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质量》2009,(12):89-89
《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国家标准自颁布实施以来,有力地推动了卓越绩效模式在各类组织中的学习和实践。2009年我国广大企业通过导入卓越绩效模式,不断创新、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2.
熊军 《中国质量》2006,(4):36-39
自《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国家标准正式发布以来,已有越来越多的组织开始接触、理解和着手导入卓越绩效模式。作为评价企业管理成熟度的标准, 《卓越绩效准则》本身并不难理解,但是具体到组织在实践工作中如何运用准则所蕴含的先进管理理念和方法来提升管理、从中获益,却是广大企业普遍面临的困惑。  相似文献   

3.
多年来,中国质量协会咨询中心作为中国质量协会的专属咨询机构, 秉承中国质协作为中国质量事业的推进者的使命,在卓越绩效咨询领域开展了全方位的工作。2004年9月2日, 国家质检总局颁布了国家标准《卓越绩效评价准则》GB/T19580和《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实施指南》GB/Z19579, 在全国掀起了学习和导入和实施卓越绩效模式的高潮。作为中国卓越绩效咨询事业的先行者,我们在为企业导入实施卓越绩效模式的过程中,既积极学习中国广大优秀企业的卓越管理  相似文献   

4.
上海港务工程公司(以下简称上海港工)2005年引入了质量管理奖评价准则,以《卓越绩效评价准则》为评价公司可持续发展以及提高运行质量的标准,不断自我完善,顺利通过了上海市质量管理奖评审并多次获得了全国实施卓越绩效先进企业荣誉。  相似文献   

5.
成功企业的先进管理方法——卓越绩效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景文  白莹 《价值工程》2009,28(6):98-99
介绍了GB/Z19580—2004《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和先进的管理方法——卓越绩效模式,分析了卓越绩效模式七个类目的相互关系,探讨了卓越绩效模式的几个关键理念。  相似文献   

6.
《上海质量》2009,(2):F0003-F0003
为了激励和引导企业积极推行《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国家标准,实施卓越管理,追求卓越质量,不断增强竞争力,根据中国质量协会推进工作要求,上海市质量协会在全市开展了上海市实施卓越绩效管理先进企业的推荐活动。在各行业质协(工作委员会)、各区县质协(工作站)、集团公司及有关部门推荐的基础上,根据《上海市实施卓越绩效管理先进企业推荐表彰办法》的规定和要求,经审核决定对上海市第七建筑有限公司等22家“2008年度上海市实施卓越绩效管理先进企业”予以表彰。特此公告。  相似文献   

7.
熊军 《中国质量》2007,(8):45-48
国家标准《卓越绩效评价准则》颁布至今已是第三年了。争相导入卓越绩效模式已成为国内企业的一股热潮。在这股热潮中.再来谈“卓越绩效是什么?”似乎不合时宜,但对一些基本问题反复进行琢磨和思考,正体现了PDCA的持续学习和改进的必要。  相似文献   

8.
《中国质量》2007,(11):48-48
据来自中国质培训中心的信息,为使广大企业进一步了解《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国家标准(GB/T19580—2004),激励众多的国内优秀企业实践卓越绩效模式,不断创新和提高绩效,持续追求卓越,提升竞争力。中国质量协会拟定于11月24~26日在北京举办卓越绩效模式操作实务研讨班。研讨班将结合近年来“全国质量奖”获奖企业创奖的案例,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以顾客为中心、效率为保障、诚信为根本、品牌为依托、“5S”管理为载体、全面质量管理为推动和卓越绩效管理为准则等7个方面阐述了《卓越绩效管理评价准则》在港口推进和实施的情况,特别是重点介绍了青岛港践行《卓越绩效评价准则》的具体做法和取得的成效,对如何在港口企业推行卓越绩效管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志科 《上海质量》2007,(8):26-27
在我国企业导入和推行GB/T19580《卓越绩效评价准则》的过程中,不少企业对“准则”中所涉及的一些卓越绩效管理术语的含义理解存在偏差,有的望文生义、草率理解,有的习惯从传统的知识背景出发加以解读,更多的则是感觉涉及面广、难以准确把握,这对企业全面准确地理解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及其评价准则造成了不小的障碍。  相似文献   

11.
唐晓芬 《上海质量》2010,(12):14-16
今年是中国质量协会在国内推行卓越绩效模式、开展全国质量奖评审工作10周年。在中国质协的指导下,上海市质量协会积极研究卓越绩效模式,大力推广《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国家标准,推动和引领上海企业实施卓越管理.提升综合竞争力。10年来.累计有124家企业获上海市质量管理奖,其中有18家企业荣获全国质量奖包括获全国质量奖的第一家出租车企业、第一家供电企业、第一家商业企业和第一家咨询企业。  相似文献   

