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盈余管理、盈余操纵与盈余质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资本市场中,盈余质量备受信息使用者关注。盈余管理、盈余操纵与盈余质量的概念看似比较相近,但实际上存在根本差异。本文从盈余质量研究的视角出发,对盈余质量、盈余管理和盈余操纵的概念进行了分析与界定,指出了三者的差异以及盈余管理、盈余操纵对盈余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以会计盈余激进程度发生反转来识别企业盈余管理行为,以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不同会计盈余操控行为下的盈余持续性问题。研究发现,在没有显著的盈余操控行为时,现金盈余和应计盈余的持续能力没有显著差别;在首次发生盈余操控行为后,平滑收益动机下的负向盈余管理导致未来盈余的较小波动,使得会计盈余整体呈现较强的持续能力;而在其他动机导致的盈余管理行为下,未来盈余的波动性难以预测,现金盈余和应计盈余都不具备持续能力。  相似文献   

3.
持续盈余是指公司的会计盈余在较长时期内保持连续增长的特殊表现形式。本文选取上市公司中连续5年盈余增长的样本为研究对象,以盈余持续性和盈余反应系数作为盈余质量的测度,结果发现,盈余持续增长的公司具有更高的盈余质量,而当盈余持续增长主要来源于主营业务收入持续增长时,盈余质量更高。  相似文献   

4.
本文运用收益模型考察了盈余质量差异对会计盈余信息价值相关性的影响。结果发现:盈余质量好的公司ERC值比盈余质量差的公司ERC值大;盈余水平对股票收益的解释能力要强于盈余变化对股票收益的解释能力;盈余质量好的公司盈余水平解释能力要高于盈余质量差的公司的盈余水平解释能力。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盈余信息质量特征的角度将盈余质量划分为复杂程度不同的三个维度——盈余的可靠性、盈余的持续性以及盈余的现金保障性,以2008~2013年沪深两市全部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盈余质量信息的复杂程度对股价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中国证券市场在盈余的可靠性维度上对审计意见做出反应而对盈余管理行为则没有反应;对盈余的持续性做出反应而对盈余的现金保障性则没有反应。同时,本文还发现相对于盈余质量信息,中国证券市场更关注盈余数量信息。所以总体而言,简单的盈余质量信息能够影响股价,而复杂的盈余质量信息则不能影响股价。  相似文献   

6.
文章选取2007年~2010年中国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以盈余激进度与盈余平滑度两个指标反映上市公司的盈余透明度,考察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上市公司盈余透明度的影响。研究发现,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于上市公司盈余透明度具有显著负面影响,具体而言,管理者越倾向于过度自信,上市公司的盈余激进度与盈余平滑度越高,因而盈余透明度越低。研究还发现管理者过度自信企业的盈余平滑动机要大于单纯高报盈余动机。  相似文献   

7.
许波 《财会月刊》2004,(12):61-62
构建盈余管理模式以分析盈余管理的动机为起点.根据预期后果产生盈余管理动机,进而产生盈余管理的主体,主体一经产生,便开始设计盈余管理行为的目标.在行为目标的导向下,盈余管理主体通过选择盈余管理的对象,运用各种盈余管理的手段,实现盈余管理的目标,并对盈余管理的结果进行评价.此过程构成盈余管理的循环.盈余管理的循环并不是各行为要素的简单重复,而是根据行为动机的不同,各行为要素发生显著变化而导致盈余管理的不同后果,形成不同的盈余管理模式.根据盈余管理的动机,可分为个人自利型盈余管理、制度诱发型盈余管理和组织目标型盈余管理.它们分别表现出不同的行为特征.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阐述盈余管理与盈余操纵的关系,辨析盈余质量、会计质量和盈利能力,揭示了盈余质量在会计信息系统中的位置,给出盈余质量评价的层次框架。文中提出的盈余质量评价和测度,为盈余管理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方式。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阐述盈余管理与盈余操纵的关系,辨析盈余质量、会计质量和盈利能力,揭示了盈余质量在会计信息系统中的位置,给出盈余质量评价的层次框架,文中提出的盈余质量评价和测度,为盈余管理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方式.  相似文献   

