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行我国大部分城市出台的六种房改方案可归纳为提租增资型,抵押型和出售型三类,本文扼要介绍各自内容特点的基础上,对其利弊作一权衡。已出台的各类型方案有两种基本倾向,其一是倾向将房改经济压力向财政、企业转移;其二是倾向房改支出个人少负担一些。此种倾向的核心是在房改过程中敢不敢适当加大城镇居民对房改的经济承受度。衡量城镇居民的经济承受度不能简单地以工资收入为基准,而应以实际收入为参照系数。据较充实的资料数据证明将现行月房租提高到每平方米0.4~0.5元,且国家不予补贴,大多  相似文献   

2.
傅斌  王峥 《开发研究》1997,(5):11-14
对我国房改的现状分析和前景研究●傅斌王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15)(国家计委投资研究所北京,100836)一、对我国房改现状的分析客观地说,我国房改从1988年才真正起步。当时选择了一个公众最易接受的起点:“提租补贴”,可国家财政根...  相似文献   

3.
一九九一年第二次全国房改工作会议以后,我国住房制度改革进入了一个全面发展阶段,房改大气候已逐步形成。在推进住房制度改革的过程中,切实搞好房改金融的配套,是关系到住房制度改革能否顺利持久发展的重要途径。蚌埠住房储蓄银行(以下简称住房银行)是在房改中诞生,在房改中发展。经过四年的试点,已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理顺房改资金渠道,建立住房基金,使住房建设资金逐步实现投入产出良性循环,推动住房的商品化、社会化、专业化经营,搞活房地产市场,保证住房制度改  相似文献   

4.
编者按:2009年“二次房改”呼声高涨。清华大学教授李稻葵建议:“二次房改”应该由政府主导提供房屋住房服务,平租房等由政府提供的房子应该占到50%。而掀起高潮的,是住宅法专家李明等14位学者提出的“二次房改”建议。“二次房改”是否意味着发轫于1994年的房改亟待突破,为此,本刊专访了权威人士,回顾和解读1994年房改政策,以期为当前的“二次房改”争议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一项新制度,十几年的努力,让千家万户拥有了自己的房子。1986年,烟台、唐山、蚌埠被确定为全国房改试点城市。1987年8月,烟台市试行房改。这是山东省第一个经国务  相似文献   

6.
两个遗憾 80年代开始搞房改之初,许多人士就看到了解决低工资制的问题是顺利推行房改的关键问题,因而当时曾提出房改与工资制度改革密切结合起来进行,而且还有人提出了具体办法,就是每一次提工资,就宣布其中包  相似文献   

7.
房改金融业务仍需进一步整顿规范——对高台县房改金融业务的调查许王君高台县房改金融业务自1992年开办以来,发展较快,止1996年10月底,全县参加房改的单位已达218个,归集各类房改资金494.5万元。其中:归集售房款91.5万元,占应归集数的78....  相似文献   

8.
自1994年全区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实施以来,我区房改工作在提高公有住房租金、推行住房公积金制度、出售公有住房试点和实施安居工程、经济适用住房集资合作建房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也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但是所有这些成绩与经验的取得  相似文献   

9.
加强房改资金信贷管理的思考王守峰房改资金,是指按照住房制度改革政策规定,对原有的住房资金进行划转,以及新建立的各项住房基金等。住房制度改革的最终目的是适应社会保障要求,实现住房商品化。而建立良好房改资金运行机制,管好用好房改资金是深化房改的关键环节和...  相似文献   

10.
一项新制度,十几年的努力,让千家万户拥有了自己的房子.1986年,烟台、唐山、蚌埠被确定为全国房改试点城市.1987年8月,烟台市试行房改.这是山东省第一个经国务院批准实施的房改方案.  相似文献   

11.
房改新思路     
○十余年房改,最大的收获在于人们的住房观念发生了根本变化。 ○北京等大中城市还有四分之三的住房在旧体制的轨道上运行。 ○下一步房改的侧重点是出售公房。售房标准价以一户家庭工资收入的12%×25年所得的数额较为合理…… 1993年12月,全国第三次住房制度改革会议提出,当前的房改思路是:以出售公有住房为侧重点,售、租、建并举,政策配套,形成市场。  相似文献   

