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洋安全战略是维护国家海洋生存和发展利益的全局性方略,其核心是确保海洋安全。俄罗斯作为传统海洋大国,一直拥有清晰明确的海洋安全战略。随着亚太经济的蓬勃发展和地区地缘战略意义的提升,俄罗斯也开始重视自身在亚太地区的战略利益。亚太海洋安全战略是其中重要一环。虽然俄罗斯推行亚太海洋安全战略面临种种困难,但这并不能阻碍俄罗斯维护亚太海洋安全、保障国家利益的决心。当前俄罗斯亚太海洋安全战略的首要和核心任务就是加强太平洋舰队实力,同时发展远东地区。  相似文献   

2.
冷战结束以后,尤其是21世纪以来,中国的崛起和东亚地区合作的开展推动着亚太地区秩序的转型。奥巴马政府上台后,推进亚太"再平衡"战略,着力打造跨太平洋体系,以塑造新的亚太地区秩序。该秩序的特点是以美国主导的共同体秩序为核心,并带有大国协调秩序和两极秩序的元素。奥巴马政府的亚太战略以制衡中国力量和影响力的上升、巩固美国在本地区的利益和地位为目标,加大与中国的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竞争的力度,重塑地区政治经济格局。该战略的实施一方面凸显了地区秩序中的安全因素,提升了美国对地区事务的影响力,巩固了美国对亚太秩序的主导地位;另一方面,这些战略举措增加了中国在亚太所承受的外交与安全压力,掣肘着东亚合作的发展,并加剧了地区秩序两极化的张力。与此同时,奥巴马的亚太战略也面临着一系列复杂的挑战,主要表现在新形势下美国在地区事务中角色的恰当定位、安全牌的限度、如何处理美国与中国的关系、如何调节东亚秩序与亚太秩序的关系等问题上。展望未来的亚太新秩序,其塑造力量将更加多元,支撑机制会更加多样,秩序运行的规则将更多地带有亚洲的印记,太平洋两岸在该秩序中的地位亦将更加对称。  相似文献   

3.
田英 《黑河学刊》2014,(2):9-10,28
近几年来,美国在军事、政治、经济等方面多管齐下推进其亚太战略调整。对此我们要保持足够的警惕。中国应做到在战略上藐视敌人,理性应对美国的亚太战略调整,通过多种手段坚决维护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美国在军事、政治、经济等方面多管齐下推进其亚太战略调整。对此我们要保持足够的警惕。中国应做到在战略上藐视敌人,理性应对美国的亚太战略调整,通过多种手段坚决维护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5.
美国企业技术战略联盟发展新动向与启示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企业间因技术创新活动而进行的战略性合作,是一种新的技术进步方式和商业竞争模式。美国作为世界科学技术最先进的国家,企业间的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实践频繁,规模也较大,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国际范围内的科学技术进步和商业运营。近些年来,随着国际环境的变化,美国企业的技术战略联盟在联盟目的、联盟方式、地域分布以及行业分布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密切关注这些新动向,有利于广大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学习掌握新的经营理念,把握技术升级的有利时机。  相似文献   

6.
论世纪之交的中国亚太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在亚太地区拥有重大利益,中国的对外战略在相当程度上集中在亚太地区。从国力上说,中国的责任和贡献主要表现在亚太地区的和平与发展方面。亚太地区是中国对外战略的根本立足点,中国的亚太战略从宏观上集中体现在经济、经济、安全发展战略,从微观上表现为亚太地缘政治战略。  相似文献   

