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种昂 《商界名家》2003,(9):8-10
有这么一位技术专家,他研发的技术在同行业首屈一指,而且,他的技术让60多家濒临临倒闭的企业起死回生——试问,倘若此人将其技术市场化运营,岂不财源滚滚?这个人就是被雀为“制革巨匠”,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得者,国家有杰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同时也是我国民营企业中出现的首位院士候选人——王全杰!他确实如人们想像的那样去将技术市场化,而且花去了十余年的时间,但结果却非人们(包括他自己)所想像,他对《商界名家》记者感叹:“技术专家未必就是成功的企业家,自己创办的企业自己未必就能成功管理。”  相似文献   

2.
深圳人这样描述拓荒牛:勇于开拓,甘于奉献,勤于进取,坚忍不拔。江西万安县枧头镇就有这么一位痴心开拓的“拓荒牛”,他就是彭小安——枧头镇一位普通农民,这位在当地远近闻名的“猪倌”是怎样成为了全县乃至全市都闻名的“牛痴会长”?  相似文献   

3.
《浙商》2013,(17):16-16
他是一位企业家——自1985年创业开始,通过不断转型升级,如今公司已成为全球专业搬运车领域的领航者.今年上丰年,在严峻的经济形势下,企业营收、利润反而创新高。逆势而上的秘诀是什么?套用浙江省的口号就是:空间换地、机器换人、电商换市。公司放弃新征50亩用地计划,而是改造老厂房,变一层为二层(他建议制造企业在目前形势下谨慎拿地);会同有关院校攻关,成功通过机器换下一半电焊工(光人工费省下近千万);同时电子商务也取得大突破,节省不少营销费用。  相似文献   

4.
一个“红帽子”企业家的故事江上斌企业性质打了马虎眼,模糊了罪与非罪的界限,演绎出无数悲酸。官诉民,民告官,究竟真理在哪边?请看他万万没想到,命运给他安排了如此不公正的待遇。他叫李显荣,是四川南部贫困山区的一位中年农民,中等身材,戴着一副黑边眼镜。他右...  相似文献   

5.
《商界名家》2006,(4):110-111
汪先生是武汉一家企业的老板,与中国大多数民营企业家一样,汪先生的创业过程艰辛曲折,他几乎忘了自己是一个“人”,忘了自己也有最为基本的身心需求,等到不堪重负的身体向他一次次提出抗议的时候,他才想起一个颇为重大的问题——我的生活在哪里呢?  相似文献   

6.
《浙商》2005,(4):72-73
厉玲:今天我们请到的嘉宾来自西班牙。作为浙江省政协的一位海外委员,这次政协会议上他提出了一个提案,他的提案值得许多希望走出国门的浙江企业思考。徐会长,我在这里想问一下,您为什么提这个提案.提案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相似文献   

7.
陈晨 《华商》2014,(7):6-9
“十年磨一剑”的民营银行准入日前终子出鞘露“霜刃”——银监会确定首批5家民营银行试点方案,批准10家民资企业参与试点,2014年金融改革打响头炮。民营银行将在多大程度上改变中国金融格局?创新与风险之间的天平该如何权衡?它又将怎样影响每一位消费者的生活呢?  相似文献   

8.
他是一位睿智的企业家,他对市场和企业管理具有独特而缜密的思考。他发表过数十篇学术论文,涉及的领域包括企业管理、品牌塑造、人力资源管理、产品质量管理等等;他外表儒雅,谈吐斯文,感觉更像一位学者,而不是商人;他是个喜静的人,就像他的休闲方式是读书与编软件——他诡那是他最好的休息与享受方式。他叫黄岳南——是位硕士出身的能写学术论文的服装公司老板。[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二十美金     
《连锁与特许》2008,(11):95-95
一位父亲下班回家很晚了,又累又烦,他发现5岁的儿子站在门口等他。“我可以问你一个问题吗?”“什么问题?”“爸,你一小时能赚多少钱?”  相似文献   

