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长虹 《经济界》2002,(2):47-50
现在的区位理论几乎都基于运输成本的分析,区位选择的目标也主要通过追求运费最省、成本最低来实现利润最大。这对传统经济形态下的区位分析无疑是恰当的,也是正确的。但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则不同。不论是对原材料的需求还是产品销售,运输成本都不是主要因素。企业绩效更多地取决于企业的料研开发能力和跟踪市场信号的能力。因此,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在产业布局上大多指向那种既有技术创新冲动,又有实现创新可能性的区域,即指向以技术创新要素为主要约束条件的优势区位。 一、创新区位的宏观经济分析 传统产业大多是资源制约型产业,对…  相似文献   

2.
农产品网络营销是指在农产品销售过程中全面导人电子商务系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需求、价格等发布与收集,以网络为媒介,依托农产品生产基地与物流配送系统,开拓网上销售渠道,并最终扩大销售量的市场活动。  相似文献   

3.
根据湖北省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该省主要农产品产量将有大幅提高,尤其是果蔬、生猪、肉类、水产品以及蛋、奶产量。规划指出,要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大力培植特色农产品出口生产基地,发展外向型农业。规划带来的直接需求就是对生鲜易腐农产品冷冻加工、冷冻储藏、冷冻运输以及冷藏销售能力的提升。这为该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和挑战。湖北省农产品冷链建设基础设施薄弱,整体物流水平较低,信息化程度落后,物流企业小、弱、散,难以担当重任。为把握机遇,提出应统筹编制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健全行业标规,加大政府投入,培育龙头企业,主抓骨干市场,建立高效完整的信息网络。  相似文献   

4.
浙江省衢州市是个农业大市,产品资源丰富,传统农业有一定优势。是浙江省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生猪和白鹅基地、柑桔基地,茶叶、毛竹、板栗、食用菌生产在全省都有一定的位置。但随着农产品数量的扩张,“卖难”问题也随之突出起来。市场对农产品已从对数量的追求转变为对质量和特色的追求,品牌在人们心目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衢州市委、市政府从实际出发,从1996年起,实施农业产业化和名牌战略,并以此为契机,把农业标准化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逐步走上农业标准化之路。目前,全市主导产业的主要农产品初步形成了农产品标  相似文献   

5.
邹千江 《城市问题》2007,(10):96-100
现代城市问题,归根到底是人与地的关系问题,疏浚和控制人口密度是当前城市发展所不容忽视的重要课题.通过实地考察和对北京市区位建设相关数据的理论分析,认为在旧城改造和新城建设中,为有效控制人口聚集的密度,当前应主要致力于:一是重视建筑高度和密度的控制,为其设定具有法律效力的底线标准;二是在遵循市场运行规律的前提下,合理划分城市区位,引导进行多核心的数量、品位、质量、规模大致相同的功能分布体的区位建设.  相似文献   

6.
欠发达地区农产品的商品转化率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文章通过分析提出,欠发达地区的农产品发展应走品牌建设之路,可通过增强品牌意识、加强农业企业化组织建设、科技创新、注重宣传活动和品牌保护、打造区位品牌等措施进行实施。  相似文献   

7.
王艺华 《企业经济》2012,(1):105-108
当前我国农产品生产流通中存在生产规模小、质量难追溯、流通环节多、物流成本高、信息不畅通等问题,农产品经营服务体系的市场载体应兼具公益性、中介性、盈利性、系统性和根植农村性等特征。从农民盟友、组织特性和新时期的作用方面分析了供销合作社在构建农产品经营服务体系方面具备的条件和优势,其思路是:充分发挥供销合作社的综合作用,以创建品牌为目标,以标准化生产为核心,以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依托,完善各种经营服务功能和手段,创新商业模式,与农民及相关主体共同建立从生产到市场终端的农产品经营服务体系。同时,提出了加快基地建设、完善配套服务、培育市场主体、加强产销衔接、实施品牌战略等推进农产品经营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德尔菲与 TOPSIS 组合的方法对外资保险公司进入中国辽宁的区位选择进行分析,综合考虑市场因素、利润因素、金融发展程度与政策因素选择最优区位.为外资保险公司在辽宁省选择最适合的投资地区提供了客观的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9.
12月5日,落户山东平度市同和街道的中国供销青岛农产品物流园正式动工建设。该项目总投资约20亿元,占地500亩,由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旗下的中国供销农产品批发市场控股有限公司投资,与平度市共同打造胶东地区规模最大、品种最全、配套最完备的农产品贸易流通基地。该项目是中国供销农产品批发市场在华东地区布局的重点项目,作为在全国规划建设的第35个重要节点市场,青岛农产品物流园将重点建设集农副产品交易、批发、物流、仓储、加工、配送于一体的农产品现代物流园。  相似文献   

