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在审计工作中,审计人员可能接触到许多秘密,如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信息、商业秘密、重要决策等信息,《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第十四条规定"审计人员对其在执行职务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和被审计单位的商业秘密,负有保密的义务。"。因此,审计机关要对审计人员进行保密教育,加强审计资料管理,做好审计保密工作。  相似文献   

2.
一、开展内部审计——后续审计的主要程序 1.编制审计方案,确定审计范围。在开展后续审计前,内部审计机构需做好审前准备工作,要对审计期间的各类审计决定和意见、建议进行认真分析,对被审计单位的审计回复进行清理,全面收集审计资料,包括审计所需的来自有关管理部门和被审计单位的相关资料,要理出审计决定和意见中的重要、疑难问题,逐项列出“后续审计”清单,  相似文献   

3.
为规避经济责任审计中的检查风险,葫芦岛市审计局于2006年开始,在要求被审计单位对所提供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作出承诺的“单向承诺制”基础上,实行“双向承诺制”。即:在经济责任审计进点会上,由审计组向被审计领导干部和被审计单位干部职工公开承诺,在审计期间遵守国家法律和审计人员职业道德,保守国家秘密和被审计单位的商业秘密,严格执行审计纪律。如发现审计人员违反上述承诺,被审计单位的干部职工可向审计机关反映、举报,审计组同时提供举报电话等反映途径。  相似文献   

4.
被审计单位数据库是指能够反映被审计单位经济运行和管理情况以及审计情况的特定数据的组合。其内容应包括:一、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包括审计对象、经济性质、管理体制、财政财务隶属关系、职责范围、人员编制、年财务收支或预算情况、有无收费情况等。二、对被审计单位的审计情况,包括审计的时间、范围、内容、结果及审计评价中好的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处理情况等。  相似文献   

5.
审计风险是客观存在,并贯穿于审计过程始终的。其发生往往是由风险评估不足,防范措施不力而致。为了有效地防范和降低审计风险,笔者结合工作实际,谈几点粗浅的体会:一、做好审前准备。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的设置和运行情况,尤其要控制环境和会计系统进行深入调查了解。主要了解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隶属关系、机构设置、职责范围、银行账户以及管理人员的控制意识、预算和财务计划等各种管理措施。二、实行双项承诺制。一是要求审计人员严格遵守“八不准”审计纪律,并作出书面承诺,同时提请被审计单位法人代表及财务人员…  相似文献   

6.
一、审前调查法.审前调查法就是对被审计单位审计前,审计组要对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群众意见进行深入调查和了解,使之心中有数,有的放矢,达到"重点捉鱼"的目的,取得事半而功倍的效果.去年,在市财政本级审中,我们对某预算执行单位审计时就采用了这种办法.结果发现被审计单位私设"小金库"的严重问题.  相似文献   

7.
函证是指直接发函给与被审计单位有业务往来的单位,要求核实被审计单位记录是否正确的一种审计方法。在真实性审计中,要进一步提高函证质量,达到函证目的,确保审计结果真实可靠。函证的范围包括:资产部分:银行存款、长期投资、应收帐款、应收票据、预付帐款、其他应...  相似文献   

8.
张立 《新疆审计》2007,(2):34-35
《审计机关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办法(试行)》规定,审计机关和审计组在编制审计实施方案前,应当根据审计项目的规模和性质,安排适当的人员和时间,对被审计单位的有关情况进行审前调查。审前调查应当以审计目的为依据进行。审计目的决定了调查的范围和内容,审计目的不同,对同一被审计单位调查的范围、内容、应收集的资料也会不同。对于计算机审计项目,应首先了解被审计单位组织结构和计算机信息系统总体设置隋况,在此基础上对计算机应用系统和相应的数据库管理系统等进行逐步深入的调查。下面我结合实践,谈谈在计算机审计项目中如何开展审前调查。  相似文献   

9.
吴莹 《河北审计》2002,(11):22-22
1、审计范围要系统、全面经济责任审计涵盖了财务收支审计、资产管理审计、经济效益审计等多项审计内容,而且必须查清责任人任职期间所在单位的逐年经营状况与其本人的责任关系,涉及与被审者经济责任有关的所有领域。因此,在审计过程中要注意以下两点:(1)审计范围不仅要包括账簿、报表及其反映的经济活动,还要包括被审计者所做的重大经济决策、制定的经营方针。因为重要的决策和方针会对单位的长久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既能体现被审者的业绩,同时也属于被审者的经济责任,因此是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内容。(2)审计范围不仅包括被审人员负责的本级…  相似文献   

10.
采用科学方法提高审计质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审计工作的目标是正确鉴定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要如实反映被审计单位所取得的成绩,揭露其在财政财务收支中存在的问题,使审计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审计人员就必须采用科学的审计方法。什么是科学的审计方法,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根据笔者的一管之见,在审计检查中,审计人员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要做好对账工作。所谓对账工作,就是将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上的数字与账簿上的相应数字,以及记账凭证和原始凭证上相应数字核对,看是否相符。通过这一程序,以查清被审计单位披露的财务数…  相似文献   