10.
论盈余管理的手段及其防范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盈余管理行为在中外公司中普遍存在。从盈余管理的手段看,可将盈余管理分为披露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两类。披露管理是利用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进行的盈余管理,真实盈余管理是通过安排真实交易进行的盈余管理。本文对盈余管理的手段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2007年至2011年我国上市公司的数据,对上市公司风险承受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上市公司盈余波动性越强,其盈余管理程度越高,盈余波动性与盈余管理正相关;上市公司资产专用性越强,其盈余管理程度越低,资产专用性与盈余管理负相关。盈余波动性和资产专用性是衡量风险承受水平的指标。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风险承受水平与盈余管理程度正相关,即当上市公司风险承受水平越高时,其盈余管理程度越强。  相似文献   

12.
上市公司盈余问题一直是资本市场关注的焦点.与原准则相比.新会计准则的变革对上市公司的盈余产生了巨大影响,既而会对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产生一系列影响.本文通过分析准则的变革,讨论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盈余稳健性和盈余质量的影响,进而时提高上市公司盈余稳健性和盈余质量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上市公司盈余问题一直是资本市场关注的焦点。与原准则相比,新会计准则的变革对上市公司的盈余产生了巨大影响,既而会对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产生一系列影响。本文通过分析准则的变革,讨论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盈余稳健性和盈余质量的影响,进而对提高上市公司盈余稳健性和盈余质量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4.
根据盈余管理动机及其后果的不同,盈余管理可以划分为机会主义盈余管理和决策有用性盈余管理。两类不同属性的盈余管理对会计盈余造成的不确定性程度不同,审计师面临的潜在错报风险也不同。审计师进行审计意见决策时应考虑这一特殊性,针对不同属性的盈余管理选择相应的审计意见类型。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探讨盈余管理的概念入手,对企业操纵盈余管理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详细阐述了目前比较常见的操纵盈余管理的手段,并提出目前企业盈余管理的困惑,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笔者提出了企业盈余管理规范化的对策:提高企业对盈余管理的认识、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增强对盈余管理的监控、发挥市场约束盈余管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探讨盈余管理的概念入手,对企业操纵盈余管理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详细阐述了目前比较常见的操纵盈余管理的手段,并提出目前企业盈余管理的困惑,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笔者提出了企业盈余管理规范化的对策:提高企业对盈余管理的认识、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增强对盈余管理的监控、发挥市场约束盈余管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日趋频繁的盈余重述受到了投资者、学术界及监管当局的广泛关注,探究盈余重述发生的深层次动因成为提高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以高报盈余的重述公司为对象,通过分析盈余重述与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关系后发现,与非重述公司相比,高报盈余的重述公司在财务报告发生错误的年度经营现金流较低,生产成本较高.这说明重述公司利用真实经济活动正向调整了盈余,盈余重述的主要原因是公司以前年度的盈余管理行为.  相似文献   

18.
孙建华 《会计之友》2008,1(1):77-78
近年来,国内外资本市场上普遍存在严重的盈余舞弊、盈余管理现象,导致盈余质量低劣,并带来诸多危害.为此,盈余质量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学术界和信息使用者的重视.本文在揭示我国目前公司盈余质量的评价及现状基础上,分析了上市公司盈余质量治理的必要性,并提出了上市公司盈余质量治理的创新思路及构想.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探讨盈余管理的概念入手,对企业操纵盈余管理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详细阐述了目前比较常见的操纵盈余管理的手段,并提出目前企业盈余管理的困惑,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笔者提出了企业盈余管理规范化的对策:提高企业对盈余管理的认识、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增强对盈余管理的监控、发挥市场约束盈余管理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根据盈余管理动机及其后果的不同,盈余管理可以划分为机会主义盈余管理和决策有用性盈余管理.两类不同属性的盈余管理对会计盈余造成的不确定性程度不同,审计师面临的潜在错报风险也不同.审计师进行审计意见决策时应考虑这一特殊性,针对不同属性的盈余管理选择相应的审计意见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