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鲁欣 《经济纵横》2010,(12):61-63
本期案例张先生在某公司做财务,公司对于加班流程有规定:提倡在标准工作时间内完成工作,不提倡加班,如因工作需要,的确要加班的,员工须向上级书面提交加班申请,经同意后方可加班。张先生每月提交财务报表的前几天,工作繁多而且时间紧迫,为了及时完成报表工作,张先生就在下班后加班,但他觉得每次加班都提交申请报告麻烦,而且加班的原因的确也是为  相似文献   

2.
案例1:A工厂存在很多加班,事后,工厂也支付加班费,但在计算时,工厂先按照每月30天折算出每日的工资,然后除以8得出小时工资,进而按照相关比例计算出加班费。后来,有员工提出,好像记得以前有规定,法定工作时间是20.92天,因此,工厂应该按20.92天折算工资。  相似文献   

3.
八、在合同中不可缺少保护性条款在劳务合同中,提供劳务的一方要比雇主的风险大得多。在履行合同的过程中,雇主有充分保护自己利益的手段,如劳务质量达不到要求或损害了他的利益,随时都可以解雇,或扣发工资,甚至单方面终止合同的执行。但提供劳务的一方,从准备阶段到履行合同的全过程,成百上千劳务人员的活动,在许多环节上都涉及到经济方面可能会受到的损失,而我们要避开这些风险,常常是处于被动地位。有一个合同,雇主根据其国内政策发生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鲁欣 《经济纵横》2011,(Z1):66-68
本期案例案例1:A工厂存在很多加班,事后,工厂也支付加班费,但在计算时,工厂先按照每月30天折算出每日的工资,然后除以8得出小时工资,进而按照相关比例计算出加班费。后来,有员工提出,好像记得以前有规定,法定工作时间是20.92天,因此,工厂应该按20.92天折算工资。  相似文献   

5.
向颖琰 《经济纵横》2008,(12):68-69
乔某是某日资公司的职员,与公司签订一年期的劳动合同,具体从事文员工作。合同里面规定乔某每天8小时制、每周40小时的法定标准工作时间。期间,乔某努力工作,任务未完成的,就在下班后自动加班完成。  相似文献   

6.
劳务储蓄是定位于老年人的一种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活动。劳务储蓄即居委会出面组织一些身体健康、有一定劳动能力的退休老人为需要照顾的老年人提供生活服务 ,居委会将这一服务提供者的劳务日期、劳务时间、劳务内容 ,以及接受劳务服务者的签章等一一记录在册 ,当提供者也需要服务的时候 ,由居委会负责组织他人为其提供相应的劳务服务。也有人把这种劳务储蓄方式叫做劳务银行。劳务储蓄实际上属于社会服务中的有偿服务方式 ,是新形势下一种新的助老形式。它的主要特点是 ,虽是有偿服务 ,但形式是以劳易劳 ;对劳动技能没有太高要求 ,有劳动能力…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市场竞争力的加剧,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劳动力雇佣关系建立、维持及解除过程中所需付出的成本,以及各环节因管理不当而带来的风险.正因如此,劳务派遣作为一种新型的用工形式,因其成本低、规避风险强而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青睐.特别是国有企业因受到人员编制和人工成本的限制,需要一种相对灵活的用工方式来满足其人力资源的需要,而又不突破相关制度的规定,劳务派遣应运而生.本文从劳务派遣的特点入手,结合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对企业实行劳务派遣用工形式的利弊进行分析,提出企业防范劳务派遣用工风险的可行性建议,以实现企业降低成本、规避风险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正> 一、劳务分包合同中对工程维修的规定及有关问题国际劳务分包合同中关于工程维修的规定一般由三个方面组成。1.维修时间。对工程维修时间的规定一般都和主包合同中规定的一样,即对于分包商承包的工程,主包商为工程业主承担多久的维修,也要求分包商同样地履行。按照国际惯例和工程技术规范,一般土木工程的维修时间均为一年(365天),从签发工程竣工证书之  相似文献   

9.
考核对外承包工程的经济效益有多种指标,本文仅以利润指标这个核心来试加分析。1979年我国对外开展承包工程以来,这项业务无论从广度还是深度上均获得了长足的进展。截至1987年底,各对外承包公司先后在世界各地的112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业务,共签订承包劳务合同5100多项,总金额约82亿美元,其中承包合同额69亿美元,劳务合同额13亿美元,承包和劳务的营业总额为45亿美元。我国对外承包公司不仅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站住了脚,而且业务有了新的发展,初步在国际上树立了信誉。现在,我们既可以搞工程劳务分包,又可以搞项目工程总包;  相似文献   

