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虞峰 《广告导报》2004,(4):21-22
在我个人看来,广告创意层出不穷,广告投放竞争十分激烈,这在日益成熟的中国广告市场,差别已经十分细微了。就目前中国三地最具影响力的广告市场新特点来看,中国广告圈的焦点已经转向媒体运动领域了!所以,如果从媒体的角度来分析各地广告圈的特点,将会更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海量的苍白     
小孟 《广告导报》2006,(6):155-155
我经常安慰自己,无知者无畏,所以在自己不擅长的专业和领域贸然前行,所幸这个行业有更多的宽容,尤其师长级的前辈和同辈,愿意给一些提携,多年下来,自己也在广告圈混个脸熟。  相似文献   

3.
导报博客     
《广告导报》2006,(8):158-158
《广告导报》官方博客开通近一个月来,获得行业朋友及各界喜爱广告的朋友一致欢迎,至今点击量已逼近40万。同时,《广告导报》在新浪博客圈主持开通“中国广告圈”,甫一开通,即获得诸多行业资深人士的大力支持。张小平、梁荣志、叶茂中、李光斗等均在第一时间加入博客圈。“中国广告圈”成员已接近400,每天有数十位博友申请加盟,是现今国内最大的广告博客圈。  相似文献   

4.
王立亚 《广告大观》2003,(10):45-47
徐克瑄,这位在广告圈工作了15年的台湾人,2001年11月随灵智广告公司来到大陆,开始了他广告生涯的另一个起点。也许是出身文案的缘故,这位创意总监在谈及自己服务过的客户时,总会不由自主地从定义一个广告语讲起,在分析台湾与大陆客户的不同需要时,我们不难看出他对于两岸广告差异的独道见解:“广告把品牌生活化,在这  相似文献   

5.
在hallward先生的眼中,75%的广告战在影响市场目标方面的成败取决于创新,这个残酷的事实将让广告主们难以容忍,因为其满怀希望的广告投入可能由于广告公司失败的创新而鸡飞蛋打。这也正是当前什么是广告公司核心竞争力的争论此起彼伏,却谁也不敢对创意掉以轻心的原因。这是一套麦肯&;#183;光明广告公司和路雪冰激凌创作的平面作品。  相似文献   

6.
许烨 《广告大观》2014,(11):27-28
传统广告是否真的到了"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时候,它们还能重整旗鼓、回归主流吗?传统广告思维能否追上科技发展的步伐可能就是最为残酷的答案。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个普世哲学真理对于广告业来说,同样适用,但是倍加残酷与悲情。正如电视的广告招标金额被互联网毫不留情地加速超过、传统百货公司被阿里巴巴挤压地暮气沉沉,广告业曾经高高在上、打造了一个辉煌广告时代的传统广告公司、4A代理公司不知不觉被挤到了广告业的悬崖边。  相似文献   

7.
形容当下的广告业态,笔者不得不再次借用狄更斯的名言: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此外,笔者还想补充:这是一个艰难转型的时代,也是一个创造神话的时代。在媒体圈,有人叫嚣传统媒体将死,在广告圈,也不乏人腹诽广告失效,找来例证的材料左不过一句“我知道自己的广告费有一半浪费了,却不知道浪费的是哪一半”这样的老生常谈,以及宝洁削减广告投放的消息,海尔停止杂志硬广这样的个案。而笔者认为,讨论“广告是否有效”这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  相似文献   

8.
魏剑 《中国报业》2010,(10):61-62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步伐的加快,报业广告的竞争也趋于白热化,党报广告生存环境受到来自各方面的挑战,先是咄咄逼人的都市报攻城掠地,再有广播电视的步步紧逼,接着又出现新媒体的不断蚕食,僧多粥少的残酷竞争让党报广告首先“一叶知秋”,陷入了被“边缘化”的困局。身为党报广告人不得不开拓思路寻求突围。  相似文献   

9.
新书推荐     
《广告大观》2010,(11):19-19
《广告顽童》黑马大叔 著 广东人民出版社2010年9月定价:32.00 作为多年来跨界行走于广告圈、设计圈、艺术圈的见证者,黑马大叔以其独特的文字和镜头,将外界看似神秘的业界大师、行业内幕、重大比赛等一一调侃点评。妙语连珠、犀利凌烈。  相似文献   

