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曾铭 《金卡工程》2005,9(3):18-19
在来去匆匆的全球半导体产业发展周期第七次高峰之后,中国半导体产业将继续保持一枝独秀的发展态势。而半导体结构的优化,标志着中国半导体产业已经进入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刻。  相似文献   

2.
齐文忠  曾强 《金卡工程》2005,9(4):14-16
据中国半导体协会统计,2004年中国集成电路产量达到211亿块,销售额达到545.3亿元,比上年大幅增长55.2%,在全球集成电路业中所占的市场份额也由2000年的1.2%提高到3.7%。在日前召开的2005年中国半导体市场年会上,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理事长俞忠钰称,今年,由于全球半导体市场进入周期性调整期,中国半导体产业在一定程度上也将受到影响,预计2005年,中国半导体业的增长速度在30%左右,产销收入将为650亿元左右。  相似文献   

3.
分析我国半导体产业发展的现状和水平,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我国已经具备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发展的基础,只要我们措施有力、工作得当,我们有能力快速地发展我国的集成电路产业,所以,应该说当前我国的集成电路产业是有勃勃生机的。  相似文献   

4.
中国IC产业亟待政策扶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初蒙 《金卡工程》2005,9(10):24-25
中国集成电路产业2004年的销售额达到545.3亿元,比2003年大幅增长55.2%,成为全球集戍电路产业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但是,国内集成电路业所能够满足的国内市场需求还不足20%。2004年,中国市场已经占到全球半导体市场的20.1%,而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在全球的市场份额只有3.7%。  相似文献   

5.
赵艳秋 《金卡工程》2005,9(5):23-24
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消费类IC需求市场之一。去年,中国对消费类IC的需求达到811亿元,占据全球消费类IC市场的32.6%。面对如此巨大的吸引力,国内外半导体厂商在消费类IC市场领域展开了新一轮的角逐。  相似文献   

6.
近两年来,中国半导体产业,特别是集成电路制造与设计产业的发展让人感到鼓舞。赛迪顾问最新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随着全球半导体市场景气的进一步好转和中国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地位的日趋重要,2004年中国半导体市场规模突破3000亿元大关,达到3298亿元。短短数年间,中国就建立了强大的制造产业,催生了500多家独立设计公司,行业内激情涌动,投资热情高涨,与世界其他地方的发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最近几年将是中国集成电路企业的蜜月期,残酷的竞争和淘汰即将开始。对此,本刊记者对目前活跃在中国半导体市场上的主要厂商负责人进行了采访,希冀通过他们的叙说来总结过去,预测未来市场走向。  相似文献   

7.
王婷婷 《金卡工程》2004,8(3):22-23
没有核心技术,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虽快,但利润微乎其微。中国的半导体业存在的劣势以及如何与国外同行相竞争,却是不得不面对的问题。随着我国第二代居民身份证项目的启动,中国的IC公司迎来了新的机遇,而上市募集更多发展资金成为当前的一股潮流。  相似文献   

8.
“华人在世界集成电路产业是主流,是处于领导地位的。”这不是痴人说梦.而是不久前召开的中国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发展十周年高层论坛上传出的消息。  相似文献   

9.
IC五拷     
与大张旗鼓的投资相比.中国IC行业的整体发展很不均衡。制造与设计.封装.相关配套产品.人才等方面的矛盾将成为中国IC行业向纵深方向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10.
中子 《金卡工程》2004,8(4):6-8
伴随着产业的发展壮大,一大批颇具实力、充满活力的企业和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的企业领军人物脱颖而出,成为中国半导体产业赢得未来的中坚力量。魏少军、陈向东、邓中翰、王芹生、王国平、方培琦、陆宁、张汝京、刘幼海、王新潮、石明达等“中国芯”老总级人物正带领着各自的团队驰骋在前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