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在海德格尔存在论艺术思想中,艺术是人类生存的本原性事件,因为人类的生存从根本上就是诗意的,就是与世界融为一体的,在我们将存在的意义遗忘的时代,艺术作品提供了一个存在意义得以敞亮澄明的场域,唤起我们的本真世界的追忆.  相似文献   

2.
科学发展观是基于人、社会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与互动共进这一唯物史观立场之上的,反映的是人、自然、社会的"三位一体"的科学发展思想。它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人、社会"三位一体"发展思想的复兴,也是对当代人类发展实践中存在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严重生态危机、生存危机和价值危机等不和谐发展的深刻总结。  相似文献   

3.
过去对"实事求是"的解说,都仅仅是从认识论层面理解的,缺乏存在论的高度。如果说"实践"是马克思存在论的初始范畴,那么"实事求是"作为对实践范畴的中国式表述,也是人自身的存在论事实。"实事"并不是外在于人的存在的,而是人的存在本身;因而"是"也并不是那种与人无关的所谓"客观规律",而是关于人自己的存在的真理;"求"作为对这种存在论真理的追求,本身也属于人自己的一种存在论事实。  相似文献   

4.
美国著名的后现代主义作家唐·德里罗在其作品《白噪音》中描绘了20世纪80年代美国人的真实生活。将后现代美国人面临的生存危机展现得淋漓尽致。本文从《白噪音》中现代人精神危机为切入点,描述现代人面临的精神危机,深度挖掘其原因并探讨处在精神危机中现代人的自我救赎。  相似文献   

5.
美国黑人作家拉尔夫·爱里森的《看不见的人》是一部优秀的象征主义小说。主人公对他的公事包的态度的转变具有深刻寓意。作品通过公事包在不同时期所装物品的不同,对病态的、丑恶的社会现实进行了鞭挞,揭示了西方社会物质文明不断发展、精神生活日益空虚、无视人的尊严、践踏人性的社会现实,探讨了人类在发生危机和寻求自我本质时的苦闷与彷徨。  相似文献   

6.
在西方工业革命给人类带来加速化、全面化的环境灾难后,在环境危机成为人类生存的严重危机后,返观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人们几乎不约而同地发现:这是西方主观与客观分离、天人二分哲学思想框架的产物;与此相反,东方中国传统"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古老智慧,似乎可以弥补它的不足,拯救因它而来的环境灾难。然而,事情远远没有这么简单,根植于中国小农经济和宗法政治之上的"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必须冲出神秘主义和迷信盲从的羁绊,进而实现与理性和科学的有效结合,才能成为医治现代社会疾病的有效因子,这是我们必须冷静看到的。  相似文献   

7.
近年我国剥削理论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学术界就剥削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关于剥削内涵,有基于劳动价值论的界定和基于要素财富(价值)论的界定;关于剥削外延,有广义论和狭义论;关于剥削产生和存在的基础,有生产力决定论、私有制决定论等;关于判别剥削的标准,有要素收支是否相符论、收入是否合法论等;关于我国现阶段私营经济存不存在剥削,有普遍存在论、有限存在论和残存名亡论;关于如何对待剥削的,有剥削有害应坚决取缔论和剥削利大于弊应引导发展论.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莎士比亚的传奇剧《暴风雨》进行了分析,探讨了这部作品具有的艺术美,即朦胧美、寓意美、真实美、声音美和成熟美,体现了作者想把美从艺术移进现实中,按照美来塑造人的本质和人类的未来。  相似文献   

9.
作家的思想对他的创作有极大的影响.巴金的思想是以爱人类为基础,以空想社会主义为理想,以反封建为核心的.巴金的"人类爱"思想是进步的.在<憩园>中,巴金塑造了杨梦痴、姚小虎、姚太太、寒儿、李老汉等生动的形象,通过人的悲剧控诉了制度的罪恶,彻底否定了"憩园"的生活,巴金的思想、个性和生活给作品带来了哀惋情绪,但这种哀惋情绪并不是给旧制度唱挽歌,而是对童年生活的怀念,是理想不能实现的悲哀,是善与美受到压抑的哀痛.  相似文献   

10.
有问题银行通常会出现三大危机,即道德危机、管理危机和生存危机.三大危机最根本的原因是存在"委托-代理"冲突.对银行体系而言,这种冲突存在于多种委托代理关系之中.化解危机的路径是:开展忠诚度教育、合理配置人力资源,着力构建具有战斗力的企业文化,以化解道德危机;尽可能地减少管理层次和管理人员、把组织目标和责任落实到每个人的身上、降低员工的"疏远度"、提高员工的"关心值"、最大限度地降低工作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以化解管理危机;唯才是举、重用人才,合理授权、差别管理,多向激励、调动潜能,外力介入、改变路径依赖,以化解生存危机.  相似文献   

