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东 《国际贸易》2006,(12):37-42
2006年上半年以来,全球总体经济发展形势要比预期的好,前景被普遍看好,全球处在经济周期上升的通道,在这一背景下有关国际机构纷纷上调了对全球经济增长的预期.但另一方面,全球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自始至终伴随着经济的发展,潜在的威胁依然存在,未来全球经济仍将面临着更多的挑战.从当前的国际政治、经济以及自然环境看,未来全球经济的发展,不仅有来自经济领域多方面的负面影响,也有来自政治层面的地缘政治和国际安全领域的负面影响,同时又有来自自然环境的影响,全球经济发展面临着多层面种种考验.  相似文献   

2.
《中国经贸导刊》2008,(11):16-18
伴随着油价、金价和食品价格的不断上扬以及美国次贷危机的后续影响的持续扩大,美国经济开始露出滞胀的苗头,欧元区经济和新兴国家也开始面临着通胀高企的巨大压力,市场普遍预期美国经济及全球经济增长将显著放缓,并预期全球通胀压力也将进一步上升。国际分析评论认为,上世纪70年代“通货膨胀的噩梦”死灰复燃,世界经济面临着不断增长的通货膨胀压力,始于21世纪初的“低物价时代”将落下帷幕,“通货膨胀时代”即将到来。究其原因,一方面,随着中国、印度和巴西等新兴国家经济迅速增长,  相似文献   

3.
在本轮经济危机中,主要依靠宽松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刺激而启动的全球经济复苏,态势缓慢乏力,欧美国家更是将世界经济失衡的原因归咎于新兴经济体的快速发展及全球经济一体化带来的负面影响,致使经济发达国家放任本币贬值,更加注重通过增加出口来提振本国经济,加大对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进口产品的限制,无端制造贸易摩擦,出台层出不穷的贸易保护措施,各国在争夺整体需求增长乏力的国际市场上的竞争更加激烈,致使我们面临的国际贸易环境更趋复杂。  相似文献   

4.
<正>第六届中国餐饮产业发展大会今天召开了,我讲三个问题。一、正确研判国际经济形势,做好长期应对的准备2008年始于美国的国际金融危机,近年来发展成欧洲的主权债务危机。危机发生至今,已经四年过去了,国际经济时好时坏,波动起伏,总体低迷。去年,据世界货币基金组织统计,全球经济增长3.8%,比上年下降1.4%。世界贸易增长6.9%,比上年下降5.8%,世界经济与贸易出现双降。  相似文献   

5.
当前,世界经济深度调整,发达经济体有好转趋势,新兴经济体又面临新的挑战。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还没有过去,国际贸易多边贸易体制面临新挑战,贸易发展受到世界经济增长乏力和贸易保护主义的双重拖累。全球经济复苏进程缓慢艰难,增长动力依然不足,实现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任重道远。作为当前全球最具活力和潜力的经济区之一,亚太地区在全球经济中的作用与日俱增,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复苏和增长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6.
陆燕 《国际贸易论坛》2010,(2):51-56,80
2008—2009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对世界经济体系产生深刻影响,加速国际经济关系调整,推动全球多极化进程,世界经济版图发生着空前变化。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些趋势仍将朝着既定方向发展,但也有一些趋势将呈现新变化或不确定性。在贸易领域,国际贸易仍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和发动机,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也会走上新的里程,全球贸易体制面临着改善自身治理结构以适应全球经济新变化的挑战。  相似文献   

7.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给全球贸易扩张和经济增长造成了重大冲击,中国作为全球性贸易大国不得不在危机中启动强制性的贸易平衡调整,以促进全球经济的企稳复苏。然而,随着危机恐慌期的渡过和后危机时代的到来,全球经济的梯度复苏反而推动了贸易失衡的扩大,国际贸易摩擦全面加剧。正是在这一背景下,2010年11月召开G20  相似文献   

8.
一、全球经济增长可能放缓,但仍处于长周期的繁荣阶段 基于次贷危机对全球金融市场的剧烈冲击,危机可能继续发酵的风险,以及能源及大宗商品价格的高涨,世界主要机构纷纷下调了对2008年全球经济增长的预期。  相似文献   

9.
《国际商务财会》2013,(2):13-13
<正>世界银行在2013年1月15日公布的最新一期《全球经济展望》报告中将今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下调至2.4%。报告认为,汇率战风险、美国财政预算僵局、欧元区债务危机等因素不仅拖累全球经济增长,也将引发发展中国家采取措施确保经济增长。经济增速预期下调2013年全球经济增速为2.4%,低于2012年6月份上期报告中3%的预测值。但2013年数据略高于2012年  相似文献   

10.
一、全球经济增长可能放缓,但仍处于长周期的繁荣阶段 基于次贷危机对全球金融市场的剧烈冲击,危机可能继续发酵的风险,以及能源及大宗商品价格的高涨,世界主要机构纷纷下调了对2008年全球经济增长的预期。  相似文献   

