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信用评级监管立法的严重滞后,制约了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的构建.因此,应尽快制定一部规制信用评级业发展与运行的信用评级管理法,并以该法为核心确立统一、完善的信用评级监管法律制度体系.具体来说,我国信用评级监管立法应确立统一监管机构并进行法律授权,建立健全信用评级市场准入制度和信息披露制度,加强和完善信用评级机构公司治理,构建严格的信用评级监管法律责任体系.  相似文献   

2.
此次金融危机中信用评级机构的拙劣表现表明,仅靠信用评级业的行业自律是不够的,信用评级机构应当被纳入金融监管的范畴。目前,我国信用评级机构所承载的社会功能尚未得到充分发挥,我国信用评级机构监管体系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与教训,我国应建立健全信用评级法律法规体系,尽快明确信用评级的监管组织体系,制定信用评级行业的准入和退出机制,严格规范信用评级机构的执业行为,完善信用评级的认可机制,加强行业自律,进一步加强对信用评级机构的监管。  相似文献   

3.
信用评级机构对此次全球金融危机的发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我国评级体系的现状是行业监管制度存在空白、市场准入及资格认证制度缺乏、评级机构缺乏独立性和公正性、行业标准建设相对滞后。反思此次金融危机,我国应通过完善监管体系,建立评级行业及从业人员认证制度,保持评级机构的独立性与中立地位,切实割裂评级费用与评定等级间的联系,构建符合国情的信用评级业。  相似文献   

4.
国际金融危机之后,美、欧、日等征信业发达国家纷纷出台监管新举措,加强征信监管成为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穆迪、标准普尔、惠誉等国际信用评级机构在监管部门和公众舆论的压力下,也积极采取自我改进措施。在这一形势下,我国应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提高认识,积极借鉴,认真研究。当前,关键是要通过加快信用评级相关法规制度建设、确立独立统一的监管主体、完善信用评级机构认可制度等措施,以建立健全我国信用评级监管体系,发挥我国信用评级监管的后发优势。  相似文献   

5.
市场准入制度的缺失被认为是信用评级机构功能异化的诱因之一。经历金融危机洗礼的各国监管当局纷纷制定或完善监管立法,加强对信用评级市场准入环节的监管。对于我国而言,市场准入制度的不科学、不合理加剧了市场的过度竞争,严重制约我国信用评级市场培育和信用评级业的发展。当前,我国应立足实际,综合考量各种因素,尽快构建以注册制和限制性外资准入政策为主要内容的信用评级市场准入制度。  相似文献   

6.
分析金融危机前美国评级监管体系、金融危机中关国信用评级及监管存在的问题、金融危机后美国评级监管体系的改革与思路,结合我国实际,提出加快征信立法以规范促管理、加强信用评级机构的监管、完善评级机构制度建设、保持信用评级机构的独立性等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次贷危机后,欧盟对信用评级监管作出了一系列重大改革,内容涉及信用评级机构市场准入、利益冲突、信息披露、主权评级、问责机制等方面。我国可以借鉴欧盟立法改革的思路及模式,尽快建立并完善我国的信用评级监管法律制度,从法律层面规范信用评级机构的市场准入与退出、利益冲突、信息披露、问责机制、信用评级日常监管等,同时逐步弱化监管对外部评级结果的过度依赖,推动我国信用评级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8.
信用评级有助于解决信息不对称和委托代理问题,但是由于信用评级具有准公共产品特性及内在的利益冲突,仅靠自律及市场机制难以保证评级机构的独立性及评级的质量,因此,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是欧盟强化了对评级业的监管。本文借鉴欧盟的做法,分析了目前我国评级业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就构建符合中国特色的评级业监管体系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金融危机后,许多国家纷纷开始重塑信用评级机构监管体系,以更好地发挥信用评级在经济金融中的作用。我国应借鉴美国和欧盟在信用评级监管框架方面的经验,立足我国国情,从监管目标、监管内容、监管部门的权力、监管方式等方面构建我国的信用评级监管体系;同时,为推动信用评级市场的规范发展,我国还应健全法律体系,建立信用评级认可和管理制度,完善信用评级监管组织体系.强化信用评级机构内部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0.
一直以来,我国信用评级业的监管问题没有得到学界足够的关注。现有涉及评级业监管的文献极其有限、研究层次浅、缺乏系统性。国外关于信用评级机构监管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信用评级业的产业组织分析和监管与信用评级业市场结构关系两方面。因此,有必要从产业组织视角对我国信用评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产业组织分析,实证分析我国信用评级市场结构和竞争对评级质量和评级机构绩效的影响,系统研究我国现行信用评级监管政策和体制对信用评级业的影响,进一步探讨我国信用评级业的监管及改革问题。  相似文献   