11.
海德格尔哲学试图用存在一元论超越传统哲学的主客二元论,在《艺术作品的本源》中,他将美界定为“美乃是作为无蔽的真理的一种现身方式”,改变了传统美学中美与真对立的局面,实现了真与美的内在统一,推动了哲学与美学的转向,但同时也在更高层次上陷入了主客对立的矛盾,美学又走入了新的迷惘。  相似文献   

12.
言情话语是金庸小说艺术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从旧武侠小说中的点缀和附庸的地位进入到作品的中心,成为话语主题。作品中存在大量的情爱故事、情爱典型和情爱描写,并且在大部分小说中,男女情爱都和主人公命运紧密关联,言情话语已经上升为了小说的艺术本体。与此同时,也使武侠小说实现了类型超越和综合,可称之为“侠情小说”,由此也引起了读法的改变。  相似文献   

13.
《洛丽塔》是美国作家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的代表作,小说中的男主人公亨伯特一直是一个备受争议的文学形象。在整部小说中,亨伯特表面看来只是一个患有严重心理疾病的中年男人,但实际上,在他的身上背负了当时社会现实中太多的沉重的负担。在现实、爱情和道德的夹缝里,他只能苟延残喘,最终走向了人生的终点。《洛丽塔》绝不是一部不入流的色情小说,而是通过对亨伯特的刻画,表现了人在社会缝隙中的生存状态;从唯美主义的视角,审视了隐性的人性自然生命生态特征,为我们解构现代人的道德标准和生命追求打开了一个新的窗口。  相似文献   

14.
"五四"时期的新女性在启蒙话语的激励下,走向社会。她们一方面失去家庭的庇护而身在母爱缺失的焦虑之中,另一方面经历了寻找爱情和男性同谋者的失败。在社会的重压和内在困境的合力下,他们选择了放弃。她们不是勇敢地去面对现实,而是退回女儿国中,自然也就无法获得真正的自由和精神独立。《海滨故人》没有树立强者意义上的时代新女性,但它的意义,正在于让我们得以一窥彼时女性选择的艰难和她们在时代风雨中的遭遇及挣扎。  相似文献   

15.
用“生命美学”界定方东美的美学思想并不合适,因为方东美美学思想中的生命内涵乃是一种形而上的价值性存在,不同于伯格森把生命当成一种物质。这个生命的情感内涵不是伯格森哲学中的本能或者冲动,而是一种超越性的、非感性的同情论的爱之情感。中国人这样的宇宙观使得现实具有了审美意味,审美世界并不在现实世界之外,审美与现实乃是合一的。如此,也就解决了科学与人生观争执的实践问题。因此,我们把方东美美学思想界定为“人生论美学”范式。  相似文献   

16.
艾青的诗充满了对于民族与时代的耶稣般的殉道和忧伤。这份苦难和忧伤于艾青来说是个人之伤民族之痛的融合,是一份民族之爱、人类之爱,是谓之大爱,它构成了艾青诗歌的基本色彩。童年的遭际、游子的苦涩、民族的苦难与象征主义的朦胧、隐晦、忧郁天然契合,并化为一种美学特质渗入他的诗行,从而酿就了独具风格的“艾青体”诗歌。并且,从艾青的漫长的创作过程及其作品,我们看到了一个时代的变迁,因而“史”的性质是明显的:历史发展的曲线与诗人创作的曲线达到了完美的契合。诗人就这样以自己的历经半个多世纪的诗歌创作及其独特的艺术风格真实记载了20世纪的中国,并由此完成了一部诗史的建构。  相似文献   

17.
黄鸣是"文革"后恢复高考的第一届大学生,学的是石油矿场机械.他至今仍清晰地记得,当时学校老师在上第一堂专业课时就讲到,世界石油只够用50年,中国的时间更短,中国是一个贫油国家.  相似文献   

18.
带着冷峻与感伤 ,王家卫在他的电影世界里 ,讲述了封闭的空间、残缺的时间内 ,那若隐若现的爱情碎片。用一组组充满象征与隐喻的画面与意象 ,在飘忽不定的刹那 ,灵光浮现般地提示爱与痛的永恒真谛  相似文献   

19.
孔子论美     
孔子眼中的"美",主要指自然美、人格美、艺术美,其美学思想主旨是"尽善尽美"的观点,"美"与"善"的关系是其美学思想的核心。大体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美善同一观;二是美的形式与善的内容相统一的美善对立统一观。孔子所开创的"比德"思维方式,在美学史上具有奠基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现行刑法中对“犯罪预备”规定的弊端,然后提出了对我国现行有关“犯 罪预备”立法的修订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