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农村社区体育健身服务是指为农村群众提供体育健身场所、设备的服务。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农村群众的需求是农村社区体育健身服务发展的动力,政府通过提供农村社区体育健身场所设备来推动农村社区体育健身发展。在政府满足农村群众体育健身服务需求的情况下,农村社区体育健身服务能够有效拉动农村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2.
社区体育的广泛开展和体育健身活动的可持续发展是城市群众体育的缩影,社区体育健身环境为群众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提供了基础设施和健身场所,社区健身环境中健身路径对群众体育活动的开展产生重要的影响,注重以人为本的发展创新,对杜区群众体育和全民健身都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随着<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的颁布,农村体育将迎来新的发展浪潮,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将统筹城乡全民健身事业发展,完善农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对农村社会体育指导员和农村体育骨干的培训和管理,从主观层面上加快农村体育的发展,丰富农民健身活动的内容.  相似文献   

4.
随着城市社区体育活动的广泛开展以及社区居民健身娱乐需求的增强,如何更好地叶社区体育活动进行组织和管理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现从体育管理学的角度分析绥化市社区体育发展的现状。由于发展受一些条件的制约,绥化市社区体育目前仍存在问题,比如居民对体育功能的认知程度低、社区体育的活动形式单一、社区体育活动场所设施不完善等。并提出了进一步发展绥化市社区体育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社会剧烈转型,为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全面构建小康社会而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本文针对目前农村存在体育健身意识淡薄、体育场地器材缺乏、体育活动组织指导不力等现象,提出要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契机,构建农村社区体育新体系。  相似文献   

6.
柳青 《价值工程》2012,31(34):247-248
在同一个辖区之内,形成学校体育和社区体育的资源共享,是我国建立全民健身社会的一种可行的途径,以学校体育设施为基础,和社区体育形成互补关系,共同发展,共同进步。这种共享机制能够使学校体育和社区体育二者形成良性的循环,不仅对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有利,还促进了我国全民健身工程的进程,一举两得。本文首先对学校体育和社区体育的资源共享的意义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我国的现状,对二者的共享机制提出了相对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乡镇论坛》2008,(17):8-8
在农村社区中倡导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要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通过各种形式如电视节目、墙报、标语、宣传手册、文艺演出等在农村社区大力宣传科学破除迷信,宣传法制扫除法盲,宣传民主扫除专制和霸道。要用先进的生活方式取代落后的生活方式。这要求在农村社区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  相似文献   

8.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等研究方法,了解当前学校参与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的研究现状,分析相关研究的主要特征。对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齐齐哈尔市、牡丹江市三个城市的24所学校和18个社区就学校参与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的现状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校参与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的情况并对殷行街道学校参与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的情况进行典型案例分析。研究认为:学校体育分管领导、教师和学生以及社区管理人员和居民对学校参与社区体育文化建设都持肯定与支持的态度,学校利用物力资源和人力资源都积极参与社区体育文化建设,主要表现在:学校体育场馆向社区居民开放,学校体育教师、学生及其他人员作为志愿者参与社区体育文化活动、作为社会体育指导员参与健身指导、参与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管理、帮助社区进行体质监测、到社区宣传体育文化健康知识等。学校参与社区体育文化建设,一方面有利于弥补社区体育文化建设中人力物力资源的不足、促进全民健身,另一方面学校在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与社区共享同时也丰富了学校课程资源、提高师生员工素质,为学校自身获得了更多的发展空间,对推动和促进学校体育事业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了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就大连市社区体育的发展现状进行研究,提出促进城市社区体育现状的发展对策,从而提高社区人民的体育文化水平,推动全民健身计划的实现.  相似文献   

