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1、池塘条件主养鲫鱼的池塘面积一般以10亩左右为宜,要求池埂坚实不漏水,池底底质较硬,淤泥厚度不超过10cm,超过10cm时必须清淤,以利鲫鱼的捕捞。进排水口要用钢丝网或拦鱼栅封牢,以防鲫鱼逃逸。鱼种放养前一周采用生石灰清塘消毒,用量为100kg∕亩。消毒后2~3d开始注水,注水时用密网在入水口过滤,以防野杂鱼进入池内。养殖塘口应配备抽水泵、投饵机和增氧设备。2、鱼种放养异育银鲫具有食性广、适应性强、成活率高、适宜饲养、生长速度快、饲养周期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南方耕地以稻田为主。提高稻田生产效益的途径有多种,其中稻田立体种养是近年来主推的稻田增值方式之一。稻田立体种养采用生态学的原理,利用食物链的相互关系,可显著提高稻田生产效益,并符合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对于一些低洼农田或潜育化很严重的稻田,种水稻产量低,可考虑选择鱼菱、鱼藕立体种养模式。一般稻田除可选择稻与鱼、稻与蛙、稻与鳅、稻与虾等立体种养模式外,还可选择稻鱼鳝等立体种养模式。下面推荐3种稻田立体种养模式,供农民朋友参考。  相似文献   

3.
2014年,保山市昌宁县水产站在漭水镇共裕村和田园镇九甲村举办的100亩稻鱼工程示范样板实现稻鱼双丰收,为农民增产增收做出了积极贡献。为实现全年稻田养鱼40000亩,产量1090吨的计划任务,2014年,县水产站在漭水镇共裕村和田园镇九甲村各举办了50亩稻鱼工程示范样板,投资2万元对农户给予鱼苗鱼种补助,以此辐射带动全县40000亩大面积稻田养鱼向规模化发展。  相似文献   

4.
实用科技     
实用科技稻田养鱼收益高稻田养鱼鱼养稻,稻鱼双收效益高。稻田养鱼的好处是:1、可增加鱼的产量。稻田养鱼,一般不投饵。因为稻田水中有浮游生物,微生物及杂草等,泥中还有底栖动物,这些都是鱼类的天然饵料。每亩稻田可产鱼50多斤,高的达70-80斤。2、能促进...  相似文献   

5.
1、养殖前的准备1)池塘:应采光良好、通风,进、排水方便,池深2~2.5m,水深1~1.5m,池底为泥质,淤泥深10㎝左右,面积不超过2亩。2)水源:湖水、水库水、地下井水等均可,水质宜中性或弱碱性。3)进排水口须设防逃网,池塘边的浅水处要种上水浮莲、水葫芦等水生植物,便于遮挡阳光、避暑,同时还能净化水质,调节水温。在投放鱼种前必须做好池塘清整和消毒。2、养殖技术1)鱼种放养:选用10cm以  相似文献   

6.
水产动物的治疗有其独特的特点,采取个体化的治疗方式,鱼类都是成群聚集在池塘里,一旦某个个体发生病变,就有可能迅速地传染给其他鱼类,使整个池塘的鱼类都有可能染病。对于发病的鱼类,无论其数量多少,都要采取群体治疗的方式。1、四大家鱼的主要病害四大家鱼主要是指人工饲养的青鱼、草鱼、鲢鱼、鳙鱼,是我国1 000多年来在池塘养鱼中选定的混养且高产的鱼种。鳙鱼主要生长在水的中上层,以浮游动物为食;鲢鱼一般也生活在水的中上层,主要以浮游植物为食;草鱼一般生活  相似文献   

7.
在池塘养殖下推行"365"高效水产养殖模式可使养殖户获得了较大的利益提升:"3"是指放养3类不同作用的水产动物,"6"是指6个环保高效养殖关键技术,"5"是指增效50%。1、放养三类鱼即合理放养主养鱼、调水鱼和调底鱼(动物)。尽管所有养殖的鱼特别是主养鱼是要通过生长获得增值,但调水鱼在每日水质都在不断变化的池塘养殖条件下有重要作用,调底动物对于每日累积的淤泥  相似文献   

