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殴元之父”蒙代尔很早以前就作出一个预言,从长远来看,人民币是很有潜力的货币,有可能成为亚洲中心货币。  相似文献   

2.
“殴元之父”蒙代尔很早以前就作出一个预言,从长远来看,人民币是很有潜力的货币,有可能成为亚洲中心货币。[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汇率是一国货币对另一国货币的兑换比率,是保证国内外经济均衡的一个重要的衡量工作,并且也是调整国内外经济关系稳定的一个有效的手段.人民币汇率波动会给中国进出口带来巨大的影响,中国货币当局要对人民币汇率波动性加强关注.  相似文献   

4.
汇率是一国货币对另一国货币的兑换比率,是保证国内外经济均衡的一个重要的衡量工作,并且也是调整国内外经济关系稳定的一个有效的手段.人民币汇率波动会给中国进出口带来巨大的影响,中国货币当局要对人民币汇率波动性加强关注.  相似文献   

5.
郭子初 《中国金融家》2011,(10):48-52,56
罗伯特.蒙代尔是当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中光临北京次数最多的一位。这其中有他对中国那份独特的感情,也因每次诺奖论坛在北京的成功举办。蒙代尔现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因1999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成为"最优货币区理论"的奠基人,  相似文献   

6.
人民币国际途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多年来国际政治地位不断提高,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人民币汇率持续稳定,加上国际收支多年顺差和高额外汇储备的影响,使得人民币的经济基础和国际信用地位不断加强.文章分析了人民币实现国际化的条件,认为人民币要成为国际货币应该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是一个渐进而长期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随着世界经济结构日趋多元化,国际货币体系将向多极方向发展。目前亚洲各国普遍认识到改变现存不公平的国际货币制度,成立统一货币区,建立自己的货币合作制度,才能真正实现亚洲经济的健康发展。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扩大,人民币汇率的持续稳定,人民币的国际声望大大提高,日益成为周边国家广泛流通的货币,甚至是储备货币。人民币国际化将成为未来10年世界经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汇率是一国货币对另一国货币的兑换比率,是保证国内外经济均衡的一个重要的衡量工作,并且也是调整国内外经济关系稳定的一个有效的手段。人民币汇率波动会给中国进出口带来巨大的影响,中国货币当局要对人民币汇率波动性加强关注。  相似文献   

9.
有人说我关于人民币汇率问题的立场是一个对中国热爱的人的立场,而不是经济学家的立场。事实上,我在35年以前就倡导这样一种理念,世界上的经济应该有固定的货币体制。当时对于我关于欧元设想的反对声音比现在反对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的人的声音还多。——罗伯特·蒙代尔教授,199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相似文献   

10.
当地时间4月4日,199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欧元理论之父”、加拿大经济学家罗伯特·蒙代尔(Robert A.Mundell)因病在其位于意大利的家中去世,享年88岁. 蒙代尔走了,但他的创新性理论并未走. 蒙代尔是他所在时代全球最著名的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专家,是一位作品高质又高产的著名经济学家. 在贸易理论、开放宏观理论,最优货币区理论和国际货币体系方面,蒙代尔均有很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人民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不仅有利于中国经济稳定发展,而且可以优化全球货币体系,避免类似于"美元危机"现象的发生成为国际储备货币是货币国际化的最高阶段和终极目标。近年来,我国加快了人民币国际化的步  相似文献   

12.
自蒙代尔提出最优货币区理论后,就引起了学术界广泛关注。他指出,最优货币区的经济单位是区域,而不是主权。最优货币区可以跨国界,也可以在一国以内。本文创新地把聚类分析方法用于对中国最优货币区的分类问题,说明在中国内部确实存在几个最优货币区,且指出每个区域的地区构成。最后,提出由于中国内部存在多个货币区域,统一的货币政策必然带来区域效应,中国必须加快最优货币区进程。  相似文献   