10.
<正>广告费是很多老板最关心的话题,每年老板们都会被广告支出换来微小的利润这一残酷现实搞得焦头烂额。可见,合理选择广告媒体,制定具有导向性、针对性、独创性、实用性的广告策略已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1.
林雅萍 《国际广告》2009,(11):14-15
由于举办时报广告奖的渊源,时报国际的总经理林淑黛很早就跟大陆广告圈有所接触。谈到是否该全面开放大陆商品及服务来台刊登广告,林淑黛豪不犹豫地说:“当然要开放!因为实际上市场的交流早就进行了,‘政府’去禁止开放有什么意义?”  相似文献   

12.
姜红 《中国广告》2010,(2):30-31
在广告圈,还真难找出一个人能像林俊明一样,没有三头六臂,却身兼数职。个头不高。年纪不轻,威望和能量却大得惊人。他的广告哲言是,广告行业应该是忙的,如果有一天不忙了,你就要担心自己的存在了。所以我不能只有一份工作,否则会很单调。让我们来看看这位同时干5份工作的广告前辈在各个职位上的2009。  相似文献   

13.
《广告大观》2007,(9S):48-50
“龙玺”被誉为华文广告“奥斯卡”,既是环球华文广告创意的最高荣誉,也是华文广告业界交流的最佳舞台。2007年,龙玺走进厦门,18位广告创意大师助阵江湖,华人广告圈武林盛会炫目开场。[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痞子 《广告导报》2006,(10):154-154
导报博客于9月5日突破百万大关,从而成为新浪百万榜中的第一家以广告专业博客。导报博客突破百万那一天,很多朋友给我们打来电话,或在我们的博客上留言,纷纷表示祝贺。自今年6月19日开博,两个多月的时间取得这样的成绩,还是很令人高兴的。 这个小小的成绩与朋友们的支持密不可分,也感谢新浪编辑的厚爱。“中国广告圈”过来这一个月又吸纳了很多成员,这也是一件很令人开心的事情。 中秋佳节将至,预祝各位朋友节日愉快,希望《广告导报》成为您最忠实的伙伴![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泡泡猪 《广告大观》2007,(9S):148-149
“玩物尚志” 一般来说,在上海、北京、广州等地,广告人的聚会都是由某家4A公司,或是某个广告协会牵头举办的。像“玩物尚志”这样的非正式聚会,都是版友们在水深火热的加班之余,利用业余时间自发搞起来的。正是由于这种热情和这种主动性,反倒打动了很多方方面面的朋友,促成了这一次活动。也许是南京的广告圈太缺乏这种交流了,才会让大家感觉到这样的聚会更加弥足珍贵。今年的广告人聚会,在南京甚至全国的广告圈,都打开了一定的知名度。[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丁俊杰 《广告导报》2004,(12):i045-i046
一年一度的中央电视台广告招标已经不仅仅是传媒业、企业界和广告圈所关注的话题,说它已经成为大众话题、公众事件并不为过。  相似文献   

17.
刘玥 《国际广告》2011,(7):84-84
国际五大广告奖之一,拥有40年历史的独立广告赛事——莫比广告奖(The Mobius Awards),于近日正式启动其在中国区的分享与征稿工作。以“莫比‘私’享家”为题,莫比中国区独家代理商,国际品牌观察(原国际广告)杂志社将在北京、上海等地,与广告、传媒圈及企业的朋友们,分享莫比广告奖的优秀获奖作品。  相似文献   

18.
李光斗 《广告导报》2004,(7):149-149
广告的浪费已成为企业最大的浪费。因此,要想广告有效到达目标消费者的心灵,一方面要求广告创意的突破,同时必须坚持广告聚焦法则。不进行广告聚焦,很容易造成广告投放的低效、广告支出的浪费。广告投放了不少,品牌价值也得不到充分的积累,品牌竞争力无法得到有效的提升。  相似文献   

19.
眼看金秋即将到来,广告圈开始繁忙——各个媒体、各个公司纷纷走向“前台”进行预热宣传,以求在收获的季节能有个好收成。  相似文献   

20.
丁邦清 《广告大观》2004,(8):133-133
白酒与广告,从古至今,结缘颇深。有不少的白酒企业的广告主说:做亦难,不做亦难。当白酒标王轰然倒下的时候,很多人从不同角度反思广告之于白酒推广与白酒品牌的作用与价值,并以此推而广之,反思广告之于产品推广与品牌建设的作用与价值。许多企业(特别是白酒企业)得出这样的反思结论:不做广告是等死,做广告是找死。这固然是有因噎废食,但也可以看出,白酒广告的操作难度甚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