为在新农村建设时期要形成良好的乡村区域治理秩序,政府制度供给责任不容推卸。  相似文献   

15.
制度是推动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第三个因素"。依靠制度变迁吸纳域外生产要素是地方政府竞争实质所在。由于宏观失控的后果人人有份,地方政府为追逐本体利益与其他区域政府展开有利于己的竞争博弈,而无需负担宏观失控的全部成本。要正确发挥地方政府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力,需要对地方政府行为和激励机制进行分析,研究其制度转型方式。  相似文献   

16.
与区域合作、区域经济发展、区域开发等相关联的政策、法规等制度建设对于区域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在区域协调合作方面的统一制度尚未形成,各地区纷纷出台保护本地区利益的地方法规,呈现出相互矛盾的局面。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建设统一协调的规则,加强区域规划等,有必要加强统一的制度类区域公共品的提供,加强投资环境的保障、投资者与消费者的利益保障,统一市场规则方面的制度建设,保证经济能够长期稳定地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一带一路"这一概念的提出不仅引起了各国的关注和反响,同时也为我国带来了很大的发展前景和发展机遇,地方政府在这个过程当中充当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地方政府间关系的处理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区域间的合作和共赢.地方政府间的关系包含着合作与竞争,因此更好地参与"一带一路"战略需要政府之间寻求合作与竞争关系的统一,这样才能实现地方政府间的发展与进步,促进区域合作与共赢.笔者在分析地方政府间竞争与合作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地方政府竞争与合作所带来的影响,进而提出"一带一路"背景之下地方政府关系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8.
彭红波 《开发研究》2013,(1):139-143
改革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市场化的推进,劳资关系逐渐取代农地关系成为我国社会最基本的社会关系之一。然而,当前我国的劳资力量对比明显失衡、劳资矛盾日渐凸显。当前我国的劳资矛盾在私营企业中最突出、矛盾的核心是经济利益、"权利争议"多于"利益争议"、个人争议多于集体争议。未来一段时期,随着现代化的推进,如果政府在劳动关系中缺位或越位,雇主不履行相应社会责任,在劳动者维权意识增强的情况下,我国劳资矛盾的风险性还将逐渐升高。  相似文献   

19.
我国自1994年起实施的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是中央与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改革史上一次重大制度创新。经过九年多的实践与探索,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运行平稳、成效明显,中央与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逐步规范。尤其是2002年中央成功实施所得税分享改革,进一步理顺了中央与地方的利益分配关系,政府间财政关系日趋完善。但是在分税制改革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政府间财政支出职责划分不够明晰,收入分享还不尽科学合理,转移支付结构不够优化等。所有这些问题,都直接涉及到中央与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的深化改革,需要在实践中加以研究解决。笔者拟结合地…  相似文献   

20.
<正> 80年代以来,以寻求间接调控方式为主、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目标取向、以中央向地方和企业放权让利、中央和地方财政"分灶吃饭"为主线的经济体制改革,确立了地方政府作为区域调控主体和区域利益主体的职能和地位,调动了地方发展经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了区域经济的自我组织和发展能力,推动了国民经济的蓬勃发展。但同时由于种种原因,区域经济发展陷入了严重的失衡状态,使国民经济的发展面临着一系列的区域性问题和矛盾。主要表现在:(1)空间比例失调,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间差距进一步扩大,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