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新《会计法》确立了单位负责人为会计行为的责任主体 1999年10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经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于2000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新《会计法》突出强调了单位负责人要对本单位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在4处提到了单位负责人的会计责任,其中第四条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第二十一条第二款规定:“单位负责人应当保证财务报告真实、完整。”第二十八条规定:“单位负责人应当保证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不得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违法办理会计事项。”第二十条规定,单位负责人必须在对外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上签名并盖章,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这些规定明确了单位负责人为会计行为的责任主体。  相似文献   

2.
内部控制与内部会计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了保证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保护资产的安全与完整,防止、发现、纠正错误与舞弊,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而制定和实施的政策与程序。它是现代企业加强管理、提高经营效率、实现经营方针和目标的有效工具。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就是在企业内部的职责分工、责任制度、财务会计制度、财产物资制度等有关企业管理制度中的具体体现和要求。  相似文献   

3.
根据企业需要建立健全机构。建立健全会计机构是企业落实会计内控制度的首要前提。会计部门掌管企业的全部经营状况,也是一个企业矛盾的集中点。因此,企业首先要根据其规模大小、经营状况和会计业务的需要,设置独立的会计部门,同时明确单位领导人对会计工作的领导职责,以及会计部门负责人对会计工作的领导责任,  相似文献   

4.
我国《会计法》规定:“单位负责人应当保证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不得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违法办理会计事项”。同时,还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负责”。这些条款都明确了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会计行为负责,是单位会计行为的责任主体。一、单位负责人是会计行为的责任主体根据《会计法》规定,单位负责人是指单位法定代表人或者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代表单位行使职权的主要负责人。单位负责人可分为法定代表人和代表单位行使职权的负责人,前面一类是按照法律或者法人组织章程规定,代表法…  相似文献   

5.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了保证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保护资产的安全与完整,防止、发现、纠正错误与舞弊,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而制定和实施的政策与程序。建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就是在企业内部的职责分工、责任制度、财务会计制度和财产物资管理制度等有关企业管理制度中,都应具体体现内部控制的要求。 一、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应规范的主要内容 1 明确规定处理各种经济业务的职责分工和程序方法。企业经济活动进行计划、指挥和控制的组织基础,其核心问题是合理的职责分工。在一般情况下,处理每项经济业务的全过程,或者在…  相似文献   

6.
调单位负责人为本单位会计责任主体,明确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会计工作是否依法进行负有法律责任,是新《会计法》的重大突破。今后,单位的会计工作出现问题,首先要追究单位负责人的责任,会计工作不再是单位负责人懂不懂、重视不重视的问题,而是必须懂得、必须重视的事情。本文拟根据《会计法》的有关规定,谈谈《会计法》赋予单位负责人法定职责的内容和相关的法律责任以及如何履行这些职责等有关问题。一、单位负责人的法定职责和相关的法律责任(一)《会计法》赋予单位负责人的法定职责。《会计法》规定,单位负责人是单位的法定代表…  相似文献   

7.
在内部控制具体准则出台之前,内部控制的理论与实践就已经仔在,如在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中要求建立会计管理制度、内部牵制制度、内部控制制度的规定,以及其他内部牵制、内部控制方面的规章等。内部控制具体准则系统完整地规定了单位内部会计控制最基本的措施和程序。单位如何建立和有效地执行必要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应该引起各级管理部门的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   

8.
为了规范会计工作,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加强经济管理和财务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我国于2000年7月1日实施了新的<会计法>.新<会计法>要求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明确了单位负责人是会计行为的责任主体,单位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出现的问题,单位负责人首先要承担法律责任.在这样的情况下,不少单位的"一把手"为了对本单位的财务工作负责,都直接对本单位的财务收支进行审批.这是对<会计法>的片面理解,明确单位负责人为本单位会计行为的责任主体,并不是要求单位负责人在会计事务方面事必躬亲,而是要通过制定必要的制度、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实施财务管理,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保护资金的安全、完整.事实上,单位"一把手"负责财务审批有不少的弊端.  相似文献   

9.
造成她勘单位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有会计准则、制度本身的不确定性、外部环境影响和内部制度不健全,以及会计人员素质问题。从地勘单位内部会计核算现状分析,由于地勘单位性质独特和会计核算方法选择具有不确定性,会计拔核算复杂化,会计基础工作薄弱,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责任会计和财务会计合体运行等造成了会计信息失真。解决的方法是,推进会计电算化、减少会计核算主体单元、健全统一的核算制度。  相似文献   

10.
造成地勘单位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有会计准则、制度本身的不确定性、外部环境影响和内部制度不健全 ,以及会计人员素质问题。从地勘单位内部会计核算现状分析 ,由于地勘单位性质独特和会计核算方法选择具有不确定性 ,会计核算复杂化 ,会计基础工作薄弱 ,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 ,责任会计和财务会计合体运行等造成了会计信息失真。解决的方法是 ,推进会计电算化、减少会计核算主体单元、健全统一的核算制度  相似文献   