10.
在现实生活中,劳务合同与相关概念如劳动合同、雇佣合同等有着某些共同特征,使得他们之间极易混淆,难以区分。本文主要结合实际案例对有关劳务的合同进行了辨析,以厘清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张阳 《经济纵横》2010,(6):58-60
本期案例不到半年,富士康接连发生了十几起员工跳楼事件。据了解,富士康公司的普工工资收入由当地最低底薪900元加上每月不定的加班费组成,于是加班费就成了很多工人的寄托。每个月富士康工人都要和厂方签订一份协议,表明他们是自愿加班的。于是在富士康,国家法律规定每月上限36小时的加班就不再是一个问题。签署后,员工的工作情况基本为:"13+1",即干两星期休息一天,在富士康,深夜加班到12点甚至凌晨2点的情况比比皆是。  相似文献   

12.
王毓南 《经济师》2008,(12):98-99
劳务派遣解决我国的就业难题,开创了一条新的思路,同时也为发展和谐社会起到促进作用。然而,劳务派遣在现实生活中确实有一些负面影响,文章通过劳务派遣的问题等进行一些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探讨,并在此基础上,对劳务派遣在法律上作一些对策研究,规范其合理发展。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建筑市场出现了一种新型的劳务分包形式:“劳务大包”或者劳务扩大来承接建筑工程,施工单位由原来的建筑公司演变成“劳务公司”,在施工现场,劳务公司成为全方位的管理者,而且这种趋势越来越强大,在建筑市场大有取代建筑公司的势头,这种情况,很令我们担。我们不否认,目前,劳务公司在建筑市场中起着很大的作用,但这仅限于劳务用工和劳务管理,与建筑公司相比从企业管理体系资源储备,技术和施工能力,机械装备能力,企业信誉和社会认知度上。劳务公司还处于发展阶段,从建筑市场规范要求看,“劳务大包”承揽建筑工程,或变相承揽建筑工程都存在管理的缺陷和不足,甚至在企业资质上已经超越了本企业的经营范围,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劳务分包的优劣。  相似文献   

14.
陈海霞 《经济问题》2006,(12):10-11
基于《公司法》不允许劳务出资的现状和理论界对劳务出资的争议,从三个方面对劳务出资的必要性进行了全面分析,论述了劳务出资是推行职工持股计划的需要,是弥补股票期权缺陷的需要,也是优化公司治理结构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1985年我国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又取得了新的进展,全年对外签订承包和劳务合同794项,合同金额11.9亿美元,营业(执行合同)额8.99亿美元;七年来,对外总共签订合同51亿美元,营业额24.9亿美元。1985年末在国外执行合同的人员达5.9万人。1985年我国有五家对外承包工程公司对外签订合同额在5000万美元以上,它们是中建总公司、土木工程公司、港湾公司。  相似文献   

16.
劳务派遣滥用成为我国《劳动合同法》实施过程中最大的问题,严重损害了劳动者权益。目前劳务派遣滥用一词使用频繁,但国内外还没有界定此概念。对劳务派遣滥用概念的界定,应该是劳务派遣滥用规制研究的前提工作。劳务派遣滥用是相对于劳务派遣用工形式的正当使用而言的,它是指用工单位或者劳务派遣机构在劳务派遣用工过程中违背劳务派遣基本性质或者以规避法律规定为目的侵害被派遣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行为。  相似文献   

17.
《经济纵横》2008,(8):64-65
李某在一家私营服装企业从事缝纫工作,公司对缝纫岗位实行的是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和计件工资制度,规定职工轮班作业,每做好一件服装发给工资20元。李某一般每月工资为1200元左右,效率高时可以得到1600元左右。08年3月,公司由于需要赶制一批时装,在李某已经达到规定工作时间的情况下,经与工会和职工本人协商,安排李某等人在休息日加班。之后,公司以李某每月工资1200元为基数,折算出其平均小时工资标准,并据此向其发放加班工资。李某觉得公司的做法不合理,因为在加班期间,她急公司之所急,工作十分努力,工作效率与平时最高相仿,因此,她认为公司应该以每月1600元为基数计算加班工资,或者至少以平均月工资1400元为基数。为此,李某向有关机构咨询,希望了解公司的做法是否合理,应该如何确定她的加班工资计算基数。  相似文献   

18.
劳务经济与区域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和劳动力市场的变化,由乡村到城市、由欠发达地区到发达地区的劳务输出已进入了新阶段——品牌劳务经济阶段。作为输出地的政府适时输出“品牌”劳务,并扎实营造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回归创业的环境.不仅是区域发展中要解决的问题,也是区域发展中的历史性机遇。  相似文献   

19.
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服务业得到迅猛发展,个人兼职取得的劳务报酬越来越多,单位需要代扣代缴劳务报酬所得的个人所得税问题也越来越多,但有些财务人员对此问题不清楚。本人尝试用理论加举例说明的方法对劳务报酬所得如何缴纳个人所得税进行详细解读,希望对有关人员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20.
劳务派遣制度的立法缺陷及其修正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劳务派遣是今年实施的《劳动合同法》中用“特别规定”的专章进行规制的内容,其立法内容之新和理论与实务研究之稚嫩共鉴。我们对各国劳务派遣制度的立法概况及演进进行了分析,从用人单位法律责任规制的不到住、程序设计的缺失对保障权利实现的阻隔等方面剖解了我国劳务派遣制度立法技术上的缺陷,并提出了立法修正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