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新零售模式是供应商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创新技术,依靠现代物流,将线下与线上零售深度结合的一种全新商业模式,新零售模式下对于零售企业提升整体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新零售的特点内涵、基本特征进行了简要阐述,对营运能力的定义作用进行了简要分析,对永辉超市营运能力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解读及新零售模式下永辉超市营运能力的分析。本文从企业营运能力的相关理论概述入手,结合永辉超市在传统零售模式和新零售模式下的实际情况展开分析,同时对永辉超市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有针对性的阐述,对新零售模式下提升永辉超市营运能力提出了相关措施,这对在新零售模式下的同类企业营运能力的提升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自中国零售市场对外开放以来,本土零售企业一直在复制与模仿外资零售企业的道路上艰难前行,虽有发展,但始终无法超越外资零售企业,更无法获得可持续的竞争优势。文章认为,本土零售企业只有走破坏性创新道路才有可能获得长足发展,进而阐述了本土零售企业进行破坏性创新的空间基础和破坏性创新过程,并对阻碍零售企业破坏性创新的因素进行了探讨,这些因素可分为四类:行为采纳障碍、思想障碍、风险障碍、创新过程的先期障碍。  相似文献   

3.
我国药品零售企业发展困境及战略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求新时期我国药品零售企业发展的战略选择。方法分析我国药品零售企业的现状,剖析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困境,运用竞争战略和营销管理等理论探索其发展战略的选择,结果与结论要改变传统药品经营的理念与策略。借鉴发达国家成功经验,制定符合中国医药企业自身特点的长期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4.
中国大陆零售市场的主要特点是: ·外资零售商快速扩张,2006年以经营大型超市为主的11家外资零售商(家乐福、大润发、沃尔玛、好又多、易初莲花、麦德龙、TESC0乐购、百佳、欧尚、永旺、华糖)新开店铺数量超过100家。同时,外资零售商也普遍采用了并购的扩张方式,有代表性的并购案例包括:TESC0增资控股乐购,沃尔玛收购好又多等  相似文献   

5.
在"互联网+"背景下,经营者更加重视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其对企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近年来,电商的兴起为国内零售企业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市场竞争激烈,消费者需求更趋多元化,这就要求企业及时把握市场动态,满足大众需求。零售企业对市场变化的反应以内部的协调为前提,为了提高效率、防范风险,内部控制的建立是必不可少的。与外商零售企业相比,国内企业在管理水平和内部控制的执行方面有待提高,以增强企业竞争力,获得竞争优势。本文根据国内零售企业的发展现状,为企业经营者提供了改善内部控制现状的措施,以求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商业模式不断创新,"新零售"模式应运而生。"新零售"目前还没有统一标准的概念,简而言之,"新零售"就是全渠道和无边界,又超越这一切而无所不在。对于传统零售商而言,"新零售"模式的产生是其在电子商务占市场份额越来越重的当下的重要机遇。如何把握好"新零售"的契机,制定一个合理可行的定价策略是其发展的关键。本文通过对线上线下同品同价策略、同品异价策略、异品异价策略的分析,为传统零售商的定价策略给予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汽车与社会》2012,(31):117-117
9月25日,第四届梅赛德斯一奔驰零售精英工作研讨会在美丽的四川九寨沟拉开帷幕。来自全国的139名梅赛德斯-奔驰经销商人力资源经理齐聚一堂,对梅赛德斯-奔驰零售精英项目及其实践案例进行了回顾和分享,并对该项目未来发展战略以及人力资源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眭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8.
中国服装企业发展到今天,产品和品牌还都处于摸索阶段。当服装企业欲腾飞之时,重新选择自己成功的赢利模式是很多企业家需要面对的问题。相信5~10年后,中国将会有2~3个百货公司,在时尚消费品行业的终端零售渠道中,形成像国美、苏宁这样的终端零售模式,成为开拓服装零售的新渠道。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上海百货店服装零售现状出发,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就百货店中服装类商品的销售额、经营面积、经营服装品类、服装品牌格局四个指标进行分析,从以上四方面研究上海百货店服装零售规模发展状况,并对其特征进行总结和分析。根据本文的结论,百货店可以更加合理地调整品类布局和经营策略,服装企业可以对上海百货业中服装的格局和特点有清晰的认识,对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0.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零售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零售企业为了增强竞争力,刺激消费,从而扩大销售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对于高档耐用消费品可以采用分期收款销售方式。本文从储存商品系统的角度出发,通过对现行会计制度下的分期收款发出商品核算方法的分析,提出零售企业分期收款发出商品按售价进行核算的建议,并对具体的核算方法进行了研究,从而使零售企业分期收款发出商品的核算更简便,零售企业储存商品的核算更具有系统性、更加充分反映零售企业售价金额核算方法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中国成品油零售业务的全面放开,世界各大知名石油公司进行战略调整,重新制定战略计划,近年来大举进军中国的成品油零售市场。而这些国际石油公司在成品油的经营管理上都有自己一套独特的策略,随着其强势介入,使得国内成品油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正面临着一场严峻的考验。作为国内成品油零售行业的"窗口"—加油站,将直接受到冲击。在这样的情况下,要认真剖析现有加油站在发展和经营管理中所面临的问题,提出革新的方向以及科学的管理措施,强基固本,提升自身在中国成品油零售市场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围绕建立零售主导型销售企业的定位,中国石油云南销售分公司分析了自身做好零售业务的优势和劣势,基于公司零售业务的发展实践并结合先进国家零售业务的发展趋势,对成品油销售企业做好零售业务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以下发展思路:1)注重品牌管理,提升品牌价值;2)重视顾客需求,深度开发客户;3)强化差异化营销服务手段,大力发展多元化经营;4)积极应用新技术,强化QHSE管理,优化服务流程;5)加强员工培训,强化先进、适用的企业文化建设;6)推行民主管理,不断提高员工满意度;7)完善业绩考评体系和激励措施。  相似文献   