10.
农产品领域的流通消费不仅能满足人们对食物的基本需求,更是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对农产品市场消费者行为的主要特征(认知程度、消费意愿和购买行为)以及影响农产品市场消费者行为的因素进行分析,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杨建立  赵雄伟 《物流技术》2012,(13):97-98,151
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的进程中,农产品物流社会化服务体系是组织农民走向市场的桥梁和纽带,从政府职能转变不够,基地建设比较薄弱,科技服务存在"五少"问题,民间协会缺乏规范引导,龙头企业带动作用还不大,农产品市场建设不完善六个方面阐述了农产品物流社会化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提出了完善农产品物流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古典区位论、近代区位论、现代区位论、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以及新新经济地理学理论等都将区位视为一个被动的经济活动的空间载体,这是传统区位选择理论的破缺。基于双边匹配的区位市场设计理论将区位视为一个利益主体,将企业区位选择看作企业与区位(地方政府或开发区管委会)之间为了获得土地及其相应资源而进行的合作博弈。基于区位市场设计理论的工业用地市场设计将企业区位选择与地方政府招商引资双边匹配,将厂商选址与工业用地出让有机结合,将单边盲目搜寻变为双边有效匹配,将各地分散市场变成全国集合交易,能够降低信息不对称,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相似文献   

13.
浙江省衢州市是个农业大市,产品资源丰富,传统农业有一定优势,是浙江省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生猪和白鹅基地、柑桔基地,茶叶、毛竹、板栗、食用菌生产在全省都有一定的位置。但随着农产品数量的扩张,“卖难”问题也随之突出起来。市场对农产品已从对数量的追求转变为对质量和特色的追求,品牌在人们心目中  相似文献   

14.
2010年以来,中俄贸易额逐年上升,2016年中俄双边进出口贸易额达到695.25亿美元,中俄贸易持续升温.然而吉林省对俄贸易却并没有大的起色.本文分析了吉林省对俄贸易的特点,指出目前吉林省对俄经贸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及对策:首先要抓住我国"一带一路"、"振兴东北劳动业基地"与俄罗斯着力发展远东地区的历史机遇,主动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大力参与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充分利用吉林省对俄的地缘优势,借助俄开发远东地区的契机加大双方的经贸合作.第二,加强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农业合作,发挥我省传统优势扩大对俄农产品出口.俄罗斯远东地区农产品不能自给,粮食缺口大,吉林省作为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应该提升农产品质量,提升名优农产品影响力,扩大对俄罗斯的农副产品出口.第三,发挥珲春地缘优势,提升珲春的区位优势.加强珲春本地经济发展,提升出口加工基地的建设.充分发挥珲春口岸功能,重启春化分水岭口岸.  相似文献   

15.
张瑜 《会计之友》2005,(9):11-12
中部地区堪称中国的“脊梁”,具有“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是我国重要的能源材料工业基地和农产品生产基地。采取有效的发展战略和措施,促进中部崛起对协调区域发展,加快推进小康社会进程,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本文就此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16.
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的进程中,农产品物流社会化服务体系是组织农民走向市场的桥梁和纽带,从政府职能转变不够,基地建设比较薄弱,科技服务存在“五少”问题,民间协会缺乏规范引导,龙头企业带动作用还不大,农产品市场建设不完善六个方面阐述了农产品物流社会化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提出了完善农产品物流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彭轶丽 《企业经济》2007,(10):72-74
本文通过比较全球及中国上市钢铁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市场资源,对中国钢铁企业进行海外投资的区位选择和模式选择问题进行分析,指出目前海外投资应主要是服务于巩固与发展国内钢铁市场这一目标,在不同的区域应采取不同的投资模式。  相似文献   

18.
吴亮 《价值工程》2020,39(4):121-122
本文基于分析历年房价影响因素变化,例如:建设成本、区位地价、人口、市场容量等,从供给与需求端对比找出对房价影响的最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9.
区位及其选择对于企业具有重要的影响,并且企业区位选择具有"空间沉淀性",一旦选定就很难改变。文章通过对企业区位选择理论的归纳总结,概括出运输成本、劳动力成本、产业聚集、制度因素、市场因素、企业组织结构对企业的区位选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初步探讨了企业区位选择财务评价的作用、主要方法,并对企业区位选择中影响因素进行财务分析,反映各财务变量间的内在关系及演进规律。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我国农产品物流发展趋势以及农产品物流特点进行分析,分别基于精益和敏捷思想进行我国粮食类农产品和生鲜类农产品的市场与生产基地对接模式构建,最后提出末来农产品物流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