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公民的基本旅游权利是宪法赋予公民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在旅游领域的具体体现。长期以来,由于对这一权利认识上的模糊,使得旅游界和广大公众难以有效地行使这一权利,旅游领域的许多问题与此密切相关。对"公民基本旅游权利"的概念给以初步的揭示和解读,根据中国宪法公民权的相关规定,从"宪法公民权利"中分离出"公民旅游权",分析了这一基本权利的法律地位和性质,为公众更好地行使这一权利,提供相应的法律依据,为旅游业的改革创新提供一定的理论思考。  相似文献   

2.
保障人权是宪法的最终目的,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是每个公民都应享有并受国家保护的人权,农民的权利应受到宪法的平等保护。事实上,一方面由于缺乏健全的违宪审查机制及相应的制度设置,农民的宪法权利无法获得充分保障,另一方面,在宪法及相关法律规定中存在着对农民法律上歧视,农民缺乏平等权利。因此,必须从宪法的角度保护农民的权利。  相似文献   

3.
通说认为,公务员的权利,是指法律规定的国家务员在履行公务的过程中能够作出一定行为和要求他人作出一定行为的可能性,是法律赋予公务员某种权益或做出某种行为的许可与保障。但是,从公务员权利的取得方式、公务员权利的属性来看,通说存在一定的缺陷,而且通说未能指明"他人"意指何人。为进一步规范与明确公务员的权利,应该科学界定公务员的"其他权利"与公务员的权利范围。规范与明确公务员的权利,有利于公务员树立正确的权利观与权力观,有利于理解有关的行政法律。  相似文献   

4.
新闻自由,指政府通过宪法或相关法律条文保障本国公民言论、结社以及新闻出版界采访、报道、出版、发行等的自由权利.国家安全一般是指作为社会政治权利组织的国家及其所建立的社会制度的生存争发展的保障.如何处理好维护国家安全与保障本国公民行使新闻自由权这一组关系,是中、美两国政府及新闻界都在探索的重大课题.本文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通过对中、美两国在行使新闻自由与维护国家安全关系方面的历史演进及法律制度的考察,试图揭示中关两国新闻自由的阶级属性与本质.  相似文献   

5.
对国家而言,职能行使的基础是物质财富,而物质财富的绝大部分来源于国家税收;对纳税人而言,合法的物质财富是公民的合法私有财产,受到宪法和法律的保护。国家征税,公民纳税,这是一对永远都消除不了的社会矛盾。随着法制的发展和社会权利意识的觉醒,纳税人对自身权利愈益珍视,税权和纳税人权利的冲突也愈益加剧,这必然影响到社会资源配置模式的合理性和正当性,也必然影响到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因此,如何协调好税权与纳税人权利的关系,是决策者们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6.
在英美法中,"有权利必有救济"是普通法的一项古老原则.在英国1703年的"阿什比诉怀特案"中,首席大法官宣称:"如果原告拥有一项权利,他就必然要有维护和保持该权利的方法,如果他存行使权利时遭到侵害则必须要有救济……对权利的需求和对救济的需求是相互的……一个人得到救济,也就得到了权利;失去救济,也就失去了权利."因此,完善的救济可以令抽象的权利具体化,让纸面上的法律成为"活法".于是,评价一国的权利保障状况,不仅要看其宪法和法律从正面赋予公民哪些权利,更要看相关的法律制度中有多少配套的救济途径.没有救济的权利,只能是光鲜的一纸空文.  相似文献   

7.
公众参与立法是宪法和法律赋予我国公民的一项权利。但是环境保护立法公众参与程度低,这一权利在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纸面上。如何使公民切实地行使这一权利,建议从完善公众参与环境立法体系,为公众参与提供畅通的渠道,明确公众参与法律责任以及充分利用信息网络等方式来解决我国目前公民参与立法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李静 《现代经济》2004,3(5):28-31
问题的提出 所谓社区维权,是指对社区业主(即房屋的所有权人)所享有的权利的维护.在此需要阐明两个概念:公民权利和业主权利.公民权利,是指国家通过宪法、法律确认的公民的自主地位、利益、自由和权能.  相似文献   

9.
国际法承认国家拥有将外国人驱逐出境的权力.从实证角度以观之,任何国家无一不拥有、也无一不行使将外国人驱逐出境的权力.探讨驱逐出境权法律规范意义上的依据,则有利于将其纳入法治轨道,切实保护外国人"免受任意驱逐出境".尽管几乎所有国家的宪法对驱逐出境的权力均未作规定,但通过宪法理论和宪法解释,驱逐出境权可以取得宪法上的依据.国内法律(包括行政法律和刑事法律)由于其直接详细的明文规定,理所当然成为了行使驱逐出境权最主要的规范依据.此外,由于各种国际法规范保护的人权与行使驱逐出境权可能侵害的外国人权利广泛交织,国际法亦可在一般意义上被视为驱逐出境权的一种规范依据.因此,驱逐出境权的规范依据主要包括宪法、国内法律以及国际法.  相似文献   