10.
马文锋 《企业导报》2010,(2):269-269
社区体育是我国全民健身计划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对于高校来讲,高校往往不是孤立的存在于某一个地区,需要和周边的社区有相互之间的配合和帮助。从高校体育出发,就如何与社区体育的发展建立合作共同发展的思路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11.
建设社区体育服务体系是我国社区人民进行体育活动,强身健体的基本需求,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对体育文化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完善社区体育服务体系是人民健康生活的必然要求. 完善社区体育服务体系对于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体育社会化、实现体育生活化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就从这几个方面来分析完善社区体育服务体系的意义,并提出在实践中体现完善社区体育服务体系意义的策略,为社区服务体系的优化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陕西农村老年人摒弃体育健身行为的因素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从健康理念、健身意识、公共体育设施等方面分析老年人摒弃体育健身行为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以便为提高陕西省农村老年人体育健身行为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社区体育是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载体,是落实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途经,本文对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开展的基本现状作了调查研究,指出其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我国城市社区体育良好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对哈尔滨市道里区爱建滨江社区体育健身与锻炼的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性别、年龄的居民在体育健身与锻炼的项目、时间等方面存在差异.其次,与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健身与锻炼的现状相比较,可以看出爱建滨江社区在设施、场地及管理方面投入了一定的资金和人力,但有关场地利用率、易于消费及组织活动面向的对象方面还存在不足.因此还需要再增加居民健身与锻炼方面的意识、提高居民体育消费观念、加强社区体育组织与管理、合理安置社会体育指导员等方面采取措施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15.
梁廷方 《价值工程》2013,(32):308-310
农村居民的体育健身的状况很大程度上决定江苏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1-2015)的目标达成,调查显示,扬州市农村居民体育健身意识淡薄,缺乏健身技能和组织管理,体育健身的项目单一,健身场所缺乏。挖掘和推广赋有地方文化的民间体育,以民间体育促进农村文化建设,以文化建设带动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可以有效的改变目前农村居民体育健身状况,实现人民安康和社会的和谐。  相似文献   

16.
设计城市社区体育管理模式,并进一步阐述管理体系的构建,以供研究者参考和借鉴。整个管理模式可描绘为:市体育局主要制定有关法规与优惠政策,加强法制管理;各社区体育管理体系具有操作性职能;全民健身俱乐部管理、特殊人群健身与康复俱乐部管理、健身房管理与具体的行政组织领导和业务指导。  相似文献   

17.
社区体育是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载体,是落实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访问法、数理统计法、对比分析法等科研方法,对河北省城市社区体育开展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以期为河北省城市社区体育的良好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实行的"举国体制",在举国体制的背景下,我国群众体育活动都是由政府来举办,或者是由机关单位,工厂或者学校等开展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但是由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计划经济体制逐渐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由于经济的发展,人口数量的增加,因此导致人们的居住环境开始转变,城市社区普遍出现,因此社区体育成为了新时期人们进行体育锻炼的新形式,也是新时期群众体育开展一个重要手段。本文通过对长春市社区体育活动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作为主要背景和研究对象,进而探讨吉林省社区体育发展的状况和趋势以及其中存在的问题,为吉林省及其他地区发展社区体育和开展全民健身计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李营社 《价值工程》2012,31(15):254-256
采用文献综述和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针对西安市南郊部分社区居民100名,并对其参与全民健身活动的状况和对健身器械使用情况及出现的问题进行调查,对数据加以分析,并提出存在的问题如,健身路径的设计、布局、管理有待完善和提高,本文将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研究表明:健身路径改善了居民强身健体的条件,同时也大大丰富了广大居民的健身内容。为推动全民健身计划的发展提供了科学的依据,为政府有关部门制定社区体育发展计划提供参考。了解到通过健身路径使用的调查,让健身路径对于西安市南郊部分社区的发展以及对于西安人健康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健身气功是常州体育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发挥健身气功在建设常州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中的作用是当前的现实课题.常州市健身气功由市政府、区县政府、街道乡镇、健身气功管理中心和健身气功协会组成的体系负责管理,存在各区县健身气功发展不平衡,缺少专业的健身气功比赛用地,指导员对练习者指导次数不足等问题.提出扩大宣传力度,形成健身气功健身理念、开展学校教育,全面普及健身气功健身知识、发展城市社区健身活动,推动健身气功推广层次、融入经济元素,推动健身气功产业化发展等推广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