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文使用沪深300指数价格和沪深300股指期货价格129个日数据,采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VAR模型和脉冲响应的方法,考察了沪深300股指期货和现货市场之间的价格发现引导关系。研究表明沪深300股指期货和现货价格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沪深300现货价格领先于沪深300股指期货价格;沪深300股指期货具有长期价格发现功能,但是这种作用不是太明显。  相似文献   

2.
杨名 《商》2012,(21):61-62
本文基于协整理论和VAR模型,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分析等方法,研究高频交易模式下股指期货和现货的相互关系。研究发现沪深300股指期货和现货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同时沪深300股指期货和沪深300指数之间存在双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但就日内交易而言,二者的相互关系主要体现在股指期货对现货的价格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商》2015,(19)
本文通过计量经济的方法对沪深300股指期货和现货之间联动关系和引导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发现股指期货与现货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无论从长期还是短期来看,股指期货市场对现货市场的作用均较大;期现市场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波动溢出效应,且沪深300期货指数对现货指数的波动溢出效应略强,期货对现货下跌具有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我国股指期货已于2010年4月16日正式挂牌交易,股指期货是否具有价格发现功能为投资者所关注。利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与Granger因果关系探讨沪深300股指期货与现货市场之间的关联性,研究结果表明:股指期货和股票指数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期货市场?的信息传递速度快于现货市场;在交割月前,股指期货和现货相互引导,进入期货合约交割月后,只存在期货引导现货。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国内沪深300股指期货和现货数据的实证研究,得出结论:股指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具有高度的一致性,沪深300股指期货和股票指数的价格之间存在协整关系,期货价格对于现货价格的引导力度大于现货价格对于期货价格的引导力度,长期内期货价格的引导力度会呈一个缓慢的下降趋势,而短期内二者之间相互影响,影响力都不明显。沪深300指数对应的股票指数的波动对于沪深300股指期货市场的冲击影响较弱,而期货市场的波动对于现货市场的影响就相对剧烈一些。  相似文献   

6.
刘慧杰  屈玲玉 《商》2012,(7):133-133
股指期货与现货的关系一直是一个研究热点。但是这些研究主要基于国外股指期货或沪深300股指期货仿真交易,而对正式推出后的沪深300股指期货的研究很匮乏。文章利用无套利区间分析了沪深300股指期货与现货之间的价格关系。结论显示,沪深300股指期货与现货之间有着很强的相关性,但是否存在相互决定关系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程展兴 《财贸研究》2013,(3):117-123
引入"方差互换"跳跃检验方法,详细考察沪深300股指期货各品种价格的跳跃行为,并以滚动替代统计方法识别跳跃发生时刻和跳跃高度,通过比较沪深300指数现货市场的变化和跳跃行为,揭示各种期货品种之间、现货和期货之间存在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沪深300股指期货的4个品种中,离交割时间越远的品种,其波动率越大,但价格发现能力却越弱;在每个交易日内,股指期货跳跃时点有着明显的区间性,跳跃时点前后的交易量存在着一定的规律性;相比于现货,沪深300股指期货有着更好的价格发现功能。  相似文献   

8.
引入"方差互换"跳跃检验方法,详细考察沪深300股指期货各品种价格的跳跃行为,并以滚动替代统计方法识别跳跃发生时刻和跳跃高度,通过比较沪深300指数现货市场的变化和跳跃行为,揭示各种期货品种之间、现货和期货之间存在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沪深300股指期货的4个品种中,离交割时间越远的品种,其波动率越大,但价格发现能力却越弱;在每个交易日内,股指期货跳跃时点有着明显的区间性,跳跃时点前后的交易量存在着一定的规律性;相比于现货,沪深300股指期货有着更好的价格发现功能。  相似文献   

9.
本文运用2010年4月-2011年10月有关股指期货的价格数据,利用VAR模型和基于t分布的双变量GARCH模型,研究了沪深300指数期货与恒生指数期货和SP500指数期货市场间的信息传递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沪深300指数期货与恒生指数期货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而与SP500指数期货间不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恒生指数期货和SP500指数期货可以引导沪深300指数期货,反之则没有Granger引导关系;沪深300指数期货对来自SP500指数期货冲击的响应最为迅速,对来自恒生指数期货冲击的响应幅度最大,而这两个股指期货市场对沪深300指数期货冲击的响应较小;恒生指数期货和SP500指数期货对沪深300指数期货市场均有显著的波动溢出效应,反之则没有。这些研究结果表明,目前我国股指期货市场对国际期货市场的影响较小,运行效率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0.
李政  卜林  郝毅 《财贸经济》2016,(7):79-93
本文首次采用沪深300、上证50和中证500三个品种股指期货与现货的5分钟高频数据,在静态和动态递归协整分析框架下,通过长期弱外生检验、广义方差分解、永久短暂模型以及信息份额模型,从统计和经济显著性两个方面,对我国股指期货与现货的价格发现功能进行全面考察,把握了其时变特征.实证结果表明,三个品种的股指期货与现货具有比较稳定的长期均衡关系.对于沪深300和中证500股指期货与现货,期货价格为弱外生变量的频率都在90%以上,期货引导现货;在剩余不到10%的递归子样本下,期现价格相互引导;而且在所有的递归样本中,期货的价格发现贡献度都高于现货.对于上证50股指期货与现货,期货引导现货的频率达到70%以上,两者相互引导的频率在10%左右,此时,期货的价格发现贡献度高于现货;但在本次股灾期间,同时也出现了现货引导期货、现货价格发现贡献度反超期货的特殊情形.总体而言,我国的股指期货市场正在逐步走向成熟,具备了良好的价格发现功能.  相似文献   

