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浅析硬币大量回笼的原因左秀辉俞静近年来,在江苏、浙江等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硬分币开始出现了回笼,且回笼数量逐年增大,个别基层人民银行发行库涨库情况较为严重。带着这一问题,笔者最近对江苏、浙江两省及其部分二级分行辖区的硬分币的投放情况及回笼原因进行了调...  相似文献   

2.
残损硬币兑换工作直接关系到社会公众的切身利益。残缺污损人民币兑换程序应先对残损硬币进行真伪鉴定,但由于少数民族地区硬币化速度缓慢、欠缺硬币清分机具等因素影响,金融机构残损硬币鉴定都是薄弱点,不利于残损硬币的兑换,影响到了人民银行的声誉。本文对残损硬币的真伪鉴定及兑换工作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吴焱  吕健 《金融博览》2012,(8):13-13
近年来,在人民银行的大力推动下,硬币在我国内地经济发达地区逐渐成为小面额货币的主力军,但从目前边远农牧区小面额硬币发行、流通的实际情况看,普遍存在发行难、  相似文献   

4.
<正>由于流通中元(包括元)以下面值人民币循环频次高,流转速率快,造成纸币的损伤度和消耗量都很大,因此,硬币取代纸币逐渐成为市场日杂小散商品、超市、公交等领域货币支付和找零的主角,硬币投放回笼量加大的态势已经形成,如何保持流通中硬币的质量,促进硬币良性循环,也就成为人民银行钞票处理部门必须深入研究和重点解决的问题。一、硬币的发行流转现状第一,历史原因导致吉林省硬币发行库存量偏大。2010年以来,按照总行的货币投放原则,硬币投放执行分区、分省投放的制度,吉林省暂被列为非壹圆硬币投放区。但是,由于相邻省如辽宁省发行调拨、投放硬壹圆数量较大,导致吉林省硬壹圆流通量及回笼量相  相似文献   

5.
调查发现,硬币发行量过错远超过居民偏好和实际使用量,导致人民银行发行库和各金融机构业务库硬币库存量大;多版别硬币同时流通的局面仍然在继续,不便于群众使用和新版硬币的发行,办理兑换,分版,清分,包装上缴的工作没完没了,应从新的角度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安旭红 《山西金融》2003,(12):102-102
硬币以其质硬耐磨,发行耗损小,流通时间长,整洁度较高,制作成本低等优点将成为今后货币发展的趋势,也是我国与国际接轨的需要。目前,我国已发行且在市场上流通的硬币主要有一元、五角、一角。硬币的流通,大大地减少现金出入库工作量和损伤人民币的销毁量,不仅有利于降低印制成本,也有利于流通中货币的整洁度。但目前硬币流通中也存在不少问题,因此,  相似文献   

7.
祝玲  陶莹 《时代金融》2013,(21):123-125
湖北省历经20年辅币硬币化的发展,硬辅币流通已具有一定规模,但是流通渠道不畅通问题仍然存在,因此在新的形势下,本文通过对湖北省近年来投放回笼特点,进一步了解各经济主体对辅币硬币化的态度,分析硬辅币的流通环境问题,并提出有效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小额纸币投放难,硬币投放更难.自1948年12月1日起国家先后发行了共五套人民币,除第一套人民币没有发行硬币外,其它所发行的四套人民币中都有硬币,在所发行的硬币中,也只有1957年12月1日发行的第二套人民币中的硬5分、硬2分、硬1分发行最为广泛,使用最为普及,一直流通至今,是新中国硬币发行史上最好的时期.然而发行的三、四、五套人民币中的小面额流通硬币,却始终都不甚理想,市场份额严重不足,虽然央行在各发行时期做了大量工作,但小面额硬币化进程仍然还是受阻,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正>硬币作为人民币纸币的辅助货币,对丰富我国货币体系、调整市场券别结构、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从近几年牡丹江市硬币投放回笼的情况来看,硬5角、硬1角的投放量日益增加。特别是随着发行基金调拨力度的逐渐加大,这两种硬币的库存基本能够满足市场需求。但是"只出不进"仍是目前硬币流通不畅的主要问题。为全面了解流通中硬币的现状,疏通硬币的流通渠道,本文对牡丹江市硬币投放  相似文献   