11.
2004年世界经济、贸易增长是近年来最快的一年。由于全球开始进入新一轮升息周期,失业居高不下、经济结构调整和美国"双高"赤字,以及非传统安全因素等问题依然突出,原油和原材料等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仍将处于高位,2005年世界经济增长将有所放缓。总体来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的国际环境依然比较良好。  相似文献   

12.
飞涨的油价和食品价格推动的通胀已经取代次贷危机,成为当前危及全球的最重大经济问题,这是6月14日在日本大阪会晤的八国集团(G8)财政部长们对全球经济现状的最新结论。在全球性的通货膨胀面前,单一国家靠自身努力似乎难以解决问题。G8财长联合公告称,全球经济面临着增长放缓和通货膨胀压力上升的挑战,八国将保持警惕并妥善采取独立和集体行动,确保全球稳定和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3.
《全球化》2017,(4):120-124
2017年2月以来,国际机构对世界经济形势和中国经济形势进行了分析和判断。主要观点综述如下。穆迪投资服务公司2017年2月23日发布的报告认为,因新兴经济体维持适度增长势头,发达国家经济增长接近自身潜力,将有助于2017年全球经济增长。但全球经济前景仍面临美国贸易和移民等一系列政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刘笑瑜 《北方经贸》2011,(10):16-17
近年来,全球经济失衡已经成为一个困扰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全球经济失衡的风险不断蔓延,加剧了全球经济的脆弱性,发展中国家在全球经济失衡中面临重大挑战?全球经济失衡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产生的不利影响,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据中国商业联合会、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信息:这次全球金融危机,使全球经济和社会发展又面临新的转型。从国内来看,经济增长方式的加快转变,低碳经济影响的日趋增强,3G、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所带来的居民生活行为的变化,将影响我国零售业向以下趋势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目前,欧美的经济形势并不乐观。美国经济泡沫破裂之后,至今仍然没有恢复,增速非常缓慢,失业率居高不下,贫富不均现象越来越严重,很多美国人将失去自己的房屋。欧洲经济衰退的危机和风险也非常严重,前景也比较悲观,且目前欧洲普遍采用财政紧缩政策,会产生负面影响。而新兴市场特别是中国很有可能保持增长,当然为保增长,中国必须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增长的转型。文章认为,美国最严重的问题并不是金融和赤字问题,而是没有增量的需求问题,是严重的失业问题。为更好地应对危机,恢复经济,应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正确处理储蓄及储备之间的关系,让市场更加高效、稳定运行。文章指出,2012年全球经济增长的水平和稳定性将比2011年进一步提升,但长期来看,全球经济的稳定性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国际社会是否有能力对全球货币和经济系统进行相应的改革。当今世界,需要一个全新的经济政策、经济秩序来更好地反映经济力量再平衡的过程。新兴市场将在全球治理以及全球机构重组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中国应在创建新的全球经济秩序和推动全球货币与经济体系改革方面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要在关注全球经济动荡的同时,更多关注全球变暖问题。  相似文献   

17.
数字经济自出现以来,对世界经济产生了深刻影响,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新动能,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国际经济格局。与此同时,数字经济的发展面临缺乏统一的国际规制和征税原则以及数据滥用、数字鸿沟加剧、不公平竞争等一系列治理问题,函待形成合理的全球治理机制。制定适应数字经济发展的全球治理基本框架,应遵循有利于数字技术和相关技术创新、有利于数字共享和利用数字技术应对全球危机、有利于消除数字滥用和侵权、有利于缩小数字鸿沟等准则。要建立多边协商机制,尤其要发挥联合国在这方面的作用。中国是数字经济大国,可以为建设合理的全球治理机制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18.
1月24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大幅下调了今明两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并警告说持续发酵的欧债危机给全球经济复苏带来严峻挑战。IMF当天公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更新报告中预测,全球经济将在今明两年分别增长3.3%和3.9%,比2011年9月上次报告的预测值分别下调了0.7和0.6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9.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球经济跌宕起伏,由危机前的快速发展转人深度调整,对各国大企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2012年,世界经济复苏疲软乏力,呈现低速增长态势;我国经济虽然增长减速,但总体上实现了平稳发展。在复杂严峻的内外部环境中,我国大企业保持了较快发展,在稳增长、调结构、促就业等方面做出了较大贡献,突出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梁艳芬 《国际贸易》2007,(11):32-36
2007年上半年,世界经济保持了较好的增长势头,增长率超过5%。与过去几年美国经济一支独秀的增长模式不同,2007年以来,发展中大国对世界经济增长做出突出贡献。预计中国、印度和俄罗斯经济强劲增长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接近一半。在发达国家中,欧元区和日本在两个季度的强劲增长后,于2007年第二季度增长速度放慢;房地产市场下滑和次债危机继续困扰着美国经济,上半年美国经济平均增长率只有2·25%。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07年10月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预计,2007年世界经济增长率为5·2%。尽管支持经济增长的基本面仍然健康,且日益重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