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丑角无敌     
饶琦 《走向世界》2012,(10):54-57
济南市商河县是鼓子秧歌的发源地。作为民间一种为庆丰收而载歌载舞的艺术形式,鼓子秧歌已经有i000多年的历史。因其舞技健美、气势磅礴、蕴藏着灿烂而厚重的历史文化,列山东省三大秧歌(商河鼓子秧歌、胶州秧歌、海阳秧歌)之首,是汉族北方四大民间舞蹈之一。  相似文献   

2.
阴秀文 《走向世界》2012,(18):85-87
生在部队.长在部队的付军燕,对舞蹈有种特殊的天分。直到有一天.接触到了”商河县鼓子秧歌”后.她的生活中就再也离不开融舞蹈基因在内的鼓子秧歌。30年如一日.在付军燕的“精心培养”下.“鼓子秧歌”渐渐地走出齐鲁大地,走出国门,蜚声中外。  相似文献   

3.
丁宁 《走向世界》2014,(47):60-61
徒骇河是济阳县的第二大河流,这条古老的河流为沿岸人们的生存提供了一方宝地,也是民间艺术重要发祥地。济阳县东北,徒骇河畔有个不大的镇子——仁凤镇,这里是济阳鼓子秧歌重要孕育地之一。济阳鼓子秧歌这种农民闲暇时自娱自乐、难登大雅之堂的民间艺术,从这里第一次走上国际舞台,伴随鼓子秧歌一起走上国际舞台的还有姚大新。1993年,济阳鼓子秧歌队赴西欧演出,这是姚大新生平第一次坐飞机,第一次出国,更是鼓子秧歌第一次走出国门。  相似文献   

4.
鼓子秧歌:春天来,马蹄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看官大都听说过济南“曲山艺海”,“中国曲艺三大码头”的美名,而对济南“特产”鼓子秧歌知之者却是甚少。事实上,鼓子秧歌在济南文化中的地位,绝不亚于“曲山艺海”和“三大码头”。只不过由于历史的原因,它还没有闻名于天下。  相似文献   

5.
张璐  刘富国 《走向世界》2009,(30):52-53
10月16日晚,作为山东大秧歌三大流派之一,济阳鼓子秧歌参加全国第十一届运动会开幕式文艺表演,又一次将济阳鼓子秧歌展现在全国观众面前,赢得现场6万余名观众的掌声和喝彩。  相似文献   

6.
商河秧歌     
李爱军 《走向世界》2011,(22):77-77
倘若要探访和感受山东民间艺术的精髓,有“鼓子秧歌之乡”美誉的商河县是必去之地。鼓子秧歌俗称“跑十五”、“闹玩艺儿”,集歌舞杂耍于一场,在商河一代非常兴盛。“举国纷纷兴若狂,新正十四挂衣裳,明朝但愿无风雪,尽力逞才闹一场。”其盛况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7.
姜海洋 《走向世界》2013,(8X):78-81
<正>"秧歌,南宋灯宵之村田乐也。所扮有耍和尚、耍公子、打花鼓、拉花姊、田公、渔婆、装态货郎、杂沓灯术,以博观者之笑。"早在清代,文学家吴锡麟就在《新年杂咏抄》中对商河鼓子秧歌的盛况描写得惟妙惟肖。除了氤氲的汩汩温泉外,商河更广为传唱的莫过于传承了近2000年的鼓子秧歌。这种载歌载舞的艺术形式,不仅在全国独有,在世界上也是独一份。若想领略鼓子秧歌的气势,须亲自到商河来才能感受到身临其境的热闹。  相似文献   

8.
严民 《走向世界》2015,(17):112
或许有些人对祁本隆与孙丽的名字并不熟悉,但是他们整理创作的鼓子秧歌、胶东大秧歌等舞蹈艺术作品,在山东却家喻户晓。  相似文献   

9.
海阳大秧歌     
丛盛 《走向世界》2008,(1):88-91
海阳大秧歌是山东三大秧歌之一。它与鲁北的"鼓子秧歌"、胶州的"胶州秧歌"齐名,而海阳秧歌尤以规模最大、角色最多而闻名全国。海阳秧歌是汉族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歌舞形式,流行于山东半岛南翼、黄海之滨的海阳市一带,是一种集歌、舞、戏于一体的民间艺术。  相似文献   

10.
任韶华 《走向世界》2013,(4X):50-53
<正>舞得欢畅、唱得逗情、结构严谨、礼仪厚重;是一种生活的回报,也是悠久记忆的传承。集这种种魅力于一身的,就是烟台海阳大秧歌。2006年5月20日,海阳大秧歌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被称为"中国四大秧歌"(山东、陕北、河北、东北)、"山东三大秧歌"(海阳秧歌、商河鼓子秧歌、胶州秧歌)之一。海阳大秧歌曾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和2012年亚洲沙滩运动会开幕式的舞台上  相似文献   

