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如果说20世纪是工业经济时代的话,那么21世纪将属于科技经济的时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尤其是现代科技的突飞猛进,为社会生产力发展和人类的文明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是人类文明的标志。科学技术的进步已经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永无止境的发展及其无限的创造力,必定还会继续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加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一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由生产力推动的,而生产力的发展是与科学技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的结合大约有三种方式,正是这不同的结合方式造就了三种不同的经济,从而决定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时代。 第一种方式:科学技术总结生产经验,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主要体现在科学技术的发展还比较缓慢,特另是还没有与生产十分密切地结合起来,科学技术的发展落后于生产的发展,体现为生产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在生产中摸索出来经验,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经验,科学技术在总结这些生产经验的基础上,从此向前发展。与这种结…  相似文献   

3.
勇敢地迎接挑战朱丽兰滔滔五百年,瞬息两世纪,科学技术悄悄地,同又是震撼世界地登上了人类历史舞台,并且担任着主角。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社会进步的杠杆,科学技术是现代文明的象征,科学技术是时代的最强音。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社会正经历着...  相似文献   

4.
可持续发展的缘由及实现途径(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朗宝金 《北方经济》2001,(11):19-21
科学技术知识创造了巨大的社会生产力,使得可持续发展成为可能。反过来,可持续发展思想一经形成,又极大地推动科学技术知识的发展。为了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大力发展科学技术知识,把经济的发展建立在知识的生产、传播与使用的基础上,进而推动经济的发展进入知识经济时代。  相似文献   

5.
崔勤琴  徐力 《北方经济》2009,(24):81-82
在经济发达国家,科学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已高达60-80%,"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时代即新经济时代已经来到.新经济的内涵即科技,抓住了发展科技这把金钥匙,也就抓住了发展新经济的关键,新经济是以科学技术为主体的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消费)为最重要因素的经济.新经济时代是一个高度重视管理的时代,借助于管理,科学技术才能转化为生产力.  相似文献   

6.
经过20世纪,特别是近50年,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已经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就连登天已非难事,而成为快乐与自豪的太空旅游.以致可以说人类业已进入飞天时代。此次全球性金融危机迅速向实体经济蔓延,大学毕业生和农民工的就业成为难题,很可能是高度发展生产力要求人类适当调整产出结构与生活方式的一种信号。对我国来说,  相似文献   

7.
“高科技”是拉动整个科学技术的火车头,并呈现出加速发展的势头;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中一个重要因素,对生产力的发展非常重要,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努力发展我国的高科技,建设创新型国家,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世界的和平和人类的发展作出重要的贡献。[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1988年 ,已经84岁高龄的邓小平同志仍然注视着世界经济科技发展的新态势 ,以创造性的理论思维来概括人类实践所提供的新经验和新成果 ,第一次明确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当代马克思主义的重大科学命题。从此“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科学论断 ,成为全国各界的共识 ,以至家喻户晓。然而 ,科学技术成果只有转化成商品 ,进入市场 ,才能转化成现实生产力 ,才能创造质优价廉的商品 ,为人类服务。然而 ,就是在科研成果转化这一环节上 ,在我国还很薄弱 ,是制约经济发展的一个瓶颈。A :现状 :是鉴定会 ,还是“追悼会”?应该说…  相似文献   

9.
知识经济已经深刻地改变人类的生存境遇,但这并不表示人类已经找到了经济发展的正道,因此,对知识经济的反思是必要的。不加规约的知识经济可能使知识的污染并加速人的单向度发展。在科学飞速发展的今天,如何构建科学技术与道德的关联是人类科学生活的主题,人类应该更加自觉地用道德来规范作为生产力的知识,道德力量不能弱化,只能强化,应更加强调立足技术时代,倡导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0.
浅说软科学     
软硬概念,是来源于客观世界的物质特性。就人类认识和运用“软硬兼施”哲理而言,已具有漫长的发展历史。但是,对科学技术软硬的划分,那还是近几十年内的事情。人类对软硬科学技术的划分,不仅是软硬物质特性的外延运用,还是事物发展矛盾法则的巧妙运用。软硬科学技术的划分,不仅是科学技术本身的发展需要,也是现代社会生产力及经济文化发展和进步的客观要求。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人们在决策过程中所遇到的随机因素、不确定性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远远超过个人的决策能力。因此,现代科学技术、社会生产力及…  相似文献   