13.
在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经济学家中,蒙代尔对中国人民有着深切的感情。早在l995年,他参与发起召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中国人民银行高级研讨会”,并主编了《中国: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一书,对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建议。以后他每年至少来中国一次,讲学或进行研讨活动。2003年当国际上出现一股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时,蒙代尔再次肯定了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的正确性,驳斥了要人民币升值的各种观点。  相似文献   

14.
人民币汇率变动趋势及其对区域货币合作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人民币汇率变化及其汇率政策的选择,对于东亚区域货币金融合作和人民币的国际化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通过考察近年来人民币与世界主要货币及东亚其他货币的联动关系,分阶段探讨了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东亚货币的影响,指出人民币有条件地成为本地区潜在的"锚"货币,但现阶段这一功能只能通过保持与美元汇率的相对稳定得以实现,人民币要想独立成为东亚区域性关键货币,取决于中国能否在某种程度上替代美国成为区域内最终产品的市场提供者。同时,现阶段东亚地区制度化的汇率合作应当缓行,但有必要进行某种程度的汇率政策协调,人民币汇率政策的选择应当考虑区域合作因素。  相似文献   

15.
随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宣布人民币纳入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人民币成为了可以自由兑换的国际货币。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首先要保持币值稳定,同时极有可能会面临"特里芬难题"。人民币近期贬值并不是意外事件,但人民币贬值未必就是利空,海外机构主体将逐步配置更多的人民币资产,维护人民币稳定甚至推动人民币升值的潜在动力也不可小觑。人民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后,单一的货币政策或财政政策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的经济环境,要使当前经济环境良好运行,人民币在国际范围内保持币值稳定,则应该采取政策联合搭配使用,才能达到期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一、欧元的“示范效应”证实了区域货币合作的可行性欧元最大的贡献就是揭示了经济发展的历史潮流,并且具体证明了组建区域货币的可行性。(一)区域货币联盟理论:蒙代尔的最优货币区理论由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蒙代尔教授创立的“最优货币区理论”,40多年来在欧洲得到了广泛而深  相似文献   

17.
“欧元之父”蒙代尔日前出席第六届科博会“高成长企业与金融市场国际论坛”时表示,人民币汇率应保持稳定,中国并没有把通货紧缩输出给世界任何国家。蒙代尔称,通货紧缩只是一种货币现象,这一现象的出现和各国政府的金融政策,没有必要过分夸大这一现象。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程度显著提高,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中国应利用人民币国际影响力增强机遇,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利用国际上逐步把人民币作为"锚货币"的机遇,加快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稳步推动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推动建立全球汇率协调和监管机制,形成对全球资本有序流动、合理流动的市场预期;同时要处理好"市场化"与"汇率稳定"的关系,保持汇率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19.
2015年12月1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 F)宣布将人民币纳入"特别提款权"(SD R)篮子,将于2016年10月1日正式生效,届时人民币将成为可自由兑换货币.这标志着人民币成为第一个被纳入SD R篮子的新兴市场国家货币,给人民币国际化带来了里程碑式的飞跃.与此同时,人民币加入SD R也将人民币汇率推上了风口浪尖:短期内此举虽然可以稳定人民币汇率波动,但是结构不合理性,金融市场泡沫叠加问题仍待解决,因此要稳定汇率市场预期;从中长期来看,人民币汇率可能出现震荡下跌,因此要求汇率进一步市场化.本文从人民币汇率出发,分析影响人民币汇率的因素,对比加入SD R前后人民币汇率走势的变化,探究其所带来的积极和消极影响,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文章认为国家经济价值的提高产生了对制度创新的需求,国际货币制度不均衡的关键原因是国家的经济价值。作为公共产品,由集体行动所供给的国际货币制度由于搭便车和外部性产生滞后效应。在陷入集体行动困境的现实国际货币体系中,由单个国家(中国)或自愿合作的国家集团(欧盟或亚洲货币区)所主导的诱致性的制度变迁是一种有效的边际改革,将会带来由美元主导的不稳定的国际货币体系变迁到多元的稳定的国家货币体系。由于中国的国家经济价值不断提升,国际货币制度的稳定需要人民币国际化。中国应该内外兼修,使人民币成为亚洲货币联盟的“锚”货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