11.
尹玉涛 《走向世界》2007,(18):32-33
要真正了解一个地方,最好的办法就是住到百姓家里,了解这个地方的风土人情.要了解济南的风土人情,寻访济南的民俗文化,朱家峪和商河这两个地方不可不去.朱家峪是章丘明水的一个村,有"齐鲁第一古村,江北聚落标本"之美称,山风清爽,民风淳朴,老旧的织布机往复不停,游客可入村"归真、访古、探幽",一饱眼福,感悟人生;而位于黄河之北的商河县以民间艺术为名,民间艺术以鼓子秧歌为名,以形体的动作参与了一个城市五千年辉煌历史在当代经济发展的舞步.  相似文献   

12.
要真正了解一个地方,最好的办法就是住到百姓家里,了解这个地方的风土人情。要了解济南的风土人情,寻访济南的民俗文化,朱家峪和商河这两个地方不可不去。朱家峪是章丘明水的一个村,有"齐鲁第一古村,江北聚落标本"之美称,山风清爽,民风淳朴,老旧的织布机往复不停,游客可入村"归真、访古、探幽",一饱眼福,感悟人生;而位于黄河之北的商河县以民间艺术为名,民间艺术以鼓子秧歌为名,以形体的动作参与了一个城市五千年辉煌历史在当代经济发展的舞步。  相似文献   

13.
在黄河的北岸有一个地方,人人都会扭秧歌,村村都有秧歌队.每到春节前后,尤其元宵节期间,这里总是锣鼓喧天、红绸飞舞,到处一片欢腾.这个地方就是鼓子秧歌的发源地,有着 "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美誉的商河. 商河地处鲁北地区,自古以来土地贫瘠,战乱频繁,艰苦的生活条件使当地群众经受了考验与锤炼,养成了吃苦耐劳、耿直 、 不畏强暴的性格,练就了强壮的体魄、坚韧的耐力和骁勇尚武的精神.所以,在这里男性粗犷豪放、尽现阳刚之气,女性妩媚柔韧 、 富有含蓄之美.  相似文献   

14.
李健 《魅力中国》2010,(23):310-310
山西柳林县的年俗文化丰富多彩,有盘子会,九曲,秧歌,各种年俗活动营造出祥和欢乐的过年气氛。在洋节文化冲击我国传统文化的21世纪,柳林县在保护传统年俗文化方面为沿海大城市作出了榜样。  相似文献   

15.
社会保障作为保障公民基本生存和促进公民自身发展的一种动态性与发展性相结合的社会政策,在公民权益保护与促进社会整体发展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本文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文明的进步,国家应适时地满足公民的多种社会保障需求,及时更新保障理念与实践,做到物质保障与精神保障相结合、水平保障与质量保障相结合、生活保障与能力保障相结合。  相似文献   

16.
李焱 《首都经济》2006,(4):59-61
老天桥拉洋片、耍中幡,白纸坊太狮老会、大栅栏五斗斋高跷秧歌等传统表演项目,以及空竹、皮影制作,核桃雕刻等民间手工技艺,已成为宣南文化最具魅力的使节。据悉,宣武区正在把这些“绝活”与大栅栏,琉璃厂地区多家老字号传承数十年乃至上百年的传统手工制作技艺一道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逐一挖掘和保护,并给予资金和政策上的支持。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省的富锦秧歌,是流行于三江区域的一种民间艺术;广袤的黑土地赋予它纯朴而豪放的灵性和风情。富锦秧歌在表演形式、秧歌内容、风格特征等方面都蕴含着浓郁的地方特色,表达了三江人民热情火辣、粗犷豪爽的人格特征,表现了特定的文化传承,体现了社会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8.
中国有着历史悠久的乐舞文化,尤其是丰富多彩的各民族的民间舞蹈,源远流长,风采独具,是中华民族乐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山东秧歌”是中华民族乐舞文化史上的一朵绚丽多姿的奇葩,在中国民间舞蹈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山东秧歌具有突出的地域性,从分布情况看,以鲁西、鲁北和胶东半岛流传最盛。据不完全统计,山东省不同种类的秧歌约有30多种,秧歌的总体风格相对统一。表现形式大致分为地秧歌、寸秧歌、跷秧歌三种,其中跷秧歌历史最久、  相似文献   

19.
处在风景名胜区中心景区的井冈山茨坪林场,坚持保护、发展、利用的方针,以管理促经营,以科技促生产,围绕着“名、优、特、新”做文章,形成了科研与生产、加工与经营相结合的发展模  相似文献   

20.
威武太平鼓     
兰州太平鼓,是兰州地区独有的一种民间鼓乐舞蹈,气势雄浑、豪放威风、热烈欢快,充分显示了西北人民豪爽坦荡的性格。 太平鼓鼓身长70—75厘米,鼓面直径45—50厘米,鼓重19—22公斤。鼓身彩绘有“二龙戏珠”、“狮子滚绣球”、“荷花莲子”,还有一色的红鼓;鼓面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