10.
国家的正常发展离不开各部门有效的行使自己的职责,而职责的行使必须有宪法的基础,本文从国家责任的理论、公平和效率的关系、在宪法中的规定以及现状几个方面谈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
为建立民主宪政国家,确保宪法的有效实施,保障公民的宪法性权利、自由实现和国家整合、权利运行符合宪法和人民的利益,必须有完善的违宪审查制度.我国违宪审查制度不健全,缺乏可适用性和有效性已成为学术界、理论界的共识, 通过对世界主要国家的违宪审查模式的介绍,结合分析我国违宪审查的现状,提出完善我国违宪审查制度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平等是作为人所应当拥有的一种资格,平等权是作为一个国家的合法公民依法所应当享有的一种原始权利。平等必须通过平等权的实施来实现,而平等要想化为平等权去实现,必须由法律去规范。一直以来,我国就注重对包括平等权在内的公民权利进行保护,然而由于多种原因,目前公民的宪法平等权仍然受到破坏,或者与宪法规定的精神相去甚远。其中国家公权力(尤以行政权力)的不利影响最甚。因此加强行政诉讼对行政权力的控制,保护公民的宪法平等权就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一、依法治国的科学含义 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依法治国"方略的科学含义和基本内容: 第一,依法治国的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在我国按照宪法和法律规定,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第二,依法治国的范围是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务.  相似文献   

14.
行政处罚法作为一部行政法律是为了解决公权力与私权利的冲突和平衡的矛盾.在这一过程中,行政处罚法对公民基本权利的创设、行使起到了关键作用.鉴于行政法律与宪法的密切关系,从<行政处罚法>对公民基本权利的论述到设定的宪法法理这一线索出发,对<行政处罚法>设定公民基本权利的宪法依据进行完整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环境权新论     
环境权是指公民享有的在不被污染和破坏的环境中生活的权利,或者是在清洁和健康的环境中生活的权利。环境权仅指生态性权利,不应将环境资源的开发利用权和国家环境管理权纳入。环境权的享有者只能是公民或个人,因此也可称为公民环境权,不存在法人环境权、组织环境权、国家环境权或人类环境权之说。环境权是由清洁空气权、清洁水权等一系列实体性权利所构成的"权利束",属于具有宪法位阶的基本人权,而且是基本人权中的社会权,其客体是满足每个公民生活需要的环境品质。  相似文献   

16.
国家权力既是个体权利的侵害者,也是个体权利的有效保护者;权利的实现需要国家的积极作为,需要法律制度的支撑。于是社会权利观念诞生。社会权利在古代出现了萌芽,在中世纪得到了长足发展,在近代学者们分析了社会权利的含义及内容,论证了其合理性,在近现代宪法法律对其予以确认。社会权利是一项基本权利,本质是保障公民其最基本的生存和发展,体现的是国家与公民之间最基本的权利义务关系,内容包括社会保障权、劳动权和受教育权等,保护对象主要是弱势群体。  相似文献   

17.
从税收法律的角度探讨了纳税人权利问题。文章认为 ,就实质而言 ,纳税人的权利与其义务一样 ,来自于国家与公民的关系 ,二者是辨证统一、相辅相成的 ,因而不可分割。法定纳税人权利体现了社会的进步和公正。我国纳税人的权利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这与我国宪法规范表现的滞后性不无关系。文章提出 ,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保障和完善纳税人权利 ,必须以宪法的完善为切入点  相似文献   

18.
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不断得到加强,法律在经济建设、社会管理和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依法办事、依法保障公民的权利,也在逐渐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共识和习惯。"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是法律工作者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然而,在法庭论辩中,有的诉讼论辩者却利用诡辩迷惑对方,进而影响案件的裁判。为了捍卫法律的尊严,切实维护诉讼者的合法权益,协助和促使审判机关对案件作出公正的裁判,本文主要从逻辑学的角度,分析和揭露了法庭论辩中的诡辩现象。  相似文献   

19.
公务员的检举权在公务员制度中是有所缺失的。对公务员检举权的研究,从三个方面展开:首先,根据宪法规定的公民的检举权,界定公务员的检举权;其次,从化、行政、法律三个方面,说明公务员检举权的价值;最后,从公务员法、行政诉讼法、行政监察法和国家赔偿法四个角度,谈公务员检举权的实现。  相似文献   

20.
我国现行宪法规定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这被认为是我国法律关于劳动权的规定。理清劳动权的内涵将有助于处理好劳动者与国家在就业活动中的正常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