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中国金融认证中心去年底发布的《2007中国网银用户行为调查报告》,有37.8%的个人和31.7%的企业正在使用网银服务,分别比2006年增加了4.2和1.7个百分点。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以及大众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增加,网银客户的数量越来越多,网银安全也就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网银作为一项新型的银行服务手段,保证安全是其基础和核心。近日,记者采访了中国建设银行(以下简称“建行”)电子银行部高级副经理艾菊,请她就如何提升客户服务水平、提高网银信息安全性以及网银的未来发展趋势等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3月19日,以“安全网银,信心同行”为主题的“2009放心安全用网银联合宣传年”在京拉开帷幕,今年是“放心安全用网银联合宣传年”的第5个年头。调查显示,近七成网民对网上交易的安全性存在质疑,安全已成为制约网银发展的关键因素。在网银用户发展增幅缓慢的大环境下,国内某大型国有银行新版网银客户数却逆市激增。该银行新版网银白2008年6月推出后,可谓是“e呼百应”。截至2008年9月底,  相似文献   

3.
“安全用网银宣传年”组委会向获奖单位颁奖,标志着“2005放心安全用网银联合宣传年”成功落幕,也预示着“2006放心安全用网银联合宣传年”将续写辉煌。  相似文献   

4.
《中国信用卡》2009,(8):77-77
2009年3月19日,“2009放心安全用网银联合宣传年启动发布会”在北京希尔顿逸林酒店举行。发布会提出了“安全网银信心同行”的主题,安全举措主要包括“网银安全专项活动”、CFCA“证书保险箱”以及预植证书服务。  相似文献   

5.
《华南金融电脑》2009,(9):40-40
8月26日,“传递百万信心,共享安全之旅——中行网银给您更多,2009放心安全用网银联合宣传年”巡展活动在广州丽思卡尔顿酒店举行?来自中同银行广东省分行和中国金融认证中心(CFCA)的网银专家向到会嘉宾介绍了当前最新的网银安全技术手段,并就如何安拿使用网银提出了详尽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网上银行(以下简称“网银”)是搭载在互联网上的银行业务渠道。互联网是开放的网络,具有很多不安全因素,也就是说,网银的基础是不安全的。因此,网银白应用以来,金融机构就在不断地采取各种技术措施以保障其安全。但是,由于防范意识、法律知识、安全知识不足以及犯罪手段不断翻新,网银不安全事件时有发生。为了向广大公众宣传相关知识,中国金融认证中心(CFCA)从2005年开始就启动了“放心安全用网银联合宣传年”活动,今年的主题是“共筑网银绿色通道”。为了深入了解我国网银存在的安全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CFCA总经理李晓峰。  相似文献   

7.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我国银行业也步入了网络时代。网银因其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客户选择网银交易,并已成为商业银行新的效益增长点。作为互联网上的虚拟银行柜台,网银为广大客户提供了越来越多的便捷服务。近年来,随着用户的银行账户及密码在网上交易中频频受到安全威胁,网银安全已备受关注。安全性作为网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及核心,从一开始就受到各家银行的极大重视,都采取了有效的技术和业务手段来确保网银安全。近日,记者采访了深圳发展银行(以下简称“深发展”)电子银行部总经理蒋笑凡,听其介绍深发展在网银业务创新和安全方面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就。  相似文献   

8.
网上银行的安全性一直是困扰网上银行健康发展的突出问题,据CFCA的调查,有四成的网民因担心安全问题,而不敢使用网银。今年“3·15”晚会曝光的“顶狐结巴病毒致使网银账户盗取事件”,一定时期内,更是损害了客户的信心,严重制约了网银业务的快速发展。针对网上银行在安全方面存在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9.
中国金融认证中心(CFCA)某高层在上海出席2009年网银“安全之旅”活动时表示,我国网上银行业务发展迅速,以笔数计算的交易数量每年以成倍的速度增长。“2007年全年我国网银的交易金额为225万亿,这一数据在2008年高达317万亿,2009年全年的网银交易金额将高达450万亿。”  相似文献   

10.
中国金融认证中心发布的《2008中国网上银行调查报告》显示,中国网银业务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用户量和交易量同时高速增长,网银对于传统柜台业务的替代性也进一步提升,但用户使用网银的整体体验较差,大部分客户即使办理了网银也并不常用。另据有关专家分析,国内网银正在从功能服务向用户体验转变。因此,在保证网银安全的前提下,从各个方面改进网银的用户体验是网银发展的方向之一。那么,国内网银在这方面有哪些新的创新与应用呢?近日,记者与贺映文先生就桂林市商业银行创新的纯无驱USBKey技术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1.
6月25日,以“安全网银发展共赢”为主题的“中国国际电子银行发展论坛”在京举行。来自美国花旗银行、渣打银行、瑞士邮政储蓄银行,以及意大利BNL银行等国外商业银行的电子银行卡相关专家向到会的国内金融机构代表介绍了他们存网银安全建设方面先进经验和体会,这4家银行都是VASCO的合作伙伴,虽然国内大多用户对VASCO比较陌生,似在国际网银领域,VASCO已经是一家拥有1200多家服务客户的安全软件公司。  相似文献   