8.
早春养鱼抓“五早”一、早投放。新开挖的鱼塘或者没有冬放养殖的水面,一般在开春水温达8℃时即可投放优良鱼种。在放养鱼种时,要多一个心眼,做好消灭鱼病原优的工作。即鱼种下塘前用3%-5%的食盐水或8-10PPM的漂白粉液浸鱼体20-30分钟。二、早施肥。...  相似文献   

9.
一尾优质鱼类的鱼苗、鱼种,小的有寸把长,大的有二、三寸.价格从几毛钱到几块钱不等。13亿尾鱼苗总共价值多少?这个账我不算你也知道。我是一个“和文化”的推崇者。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我只是在起一个示范作用.剩下的工作大家一起做。  相似文献   

10.
在养鱼生产中,预防鱼病是提高养鱼产量的一项重要措施。怎样预防鱼病呢?1、清塘消毒。冬天可结合积肥,放干塘水,挖去一层塘泥作肥料,铲除塘边杂草,让池塘晒上或冻上几天,杀死泥中的有害生物。或在放干水后,选一个晴天,用生石灰清塘,每亩用量60~70公斤,溶化后均匀泼洒塘底。2、选择健壮无病的鱼种。健壮的鱼种,体色鲜明,全身鳞片、鳍条完整,鳃盖、身上没有红色、白色斑点,游动活泼,大小整齐。在放养前,最好把鱼放入百万分之十的漂白粉液里洗澡20~30分钟,以便杀死鱼体上的寄生虫和病菌。配制方法是500公斤水…  相似文献   

11.
山区冬季稻田常因水浅、水温偏低及其它外界不良条件的影响,极易造成田鱼死亡。怎样才能使稻田养鱼安全越冬呢?据调查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1)加高田埂,保持深水。水稻收割后,要及时用田土加高田埂0.6~0.8米,并夯实严防漏水,稻田的平均深要在0.4~0.5米以上,遇寒潮时还应加深水位。(2)挖好越冬沟,搭好暖棚。在水稻收割后,要在田周围挖好田沟,在田中间挖好“十”或“艹”字形的越冬沟,沟沟相通。越冬沟的交叉处,挖一个面积为8~10平方米,深0.6~0.8米的小鱼池。鱼池上搭一防风棚,盖上塑料薄膜,用…  相似文献   

12.
利用冬闲田养鱼种,由于水浅,受外界气温影响大,使鱼极易患病,防治不及时,直接影响成活率,因此,应注意病害防治。赤皮病:冬末春初水温低、捕捞等机械原因,造成鱼体表口有利荧光极毛杆菌入侵后潜伏,当气温回升时,迅速发展成急性流行病,引起大量死亡。表现在病鱼体表两侧局部或大部分充血发炎,鳞片脱落,呈不规则的块状红斑,鱼鳍基部充血,鳍条开裂,鱼的上下颌和鳃部分充血。应在投放鱼种前,每亩养鱼田块撒生石灰20~25公斤进行消毒,鱼种下田前用5%的食盐水浸3~5分钟,下田后定期用1PPM浓度的漂白粉全池泼洒,防…  相似文献   

13.
1、清塘。对春节期间捕鱼干塘的池塘要及时清除塘泥,清拣塘中杂物,消灭泥蛇等鱼类天敌,堵塞鼠眼和漏洞。   2、消毒。在鱼种放养入塘的前 7- 10天,按水深 1米,每亩用生石灰 135公斤化开趁热泼洒;或将鱼塘水位降至 10- 20厘米,每亩用生石灰 75公斤左右,化开后全塘泼洒。   3、培水。早春水温低,鱼种小,开始放养时的水面宜浅些,随着气温上升,鱼体长大,水位要慢慢加深,通常每半月灌注新水一次。   4、选种。我国即将加入“ WTO”,传统的“草、鳙、鲢”当家鱼种市场份额减少,在选择放养鱼种时,不要抱着老皇历不放…  相似文献   

