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汽车大众消费对我国城市交通模式的影响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正在进入汽车大众消费时代,汽车进入家庭步伐的加快不仅对我国原有的城市交通模式提出严峻的挑战,同时也成为我国城市交通模式改革的驱动力。汽车进入家庭促使城市的交通结构、交通基础设施和政府交通管理体系得以改善与升级。政府调整城市发展战略,改革原有的城市结构和交通管理模式,统筹规划,因势利导,利用市场机制来优化城市交通结构,是解决“车路矛盾”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2.
治理城市交通拥堵的对策思考--以上海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和家庭汽车普及率的提高,城市交通拥堵状况日益严重。解决交通拥堵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必须多管齐下,标本兼治,包括调整城市布局、优化交通结构、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交通管理体系等等。但在目前情况下,合理规划道路建设,提高科学管理水平,梳理整合公交线路,挖掘道路潜力,加快公车改革步伐,缓解车路矛盾,适当限制汽车使用,规范交通行为等,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在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深化的背景下,制约西部地区城市化发展的瓶颈,主要有四:一是西部地区的城市经济结构不合理,抗风险能力弱;二是西部地区城市基的础设施较差、功能不够健全,社会负担重;三是西部地区城市生态环境较差,后继发展乏力;四是体制转变过程中,社会矛盾复杂。  相似文献   

4.
曹祎楠 《科技和产业》2023,23(22):239-245
随着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的加速推进,智慧交通、城市治理、5G通讯、无人驾驶等领域的迅猛发展,使交通路口处出现杆体林立错综复杂、箱体分散杂乱无章的现象。通过创新首个多杆合一、多感合一、多箱合一的“双智标准路口”设计方法,实现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和智能网联设备的系统化布局。该设计理念已在北京市高级别无人驾驶示范区落地实施完成,于60 km2内城市道路实现车路云一体化功能覆盖。  相似文献   

5.
重要交通基础设施沿线的区域经济发展,离不开完善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以工商业为主的三次产业发展以及经济中心或大城市。本文通过比较分析京九铁路建设运营前后沿线中部地区的交通、产业以及城市发展状况,发现京九铁路对沿线中部地区发展的溢出效应并不明显。交通基础设施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存在滞后,随着时间的延长,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不断健全,产业和城市不断发展,区域内部经济物质要素重新优化和配置,交通基础设施对沿线区域经济发展的溢出效应将会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6.
珠三角的交通运输存在着各种运输方式分工不合理的结构性缺陷,导致交通运输质量和效率低下、城市交通拥挤堵塞、空气质量下降、环境污染等一系列严重问题,制约着珠江三角大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实现珠三角大城市结构升级的突破口是建设快速轨道交通设施;人口在100万以上的大城市,城区交通都应积极实现地铁化;建立珠三角经济区城际快速轻轨交通网体系;建立广州至香港高速磁悬浮铁路。  相似文献   

7.
城市轨道交通是北京市基础设施开放的重点领域,为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北京市在加大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和建设力度的同时,积极探索城市基础设施多元化投资和市场化运作模式,新建轨道交通项目都将采取市场化融资方式运作,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吸引国外资本、民营资本及其他各类资本进入城市轨道交通和其他基础设施领域,努力创造条件使投资者在公平竞争的环境中享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相似文献   

8.
在中央的统一部署和支持下,全国进行了大规模的城市规划建设,城市面貌迅速改观。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来,各大城市相继建成了重点骨干城市基础设施项目,逐步形成了比较健全和发达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增强了城市水、电、气、热和邮电通信等方面的供应能力。环境建设和城市绿化工作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城市布局和城镇建设日趋合理,  相似文献   

9.
推进“三改一拆”,能有效突破当前瑞安城市发展困境。对于瑞安而言,向现代城市发展,建设为一个现代化大城市是既定目标。但目前瑞安尚难以完全达到大城市的要求,关键存在三大问题,即城市“结构失衡、功能失调、管理失当”。城市结构失衡,过去摊大饼式的发展模式造成半城市化现象突出;城市功能失调,主要是城市部分功能缺失或是难以满足当前发展需要;城市管理失当,主要表现在城市违法用地、违章建筑量大面广。必须通过“三改一拆”这一手段,打开新型城市化的突破口,走出一条新型城市化道路。  相似文献   