11.
欧债危机凸显了信用评级机构发布的主权评级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性,欧盟为此提出了主权评级监管的八项措施。我国评级业历史短,规模小,但可喜的是评级行业已经认识到主权评级对我国国际金融地位的提升和评级话语权的争夺的关键性,并且已经开始尝试性地开展主权评级业务。然而我国信用评级的监管法出多头、零乱无序,更没有主权评级的专项监管规则。欧盟统一集中的评级机构监管框架和主权评级的改革建议对我国发展主权评级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信用评级机构在次贷危机之后引发全球经济金融市场乃至政界高度关注,成为各国金融改革的重点对象.美国、欧盟以及日本等多个国家纷纷出台法规针对评级监管法律体系作进一步完善,全面加强对评级机构监管.我国评级行业起步较晚,由于发展阶段和市场环境等因素所限,相关监管立法仍存在诸多亟待完善之处.以评级监管立法改革领域的典型——美国、欧盟为研究对象,通过系统梳理这些国家和地区的信用评级监管法律制度框架的演变历程及现状,并对我国相关立法现状进行分析,进而对我国信用评级法律框架的搭建完善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信用评级机构作为资本市场的信息平衡者,在此次金融危机中严重失职,先虚高评级后骤然降级而加速了危机演进。反思具有最发达的信用评级市场的美国对信用评级机构的监管演进,美国信用评级机构从市场自律到NRSRO的政府认证再到金融危机后的进一步监管反思。结合我国信用评级业的发展现状,现存在缺乏市场自律、政府统一的监管和资质认证等不足,需要培植市场自律,改进政府监管并引入评级机构的问责制,以促进我国信用市场的建设和资本市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从欧债危机看我国中小企业信用评级未来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三大国际评级机构标准普尔、惠誉、穆迪对欧债危机的愈演愈烈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是中小企业,但目前,国内中小企业信用评级面临金融体系不完善、缺乏统一管理、缺少权威性、缺乏科学的评级体系、市场需求少、权威性不高等问题。文章对中小企业信用评级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就中小企业信用评级的未来发展,特别是提高评级机构素质、建立完善的评级监管体系、丰富评级业务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2007年美国次债危机引发了世界各国金融监管机构加强了对评级机构和评级业务的监管。目前,我国资信评级业一方面存在立法不完整、监管不明确、恶性竞争现象突出、评级的专业性和权威性不够等问题;另一方面,面临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中小企业担保体系的建设需求、双评级制度的实施、行业内资产重组、政府的大力扶持等发展机遇。因此,应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从立法方面、政府监管、行业自律、评级机构、国际合作等方面着手,促进我国资信评级业的大力发展。  相似文献   

16.
《欧盟信用评级机构监管法规》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次贷危机的爆发促使欧盟加快了信用评级监管制度改革的步伐,欧盟委员会通过制定法律要求信用评级机构避免利益冲突,完善信用评级体系,提高信用评级透明度.目前我国正处在信用评级发展和改革的关键时期,研究欧盟信用评级机构监管法规出台的背景和主要内容,对于促进我国信用评级市场健康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评级机构以高效、专业的信息处理技术,促进了资本市场发展。受美国依赖评级的金融监管(RDRs)影响,其评级业的发展分为5个具有不同特征的典型阶段。RDRs视角下评级业发展的研究表明,美国为纠正金融市场失灵而建立的RDRs金融监管体系存在四种典型的无效率。该研究对我国的RDRs监管及国内评级的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后危机时代,美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纷纷出台改革措施,加强对信用评级行业的监管。通过剖析信用评级监管的理论基础及现实意义,以后危机视角下信用评级业国际监管改革为鉴,重新审视我国信用评级监管现状,提出适合我国信用评级行业发展的监管政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9.
国外信用评级机构认可制度的经验及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巴塞尔资本协议为信用评级机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信用评级机构发展中面临的首要问题即如何对信用评级机构的资质进行认可.本文通过对部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信用评级机构认可制度的相关实践经验进行综述、比较、归纳后,结合我国内地信用评级市场的现实情况.提出从建立和完善信用评级法律法规、建立统一、动态的信用评级机构认可标准等方面着手,构建信用评级机构认可制度.  相似文献   

20.
推进我国信用评级体系的发展,对于知识产权证券化有着重要的意义,具体的做法可以是:开发适合的评级方法、加快国内评级机构的发展速度、加强对外资评级机构的监管、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设立政府主导的公共产品信用评级机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