11.
内部控制评审是指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调查、测试和评价,即通过调查了解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建立和实施情况,进行相关的测试,来对其健全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价,据以确定下一步相关余额测试的范围、重点和规模的过程。被审计单位提供的会计和其它经济信息真实、完整与否,与其是否存在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朱尧平 《中国审计》2005,(17):13-14
打造"阳光审计", 必须做到"六公开" 审计是政府和民众的眼睛,审计情系百姓一定要落到实处.因此,要实行"阳光操作"必须做到"六公开":一是审计项目清单公开.它可以引起社会对审计的关注和支持,也可以促进被审计单位进行自查自纠.二是审计程序职责公开.<审计法>对审计程序以及审计机关对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和建设项目的预算执行及决算的真实、合法、效益进行审计作了明确规定,将这些公开,以使被审计单位知道有哪些审计程序、审什么,自己该怎样去配合.  相似文献   

13.
1、坚持审前调查,掌握第一手材料。 审前调查,就是在制定审计方案后和实施该项目审计之前,对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收支、资产负债损益、经营运作管理等方面的情况开展调查了解,掌握被审单位的基本情况,分析可能存在问题的疑点,使之在实施时有的放矢。同时审前要对内部控制的健全性、符合性进行有效的测试,发现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据以确定检查的重点部位,既可节约审计时间,又能抓住重点。 2、研究切实可行的审计方案,围绕实现真实性确定审计范围和重点。 审计方案的议定要体现当前审计的指导思想,要根据不同项目的特点,围绕…  相似文献   

14.
王芳 《审计月刊》2006,(8):48-48
审计机关对本级各部门(含直属单位)和下级政府预算的执行情况和决算以及其他财政收支情况,进行审计监督。审计署在国务院总理领导下,对中央预算执行情况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进行审计监督,向国务院总理提出审计结果报告。审计机关有权对与国家财政收支有关的特定事项,向有关地方、部门、单位进行专项审计调查,并向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审计机关报告审计调查结果。审计机关根据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隶属关系或者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关系,确定审计管辖范围。  相似文献   

15.
一是审计组在召开被审计单位审前进点会议时,安排布置自查工作,规定接受审计的部门和单位要在整改的同时限期写出书面整改报告,促进被审计单位自查整改;二是在现场审计中,研究解决审计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方案,对能够立即整改的问题在审中集中进行整改;三是健全和完善审计整改跟踪检查制度,对被审计单位督促整改,重点检查被审计单位执行审计决定情况、采纳审计建议情况、审计机关要求自行纠正事项情况,确保审计发现的问题得到全面有效整改;四是对整  相似文献   

16.
内控制度审计,是将控制制度理论与内部审计业务相结合,通过了解、测试和评价被审计单位的内控制度,来确定审计方式、重点、范围的一种审计。它是进行其他审计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一是立项依据不同。财务收支审计立项依据为本局年度审计工作计划;经济责任审计依据为本级人民政府的审计指令或同级组织人事部门、纪检监察机关的委托。二是审计时间范围不同。财务收支审计只审一个年度的会计资料;经济责任审计要审领导干部任职期间的会计资料。三是要求被审计单位和被审计人员提供的资料不同。  相似文献   

18.
梁祥 《山西审计》2000,(4):34-3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基本准则》第5章第38条规定,审计意见书应包括下列内容:审计的范围、内容、方式和时间;对审计事项的评价意见和评价依据;责令被审计单位自行纠正的事项;改进被审计单位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管理和提高效益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根据《审计法》第三十六条规定,除涉及国家秘密和被审计单位秘密外,“审计机关可以向政府有关部门通报或者向社会公布审计结果。”自1996年以来,审计报告的公布主要是通过媒体披露部分内容,2000年审计署网站建立后,开始在网上公布部分审计结果。为推动审计结果公开的制度化,国家审计署在《2003至2007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中提出,“到2007年,力争做到所有审计和专项审计调查项目的结果,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及其他不宜对外披露的内容外,全部对社会公告。”本文试对审计结果公开的必要性和方法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20.
审计信息     
署机关动态 领导干部违法难逃 “审计关 “ 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说,按照中央的要求,离任审计今年要扩大到县以上官员,今年将试点进行对省部级领导干部的离任审计。李金华还强调,为了审计工作的公平、客观,审计人员也要加强审计纪律,隔断审计机构和被审计对象之间的经济联系,到被审计单位进行审计时,吃住行等所有的费用都应当自己解决,不准与被审计单位发生任何的经济联系。(《人民日报》网) 中央部门决算审签进行试点 根据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的有关精神,审计署今年将对科技部、农业部、教育部和社会保障部实施决算审签试点。审计署科学技术审计局去年在对科技部的审计中,基本做到了“摸清家底 “,并对财政部批复的科技部 2000年细化预算进行了审核,为进行决算审签试点做好了前期准备。 据悉,在中央部门决算审签试点工作中,科学技术审计局将充分运用计算机辅助审计软件和被审计单位财务数据库,在年度预算执行审计的基础上,对科技部部门决算(草案)进行审计,并提出决算(草案)的审签意见。(署互联网) 特派办消息 中科院上海四家研究所 认真落实审计决定和意见 2000年上海特派办对中科院上海冶金研究所、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上海有机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