12.
2005年是中国金融认证中心(CFCA)全面调整运营机制,提升市场服务能力,推动我国网银应用向深层次发展的重要一年。一年中,CFCA“内修外练”,主动出击市场,强调服务,着力打造一个良好、安全的网银环境。  相似文献   

13.
金融动态     
“2007放心安全用网银联合宣传年”第一波出击:CFCA与商业银行共建“网上银行反欺诈联动机制”本刊讯2007年4月26日,“网上银行反欺诈联动机制”联合声明与“2007放心安全用网银联合宣传年”启动新闻发布会在北京隆重召开。此次会议由“放心安全用网银联合宣传年”活动组委会主办。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中信银行、中国光大银行、华夏银行、中国民生银行、招商银行、广东发展银行、深圳发展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兴业银行、北京银行、南京银行、天津银行等十几家商业银行和我国金融行业统一的第三方安全认证机构——中国金融认证中心(CFCA)参加了会议,人民银行、公安部、银监会、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的有关领导出席了会议并讲话。  相似文献   

14.
2005年9月15日,由中国金融认证中心(简称CFCA)联合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文通银行、华夏银行、中国民生银行、兴业银行、广东发展银行、深圳发展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北京银行14家商业银行举办的“2005放心安全用网银联合宣传年”活动之“放心用网银,安全中国行”三城市巡展启动新闻发布会正式拉开帷幕,本次三地巡展活动有11家银行参加。巡展启动的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世纪金源大饭店举行。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我国银行卡产业和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网上银行(以下简称“网银”)作为一种新型的客户服务方式迅速成为银行界关注的焦点,并以其方便、快捷的特点吸引了大量用户。然而,网银业务在为用户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其存在的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各类网银相关风险事件呈爆发性增长趋势。统计表明,目前绝大部分网银案件均涉及账户盗用,  相似文献   

16.
《金融电子化》2005,(1):15-15
2004年12月23日,由中国金融认证中心(简称CFCA)联合工行、建行等16家商业银行共同发起的“放心安全用网银”联合宣传年活动启动仪式在京举行。  相似文献   

17.
《中国信用卡》2008,(10):79-79
4月2日,由“放心安全用网银联合宣传年”活动组委会主办,国内多家商业银行共同参与的“共筑网上银行绿色通道——2008放心安全用网银联合宣传年”启动发布会在京召开。  相似文献   

18.
在互联网四通八达的今天,与时代同步、与网络技术相伴而生的网银,正逐渐成为提供便利、快捷的信息服务和交易服务的主要金融工具,在国内外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据公开的数据统计,截至2006年底,我国网银客户数量已达7400万,网银交易金额95万亿元。但是,网络黑客、伪冒网站等不安全因素,就像人体病毒与人体共生一样,始终伴随着网银的发展,专门针对网银的病毒和木马程序更是屡见不鲜,几乎每隔一段时间政府有关部门和杀毒软件公司就会发布一些针对网银的新病毒样本信息。肆虐的病毒和木马程序,使网银用户在使用网银业务时心有余悸,一些用户担心在计算机上输入的密码"泄密",甚至有些用户极端地认为能不用网银的时候就尽量不用,加之一些媒体频频曝光网银案件,使得网银在迅猛发展的同时,安全问题成了始终附着其身挥之不去的困扰。用户,尤其是个人用户对此疑虑重重,商业银行和政府相关部门也在殚精竭虑地努力破解这道难题……目前,国内的网银大都已经采取了防病毒安全控件、余额变动提醒、预留信息验证等一系列安全措施来保障用户安全,但时有发生的网银案件,证明这些手段还不足以彻底解决阻碍网银进一步发展的安全难题。近日,记者先后采访了中国金融认证中心(以下简称"CFCA")总经理李晓峰、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张健副主任,请这两位与网银安全密切相关的人士畅谈如何更好地化解网银安全风险,如何更好地保护和发展网银业务。  相似文献   

19.
《云南金融》2011,(9):65-65
8月4日晚8点招商银行“理财夜市”正式起售,14天、28天参考年收益率4%~4.6%,客户可通过网银购买。  相似文献   

20.
凭借快捷便利、即时性强、互动性强等优点,网银为越来越多的人熟知。但是,用户真的清楚如何开立网银账户吗?让人摸不着头脑的专业术语是否动摇用户开设网银的信心?民生银行的网银服务机也许能解决这个问题。民生银行的营业网点目前都布放了网银服务机,并有专职人员负责解说,用户可以在机器上直接体验网银的使用。也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在CFCA关于网银知识及安全教育普及的调查中,民生银行位居第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