10.
韩国市场铩羽而归,中国市场一路下滑,沃尔玛——这家位露全球500强之首的企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尴尬。是海外市场的空间不够大?还是沃尔玛的翅膀不够大?沃尔玛危机来临……  相似文献   

11.
“在遥远的新得克萨斯星球,有一位机智、聪明、勇敢的警长,他叫布雷斯塔。他具有鹰的眼睛,狼的耳朵,豹的速度,熊的力量!”——这句《布雷斯塔警长》动画片中的台词曾经风靡一时,尤其是“他具有鹰的眼睛,狼的耳朵,豹的速度,熊的力量!”更是耳熟能详。目前在食品行业也有这么一位“布雷斯塔警长”,他就是福建达利。短短两年来,这个来自福建惠安企业的快速发展已经到了不能不被关注的地步了。  相似文献   

12.
海岸 《饭店世界》2006,(5):15-15
以前,法国有一位总统名叫戈达,他一向是以机智出名。一天,一位英国太太问他:“法国女人是不是真的比其他国家的女人更迷人?”  相似文献   

13.
徐行 《广告大观》2008,(6):46-48
在充满徽风皖韵的土地上,有一支全国闻名的“电视淮军”,正征战中国媒介市场,并领军省级卫视。那么,是怎样一位领军人带领这支淮军赢得了一场又一场没有硝烟的媒体之战?记者目前走访了电视准军的最高统帅——安徽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安徽省广播电影电视局局长、安徽电视台台长张苏洲,并从他那里探寻到更多背后的故事。  相似文献   

14.
潘欣怡  张环清 《浙商》2006,(1):130-132
在浙商这个群体中,有这样一位企业家,无论是企业管理还是生活态度,他都讲究“中庸之道”;他追求高质量的生活,却又主张节约的消费理念;他喜欢收藏古玩,希望以此为保护我国的历史文物而尽到一个国人的责任 他对宗教有着深入的探究,并将其作为个人修心养性的最佳途径……他就是——[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去工厂化     
中国能否出现真正的世界级企业?这是本刊在2007年贯穿始终的关注焦点,几乎所有的重大选题都隐隐地围绕着这一使命展开——中国企业的机遇在哪里?我们与世界级企业的差距何在?什么样的企业最可能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6.
某企业,曾花了半年时间,到另一家著名企业去挖来了一位营销总监。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这位年仅26岁的营销总监就把工作搞得有声有色颇有成绩。然而,就在大家都普遍看好这位年轻的营销总监时,他却毅然决然地辞职而去。这是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17.
丁是一位身家丰厚的富豪,他准备将自己开创的公司交给儿子管理。如何将毕生的经验传授给儿子呢?他带儿子来到了一条低矮破旧的街道,指着街道旁的一间狭小店铺说道:“这是我开办的第一家商店,也就是从这里开始。渐渐发展成今天这家大企业。”  相似文献   

18.
不要想当然     
傅艾 《饭店世界》2005,(5):40-40
一位爸爸下班回到家很晚了,他很累并有点烦,发现他五岁的孩子靠在门旁等他。“爸,我可以问你一个问题吗?”  相似文献   

19.
粮食企业的下岗职工潘德贵,下岗后又重拾老本行做起了粮食生意。不同的是,这次他的粮食生意做得有些另类,并在这另类的粮食生意中找到了条另类的财路。2003年盛夏的一个午后,东北一位粮食经销商接到以前的一位老客户潘德贵的电话,想从他那里弄点大豆。这位经销商很是奇怪,潘德贵不是从粮站下岗了吗?他疑惑地问:“老潘,你又要做粮食生意啊?”电话的那一边。潘德贵哈哈地笑着说:“我是要做粮食生意,但是这次不需要发车皮。你只要把粮盒从邮局给我寄过来就行了。“不发车皮怎么做粮食生意?潘德贵这次做的就是一次另类的粮食生意。  相似文献   

20.
《浙商》2009,(14):18-18
在近日一次聚会上,一位企业老总在听了二位经济学家的演讲后,询问:眼下要投资的话,我们应该选择什么投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