11.
推出股指期货对现货市场的积极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推出股指期贷成为近期的热点。关于股指期贷应该何时推出,股指期货推出后是否对现货市场产生很大的影响,以及股指期贷与现贷市场的变化有什么互动关系等等,都成为颇受争议的问题。该文主要从指数期赁与股票现货市场的关系、推出股指期贯的积极影响方面来进行探讨和研究,得出的结论是:股指期贷的推出从长期来看对股市现货影响是积极的。  相似文献   

12.
傅传锐 《财贸研究》2013,(3):108-116
运用集合经验模式分解方法(EEMD)对沪深300股指期货与现货价格进行频带分解,并在重构不同周期长度的波动分量的基础上,应用向量自回归、Granger因果检验分析指数期货与现货在对应短周期、中周期波动分量与长期趋势分量间的引导关系,结果表明:指数期货与现货间的价格发现关系具有随着波动成分周期长度不同而变化的结构化特征;在短周期波动分量上,指数期货对现货存在较为有限的价格发现能力;而在中周期波动分量与长期趋势分量上,现货在价格发现中居主要地位。  相似文献   

13.
运用集合经验模式分解方法(EEMD)对沪深300股指期货与现货价格进行频带分解,并在重构不同周期长度的波动分量的基础上,应用向量自回归、Granger因果检验分析指数期货与现货在对应短周期、中周期波动分量与长期趋势分量间的引导关系,结果表明:指数期货与现货间的价格发现关系具有随着波动成分周期长度不同而变化的结构化特征;在短周期波动分量上,指数期货对现货存在较为有限的价格发现能力;而在中周期波动分量与长期趋势分量上,现货在价格发现中居主要地位。  相似文献   

14.
李江  林小春 《中国市场》2010,(48):20-23
本文运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公共因子模型及带有误差修正的双变量EC-GARCH模型,对沪深300股指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之间的价格发现及波动溢出效应进行了多层次的实证研究。主要结论为:股指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之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和Granger因果关系,但是股指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能力弱,现货市场的价格发现能力几乎是股指期货的四倍;现货市场对期货市场存在波动溢出效应,而期货市场对现货市场不存在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15.
股指期货期现套利策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期货市场飞速发展的今天,我国也即将推出沪深300指数期货。沪深300指数期货推出初期将是机构套利者的天堂,可以赚取高额利润。研究股指期货期现套利投资策略,重点是建立了股指期货期现套利模型和选取出了适合我国沪深300指数期货的股票现货投资组合。  相似文献   

16.
采用OLS、ECM、GARCH模型分别对沪深300股指期货和标准普尔500股指期货的最优套期保值比率及其套期保值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无论是沪深300还是标准普尔500股指期货,如果不考虑期货与现货之间的协整关系,得出的最优套期保值比率均偏小,致使套期保值效果不能达到最佳;基于套期保值效果稳定性方面考虑,最优套期保值模型均是GARCH模型;不管是在样本内还是样本外沪深300股指期货的套期保值效果均比标准普尔500股指期货的套期保值效果差。我国政府应该采取相应措施,引导股指期货市场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偏t分布的GARCH-时变Copula-CoVaR模型测度了内地和香港两地股票现货和期货四个市场两两间的风险溢出大小,以此来分析两地股指期货和现货市场在极端风险情况下的联动关系.结果表明,所考察的市场中任意两个市场间均存在双向的风险溢出效应,且沪深300股指期货和恒指期货间的风险溢出要明显强于沪深300指数和恒生指数间的溢出.另外,内地金融市场(股票现货和期货市场)对香港地区金融市场(股票现货和期货市场)的风险溢出要弱于反方向的溢出.值得注意的是,在所考察的市场中,恒指期货对沪深300指数的风险溢出程度最高,也就是说,沪深300指数受恒指期货的风险冲击最大,一旦恒指期货发生风险事件,沪深300指数发生风险的概率会大幅上升.长期来看,沪深300股指期货对沪深300指数的溢出明显强于反方向的溢出,但在2015年9月实施对期指的最严限令后,情况发生了反转.本文的研究结论对监管机构、交易所和投资者防范市场风险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雷慧华 《现代商业》2011,(15):52-54
2010年4月上市交易的股指期货合约一直备受投资者关注。国内市场上也为保证其价格合理而推出融资融券等业务。根据无套利定价原理,股指期货与融资融券及沪深300指数现货之间存在一定价格关系。然而,其价格走势在中国是否合理,价格中是否存在大量套利机会呢?本文通过对股指期货首次交易及最近交易合约的套利机会实证分析,研究中国股指期货市场发展特点与其中存在的投资机会。  相似文献   

19.
作为期货市场的一大重要的功能和套期保值实现的条件,价格发现功能对于期货市场非常重要。价格发现功能的实现使得其发挥了股票市场乃至国民经济"晴雨表"的作用。本文主要通过对沪深300股指期货和指数现货的日价格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和Granger因果检验,来研究两者之间的发现引导关系,从而揭示中国的股票指数期货市场价格的发现过程。  相似文献   

20.
沪深300股指期货的引入对完善我国金融体系发挥着重要作用。沪深300股指期货与股票现货市场相关率达到97%以上,总市值覆盖率达70%以上,使其具有较好的抗操作性。沪深300股指期货推出对我国股票现货市场、基金市场的发展都起着良好的促进作用。通过对沪深300股指期货于股票现货市场之间的关联性进行实证分析有利于探究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防范风险传导、充分利用两者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