12.
引言 推行卓越绩效模式,提高我国企业产品、服务和经营质量,培育更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是我国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取得竞争优势的有效途径.为了更好地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卓越绩效模式,中国质量协会早在2001年就启动了全国质量奖,国家质检总局也于2004年组织制定和颁布了<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国家标准,以引导和激励企业追求卓越的质量经营.  相似文献   

13.
生力 《中国质量》2006,(1):31-33
随着《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国家标准的发布以及全国 范围内标准的宣贯活动, “卓越绩效模式”已被众多的国 内企业和质量管理工作者所认识和认同,但是由于学员认 知能力的差别,还有相当一部分人没有真正认识到卓越绩 效模式的真正价值。没有理解它的真正价值,我们就很难 做到真学、真懂和真用。卓越绩效模式作为一种评价工 具,是其真正而且最大的价值之一。卓越绩效模式源于美 国,并且在美国,很多种基于卓越绩效模式的评价或调查 工具已被开发出来,而且不论是评审员还是企业内部,都  相似文献   

14.
“卓越绩效模式”是当今企业界和管理界公认的一种成功管理模式.正日益成为一种世界性的标准被推广和普及。辽河石油勘探局油田建设工程一公司从2004年开始.把实施“卓越绩效模式”作为实现企业跨越发展的战略措施,依据《卓越绩效评价总则》国家标准以及《卓越绩效评价总则实施指南》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紧密结合本单位实际.专题研究,精心策划.细致工作,深入地宣贯标准、开展企业自我评价、不断持续改进,追求卓越.有力地促进了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和整体经营水平的提高.使公司从优秀向卓越迈进。三年来。公司营业额从2003年3.7亿元,发展到2006年8.3亿元;企业利润年年超额完成经营承包指标,较好地实现了资产保值、增值:顾客至上的经营理念深入人心,顾客满意度始终保持在90分以上:并取得了SA8000社会责任认证.被评定为中国工程建设社会信用AAA企业。先后有6项工程被评为全国优秀焊接工程.有5项工程获集团公司优质工程奖,有3项工程获国家优质工程金、银质奖.公司被授予集团公司“工程建设优秀企业”、“实施卓越绩效模式先进企业”。  相似文献   

15.
按照卓越绩效评价准则要求建立卓越绩效模式是提高企业核心能力的有效手段.对中小型企业来说,是否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才能去推行卓越绩效模式?如果是,又需要什么样的条件,公司需要投入多少资源?如何按照标准要求指导建立卓越绩效模式?如何将标准要求与公司原有的体系或管理模式整合等等都是中小型企业在实施卓越绩效方法过程中需要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实施卓越绩效与转变质量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红 《中国质量》2008,(5):47-48
中国质量协会从2001年开始参照先进国家质量奖的卓越绩效模式开展“全国质量奖”的评选活动.2004年国家推荐标准《卓越绩效评价准则》GB/T19580—2004正式发布。这个标准,“为组织追求卓越绩效提供了自我评价的准则.也可用于质量奖的评价”。中国的质量管理已融人了国际先进的质量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7.
编者按: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竞争的日趋激烈,质量在企业的竞争中日益显示出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内涵也在不断地扩展和演变.为了适应新的形势,激励和引导企业追求卓越质量,增强竞争实力,有效提高我国产品质量和质量管理水平,国家质检总局在研究建立质量奖励制度的同时,与国家标准委联合发布了<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国家标准和<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实施指南>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为企业提供了追求卓越绩效的经营管理模式,并用量化指标为国家质量奖的评价和企业的自我评价提供了依据.这标志着我国在推行全面质量管理25年后,质量管理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8.
《质量春秋》2008,(5):52-53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和《卓越绩效评价准则》(GB/T19580~20041国家标准,引导和鼓励企业追求卓越,增强企业在新形势下的市场竞争能力,天津市质量管理协会决定为配合全国实施卓越绩效模式先进企业推荐、表彰工作。在天津市开展推荐、表彰实施卓越绩效模式先进企业活动。为了规范推荐和表彰工作,特制订本办法。  相似文献   

19.
《上海质量》2011,(1):79-79
为激励和引导企业积极推行《卓越绩效评价准则》(GB/T19580)国家标准,实施卓越管理,追求卓越质量,不断增强竞争力,根据中国质量协会推进工作要求,上海市质量协会在全市开展了上海市实施卓越绩效管理先进企业的推荐活动。在各行业质协(工作委员会)、各区县质协、  相似文献   

20.
《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国家标准(GB/T 19580—2004)参照国外质量奖评价准则、结合我国质量管理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同样把“领导”列为评价要求的第一部分,足见领导在组织创造卓越绩效过程中的重要位置和核心作用。显然,充分认识和把握领导及其领导力的作用,是组织贯彻实施《卓越绩效评价准则》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