14.
《今日重庆》2011,(9):51
在他的人生字典里,没有逃避和退缩。他的坚韧和勇气,拯救了他规模化发展农业的理想。在农村这个"露天工厂"里,他挖出了希望,锲而不舍、义无反顾,终于,他坚持到了树开花的季节、鱼满仓的喜悦……  相似文献   

15.
一是薄水插秧。晚稻移栽时,留半寸以下薄水层,以保证插秧质量,当插秧结束时,要及时灌深水。二是深水返青。晚稻插秧时,温度高、光照强、蒸发大。其次秧苗移栽时的植伤,根系未恢复生机,吸水力弱,水分难平衡。因此,为防止禾苗失水,须灌一寸以上深水,以创造一个温、湿度比较稳定的环境条件,加快返青。三是浅水分蘖。晚稻返青后实行浅水勤灌,保持遮泥水。这样既能保证晚稻分蘖期对水分的需要,又能增加土壤中的氧气,有利于微生物活动,加快肥分解,促进根系生长,使分蘖早,分蘖节位低,以增加分蘖的数量和质量。四是晒田健苗。在…  相似文献   

16.
一尾优质鱼类的鱼苗、鱼种,小的有寸把长,大的有二、三寸.价格从几毛钱到几块钱不等。13亿尾鱼苗总共价值多少?这个账我不算你也知道。我是一个“和文化”的推崇者。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我只是在起一个示范作用.剩下的工作大家一起做。  相似文献   

17.
1、全新的混养概念科学的混养概念告诉我们,不但四大家鱼可以混养,甚至鱼、虾、贝、蟹之间也可合理搭配混养。如鳗鱼塘里混养胭脂鱼,胭脂鱼可摄食鳗鱼吃剩的碎料;对虾塘里混养小规格的尖吻鲈,尖吻鲈可及时摄食死虾,有效地切断了病原体的传播。2、淡化驯养许多海水养殖品种是广盐性的,如虱目鱼、南美白对虾等甚至可在没有盐度的水体中生存。且海水品种在淡水中养殖,生产速度往往更快,病害也可大大减少。3、北鱼南移北方有许多优秀的水产品种以往未能得到足够  相似文献   

18.
今年受50年一遇的低温雨雪冷害影响,佛山冻死了不少鲮鱼、罗非鱼,使本来供应给桂花鱼和笋壳鱼的活鱼饲料“断食”,再加上鱼塘的租金等成本昂贵,养殖活饲料鱼更难以补充.在城镇街道承包几口鱼塘的人养殖受到损失,感到压力重重.在仿徨无计之际,提出不知养什么品种鱼好?有行家报料,近年在顺德摸索成功花锦鳝市场空间大,养殖利润空间亦大.可以参考试养.  相似文献   

19.
1、怎样进行秧田的水分管理早季播种后应保持满沟水,直到揭膜两天后,晴好天气仍保持满沟水,阴雨天气则保持半沟水。插秧前5d排水晒苗。其间如畦面土壤过干,可灌跑马水一次。晚季播种后,经常遇到高温强日照天气,秧畦表面水份蒸发很快,很容易将刚播的种子晒干,影响出苗。因此,播种后2~3h,种子和土壤贴合紧密后,就应灌水淹没秧畦表面,淹水深度应保持在3cm左右,这样可以防止水温过  相似文献   

20.
1、生态习性1)食性青鱼属肉食性鱼类,鱼苗、鱼种阶段主要摄食浮游动物。体长约15cm时,转变食性,开始摄食小螺丝等。随着下咽齿的发育,压碎功能增强,幼鱼以软体动物为主食,如蚌、螺蛳等。此外,也食虾、螃蟹和昆虫幼虫。2)生长青鱼体型大,生长迅速,最大重量可达70kg。1龄鱼可长至500g,2龄鱼长至2.5~3 kg,3龄鱼在良好环境中可至6.5~7.5kg。青鱼体长增长以1~2龄最快,5龄以后其体长增长速度慢;体重增长以3~4龄最快,以后持续增重。3)繁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