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现行的各行业财务制度对计提坏帐准备的范围和基数均做了规定,即按年末应收帐款余额的3-5%。计提坏帐准备,计入管理费用。这一规定从计提范围上看是非常明确的,即计提坏帐准备的范围仅限于应收帐款。计提坏帐准备的基数则不够明确,是按应收帐款总帐余额计提,还是按应收帐款明细帐借方余额之和计提,还是按资产负债表上应收帐款项目数字计提,还是对应收帐款进行分析计算的数额计提。笔者现将对已经明确的计提范围和尚未明确的计提基数简述如下:首先,就计提坏帐准备的范围来说,各行业财务制度中明确规定为应收帐款,这就排除了预收…  相似文献   

4.
<正>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合作社为社员提供统一销售业务或提供劳务服务,生产或加工的农产品在进行销售或提供劳务时就会发生应收款项。应收款项包括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是合作社流动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财务上存在着不确定性。为提高会计报表质量,给报表使用者提供准确可靠信息,合作社也应当对应收款项计提坏账准备。一、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一)坏账准备的核算与涉及科目合作社计提坏账准备应按规定的  相似文献   

5.
乡村工业企业计提坏账准备金的基数洪世昌在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了体现企业自主经营和自负盈亏的要求,提高企业应付风险的能力和增强企业的发展后劲,新财会制度允许企业采用谨慎性原则,合理预计和核算可能发生的损失及费用。计提坏账准备金就是采用谨慎...  相似文献   

6.
会计制度的目的,是为会计信息的使用提供真实、完整的财务信息。而税法的目的主要是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利用税收杠杆进行宏观调控。由于两的目的不同,所遵循的原则也必然存在较大的差异。原则的差异导致会计和税法对坏账准备的处理不同,下面仅就坏账准备从计提方法、计提范围、计提数额比例等方面会计与税务处理的异同作一比较。  相似文献   

7.
坏账,是企业无法收回的应收款项,由此产生的损失称为坏账损失。坏账损失的核算,它直接关系到企业资产的保值增值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其理论依据为:谨慎原则,权责发生制及收入与费用相配比原则。其目的是为避免财务风险,均衡摊配坏账损失,提高资金利用率。在实际工作中发现现行制度对坏账的处理还存在着一些不尽合理之处,亟需改进和完善,笔者在对坏账损失核算的有关问题谈几点认识共大家商榷。坏账损失核算有两种可选方法,一种是直接转销法,即在坏账发生时,计入管理费用;另一种是备抵法,即按期估计坏账损失,形成坏账准备金,当发生坏账时按照损…  相似文献   

8.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应收账款或赊销款,因对方经营的不可预见因素,存在着无法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极小等问题,导致坏账损失。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少每年年度终了,分析各项应收款项的可收回性,预计可能产生的坏账损失,对没有把握收回的应收款项,计提坏账准备。根据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企业不能对坏账损失直接转销,而必须采用备抵法进行坏账损失核算。因此,企业应设置“坏账准备”科目。  相似文献   

9.
国有建筑企业在经营项目及对经营者经营业绩考核的特殊性,使得呆账、坏账对国有建筑企业影响不可忽视。本文主要就建筑企业如何合理确认应收账款的坏账准备计提比例,计提坏账准备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目前,《企业会计制度》已经在包括股份有限公司在内的企业中广泛实施。对坏账准备的计提与处理的规定都与税法的规定不尽相同,使得一些企业在会计核算与缴纳税款方面出现了差错。为帮助会计从业人员更好地了解二的区别,本试对双方差异做如下分析。  相似文献   

11.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应收款项金额逐步增大。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直属八县一市村合作经济组织2002年度共有资产61024万元,其中应收款为36076万元,占资产总额的59.12%,是净资产总额的1.177倍。因此,加强应收款项的管理对增强合作经济组织的经济发展后劲,提高经济实力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认为,加强应收款项的管理,一方面要加大应收款的回收力度,但更重要的是,要加大对应收款项收回可能性的分析研究力度,对应收款项应采取计提坏账准备的政策。这样可以避免集体资产的虚增,使资产负债表更能真实反映村合作经济组织的资产状况,也…  相似文献   