10.
小面额人民币是我国货币流通中使用最频繁货币品种。我国为有效降低小面额货币铸造成本和流通成本,提高货币流通效率,从1999年开始,人民银行加快了我国小面额货币硬币化改革进程,大力推广使用硬币。目前,角、分面额人民币全部实现  相似文献   

11.
“硬币流动性陷阱”分析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钧 《金融纵横》2011,(11):71-72
小面额货币硬币化是我国货币发行工作的一项长期战略,其目的是为了增加农村偏远地区小面额货币流动次数,提高小面额货币票面质量,这项工作自2006年在部分地区试点以来,各级人民银行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成本,来调拨硬币以满足当地的需求,6年来尽管投放了大量的硬币,但硬币只投不回,各地需求旺盛,形成了“硬币流动性陷阱”。  相似文献   

12.
实现小面额货币硬币化是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市场日益活跃,满足社会生产和人们生活不断丰富的需要。本文从分析当前硬币流通与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关的影响因素入手,提出进一步加大硬币投放与纸币回笼工作以及人民币反假的宣传力度、加强硬币使用设施建设、积极推广使用硬币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3.
硬币作为人民币重要组成币种,对完善货币体系和结构,提高小面值货币流通频次和寿命、节约制币和发行成本,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其自身局限和环境制约,使其在欠发达地区的滞留问题变得日益突出。2007年延边州人民银行投放硬币1485万元,硬币回笼5万元,这说明占硬币投放的99.7%硬币滞留在市场。就此,延边州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处进行了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14.
加强硬币的推广使用是构建节约型社会的一项重要举措,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硬币流通难这一现象主要由硬币本身特性决定,同时也受到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加强硬币的推广使用应从多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5.
武汉市硬币流通状况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调查分析武汉地区硬币流通状况的基础上,研究硬币在市场流通中的规律,为解决武汉地区硬币发行、流通、回笼等诸项问题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6.
谢玉忠 《甘肃金融》2010,(11):67-67
小面额硬币具有使用寿命长、后续成本低、流通次数多、耐磨损等优点,对提高流通中人民币的整洁度,维护人民币信誉发挥着重要作用,是人民银行大力推行的一项货币发行政策,但由于自身局限、相关配套机制、社会环境等原因,在县域地区小额纸币仍然是充当辅币市场的主力军,小额硬币滞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分析十二年来上海地区的硬币流通状况以求管中窥豹,研究硬币在市场流通中的规律,为解决尔后全国的硬币印制、发行、回笼和销毁等诸项问题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8.
由于硬币具有不易破损可多次周转使用的特点,因此增加硬币的投放既可保证流通中辅币整洁度,又可降低人民币发行成本。近年来,人民银行不断加大硬币投放力度,每年投放的硬币量与前些年相比翻了几番。尽管如此,从人民币流通市场上看,仍存在一元以下币种短缺的问题。带着这一问题,我们对硬币流通状况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9.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票币是活动的音符”,在日常生活中硬币应履行自己的职责。硬币具有流通时间长、不易损坏等优点,因而硬币的推广使用解决了纸币流通时间短、寿命低、损伤严重等问题,为提高人民币整洁度提供了有力保证。目前,各种券别硬币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购物找零的“主角”。但据调查了解及从银行现金投放回笼情况看,一方面硬币投放多,回笼少,供不应求;另一方面,硬币有时投放难,在一些地区流通不畅,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硬币很不“硬气”。硬币不“硬”的原因如下:(一)硬币携带和保管均不方便,占空间,易丢失。据调查及有关部门反映,…  相似文献   

20.
我国的法定货币是人民币,人民币按照材料的自然属性划分,有金属币(亦称硬币)、纸币(亦称钞票)。单张崭新的钞票或单枚崭新的硬币从银行投放出去以后,一般要经历从新到旧,从旧至残,直至到不宜继续流通,收回银行做销毁处理的过程。研究钞票和硬币磨损规律,分析钞票和硬币磨损的主要原因,对人民银行主动调节人民币流通市场券别结构,提高流通人民币整洁度,发挥人民币流通的管理职能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