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悦 《中国经贸》2012,(20):197-197
摘要:集团资金的统筹管理问题,关系着整个集团的利益,因此做好集团的资金管理问题是十分重要的。特别是近年来集团公司的规模越来越大,这样在一定的程度上增加了资金管理的难度。集团公司财务资金的统筹管理是目前来说比较有效的管理模式,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不断的加强改进。本文主对集团财务资金统筹管理的模式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2.
<正> 深圳经济特区自成立之日起,就一直在探索与制定劳动力管理政策。现有的政策为深圳的发展起到了选择、控制劳动力流入等作用。但也存在一些缺陷。本文将从如下三个方面提出制定未来深圳劳动力管理政策所需考虑的主要问题。一、深圳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和劳动力管理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制定劳动力管理政策,既需要考虑深圳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的要求,又要考虑深圳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为劳动力管理提供的各种可能性。  相似文献   

3.
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是破解"三农"问题、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有效途径。对重庆的调研表明,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农村劳动力就业素质偏低和现行的土地营理政策等是制约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的重要因素。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应采取完善农民工外出就业制度、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职业技能培训、健全土地管理政策和现行土地流转制度、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促进县域经济和小城镇发展以及完善政府行政管理体制等方面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4.
<正> 80年代以来,深圳经济空前发展,劳动力亦迅猛增加。为保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稳定与协调,深圳市政府先后制定并施行了一系列劳动力管理政策,但无论从实施效果还是从未来的发展来分析,现行的管理政策都还需进一步改革和完善。要制定和完善这样一套政策系统,必须回答和解决以下一些重大问题。一、关于劳动立法问题我国至今仍未颁布劳动法。实践证明,仅凭行政部门下达规定是不够的。劳动力管理较好的国家都建立了一套系统的行政、经济、法律政策手段。深圳应建立与健全一套劳动力管理体系,包括决策、执行、调节、咨询和监督机构等。  相似文献   

5.
占劳动力总量80%的外来劳动力是深圳的创业者和建设者,如何加强对这支庞大队伍的管理,促进深圳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作者在分析了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五个方面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推进农村城镇化、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城乡统筹的最佳选择。农区发展畜牧业别是实现城镇化和劳动力转移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加强劳动力资源管理预防劳动纠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几年,煤炭企业劳动纠纷案件不断发生,给煤炭企业的发展壮大造成了一定影响,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一个严峻问题。虽然造成企业劳动纠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我认为加强企业劳动力资源管理是预防劳动纠纷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劳动管理如何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从而提高劳动管理效能?本文拟就劳动管理与劳动者需求的关系谈一些个人的认识和看法。一、激励劳动者劳动积极性的动因是劳动者的需求劳动者的劳动动机是在劳动需求的基础上产生的。在劳动者自觉进行每一劳动之前,就意识到进行这一劳动的原因,是希望通过这一劳动达到某种目的。但是任何劳动者既具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许多企业为了增强竞争力,在劳动管理上采取了一种“手风琴式的管理”,就是能够随意伸缩其劳动力之需要量,上海企业里的临时工及兼职(部分工时)员工,正逐渐成为企业生产的一支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0.
11.
城乡一体化:理论思考与政策建议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已经成为一种共识。“统筹”是手段,“一体化”是目标。不过,时下人们对“城乡一体化”的看法不尽相同,有的甚至有悖于中央的精神,这势必会引起“统筹”的片面性。因此,有必要对“城乡一体化”进行理论阐释,以利于从实践中找到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2.
周颖 《浙江经济》1998,(12):53-55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一方面,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劳动力的机会成本不断提高;另一方面,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国有企业、二轻集体企业职工的下岗再就业问题也日益突出。社会对劳动力安置和企业对劳动力雇用的问题,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和重视。企业对劳动力的雇用必然涉  相似文献   

13.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是否存在劳动力市场? 要弄清这间题,首先就要弄清。在社会主义下,是否存在“劳动的直接社会性”?因为否认社会主义下存在劳动力市场,是以劳动的直接社会性作为理论根据的。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最初设想的社会主义社会,是生产资料全社会占有,排除商品生产、排除市场机制的一种理  相似文献   

14.
15.
城乡统筹就业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其目的在于把社会劳动力就业纳入城乡一体化轨道,从总体上提高全社会的就业和收入水平。从这一意义说,它既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切入口,也是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建立城乡统筹的就业制度,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打破劳动力就业壁垒,完善城乡劳动和就业保障体系,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解决就业问题的一项基本措施。  相似文献   

16.
最近,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王振中的研究报告《100年劳动与资本要素在英美等国家国民收入分配中所占的位置》,其实证结果是:即使在资本主义国家,百年以来劳动所得始终占大头,所以社会对劳动和劳动者始终要重视和保护。资本所得减少并不说明其社会趋于平等,因为资本越来越集中于少数人手中。发展中国家资本积累先天不足,更加依靠劳动积累,是毫无疑问的。  相似文献   

17.
统筹城乡就业是解决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的基本出发点。统筹城乡就业要求把城市就业和农村就业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来对待,在科学把握城乡就业发展规律及内在联系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合理规划和科学管理,以实现良性互动和整体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我国现阶段私营经济主的劳动是管理劳动。管理劳动包括决策劳动、创新劳动、组织劳动和学习劳动。私营经济主的管理劳动是创造价值的生产性的劳动 ,以脑力劳动为主 ,是复杂劳动。因此私营经济主得到较高的收入是符合马克思劳动创造价值的理论的。  相似文献   

19.
1998年我国劳动力市场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1998年我国劳动力市场发展环境分析由于受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影响,未来劳动力增长压力依然十分沉重。据劳动部门推算,整个"九五"期间都是劳动年龄人口增长的高峰期,劳动力资源供给将从"八五"时期的年均1870万人进一步增加到2030万人,即使扣除当年退出劳动年龄和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口约950万,每年仍将净增劳动力1080多万人。随着市场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了阿根廷过高的正式劳动力成本和持续增长的失业率的劳动力市场格局,并对阿根廷的失业救助体系进行了介绍,包括失业保险和其他的促进就业项目,着重分析了失业保险与二元劳动市场之间的关系,并认为大规模的长期失业、高非正式就业比例和管理缺乏效率是导致失败的主要原因,并结合中国的具体情况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