12.
目前,《企业会计制度》已经在包括股份有限公司在内的企业中广泛实施,对坏账准备的计提与处理的规定都与税法的规定不尽相同,使得一些企业在会计核算与缴纳税款方面出现了差错。为帮助会计从业人员更好地了解二者的区别,本文试对双方差异做如下分析:一、坏账准备的管理办法不同会计和税法中均允许采用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预计坏账损失,但二者在管理办法上存在较大差异。《企业会计制度》中明确指出:企业只能采用备抵法核算坏账损失,否定了坏账核算的直接转销法。在管理方式上也充分尊重企业会计主体自身的管理权限,由企业自主确定计提坏账准…  相似文献   

13.
目前 ,不论是上市公司还是国有企业 ,在应收账款方面普遍存在着大量不良资产 ,并不同程度地影响了企业的经营能力。企业的经营风险也因此愈加增大。笔者认为 ,这些不良资产的形成同我国的坏账准备政策有着密切的关系。现在尽管我们对应收账款也提取坏账准备金 ,但是按制度规定所提取的坏账准备金 ,与实际已不能变现的大量不良应收账款相比 ,是微不足道的 ,坏账准备金起不到应有的“准备”作用。究其原因 ,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坏账损失确认条件不够稳健。按现行财务制度规定 ,确认坏账损失应符合以下条件 :(1)因债务人破产或死亡 ,以其破…  相似文献   

14.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取得的各项资产,应当严格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准确地进行计价,合理地确定其入账价值.为避免企业高估资产、虚增利润的现象发生,企业应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各项资产进行全面检查,合理地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合理地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本文重点对企业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与账务处理进行探讨.[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会计政策变更是指企业对相同的交易或事项由原来采用的会计政策改用另一会计政策的行为,也就是说,在不同的会计期间执行不同的会计政策。企业只有在法律或会计准则等行政法规、规章要求变更或变更会计政策以后,能够使所提供的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信息更为可靠、更为相关时企业才可以变更会计政策。1999年1月1日颁布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要求对会计政策变更以前各期追溯计算的变更年度期初留存收益的影响金额与现有的金额之间的差额,即累积影响数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而会计政策变更后会计…  相似文献   

16.
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对企业财务核算、纳税等产生了诸多方面的影响,同时,由于企业计提资产减值准备需要较多的职业判断,提取比例由企业根据自身资产状况自行确定,因而实际操作时会出现一定的难度,这也造成了一些企业利用会计准则等的灵活性、不完善性来操纵会计利润的状况出现。笔者针对以上情况,简要论述了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对企业财务会计和纳税会计信息的影响,针对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实际操作过程中的难点,提出了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杨青 《绿色财会》2006,(1):28-28,56
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对企业财务核算、纳税等产生了诸多方面的影响。同时。由于企业计提资产减值准备需要较多的职业判断,提取比例由企业根据自身资产状况自行确定,因而实际操作时会出现一定的难度,这也造成了一些企业利用会计准则等的灵活性、不完善性来操纵会计利润的状况出现。笔者针对以上情况。简要论述了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对企业财务会计和纳税会计信息的影响,针对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实际操作过程中的难点。提出了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发展经济林是当前各地综合开发利用山区资源的重点领域,在推动山区新农村建设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要想使其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需要建立和完善经济林的会计核算体系,将经济林及其主要产品纳入经营者的会计核算系统之中。本文从经济林木减值准备的判断、方法运用及会计处理等方面进行了详述,以真实、客观地反映经营主体的经营实力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9.
近日,笔者在参加银监会组织的对农信社2005年度弥补历年挂账亏损和提取呆账准备工作的检查中发现,农信社较普遍地存在呆账准备金计提不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只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未计提“一般准备”。根据财政部制定实施的《金融企业呆账准备提取管理办法》,金融企业呆账准备的提取包括两部分,即一般准备与资产减值准备。一般准备指金融企业按照一定比例从净利润中提取的、用于弥补尚未识别的可能性损失的准备。一般准备的计提比例由金融企业综合考虑其所面临的风险状况等因素确定,原则上一般准备余额不低于风险资产期末余额的1%。资  相似文献   

20.
坏账准备是指为防止应收款项发生坏账造成企业费用在时间上失衡而预先计提的资金准备。因为应收款项能否全部收回具有不确定性,所以,可以说应收款项是一种准资产形态的不完全型资产,对其可能发生的损失必须计提坏账准备。《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对预计可能发生的坏账损失,计提坏账准备”。一、坏账准备核算应遵循的原则(一)比例计提原则。由于坏账损失的多少与应收款项的数额大小、应收款项风险程度有直接关系,所以计提坏账准备应该以应收款项账面余额和财务风险大小确定计提比例进行提取。(二)均衡计入原则。由于计提坏账准备的目的是为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