11.
李秀莲 《发展》2016,(6):61-63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促进社会转型的重要驱动力,尽管三次科技革命有许多不同之处,但都对人类社会的转型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会引起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跃以及人类社会的深刻变革.当前人类社会正处于信息革命时期,我国应抓住历史机遇,积极应对挑战,实现中国社会的有效转型.  相似文献   

12.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大:从经济发展上讲它是生产力,从政治上讲它是影响力,从军事上讲它是威慑力;从社会发展上讲它是推动力.科学技术正以空前的威力,向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渗透,全面影响着人类的社会生活,科学技术的巨大作用和全面影响,归根到底就在于它是一种生产力.马克思早就指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  相似文献   

13.
知识产权法律制度是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它是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又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调整。因此,每当人类历史上出现重大科学技术的突破时,知识产权法律都要进行相应的调整。  相似文献   

14.
加强产学研合作 推进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的智慧无有穷尽。科学技术作为这种智慧的一座光芒四射的灯塔,经过无数科学家的艰辛努力,正在不断地透过层层叠嶂照耀到更高的群峰之上”。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给生产力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推动。早在1988年,邓小平同志就高瞻远瞩地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精辟  相似文献   

15.
一、知识经济时代正向我们逼近人类社会自从工业革命以来 ,生产日益社会化发展。随着生产规模的逐渐扩大 ,科学知识、先进技术开始与现代化生产有机地结合 ,创造出巨大的生产力 ,从而使企业生产与发展越来越依赖于高科技的使用和大量信息的掌握 ,正是科学技术和信息的普及 ,使西方发达国家开始迈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产业在社会经济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的经济。按照 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的解释 ,知识经济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的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存储、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知识经济的兴起是科学技术…  相似文献   

16.
现代社会生产力的构成是一个全面渗透了科学技术的巨大体系,科学技术是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要素,是形成现代国家综合国力的核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英明论断,揭示了科学技术对现代生产力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位变革作用,是邓小平同志对于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和关于生产力学说的丰富和发展,深刻理解和运用这一论断,对于实现我市兴边富民、强市升位战略目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断的形成过程。 马克思对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给予一定肯定。  相似文献   

17.
知识产权法律制度是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它是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又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调整.因此,每当人类历史上出现重大科学技术的突破时,知识产权法律都要进行相应的调整.  相似文献   

18.
江泽民同志在今年6月1日会见中国科学院第九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四次院士大会部分院士时强调:人类已进入信息时代,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知识经济已初见端倪。知识经济的基本特征,就是知识不断创新,高技术迅速产业化。而加快知识创新,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关键在人才。随着学习邓小平理论高潮的再度兴起,“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马克思主义论断日益深入人心。与此同时,什么是知识经济,知识经济在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促进当今世界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方面有什么样的作用、威力,如何发展知识经济,成为专家、学者和社会各界  相似文献   

19.
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是一部活生生的生产力进化史,是走向知识经济的演化史。生产力每一次划时代的进步,都是人类知识、特别是科学技术的重大飞跃。人类社会已经度过了三个经济时代:石器时代、农业时代和工业时代,现在已飞跃上工业时代最辉煌的巅峰,并开始向知识经济时代迈进。一、知识经济,21世纪经济主流在这世纪之交、千年之交的历史时刻,知识经济这一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相对应的经济形态的出现,其意义深远。那么什么是知识经济呢?知识经济,有人称为“信息经济”或“新经济”。联合国研究机构在《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报告中指…  相似文献   

20.
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何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各国政府普遍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