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党的十七大指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作为首要任务,通过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健全农村市场和农业服务体系,不断发展壮大县域经济。这为我们进一步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健康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2.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河北省的农业市场服务体系有了较大发展,但仍需进一步完善。主要政策建议包括:进一步发展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大力发展农产品物流,提高农业生产资料流通的组织化程度,加大信息化建设的力度,进一步完善农业技术服务体系,以及大力发挥地方政府的支持与协调作用。  相似文献   

3.
跳出"三农"思维定势,实现农业现代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勇 《经济经纬》2003,(6):101-103
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跳出“三农”思维定势,以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目标统揽全局,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着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继续推进农业区域布局调整,大力发展农业关联产业,积极推进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加强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切实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加快农业经营体制创新步伐,使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市场农业。  相似文献   

4.
我国农产品现代流通服务体系的构建及公共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分析了我国现行农产品流通服务体系的现状和特点,针对其存在的实际问题和理论研究不足,提出了我国农产品现代流通服务体系的构建框架,并从公共政策的视角提出了包括理顺农产品流通管理体制、完善基础设施、创新农产品流通服务模式、构建社会化的流通服务体系、健全法律法规等内容的完善我国农产品现代流通服务体系建设的公共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主要体现在思想新、方式新和机制新,为了更好地使其服务于三农,需要认真挖掘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内涵,从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农产品流通服务、农业信息服务和农村金融服务等框架体系把握其内容,并且坚持全局高度、民主尊重、完善服务体系的三大原则来发展我国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切实为农业生产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综合配套服务。  相似文献   

6.
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物流发展浅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钟杰 《经济师》2009,(3):174-175
深化流通改革,加快农村流通发展,是现阶段解决“三农”问题和建设新农村的重要课题。在新农村建设快速发展的形势下,长期制约农村流通的物流问题仍然十分严重,突出表现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低、流通方式落后、流通信息体系不健全、流通主体规模小、市场化度产业化程度低、基础设施严重不足、农村市场管理滞后等方面。顺利推进新农村建设,发展现代农村流通要加大农村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新型流通业态,加快培育现代流通主体,推行农产品标准化建设及农村市场流通服务体系建设。同时,发展农村物流应坚持从实际出发,不强求一律,打破农商分离,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为推进农村流通现代化提供金融、保险等配套服务。  相似文献   

7.
协调农村工业化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在于 :培植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加强农产品的市场体系建设 ,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 ;加快小城镇建设 ,推动非农产业区位的相对集中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增强乡镇企业和农业的互补性 ;加快农村土地制度、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及环境产权制度的创新活动  相似文献   

8.
应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原则,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农业科技等方面的投入,完善农村市场机制,为农村经济发展创造基础性条件。1.继续深化农村体制改革。逐步放开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市场,根据农产品的市场特点,建立和健全农产品批发市场制度和完善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农产品市场存在生产和消费两头分散的特点,通过批发市场形成价格,是避免价格大幅度波动的机制之一。2.大力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从长期看,要实现农业的稳产并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农田基本建设和农业机械化装备等必不可少。国家财政除了重点支持大江、大河治理,重要水库加固…  相似文献   

9.
美日两国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电子商务将为我国农业提供一种崭新的经营、管理和销售模式。但我国的农业电子商务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存在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农业信息化服务水平较低、农产品标准建设及农产品物流发展滞后、农民文化素质低、涉农网站品牌集中度低等问题。应根据我国国情,借鉴美、日等发达国家在农业电子商务方面的成功经验,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推进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江苏省房地产市场发展状况良好,但与深圳、广州等城市比还存在差距。建议:提高认识;扩大住房消费群体,放宽入市条件,降低市场流通成本,扩大住房信贷规模;建立和健全住房消费服务体系;健全法制,加强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11.
郭彩  魏润 《经济问题》1992,(9):29-31
健全和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使农业生产尽快摆脱小农经济的桎梏、促进专业化分工、解放生产力、进入社会化大生产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当前农村改革中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内容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立体型结构。它主  相似文献   

12.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创新农产品流通方式,加快全国农产品市场体系转型升级,着力加强设施建设和配套服务,健全交易制度;完善全国农产品流通骨干网络,加大重要农产品仓储物流设施建设力度;支持电商、物流、商贸等企业参与涉农电子商务平台建设等.本文针对我省农产品物流现状提出以城镇为基础建立农产品电商物流产业园,整合物流资源和实行产业化生产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向晖 《经济视角》2003,(3):24-26
在新的一年里,我省将怎样实现跨越式发展?这是各地、各部门都很关心的问题,通过参加省里有关会议,我们了解到以下几方面信息: 农业方面 今年农村经济工作思路是: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畜牧业,提高农业整体效益;大力发展龙头企业,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民增收创造良好环境;积极推进科技进步,逐步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认真贯彻落  相似文献   

14.
课题组 《经济与管理》2011,25(12):79-82
":十一五"以来,河北省农村信息化发展较快,农村信息网络体系基本形成,农业信息资源规划逐步实施,"三电一厅"信息服务模式正在推广,信息化已经渗透到河北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生产经营、医疗保障、文化生活等方面,但仍存在信息资源开发滞后于网络建设、服务主体单一、信息化人才缺乏等不足。因此,需进一步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建设高质量信息源,鼓励发展多元化多层次信息服务主体,完善河北省农村信息服务体系,提升农民利用信息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的基本思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洁 《经济论坛》2004,(2):105-106
世纪之交,我国开展了一场规模宏大的农业结构调整活动,各地结合本地实际,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发挥资源优势,围绕特色办农业,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增强农业的市场竞争力,是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全面建设  相似文献   

16.
穆月曲 《经济问题》1995,(11):14-17
试论新时期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问题穆月英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必要性已经是尽人皆知之事,特别是在当前向市场经济的转轨中,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对坚持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完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推动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本文针对当前农村流通市场体系建设中存在的体系不完善、规划滞后、监管不到位和缺少符合农民需求偏好的商品等突出问题,认为一要提高认识水平、强化监督检查,二要立足优势发展农产品批发、零售市场,三要着力构建农村日用消费品和农业生产资料流通渠道网络。  相似文献   

18.
农业信息化的发展在农村中的作用极其重要,目前,由于我国农村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还不成熟,信息基础设施落后,并且农民的素质和信息的意识较差,这也使得我国农业信息化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全面加强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推进农产品流通和农村社会服务信息化,是现今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9.
张凯 《经济前沿》2007,(4):8-12
发展现代农业必须全面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我国农业国际化经营问题。积极推进农业国际化经营需要解决好以下问题:加快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农产品;充分发挥“龙头单位”的带动力;开展多种方式的农业国际合作与交流;尽快扭转农业营销滞后局面;健全科教支撑体系;合理设计农业支持和保护体系;加快农业的信息化步伐;大力发展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加快流通体制改革;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20.
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是传播农业技术的重要载体,是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发展农村经济的根本保证.四川省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已初现端倪,对农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仍不适应农村新形势发展的需要.本文主要分析四川省县域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完善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