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外资银行在华展业限制的放宽,现有外债管理政策的适应性调整势在必行.本文拟通过对"二线"和"一线"两个外债管理方案及其实现条件、管理效果的分析,提出对外资银行外债管理实行"一线"管理的中期政策调整方案,其对外负债实行总量控制,对内放款按照国内外汇贷款管理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2.
随着外债统计口径的调整及我国逐步对外国开放国内金融市场,我国现行外债管理方式的改进势在必行。本文从外资银行外债项下资金运营情况入手,针对现行外资银行外债管理政策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调整外债管理政策,将监测的重点从外资银行外汇资金使用的管理转向外资银行自身外债流出入的管理,以实现统计与管理政策的协调。  相似文献   

3.
今年5月《境内外资银行外债管理办法》(国家发改委.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第9号令)和《关于改进外商投资企业资本项目结汇审核与外债登记管理工作的通知》(汇发[2004]42号)相继发布。对外债管理政策做了重大调整,最主要的是外资银行及外商投资企业外债要受规模控制,对外资银行对外负债及企业融瓷结构势必产生影响.一些企业对此亦有反映。本拦目以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集集团”)为例.比较分析政策调整后的融资状况及影响。  相似文献   

4.
短期外债出新政,金融机构短债规模总体“渐进缩量”一半左右,手笔颇大。但细细研读,总还是“东边日头西边雨”。一般而言,客观环境的变化是政策调整的主要因素,那么此次短期外债调整,彰显出目前我国怎样的外债管理脉搏?又对广大中、外资银行产生哪些中短期影响?  相似文献   

5.
一贯强调服务与管理并重的国家外汇管理局在对待外资银行外债管理政策调整问题上秉承其一贯作风,继7月2日和5日,外汇局先后在京津两地邀请当地外资银行进行座谈之后,8月27日上午,在北京华融宾馆二层的会议室.外汇局资本项目管理司再次邀请各地外资银行代表汇聚一堂,听取外资银行对《境内外资银行外债管理办法》出台后政策调整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外债管理政策调整对外资银行产生了巨大影响,而这种影响将持续相当长时间,因此政策调整的进展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7.
新颁布的《境内外资银行外债管理办法》对外资银行外债范围和额度管理作了重新界定,对外资银行未来经营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文章首先就该办法对外资银行经营发展影响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也对新外债制度下外资银行如何转变经营管理模式以适应新政策环境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中国外汇管理》2005,(4):30-31
2004年外债指标管理虽然经历了一段颇为不易的政策解释过程,但监管机构的决心和目前市场环境下指标管理的必要性.使得外资银行对该政策经历了由不理解到理解,从不支持到主动配合的过程。2005年短债指标的核定方案切实考虑了外资行的合理需要.在一系列充满诚意的沟通之后.《通知》既有助于加强和改进境内外资银行短期外债管理.又满足了外资银行正常业务发展需并有效控制短期外债规模。  相似文献   

9.
尹刚 《西南金融》2004,(11):28-29
我国于2004年6月26日正式实施《境内外资银行外债管理办法》,按照国民待遇原则改革了境内外资银行外债管理方式。本对此项改革的成效进行了初步探索,并从外债指标审核、具体管理政策及监测统计手段等方面,就如何进一步完善境内外资银行外债管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天津市外资银行离岸业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境内外资银行外债管理方式的改革对外资银行离岸业务管理模式的影响,深入分析了当前外资银行离岸业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2008年7月2日,国家外汇管理局下发《关于实行企业货物贸易项下外债登记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汇发[2008]30号,以下简称“30号文”),决定对企业货物贸易项下的外债实行登记管理制度。实行企业货物贸易项下外债登记管理,是完善我国外债统计监测,规范外债业务办理的一项重要制度,也是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要求,  相似文献   

12.
周裕伟 《中国外资》2009,(24):141-141
为防止不合理的资金以外债形式流人,现行外债管理政策对外资企业债务性资金流入设置了两道“门槛”:第一道“门槛”是在外债登记环节要求企业借债金额不超过“投注差”;第二道门槛”是在外债结汇环节实行“支付结汇”制度。从政策设计的角度看,考虑得较为周全。但在实际执行中,目前这两项管理制度都存在一定缺陷,相关政策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3.
《中国外汇管理》2005,(4):65-66
国家外汇管理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局,外汇管理部、深圳、大连、青岛、厦门、宁波市分局:根据《境内外资银行外债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现就2005年度境内外资银行(以下简称“外资银行”)短期外债指标核定工作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4.
5月27日,国家发改委、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联合颁布了《境内外资银行外债管理办法》。这是国家因应新时期形势变化、加强外债管理的一个重大举措,是国家对中、外资银行从差别化管理走向同一标准管理的一个步骤,也是我国银行入世承诺的一项具体行动,将为境内中、外资银行搭建起一个公平竞争,共同繁荣的政策平台。  相似文献   

15.
政策的选择必须注重经济的理念。从这一理念出发,在外债管理的政策选择上,举借与使用两方面管理中,应侧重对使用环节的管理。因为,首先,面对复杂多变的外汇管理形势,规范性文件势必会多而杂,过多的规范性文件势必衰减政策的影响力和执行效果,造成不经济问题。其次,由于跨境资本以外债或隐性外债流入的形式日益多样化,把限制借用外债的管理称为“堵”,此类管理涉及面广而杂,需及时出台或不断调整规范性文件。  相似文献   

16.
亚洲金融危机期间,我国承诺保持人民币不贬值。为保持汇率稳定,我国对外债管理实行了某些临时性的管制措施。2001年以来国际金融市场利率大幅走低,继续保持外债管制将显著地增加企业的经营成本和债务负担。为此国家外汇管理局适时调整外汇管理政策,鼓励企业进行债务置换,防范外债风险,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境内外资银行短期外债管理,满足外资银行正常业务发展需要并有效控制短期外债规模。近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了《关于2005年境内外资银行短期外债指标核定工作的通知》。  相似文献   

18.
《境内外资银行外债管理办法》自2004年6月26日实施后,在渝外资银行以贸易融资为突破口,中资银行加大外汇贷款营销力度,业务发展明显加快,政策效果逐步显现。  相似文献   

19.
江娟  程军  张旭  操佳佳 《中国外汇》2007,(10):36-37
近期,结合全国开展的银行短期外债政策执行情况专项检查,我们对北京地区30家银行的短期外债构成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中、外资银行短期外债构成特点鲜明,短债指标使用情况和外债  相似文献   

20.
目前对外担保管理依据的是1996年颁布的《境内机构对外担保管理办法》和随即出台的《境内机构对外担保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但近年来,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巨大变化及我国外汇管理政策的多次调整,特别是外资银行外债管理方式改革后,目前的对外担保管理方式已不能完全适应管理的需要,亟待完善和修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