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溱 《商周刊》2011,(20):118-118
社会上现在“仇富”,“仇官”的现象很严重。还没听说“仇教师”的,但谁敢保证下一个被仇视的对象不是教师?  相似文献   

2.
新闻是今天的历史,历史是过去的新闻。司马迁的《史记》开创了一个“以人叙事、以事述史”的写作方式,用纪传体的方式记叙了2000年前的新闻,这种写法直到今天仍有借鉴意义。国内外学者对《史记》的某些记载的真实性提出了质疑,又引发了一连串的思考:什么是新闻真实?新闻为什么会失实?《史记》是否会出现失实?  相似文献   

3.
新闻是今天的历史,历史是过去的新闻。司马迁的《史记》开创了一个“以人叙事、以事述史”的写作方式,用纪传体的方式记叙了2000年前的新闻,这种写法直到今天仍有借鉴意义。国内外学者对《史记》的某些记载的真实性提出了质疑,又引发了一连串的思考:什么是新闻真实?新闻为什么会失实?《史记》是否会出现失实?  相似文献   

4.
尽管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相信爱情是婚姻的基础,但从历史看,尤其从中国历史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却是大多数婚姻的基础,婚姻家庭关系也一般在家庭相当者之间建立。为了排斥爱情在婚姻中的作用,中国古代还有一系列的制度安排,如强调“男女授受不亲”,禁止男女双方在婚前接触等,如何从经济学的视角看待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5.
杨育谋 《经贸实践》2006,(12):46-47
2006年10月30日,第100届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完满结束。与以往不同,本次广交会发生的一个最显著的变化就是:长期以“物美价廉”风靡全球的“中国制造”在本次广交会中开始集体涨价!不少行业的涨价幅度甚至达到了10%到20%之多。由目前的种种迹象来看,“中国制造”价格全线上扬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导致这种趋势出现的原因是什么?这次涨价,又将对中国的出口,乃至中国经济、世界经济产生怎样的影响?而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企业又该如何调整自己的发展步伐?  相似文献   

6.
连续多年的贸易顺差充分显示了我国强劲的经济长势,但是,中国“单赢”的实质是什么?中国的“单”之路还能走多远?透视中国贸易顺差,我们看到了“单赢”背后的一些另类因素。  相似文献   

7.
李伯东 《经济论坛》1999,(11):28-28
借贷消费已经悄然闯入人们的生活之中,这对多数中国人长期以来固有的传统消费观念无疑是一场挑战。中国人为什么爱存钱?中国人存钱并不是不想花钱,不会花钱,而是他们所处的物质生活条件给他们的一种必然选择。“手里有钱,心里不慌”这是多数中国消费者的心理,因此存钱是中国人的习惯,这与美国人‘有钱不花是傻瓜”的观念真是大相径庭。这几年我国银行利率虽一降再降,可老百姓存钱的热情依然不减。据统计,1998年3月我国居民存款已达4868648亿元。一方面是市场疲软,一方面是不断增加的储蓄存款,这究竟是为什么?我们知道,收入水平…  相似文献   

8.
高科技产业的技术接受生命周期理论“裂谷理论”,在高科技企业市场营销方面有非常好的指导意义,但是裂谷理论背后的经济学解释是什么?为什么在高科技企业会出现这种现象呢?以移动增值业务为例进行了经济学上的网络效应的倒U形曲线的临界容量分析,并且给出了裂谷理论的实际营销指南。  相似文献   

9.
寻找陕商     
就在人们津津乐道于晋商、徽商的辉煌传奇之时,却很少有人提起历史更久远而且同样经历过辉煌时光的陕商。那么,陕商的历史到底有多长?曾经的陕商在全国的影响到底有多大?今天的陕商为什么会被人们所忘记?光大陕商文化对陕西的发展又有多大的价值呢?  相似文献   

10.
王定标 《新经济》2011,(2):92-92
既然在美国都成功了,为什么在中国就成“投资陷阱”了?  相似文献   

11.
卢铿 《商周刊》2012,(19):93-93
中国本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泱泱大国,有着令世人羡慕的灿烂文化,中国建筑应当有自己的风格和历史,为什么我们看到的建筑物却全都是人家的?  相似文献   

