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2 毫秒
1.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配置有两个特征,第一是股权集中,第二是大股东虚位。股权集中形成了一股独大的格局,股权虚位又形成了强管理层、弱董事会格局,我国上市公司更容易出现问题。我国公司治理既要解决一股独大问题,还要解决大股东虚位的问题。监事会制度的初衷是扶助董事会制衡管理层,由于监事制度安排不合理,致使我国公司治理出现了"缺环"。为此,完善监事会制度是公司治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一、"一股独大"的是与非 来自政府和学术界的很多人都认为中国上市公司国有股"一股独大"已经给中国上市公司脆弱的治理结构带来种种弊端和负面影响,成为公司治理结构改革所要面对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3.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配置有两个特征,第一是股权集中,第二是大股东虚位。股权集中形成了一股独大的格局,股权虚位又形成了强管理层、弱董事会格局,我国上市公司更容易出现问题。我国公司治理既要解决一股独大问题,还要解决大股东虚位的问题。监事会制度的初衷是扶助董事会制衡管理层,由于监事制度安排不合理,致使我国公司治理出现了“缺环”。为此,完善监事会制度是公司治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融资结构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李保红 《企业经济》2004,(8):189-190
融资结构对公司治理结构具有决定作用。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存在问题的直接和重要原因是:股权结构中国有股“一股独大”,且不能上市流通、“所有者缺位”;债权结构中债券融资不足、银行借款比例过大,且银行对国有企业“软约束”。为了提高我国上市公司治理效率,必须重建我国公司融资结构与治理结构关系。  相似文献   

5.
由家族上市公司的“一股独大”看民营企业的股权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股独大”向来被我国理论界视为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大敌,有关方面为解决国有股“一股独大”的问题而绞尽脑汁。近日随着民营企业上市步伐的加快,另一股“一股独大”的苗头———家族性高持股比例在资本市场上日益凸显,并引起了有关方面对民营企业股权结构的关注。  相似文献   

6.
<正>当前,我国的公司制企业改革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这是有目共睹的。但在公司治理方面却更多地体现了内部人模式,其股权结构呈现一股独大的现象,大股东中国有股和国有法人股占据多数。这种国有股一股独大的状况,已困扰  相似文献   

7.
公司外部治理是指来自公司外部的监督,即来自"公司控制权交易市场"的监督,其目的是为了防止企业管理者在执行公司职务时滥用其权力。本文在总结现有的实证研究后发现,公司外部治理可以让目标公司的股东从中获益,但这种方式对公司的治理效果却受制于不同国家的股权分散状况。我国目前股权分置改革已完成,但对其激活公司外部治理机制的效果还不能抱过高的期望,因为"一股独大"的格局不一定能因此而被打破。逐步、有序的投资渠道多样化,或许能为打破"一股独大"现象提供相对可行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8.
现代公司治理理论认为,公司治理的目标是实现科学决策、高效经营和有效控制.我国上市公司在公司治理方面普遍存在着国有股一股独大、所有者缺位、内部人控制问题严重等情况.文章在公司治理视角下,基于我国上市公司在公司治理方面的具体情况,讨论了内部审计机制的构建问题.  相似文献   

9.
控股股东行为与公司治理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在这里,我讨论一个有关公司治理的具体问题: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有效性的关系,或者说,一股独大和内部人控制情况下公司的治理问题.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公司治理、会计、审计等不同层面分析我国财务信息失真的深层次根源,并提出相应对策。强化公司治理;完善会计准则;发挥对会计造假的行政处罚、刑事处罚和民事赔偿制度的联动效应;提高诚信水平和建设社会信用体系。 一、我国上市公司存在的管理问题 1.问题 国内上市公司目前存在突出的问题为:①“一股独大”。由于国有股股权  相似文献   

11.
浅析股权结构优化与公司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权结构优化是改善公司治理结构的前提条件。中国上市公司国有股和民营股“一股独大”已经给中国上市公司脆弱的治理结构带来种种弊端和负面影响,成为公司治理结构改革所要面对的核心问题。本文就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角色未充分发挥作用影响公司治理效率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银广夏事件、蓝田股份事件出来以后,社会上对规范上市公司治理问题重视起来了,包括内部人控制问题、过度的关联交易问题、做假账的问题等。许多人认为根子是国有股一股独大,导致大股东行为损害中小股东利益。其实也不尽然,主要还是公司治理结构不够完善的问题。当然,国有股一股独大的问题也要解决,但现在的问题关键是缺乏战略投资者,国有股的退出机制和退出通道尚不健全。  相似文献   

13.
董事会在公司治理机制中发挥关键作用。伴随着公司治理的发展,董事会职能经历了由经营管理到监督,再从监督到监督和决策并重的变迁过程。股权分置改革后,我国公司治理呈现以下特征:国有股"一股独大"状况得到改善;公司控制权市场逐步形成;中小股东的利益逐渐得到保护;公司治理目标由股东价值最大化转变为企业价值最大化。公司治理的变化促使董事会职能发生相应的调整,董事会职能应从权利格局、组织结构、董事素质与激励约束机制、董事会与经理的职责方面实现重塑。  相似文献   

14.
国内学术界在公司治理的研究中存在着诸如代理成本、一股独大、内部人控制及公司治理内容等方面的认识误区。澄清这些误区,有利于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公司治理问题扫除障碍。  相似文献   

15.
文章在参考国内外对股权结构与绩效关系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先通过在西方的市场环境中考察一股独大现象,认为市场选择下的一股独大的股权结构不会对公司绩效产生不利的影响,再将此结论引入到我国市场环境结合国有股问题进行了理论和实证研究,证实了上述结论对我国的非国有上市公司也成立,而国有股一股独大的股权结构却对我国上市公司的绩效产生了显著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6.
我国国有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问题与建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罗建华 《企业经济》2005,(4):190-192
我国国有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着:“一股独大”、内部人控制严重、组织机构不健全、缺乏有效外部治理、资本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主要原因在于国有股“所有者缺位”、激励机制不够完善、市场不够健全、公司治理结构目标选择不当等,可从明晰产权与优化股权结构、选择适合国情的公司治理结构模式、加强组织机构建设、完善激励机制、推进市场建设等方面进行治理。  相似文献   

17.
崔蓓 《集团经济研究》2007,(36):275-276
独立董事制度作为一项复杂的有机系统,其功能的有效实现必然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公司治理的难题,不仅在于要解决由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而产生的"内部人控制"问题,而且还要同时面对由于上市公司"一股独大"的股权结构,资本市场不成熟,市场机制缺位,相关法律制度不健全而产生的问题,这是独立董事信息障碍产生的根源.  相似文献   

18.
我国股市特有的国有股一股独大现象导致无人对产权负责,监事会形同虚设,应引入独立监事制度作为公司治理结构建设的长远之策。  相似文献   

19.
我国股市特有的国有股一股独大现象导致无人对产权负责,监事会形同虚设,应引入独立监事制度作为公司治理结构建设的长远之策.  相似文献   

20.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多种原因,我国国有企业股权结构不合理是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中的热点和难点.要优化国有企业股权结构,一要打破国有股"一股独大"的局面;二要理顺国有股权委托代理关系;三要建立健全制度法规促进法人治理结构规范运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