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论WTO保障措施的性质及适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WTO保障措施,是依据国际法的“情势变更原则”,对贸易自由化的限制,是一种例外,它的合理运用使其成为保护各国国内经济和实现自由贸易的“安全阀”,但由于其在适用的实体要件方面本身存在的缺陷和漏洞,以及实践中选择性保障条款和“灰色区域措施”对保障措施的非歧视性原则的背离,使保障措施的适用在实践中有演变为贸易壁垒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因WTO的贸易自由化宗旨及历史原因,WTO的现行规则未因电影产品的文化和经济属性对其内容审查制度存有“特殊待遇”条款。WTO成员既不能以电影的文化性采取贸易限制措施,也无法有效适用“公共道德”例外条款证明其违反相关贸易承诺的正当性。为履行“入世”承诺,中国唯有在国内层面上经过适当的法律协调,国际层面上相关成员方共同的长期努力,才能使电影的文化性、服务性受到重视,享有相应的特别待遇。  相似文献   

3.
在国际投资条约中,投资准入是平衡国家经济监管权和开放投资义务之间最重要的砝码。在"符合东道国法律"的基础上,中国与中亚五国间的投资准入规则经历了从外资公平待遇到出现最惠国待遇的发展。以中国的视角,未来中国与中亚五国准入规则的发展将取决于双方的投资经贸关系,中国经济的现状和对未来发展的预期,以及中国在该区域经济政策的取向三大因素。通过中国与中亚五国投资现状以及五国投资市场准入的分析,该地区的投资准入规则,将遵循从"依据东道国法律"接受投资,到准入阶段的最惠国待遇,再到准入阶段的最惠国待遇和国民待遇;从特定部门的准入开放到原则性开放下的部分例外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4.
外商投资待遇构成一国投资环境的基础和核心,是促进全球经济一体化、激励投资自由化最为关键的问题。国民待遇、最惠国待遇作为WTO非歧视待遇原则已经为世界各国所普遍接受并采纳;公平与公正待遇在双边投资协定中被广泛使用。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在外资立法方面还存在着权限分散、法出多门的不合理构架,在国民待遇的实施上还存在着优惠多、限制也多的非国民待遇的现象,对此,我国应加强内外资法律的立法统一性、稳定性,在国民待遇的适用上,以理智务实的态度避免国民待遇的绝对化,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契约内含着自由的成分,契约自由是契约的逻辑延伸。契约自由原则在法律上的确立有其深刻的政治、经济、理论基础,而其地位从神圣向有限制的适用的转变纯粹由社会经济条件使然,也是人们的理性选择。然而也不能因此认为契约已经死亡,或者认为契约自由原则已经衰落。对契约自由原则的限制反映了人们恢复其本来面目的努力,以达成其实质正义,而不是通过限制去改变或削弱契约自由原则的效力。契约(合同)自由原则在我国经济转型时期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应偏重强化而不是限制其原则地位。  相似文献   

6.
投资鼓励在各国外资立法中被普遍采用,但有关其存在的争议却持续不断,投资鼓励在当今国际投资环境下,的确带动了外资的引进,但是在倡导国际投资自由化的全球经济形势下,又应当对其进行适度限制,既承认投资鼓励体现着东道国重要的政策目标,也应当最大限度地减少投资鼓励对国际资本流动的扭曲性影响。  相似文献   

7.
从历史渊源上来看,历史上存在着自由贸易关税和保护贸易关税理论的分歧、争论甚至是对立。但就长期的动态利益而言,贸易自由化符合各国的利益,必然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主流趋势。所以,WTO原则约束下公平和贸易自由化是对外贸易税收调整的主流方向,但各国在对GATT/WTO的实践中不乏“例外”和“灵活性”,这决定了公平和贸易自由化只能是相对的、渐进的。  相似文献   

8.
遗嘱自由作为继承法的重要原则 ,并为现代各国立法所普遍采用。但遗嘱自由存在弊端 ,各国立法都对其进行了一定的限制。本文从我国遗嘱自由的限制与外国的立法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了我国立法方面的不足 ,认为我国未来立法对遗嘱自由的限制主要考虑社会保障制度、社会经济条件、社会公平观念 ,并应借鉴特留份制度等外国立法 ,使对遗嘱的限制趋于合理 ,从而完善我国的遗嘱继承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9.
金融自由化影响经济增长的路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自由化理论主张改革政府对金融的过度干预,放松对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限制,增强企业的融资功能,放松利率和汇率的管制使之市场化.本文通过对金融自由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理论的回顾,分析了金融自由影响经济增长的路径,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探讨了实行金融自由化所需条件.  相似文献   

10.
遗嘱自由作为继承法的重要原则,并为现代各国立法所普遍采用。但遗嘱自由存在弊端,各国立法都对其进行了一定的限制。本从我国遗嘱自由的限制与外国的立法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了我国立法方面的不足,认为我国未来立法对遗嘱自由的限制主要考虑社会保障制度、社会经济条件、社会公平观念,并应借鉴特留份制度等外国立法,使对遗嘱的限制趋于合理,从而完善我国的遗嘱继承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