12.
企业创新与企业竞争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国经济始终在矛盾中不断成长,一方面是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另一面是中国企业总是被认为“只依靠低成本竞争,缺乏创新能力”,因而社会各界都不断地对企业家呼吁“要提高创新能力,不能靠低成本竞争和价格战”。企业家似乎也都在讲创新的重要性,但我们看到更多的还是实施低成本战略和各行业的价格大战,而在自主技术创新上有突出表现的企业却少之又少。本文试图回答这样的问题:目前中国企业为什么缺乏创新能力和创新表现?为什么更多地选择低成本战略(和价格战)而不是差异化战略?  相似文献   

13.
中国为什么没有发展出资本主义?中国历史上是否有资本主义的萌芽?什么是资本主义?这些都是让人感兴趣的问题。资本主义就是国家权力不得侵犯公民个人的权利,就是运用国家权力的力量保护和增进公民个人的自由、财产和福利。就是保障公民权利至上的一种政治制度。这种资本主义在中国萌芽过吗?从来没有。  相似文献   

14.
《商周刊》2011,(21):14-16
20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100周年,而就在10月9日这天,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 “百年锐于千载”。这是孙中山先生在《民报》发刊词中对19世纪的描述。而20世纪初由孙中山直接领导的那场革命及革命后至今的一百年,更何尝不“锐于千载”?我们该如何打量辛亥革命这“中国历史上的伟大创举”?在中国百年现代化征途中,这场打晌亚洲民主第一枪的伟大革命扮演了怎样的角色?这一不同于以往王朝更迭的社会巨变之下,蕴藏着怎样的时代逻辑、提供了怎样的历史得失,又凝聚着怎样的思想遗产?  相似文献   

15.
榜单     
《商周刊》2012,(15):10-10
财富世界500强;全球仇富榜;“中国上市公司卓越50人”出炉  相似文献   

16.
吕品一 《时代经贸》2007,5(9Z):F0003-F0003
科学史家李约瑟在考察科学技术演化时提出疑问,既然古代中国科学那么发达,为什么后来却落后了?为什么现代科学的勃兴发生在欧洲而不发生在东亚的文明中?这就是“李约瑟难题”。  相似文献   

17.
胡金华 《经贸实践》2004,(12):56-57
中国是电力生产与消费大国,年发电量位居世界第二位。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逐步进入长期缺电阶段,直到1997年开始实现低用电水平下的电力平衡。然而继美加州大停电后,我国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面积“拉闸限电”现象,全国2002年有12个省限电,2003年先后有21个省级电网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拉闸限电,缺电局面进一步加剧。自2003年夏天以来,福建、浙江等省份就没有停过“拉闸限电”,甚至“电荒”最甚的浙江省,其用电负荷达95%,这在我国历史上“冬季”如此之大面积限电现象是没有的。我们应该从“电荒”形成的深层原因来寻求解决办法,那就是我国电力投资体制的进一步改革。  相似文献   

18.
钱丽娜 《新经济》2011,(2):76-77
现在。中国已经成为令球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大国,但却很难说出一个奢侈品品牌是来自中国的。这是为什么?究竟打造一个奢侈品品牌都需要些什么?国际品牌的成功又能给中国企业来带什么启示?来自西班牙IE商学院并且在西班牙奢侈品品牌LOEWE有6年管理经验的玛丽亚·吉隆带我们一窥究竟,  相似文献   

19.
王溱 《商周刊》2012,(14):106-106
社会处于一种新旧磨合期,“俗”必定会有市场。奇的是那些提供舞台的公共组织。为什么也如此热衷这种“俗”?  相似文献   

20.
李剑芒 《商周刊》2012,(2):12-12
中国人仇富,这似乎已经成了定论.它造成中国的富人心里很紧张,这种安全隐患造成人心里不安。所以,不管是西方人还是中国人,嫉妒以及嫉妒引发的仇富都是存在的。区别只是强弱不同。穷人的嫉妒程度与这个社会的富人炫耀财富的程度严格地成正比。富人越炫耀财富,穷人越嫉妒,因此越仇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