11.
1.如何理解单位负责人在单位内部会计监督中的职责? 答:根据《会计法》的规定,单位负责人应当保证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不得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违法办理会计事项。这是对单位负责人在单位内部监督中的职责的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并不是单位负责人自己直接从事会计工作,而必须通过有关制度委托、授权会计机构、会计人员按章办事,严格把关。要保证会计行为规范和会计资料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在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中充分发挥作用。可…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国内外一些大企业和上市公司相继爆出了会计造假丑闻,引发了社会公众对会计人员和注册会计师的信任危机,甚至动摇了投资者的信心,人们将会计舞弊责任归罪于会计人员,这实在是显失公正。其实会计舞弊是一种企业行为,应从企业内部应合理划分单位负责人和会计人员的权利与责任,本文就此发表浅见。一、会计舞弊的责任归属企业内部参与会计舞弊的主体有两类:一类是单位负责人,是会计舞弊的决策者和指挥者,也是会计舞弊的需求者,一般是主动的舞弊主体;另一类是会计从业人员,他们是会计舞弊的具体操作或实施者,他们迫于环境压力,所谓“站得…  相似文献   

13.
一、单位负责人的会计责任 修订后的<会计法>第四条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也就是说,如果单位提供虚假会计资料,单位负责人就要受到法律上的追究.这一规定,明确了单位负责人是本单位会计行为的责任主体,也是这次修订会计法的重要内容之一.与原<会计法>的规定相比,是一个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14.
一、坚持开展"普法"教育、提高企业领导会计法律意识,消灭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观人为因素 会计人员造假账、编制虚假会计信息,多是在企业领导授意、指使、强令下进行的,一个企业领导会计法律意识的强弱,直接影响企业的会计工作质量.<会计法>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这一规定明确了企业负责人为本单位会计行为的责任主体,强化了企业领导对会计行为的法律责任.为提高企业领导的会计法律意识,当前应继续开展学习贯彻新<会计法>活动,让企业领导学懂、学透<会计法>,使每一个企业领导都明白自己的责任,真正进入"责任主体"的角色,切实履行<会计法>赋予的职责,加强对本单位会计工作的领导与管理,支持会计人员依法办理会计事项,提供真实的会计信息.企业领导的会计法律意识提高,并能依法履行职责,才能为会计工作提供良好的氛围,才能便利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真实披露企业会计信息.  相似文献   

15.
新《会计法》已于 2000年 7月 1日施行。笔者认为,在学习和贯彻新《会计法》中,应注重把握以下变化。   一、明确规定单位负责人为会计行为的责任主体   规定单位负责人对会计工作负责,是此次修订《会计法》的重大突破之一。它改变了原《会计法》中单位负责人、会计人员和其他人员都是会计责任主体,要求大家都负责,而往往无人负责的局面,强化了单位负责人的会计责任。当前企事业单位普遍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会计人员直接接受企业负责人的领导,并对其负责。会计人员的任命、晋级、工资和奖金等事项的决定权均掌握在单位负责人手…  相似文献   

16.
<正>一、抓好事前控制1.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严格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使企业的行为有章可循;建立职责明确、分工合理、互相协调、互相制约  相似文献   

17.
王丹 《农业经济》2005,(5):64-64
所谓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了保证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保护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防止、发现、纠正错误与舞弊,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而制定和实施的政策与程序。建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就是在企业内部的职责分工、责任制度、财务会计制度和财产物资管理制度等有关企业管理制度中,都应具体体现内部控制的要求。内部控制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只要存在企业经济活动和经营管理,就需要有相应的内部控制。  相似文献   

18.
内部控制制度是指一个单位为了保护其经济资源的安全、完整,确保经济和会计信息的正确、可靠,协调经济行为,控制经济活动,利用单位内部分工而产生的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关系,而形成的一系列具有控制职能的方法、措施、程序。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对企业的内部管理控制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断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对防范舞弊,减少损失,提高资本的再生能力具有积极的意义。一、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实施的现状建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就是在企业内部的职责分工、责任制度、财务会计制度和财产物资管理制度等有关企业管理制度中,都…  相似文献   

19.
所谓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了保证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保护资产的安全与完整,防止、发现、纠正错误与舞弊,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而制定和实施的政策与程序.建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就是在企业内部的职责分工、责任制度、财务会计制度和财产物资管理制度等有关企业管理制度中,都应具体体现内部控制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规范会计工作,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加强经济管理和财务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我国于2000年7月1日实施了新的《会计法》。新《会计法》要求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明确了单位负责人是会计行为的责任主体,单位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出现的问题,单位负责人首先要承担法律责任。在这样的情况下,不少单位的“一把手”为了对本单位的财务工作负责,都直接对本单位的财务收支进行审批。这是对《会计法》的片面理解,明确单位负责人为本单位会计行为的责任主体,并不是要求单位负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