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生产组织主要发生了两次较大规模的变迁,即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形式的农业生产组织和逐步壮大的合作经济组织。文章从制度经济学角度,尤其是运用产权与交易成本理论对我国这两次农业生产组织变迁作深入分析,旨在揭示此中原由,并对未来农业生产组织的变迁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2.
济南军区各级人武部门紧紧围绕经济建设中心,有步骤、有重点地在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组织发动民兵带头脱贫致富,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绩。据统计,全区各级人武部门举办各类培训班25742期,培训877019人;帮助民兵发展工副业项目15000多个,收益达2亿多元;有1000多万名民兵投入商品生产,出现民兵专业户、重点户和经济联合体300多万个。他们的主要经验是:  相似文献   

3.
何术会 《中国经贸》2011,(16):37-37
农业产业化作为一种有效率的:产业组织形式与生产经营方式,它是继农村家庭承包制之后又一次组织与制度创新,其核心是把农民引入市场,其目标是使农业从传统转向现代,农业产业化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有效供给的重要途径。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对如何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了几点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我国农业经济微观组织的改革思路董全海我将农业生产经营单泣的组织形式称为农业经济的微观组织。我国现行的农业经济微观组织是让区性双层经营合作组织。面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我国的农业经济微观组织改革是选择完善社区性双层经营合作组织的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5.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组织。从我国农业的基本经济制度及国内外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状况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增加农民收入,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有效动力,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一种体制创新。  相似文献   

6.
一、订单农业及其形式 所谓“订单农业”,也称合同农业或契约农业,是指农户在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按照与客户签订的合同组织安排生产的一种农业产销模……  相似文献   

7.
农业工业化生产体系(以下简称生产体系)是农业工业化的组织形式之一,是一种采用现代化的农业工艺、高效率的科学技术,按照工业的管理方式协调一致地利用和发挥工农业两方面生产要素作用的经济联合组织形式。生产体系由与农业有直接联系的先进工业企业(以下简称主  相似文献   

8.
李尚红 《科技和产业》2008,8(8):19-21,88
当前我国农业生产各种要素的总量已具有相当规模,但缺乏有效的优化整合。积极引导打工经济返乡创业,整合现有资源主要是农村各种资源,创新农业生产组织方式,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9.
政府对农业的指导方式是正确行使政府宏观调控职能,对农业发展方向进行政策导引的一种行政行为。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和影响,地方政府对农业的指导方式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生产促进型倾向,突出表现是注重研究生产,轻视研究市场;主要精力集中于组织农民生产,而对组织农民进入市场心力不足;工作方法上抓生产、抓数量多,抓品牌、抓龙头、抓市场少。按照  相似文献   

10.
创新农村组织制度应对中国加入WTO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家庭联产承包制为内容的经营机制,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但随着中国的入世,农业生产经营的“小农户”与“大市场”的矛盾将日益尖锐,创新农村组织,是应对入世和发展农业产业化的一种理性选择。文章分析了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创新的必要性,过程,原则及其相关的农村社团组织,并对此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1.
许晓春 《乡镇经济》2002,(12):12-14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一种普遍存在的产业组织形式,其实质是市场经济的利益在农业生产经营中必然的表现,中国正致力发展市场经济,逐步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直至建立全国性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对农业、农民和国民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隋建华 《山东经济》2005,21(4):126-128
绿色农业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发展绿色农业应从整个产业大局出发,内外统筹兼顾。应加强观念引导,搞好绿色农业生产的组织与协调,建立和完善服务与农产品生产技术体系,加快绿色农业关键技术、设备的研制与开发,加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3.
一问题的提出 1我国农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大地调动了农业生产者的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这农业生产组织形式现已暴露出诸多弊端.特别是缺乏相应的土地流转等方面的制度。因此.创新农业生产组织方式,是提升我国农业综合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4.
加快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琳 《山东经济》2007,23(2):135-137
现代农业是指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提供物质和技术手段,用现代农业经济管理方法提供农业生产的组织管理手段,资源配置优化,竞争、开放,具有当代世界先进水平的农业。在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工农业协调发展的大战略下,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应坚持以土地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农业产业化经营为基本组织形式,提高农业竞争力为主要目标,科技进步为根本动力,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化布局,走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管理、社会化服务的路子。  相似文献   

15.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我县根据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农业上台阶、农民奔小康”的总体部署,按照“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科学化管理”的要求,组织和引导农民发展农业生产,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一是花卉生产发展迅速。1998年,全县以金边瑞香为主的花卉种植达2000亩10...  相似文献   

16.
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近年来,各地都在进行发展农业产业化的探索,在实践中创造了一些各具特色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通过实践,在基本组织形式和发展模式等方面都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1.农业产业化的组织形式公司十农户这种组织形式的特点在于,由公司强化农业资源产出使其增值,然后组织销售。它尤其适合在市场风险大,技术水平高,分工细,专业化程度高,以及资金密集的生产领域发展。因此,这种组织形式对公司各方面的要求较高。专业市场十农户这种组织形式的特点是通过专业市场与生产基地或农户直接沟通,以合同的形式或以…  相似文献   

17.
侯玮 《特区展望》2000,(4):34-35
海南农业产业化发展已有较好基础 实现农业产业化,使传统农业向市场农业,向生产专业化、布局区域化、经济一体化、服务社会化、管理企业化的现代农业迈进,有效提高农村经济素质和效益,必须引起各级决策者和领导者的重视。海南农业产业化发展已有较好的基础,如: 出现了多种形式的新经济组织。“公司+农民”、“公司+基地”等等。这些经营组织的出现以及由此形成的经营体制的运行,有效地促进了农业资源的合理配置,特别是有效地促进了人才、技术、资金、物质与生产、加工、贮运和销售等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夯实了农业生产的基础,增…  相似文献   

18.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从事同类产品生产经营的农户为获取更大效益、所需服务和保护自身利益,在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各个环节,从事资金、技术、购买、生产、服务等方面的联合与合作,以提高农民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增强市场竞争力。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具有广阔的生存空间,是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繁荣农村经济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我国农民流通合作问题的思考朱广其,赵家凤在农业发达国家,流通合作已成为农民进入市场和利益保护的基本组织措施。在我国,农业生产的制度创新初步确立了农户家庭是资产运作的基本层次和组织细胞,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解决了农民温饱问题。但由于流通合作组织发展滞后...  相似文献   

20.
农业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加工企业为依托,农户参与为基础,科技服务为手段,把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连成一体,形成有机结合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机制。农业产业化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一种生产经营形式,已被社会所公认,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可以说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