7.
中国实力的持续增长,引起美国的担忧,促使美国调整全球战略,实行亚太"再平衡"战略,把战略中心转移到亚太特别是东亚地区,加强了在该地区的军事存在,同时拼凑反华同盟,阻碍中国的和平发展并威胁到中国的核心利益。另一方面,区域化已成为发展的潮流,亚太地区作为世界上经济最活跃相互依存程度很高的地区,却停留在区域化之外,没有类似于欧洲甚至美洲的区域合作组织,一旦发生摩擦和冲突,没有一个相互沟通和交流的机制和平台,来维护整个地区的和平和发展。因此,中国应根据战略环境的变化,对外交政策作出相应的调整,逐步改变过去的韬光养晦的方针,在外交上有所作为,建立中国主导的地区合作机制,维护中国不断扩大的利益。而乌克兰危机导致的欧美俄关系的恶化、美国实力的相对下降以及2014APEC会议上中国在建立亚太自贸区中发挥的关键作用都使得建立中国周边战略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8.
今天东亚安全持续变化的核心问题是中美关系性质的变化。中国与美国的关系已经从传统的双边议题导向型的关系,转向了以在东亚地区的地缘战略、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影响力为导向的竞争关系。随着美国奥巴马政府实施亚太"再平衡"战略,美国全球战略重心已经实质性地转移到了亚太地区。为了保障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战略、外交与经济等领域的主导地位,"锁定"中国作为美国最主要的"战略竞争者"的针对性战略步骤正在不断推进。地区安全秩序究竟将如何演变,亚太国家如何重新接纳或者对待已经变成区域战略利益竞争性关系的中美两国,整个亚太区域都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中国外交必须站在中美关系发生"质变"的这一新高度,对中美关系和中国的区域外交进行及时和战略性的调整,理性而又务实地规划和执行中国的外交和安全政策,主动、积极和建设性地塑造东亚安全的新秩序,这对重建中美两国战略互信、在竞争中增进合作、在合作中规范竞争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美国奥巴马政府的亚太战略呈现出"雁型安全模式"特点,这是自冷战以来美国亚太战略发展的第三个阶段。在这种模式中,领头雁是美国,第二梯队是美日、美韩同盟,第三梯队是美国与澳大利亚、泰国和菲律宾等盟国的关系,第四梯队是美国与越南、印度尼西亚和印度的关系。第四梯队主要以地区为平台,呈现出网络化发展的趋势,它是美国塑造亚洲地区秩序的最广阔依托。美国"雁型安全模式"最主要的目标在于制衡中国,该战略也适应了地区内的多种安全需求。破解美国的"雁行安全模式"则需要根据中国的安全需求和周边国家安全需求的层次性、阶段性等具体情况来制定。中国沿边省份与邻近国家或地区在经济发展水平上相似,安全需求类似,按人均收入衡量从东到西呈现出阶梯性变化。中国可以把本国相关发展区域作为跨国安全合作的单位,与临近国家进行安全合作,逐步超越美国的"雁行安全模式"。以多个地区为中心的周边外交应是中国未来的一项战略性选择。  相似文献   

10.
日本“印太战略”作为一种对冲战略在近年出现了显著摇摆:从针对中国的制衡性举动,到一度表现出与中国合作的姿态,再到出现成为美国“印太战略”附从的趋向。在中国、美国、日本三边互动视野下分析日本“印太战略”的波动,有助于解释中美竞争背景下美国亚太盟国对冲战略摇摆的机理。除了既有研究所强调的体系与单元结构要素,美国亚太盟国在中美间所采取的对冲战略还受美国同盟管理策略与中国对外战略姿态这两个进程性变量的共同影响。美国的同盟管理策略影响其亚太盟国对美国的追随动力。是否涉及中国核心利益则决定中国对这些国家是以克制安抚还是坚决斗争为主,进而影响到它们配合美国制衡中国的强度。二者的组合促使美国亚太盟国的对冲战略在“促美制华”“联美制华”“随美制华”“左右摇摆”“左右为难”以及“对华接触”之间摇摆变化。对美国对日同盟政策、中国对日政策态势以及日本“印太战略”调整变化的追踪梳理验证了这一判断。美国亚太盟国对冲战略的摇摆轨迹由中美两国的策略选择所共同塑造,中国对此应坚持“两手对两手”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