10.
“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作为解决大城市交通拥挤、发展资源节约型城市、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战略举措巳写进我国“十一五规划”。北京等城市率先提出了“公交城市”的理念。打造公交城市,它强调的是在传统的核心区域基础上,通过科学规划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改变传统的交通被动适应城市开发的模式.实现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1.
近些年,随着我国城市经济和社会高速发展,很多城市均出现了交通拥堵问题。沈阳作为特大型交通枢纽城市,目前机动车总量和出行量远远超过道路等交通基础设施的增长,交通拥堵、停车难等问题越发严重。本文从沈阳城市道路交通发展现状和道路拥堵的特点入手,分析产生交通拥堵的原因,提出应在保障交通健康发展、完善出行需求管理、提高交通科学管理、改进静态交通管理、改善交通基础设施、坚持公共交通发展等方面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2.
我国城市化的发展面临着极强的人口、资源与环境的约束,大城市本身困难重重、吸纳能力不强;我国长期以来城乡二元化的制度安排,直接导致农业身份人口却因居住地之别被挡在现代文明之外。发达国家的模式是,以大城市巨大的吸纳力,促成经济的工业化,最终解决农业人口问题。直到大城市发展出现规模不经济时。再行分裂或分散形成卫星城。然而这种模式在目前我国城市现状下基本上行不通。  相似文献   

13.
认为我国高校校园普遍面临着的机动车冲击问题,主要是由于路网规划不合理、道路设计欠妥、校园交通管理不善导致的,交通管理对于解决校园交通问题同样有效。介绍机动车限行、校园公交制度、自行车租赁、校园停车动态管理制度等一些创新性的校园交通管理制度,探讨交通管理对于改善校园交通和校园环境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安虹 《辽宁经济》2010,(1):104-104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大城市建设发展日趋繁荣,城市交通矛盾也逐渐严重,为了缓解交通拥挤状况,方便市民出行,改善城市环境,减少城市污染,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发展大运量的城市地下轨道交通已成为解决大城市交通压力的关键。因此,我们应该深入研究和布置在地铁隧道施工中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科学现代化管理手段,降低工程造价、攻克技术难题、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使地铁隧道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再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15.
战后,随着日本经济的迅速发展,其人口和产业也不断涌向各大城市与大城市圈。这就带来了两个消极后果:①大城市过分膨胀,交通拥挤,住房质量低下等破坏生活环境的城市问题日趋严重;②地方城市因专门人才匱乏和技术力量薄弱而发展缓慢。为了缓和日益严重的城市问题,协调大城市与地方城市的发展速度,日本政府根据本国的国情,采取了一系列城市政策。  相似文献   

16.
“两化”推进具有客观需求。加速推进工业化、城市化是当前椒江区发展的主旋律,也是打造首善之区的必然要求。城市化必然带动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市,拉大城市框架、健全城市功能、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民生工程、提高城市品位等都需要投资活动才得以实现。同时,工业化面临的首要任务是经济转型升级、调整经济结构,大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推进传统优势产业的改造和提升,也需要扩大产业有效投资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7.
资讯点击     
王晶 《发展》2002,(12)
卫星城建设是中国城市化的重要途径中国著名经济学家董辅在首届中国卫星城发展模式论坛上说,大城市周围建设卫星城是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一种重要途径。随着城市人口的膨胀和工业高度发展,交通拥挤、污染严重已经成为许多城市的通病。而在远离尘嚣、环境幽静、有自然景观的郊区定居,便成为现代人的理想家居模式。居住郊区化,在大城市周围建设卫星城是发达国家也包括发展中国家在内城市场化进程中的必然趋势。董辅说,卫星城具有比较完善的交通、通信、能源和各项市政公用设施,与市区之间有方便的联系,具备良好的环境和企业发展条件。卫…  相似文献   

18.
《上海经济》2009,(11):18-19
随着人类物质文明的高速发展,当前世界上的诸多大城市都已步入汽车大众化时代,而城市模式却依然沿用着成型于70多年前汽车贵族化时代的布局,步行、自行车、公交车、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逐步加速,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影响牵扯到整个城市的空间发展,给城市经济发展和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于是探索合理解决制约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成为具有现实意义的课题,当下迫不及待的任务是要采取有效措施治理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本文提出的对策包括:合理规划城市道路建设,完善交通基础设施;改善城市交通结构,大力倡导绿色出行;发展智能交通管理模式,提高道路交通管理科学性;完善法律法规,强化市民遵纪守法意识等.  相似文献   

20.
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关键在于规划的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客运需求急剧增长.由于我国的城市交通设施建设的滞后,使城市交通环境与交通质量有了明显的下降,诸如城市中心区交通拥挤、出行速度和空气质量下降、停车场地缺乏等一系列严重问题,恶化了大城市的投资环境,限制了大城市的发展速度,也影响了大城市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为了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就必须建立一个庞大的、现代化的城市立体交通网.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则是这个立体交通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甚至决定了城市的发展规模.可以这么说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取决于城市的发展,同时它又能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哪里有城市轨道交通,哪里就能得到发展.这已为国内外的经验所证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