13.
朴石 《中国石化》2005,(6):22-23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国内成品油零售市场的开放和2006年以后成品油批发市场开放的临近,外资石油公司加快了拓展中国市场的步伐。目前,跨国石油公司在华业务出现了三个新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现代社会顾客需求不断变化、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资源成为企业发展的"瓶颈",同时在物流专业化与社会化发展的趋势下,连锁零售企业为了提高竞争力,可以选择物流外包。使用第三方物流可以给连锁零售企业带来多方面的利益,但也存在着明显的负面作用和风险,本文对其可能产生的风险进行分析,并从企业自身以及第三方物流公司两方面寻找风险规避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基于时间竞争条件下企业竞争环境的变化,越来越多现代服装企业愈加重视时间管理.在作为服装产业链终端的零售环节,对于时间成本管理尚未形成一定体系.本文从供应链整体优化角度入手对服装零售时间成本进行分析,探索其产生原因,归纳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16.
参照流线网络的研究思路,通过对零售企业的作业流程特征分析,建立零售企业的流线网络。在假定供应商承担运输费用(从供应商到配送中心),消费者承担最后"一公里"的运输费用的基础上,分析供应商与配送中心的到货环节、仓储过程的可选作业环节、配送环节3个作业环节,并将这3个环节的广义费用区分为正常费用和额外费用。最后将每个环节的正常费用和额外费用相加,作为零售企业流线网络中两类边(供应商与配送中心之间的边和配送中心与销售点之间的边)的综合权。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国内商业银行零售业务转型的五大动因,即适应客户消费习惯变化动因、抢抓客户财富商机动因、反制双重脱媒动因、获取市场定价主动权动因和实施战略资本管理动因。总结了国内外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的转型经验,包括客户为本、产品为基、服务为魂、渠道为王、科技为撑、队伍为源。进而提出了国内商业银行零售业务转型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在零售行业的转型大背景下,企业间的并购是大趋势。本文选取了苏宁电器并购红孩子公司的案例,以并购绩效相关理论为基础,分析其并购过程,基于平衡记分卡视角来研究其并购财务绩效,分析其优点与不足并提出相关建议,这对促进苏宁电器乃至我国零售行业的并购活动的财务绩效,以及并购企业的财务业绩的提升和长远发展都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美国的敏捷零售模式对中国服装零售业的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美国服装业陷入了市场需求变幻不定;服装总体消费连续下降的困难境地,促使美国服装业建立了快速反应机制。与此同时,美国服装零售商也深刻认识到:在纺织这条长产业链上,建立快速反应机制不仅仅是制造商的事,零售业作为联结制造商与最终消费者的关键环节和服装产业价值链的末端,建立对市场变化快速有效的反应新机制更为重要。于是一种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条件,以零售商与制造商之间新型的行业关系为基础的敏捷零售模式出现了。本文分析对比了美国传统服装零售与敏捷服装零售的特点,以期为中国服装零售的发展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20.
现阶段的消费时代已经进入了体验经济时代,并且这股"体验"旋风正在越来越受到广大企业的关注和青睐。在这种经济背景下,零售企业的竞争优势不再是价格策略和商品组合,而是消费者对零售企业的整体认知和感受。本文从消费者心理需求变化入手引入体验营销的概念,进而详细分析在体验营销环境下,无论是实体还是互联网环境下的虚拟零售企业应该如何进行营销活动才能使其保持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