12.
在赣东北这块红色的土地上,一个古老而年轻的县镇——铅山县河口镇,引起了国人的关注。她成功的房改经验,吸引来了全国15个省254个地、市、县的学习参观团。他们慕名而来,无不为“铅山模式”而由衷赞叹。去年,作为特邀代表,李再春县长赴京参加了李鹏总理亲自主持召开的全国房改工作座谈会。全国十几家报刊先后刊载了铅山房改的报道……  相似文献   

13.
一、对房改的目的还存在着认识上的偏差有相当一些同志在提到房改的目的时认为,进行房改是为了满足广大城镇居民日益增长的住房需求,这种认识比较集中。当然还有其他说法,如减轻国家财政负担,限制分房过程中的不正之风等。满足需求是生产的目的,住房也不例外。我们建造房屋就是为了住的,改革住房制度当然也离不开这个大前提了。这么说来,房改的目的是为了满  相似文献   

14.
【美国《华尔街日报》10月19日】8月底,14位专家学者曾联名上书中国国土资源部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议进行“二次房改”来解决中等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陈淮表示,尽管未来住房保障体系重心要有所上移,即从保障最低收入群体转向保障中低收入群体,但不论短期计划还是“十二五”规划中,都没有“二次房改”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山东建设》2005,(3):10-12
近两年来,全国房改和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的广大干部职工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在住房制度改革、住宅建设和房地产业管理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为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改善群众居住条件做出了新的贡献,为总结经验,鼓励先进,经研究,建设部决定开展评选表彰房改和房地产业管理先进单位的工作.现将评选工作的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6.
房改的目标是实现住房的市场化和社会化,但是十几年来步履艰难,进程缓慢。在住房制度中各种利益主体和利益群体之间相互冲突碰撞,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剪不断,理还乱,妨碍了房改的顺利进行。所以极有必要搞清这些矛盾关系,以便房改时对症下药。 在现有城镇住房制度中,主要存在三种利益主体,即政府、单位和居民。房改中的各种利益冲突:  相似文献   

17.
'97房改主调     
’97房改主调○今年房改重要任务之一是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建立和全面推行,要求规范住房公积金的使用管理,完善住房公积金管理的监督机制,实现住房公积金管理的法制化,其核心是要确保住房公积金的安全性,即确保公积金不被流失,住房公积金交纳人(所有人)的利益不被...  相似文献   

18.
住房制度改革以来,一直是人民关心和议论的话题。我省的房改情况如何?房改之后,如何使市民的住房有保障?经济适用住房怎样才能做到名符其实?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局长、省直房改办主任吴松盛。  相似文献   

19.
房改已经进行几年了。为什么要进行房改?这是因为我国现行的住房制度存在着严重弊端。目前房改的形式主要有四种:购买商品房,以标准价(或成本价)购房,建立住房公积金,提高房租。四种房改形式,作为百姓的工薪阶层最盼望哪种?我们最盼望的是提高房租。 北京市二环路以内的商品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国推进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实行住房商品化,已为各地集聚到了一笔可观的房改资金.这为推动城镇住房建设的发展,使广大城镇居民安居乐业,找到了一条可喜的新路.然而,目前一些地方挤占、挪用房改资金的问题十分严重,使房改资金专款不能专用,严重制约了城镇住房建设.据某市的调查统计,1993年至1994年上半年,被挤占挪用的房改资金达1.6亿元,占全部房改资金的42%.有的地方用房改资金来支付教师和职工的工资;有的用来上解税款,有的用来兑现“白条”,有的地方把房改资金投向利润丰厚的商业流通领域,有的用来购买小轿车,更有甚者把房改资金抽到沿海地区炒地皮.1993年,有家专业银行房产信贷部,投向沿海炒地皮的资金就达3200万元,占该部房改资金的6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